第301章 第一桩和离
作品:《七品县令,开局我成女匪的肉票》 “张先生此言差矣!”
“当今圣上虽然提倡夫妻和睦。”
“并没有立下明确的法度。”
“若真要细究起来,破坏和睦的当是余公子才对。”
刘青山关键时刻顶了上去。
他现在和杨盼儿是一条战壕里的战友。
如果不能顺利办好这桩案子。
首先倒霉的是自己。
张铁嘴忍不住笑了起来。
想不到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
刘青山这个大面瓜,当了县令以后底气也硬了。
”刘县令说得在理。”
“余公子确实有不妥当之处。”
“但事情已经发生了。”
“余公子也受到了惩罚,还能怎样。”
“我看这样吧!”
“就让余公子写份保证书,以后善待杨氏。”
“放他们夫妻回去,岂不美哉!”
卧槽!
这厮还真有些手段。
状师打官司不怕那些愣头青硬茬。
就怕张铁嘴这种能大能小的狡猾之徒。
关键时刻张铁嘴选择了让步。
其实是在以退为进。
故意给刘青山进行暗示。
让刘青山也可以顺着台阶下来,不至于把事情闹大。
“什么狗屁保证书。”
“如果保证书有用的话,还要律法做什么。”
“我要是盼儿,先让衙役打张铁嘴一顿。”
“让他那张臭嘴,再也无法狡辩。”
老侯嘿嘿笑道:“还好不是夫人审判。”
“要不然可就捅了大篓子。”
“状师是靠嘴皮子混饭吃。”
“哪怕说的话再难听,官府也不会轻易对状师用刑。”
“这也是维护律法公正。”
公正个屁!
李铃铛最恨这种颠倒黑白之人。
如果是他们山寨的肉票。
兄弟们直接给张铁嘴灌些铁汁、
让他变成名副其实的铁嘴。
“张先生说得轻巧。”
“让一只猴子穿上再华丽的衣服,它依旧是个畜生。”
“余进这种人,岂会被一纸保证书约束。”
“再者说我们大人推出的婚配制度,你应该也看过吧!”
“和离分为两种情况。”
“一种是夫妻双方无法继续生活,可以共同自愿结束婚约。”
“另一种是遭受虐待,官府便可判决单方面和离。”
“杨双的情况,正是符合第二种情景。”
“余进同意不同意,这桩婚约都会作废。”
张铁嘴仰面大笑了两声。
他早算准官府会搬出新的法令说事。
其实按照他的意见,和离未尝不是好选择。
余家又不缺人老珠黄的女人。
根本没必要受这份罪。
但这又关系到余家的面子,还有王平托付的事。
“姑娘说的法令,我刚看过。”
“对于陈大人的举措,我张铁嘴双手赞成。”
“余公子是扶林人。”
“我没记错的话,陈大人所推行的法令还没有普及到整个青州吧!”
“所以,按照律法这项新法令对余公子无效。”
“杨氏想和离也并非不可以。”
“但需要把案件先发放到扶林县衙。”
“经由郑县令审判后才能决议。”
陈平笙紧握双拳,他开始有点替杨盼儿担心。
尽管很多话临行前,已经做了交代。
跨县审判,又有张铁嘴拦路。
这个问题解决起来就更不容易。
杨盼儿淡淡笑道:“张先生做了充足的准备。”
“余进是扶林县人不假。”
“正常情况下,此案确实该跟扶林县共同审判。”
“不过有份文件,张先生可以先过目。”
张铁嘴接过衙役递来的一份卷宗查看。
那是余家商铺的登记名录。
下面的登记人正是余进。
他瞬间觉得大事不妙。
在衡律中有明确规定,凡是在当地经商者。
须得遵守当地的法令。
也就是说有了这个登记录,余进便要受登城官府管辖。
“怎样。”
“张先生要不要我帮你解释一番。”
“余家商铺在登城经商,余进又是登记者。”
“杨氏从扶林逃到了樊城,他们这桩案子当然归由我们办理。”
这个……
张铁嘴心中佩服。
换成刘青山,绝不可能想得如此周全。
可见这个小丫头才是真正做足了功课。
这样一来连他都无法辩驳。
“姑娘高明。”
“张某自愧不如。”
“余公子,我看你还是和离了吧!”
“俗话说强扭的瓜不甜。”
“总不能再因为一个不喜欢的女子,让自己承受酷刑。”
听到张铁嘴认怂。
李铃铛展开笑颜,“这个小丫头还真有几分能耐。”
“换成是我可没功夫想那么多。”
“是呀!”
老侯赞同道:“这可是大人一直以来的心病。”
“怎么解决跨境审判的问题。”
“强来也不是不行,主要是无法让人信服。”
“盼儿这招确实很厉害。”
“连张铁嘴都无话可说。”
陈平笙略微松了一口气。
审判到这里,算是胜利了一半。
由张铁嘴出面劝说,余家也不会再硬气下去。
后面的一半才最难。
如何顺利进行财产分割。
对于杨双,余进早有休妻的念头。
跟杨双和离,对他和余家并没有任何损失。
但涉及利益问题,才是要这些人的命。
余进吐了口浊气,冷笑道:“好。”
“和离便和离,这样的贱人我也早不想要。”
“你们杨家稀罕,尽管领走便是。”
张铁嘴说道:“那就请刘县令写下和离书吧!”
“余公子和杨氏签下字,咱也好退堂。”
“慢着!”
杨盼儿蔑视余进一眼,说道:“除了和离外,杨氏还要拿回自己的财产。”
“根据大人推行的新规。”
“凡和离者,女子拥有男方一半的财产。”
“什么!”
余进像被人拔了汗毛,怒吼道:“凭什么。”
“这个贱人到我们余家连一儿半女都未生育。”
“我辛苦经商赚得的银子,她有什么资格共享。”
“想和离我同意。”
“但要想分割我余家的产业,想都别想。”
张铁嘴也有点心惊。
这特么新规确实够狠。
换成是他也不会同意。
银子都是男人在外辛苦赚的。
女人在家什么都不用做,还想分一半财产。
“杨姑娘这就不妥当了。”
“你可以问一下杨氏,她嫁到余家后做了什么贡献。”
“官府是讲法的地方,更是讲理的地方。”
“咱不能明抢吧!”
“如果杨氏想要些补偿,我可以出面协调。”
“让余老爷给赠送一些银两。”
刘青山低声说道:“盼儿,这样的结果很好了。”
“要不就按张铁嘴说的结案。”
“余家不缺那点银子,补偿也够你堂姐生活。”
杨盼儿态度坚决道:“不行。”
“法度就是法度,松一分就无法再推行。”
“这是咱们官府的底线。”
张铁嘴等着回应。
以他看来破财免灾,对于双方都是好事。
他是答应了王平尽可能破坏陈平笙的法令。
可也不会傻到拿自己的脑子当赌注。
“张先生是状师,最清楚律法的意义。”
“我们陈大人既然制定了新令,自然有他的考量。”
“女子嫁入夫家,照顾丈夫的起居饮食。”
“为夫家传宗接代,为何不能享受财产。”
“根据新的法令规定,杨氏有权分割余进婚后一半财产。”
“再者说余进本来就是过错方。”
“杨氏拿回自己应得的东西,何用受余家的施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