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8章 大状张铁嘴

作品:《七品县令,开局我成女匪的肉票

    “你这人也真奇怪。”


    “明明担心盼儿解决不了麻烦。”


    “又故意让她一人来登县。”


    “她都进去这么长时间了,不会出什么事吧!”


    陈平笙靠着车棚静静等待。


    登城的事还要刘青山处理。


    自己手下的人,总要学会独立承担责任。


    杨盼儿虽说是个女子。


    在处理政务方面,远比刘青山那根废材要强的多。


    “放心好了。”


    “巴山不是已经进去了。”


    “有他在旁边护着,能出什么大事。”


    “除非这座宅子里藏甲百万。”


    “凭那几十个家丁护院,巴山一个人就能收拾了。”


    李铃铛也知道自己担心多余。


    杨府说到底只是一个普通的士绅。


    完全没办法跟吴家庄相提并论。


    她只是不理解事情明明可以很简单。


    有时候陈平笙非要绕个大圈子。


    “你说余家人会不会在里面?”


    “有可能。”


    “在的话更好。”


    陈平笙笑道“我其实做了最坏的打算。”


    “余家不敢再踏进登城,那样杨双想和离。”


    “只能单方面由官府判定。”


    “这样一来她就得不到多少补偿。”


    李铃铛愤愤道:“那便去扶林县抓人。”


    “反正他们县令如今成了一头病虎。”


    “他要是敢不配合,咱干脆就灭了他。”


    “到时让徐老头把扶林也分给你。”


    “再加上平云,你可就是四城的县令。”


    老侯在车外听得咂舌。


    夫人的想法够胆大。


    郑虎虽说倒霉,现在已经变成废人。


    但还是朝廷命官。


    大人不至于为了杨双的事,带人过去抄了扶林官府。


    这种事真要做了,跟造反也差不多。


    四城县令,听着还挺过瘾。


    很快杨盼儿从宅子里走了出来。


    余进被衙役押住胳膊疼得连声嚎叫。


    “父亲,救我。”


    “孩儿不想死。”


    余仓心中愤慨,但也知道今晚是救不出自己儿子的。


    他跟刘青山打过几次交道。


    知道刘青山还容易搞定。


    无非是破些小财的事。


    关键杨盼儿太难缠,她身后那位陈大人更是狠角色。


    放眼整个青州,恐怕除了王太守外。


    其他人真不敢把陈平笙如何。


    “杨族长,这可如何好呀!”


    “我儿在你们杨家被人带走。”


    “你不能袖手旁观。”


    杨族长也只能唉声叹气。


    他也没想到一个杨家小丫头,行事会如此不讲情面。


    如今再想以杨家那点情分解决麻烦是不可能的。


    “老余,你去找张铁嘴吧!”


    “官府也不能一手遮天。”


    “此事看来非经官不可。”


    “张铁嘴是王太守的同窗。”


    “最近就在城里。”


    “找到他,事情或许还有转机。”


    张铁嘴是青州有名的状师。


    曾经代表青州府衙,跟南郡打赢过不少官司。


    状师虽没有官职,在地方官府都有几分薄面。


    没有哪个县令,愿意得罪一位大状。


    再加上张铁嘴和王太守的私交。


    余仓也只能走这条路。


    杨盼儿回到府衙后,先简单明了把事情大致经过讲了一遍。


    刘青山也没什么特别意见。


    反正余家注定是要得罪的。


    凭他那点薄面,也不可能和稀泥。


    “盼儿姑娘,准备何时开审。”


    “两天以后吧!”


    “明日先出一份告示,全城张贴。”


    “大人既然想把我堂姐的事,做成第一桩示范案件。”


    “咱们在宣传方面就不能省力。”


    “到时可以公开审判,也好让其他百姓知道这项法令。”


    “这个……”


    审判这件案子,他没有什么意见。


    可要是全城张榜公告,势必引起不小的震动。


    只怕到时惹出乱子。


    “是不是可以内部解决?”


    “这种案子本来就不算大事。”


    “咱也不能一点颜面不给余家留。”


    “只要余进同意和离。”


    “最好能大事化小为宜。”


    杨盼儿摇了摇头。


    她做事向来有主见。


    就算陈大人在,肯定也会同意自己的做法。


    任何一项新法令推行,主要目的还是让普通百姓知晓。


    这种机会并非随时能够遇到。


    “大人,就听我的办吧!”


    “如果有麻烦,我替你担着。”


    刘青山听她这么说,也就不再多言。


    第二天清早。


    杨盼儿把写好的公告张贴了出去。


    登城百姓对婚配改革也在私下相传。


    只是没有樊城影响力更大。


    这就是陈大人为何要把堂姐的事交由刘青山的原因之一。


    樊城推行并不难。


    已经有良村这个典型可抓。


    登城百姓还有很多人不了解政策。


    她专门派了几名衙役,在东城最热闹的地方摆了几张桌子进行宣传。


    中间陆陆续续也有一些人好奇询问。


    可惜大多都是男人为主。


    “大人,盼儿这丫头还真是尽心尽责。”


    “那条大青虫说不定现在还抱着小妾在睡觉。”


    “他这个县令当的舒坦。”


    陈平笙笑道:“羡慕了吧!”


    “那时我有意让你过来。”


    “你偏不愿意挪窝,要不然现在你就是一城县令。”


    “身份和地位自然大不相同。”


    “雪娘也会高看你两眼。”


    当县令,老侯没什么兴趣。


    人要有自知自明。


    有多大屁股穿多大裤衩。


    他就不是能安心坐在衙门处理公务的料。


    让他跟刘青山一样绑在衙门。


    那还不如当个普通衙役逍遥自在。


    再者说他来了登城,再想去香云楼会更不方便。


    这种事傻子才会做。


    李铃铛不平道:“雪娘不是那种势力眼。”


    “她只想找个真心人。”


    “只要看得上眼,就算对方一穷二白,吃糠咽菜也无所谓。”


    “倘若看不上,对方是皇帝也不多看一眼。”


    “你以为人人都那么世俗呀!”


    老侯听了莫名感动。


    他早知道雪娘是不在乎世俗身份的人。


    一个经历过风雨的人,又怎会看不透什么才是真。


    “马特。”


    “你感动个屁。”


    “雪娘又不是看上了你。”


    “女人的话听一半信一半。”


    “我就不信你天天吃糠咽菜,她肯跟你过苦日子。”


    “就算她肯过,你自己好意思吗。”


    我……


    老侯叹了一声气。


    “大人别没事总调侃我了。”


    “还是想办法帮盼儿宣传一下。”


    “就靠她自己一个人。”


    “我估计她做到天黑,也没人感兴趣。”


    陈平笙从怀里摸出一把小扇子。


    看到那把扇子后,老侯两眼放光,神色难明。


    不知道是喜还是忧。


    那可是雪娘经常贴身所用之物。


    如何会跑到大人身上。


    “看什么。”


    “这是雪娘送给我的信物。”


    “要不要去办件美差。”


    “青翠楼里那些姑娘见到你拿着扇子。”


    “说不定会称呼你一声姐夫。”


    姐夫?


    老侯笑眯眯的伸手拿过扇子,放在鼻子上嗅了又嗅。


    一副猥琐的表情。


    估计雪娘知道后,连扇子都不肯要了。


    “大人快说,到底要我办什么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