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4章 姑娘,做人不能这样

作品:《七品县令,开局我成女匪的肉票

    莫青离无语!


    一趟樊城之旅,竟能让铁棍张天顺变了性情。


    陈平笙手段确实高明。


    张天顺可是连陛下都头疼的人物。


    他私下不知道劝说过多少次。


    注意说话的方式,不可逆了龙鳞。


    张天顺从来都是左耳进右耳出。


    陛下和学生们都畏之如虎。


    短短几天时间,对陈平笙反倒视为知己。


    这特么也是奇葩现象。


    “陈大人请解。”


    “吴某相信所有在场者都很好奇谜底。”


    “大人不会随便说一个答案吧!”


    陈平笙微微笑道:“蠢材!谜面就是那张白纸。”


    “只是你有眼无珠看不透罢了。”


    “你解不出来,难道所有人都解不出来。”


    “这是一个字谜。”


    “谜底正是迷惑的迷。”


    “出这个谜题的人,心思巧妙。”


    “正是知道看到白纸后,众人会陷入迷惑。”


    “所以,心中的迷惑,也恰恰是谜底。”


    “如此简单的谜面,你竟然解不出来。”


    “亏我还高看了你,也不过尔尔罢了。”


    迷?


    吴登山的脸色要多难看有多难看。


    过了一会儿那张布满赘肉的脸上,又绽放出浓浓笑容。


    原来如此!


    原来如此!


    我怎么就想不到呀!


    出题的人确实心思巧妙。


    吴某佩服。


    萧玉若悬着的心总算放下。


    她提笔在纸上写下一个迷字。


    呆呆地望了一会儿,心中不禁感叹自己和徐大小姐还是有差距。


    或许只有陈平笙这种怪才跟徐大小姐相遇。


    才能生出棋逢对手的默契。


    不管怎样,总算赢下一分。


    成败就看最后的谜题了。


    “吴先生,别感叹了。”


    “快出下一道题吧!”


    吴登山来回走了几步,说道:“看着没有,摸着倒有,似冰不化,似水不流。”


    “谜底为一物,姑娘请解题。”


    靠!


    这是什么玩意。


    陈平笙也听得一头雾水。


    古人的才华也分很多种。


    诗词歌赋是一种,对联猜谜又是一种。


    相对而言,能写锦绣文章,流传千古诗词歌赋的是正统。


    吴登山这种人最多属于末流。


    但隔行如隔山,会猜谜的不一定会诗词歌赋。


    擅长诗词歌赋的也未必有急才。


    萧玉若属于前者,对猜谜本就不怎么擅长。


    当初之所以选择这个比赛项目。


    是考虑到其他女子的实际情况。


    这道谜题看似很难,她却很快想到了答案。


    答案并不难。


    难就难在谜底所示的物件很少人见过。


    就如刚才那根针,如果不是后面有人提醒。


    她同样猜不出来。


    “吴先生说的可是白琉璃。”


    “上等白琉璃薄而透明。”


    “表面看既像一汪水,又如一块透明的冰。”


    “这种物件,寻常百姓应该很难看到。”


    “在京都也只有高档的古董店能偶尔遇见。”


    “大多是海外的舶来品,我说得可对。”


    吴登山连连向后退了几步,一屁股跌坐在地上。


    这道谜题确实不难。


    考验的是见识。


    他也是偶然间看到一块上等琉璃才想出的谜题。


    本以为在整个青州,恐怕没人见过那种特殊的琉璃。


    自然也就不可能有人解出答案。


    他心中的挫败和震惊,比刚才那张空字谜还要更强烈。


    见识!


    萧玉若生于皇宫。


    吴登山出一些寻常百姓使用的东西。


    她一定答不出来。


    因为很多寻常物件,她根本没接触过。


    吴登山偏偏自以为是。


    那些国外使臣来到大衡,自然会进献各国的奇珍异宝。


    其中便有吴登山说的高档琉璃。


    所以,这就是一道送分题。


    “吴先生,请听我的题目。”


    “有一块黑色的大理石,在九月初三这一天,将它沉到江底会发生什么?”


    吴登山听了谜题后,揉了揉太阳穴。


    这种谜题,他还从未遇见。


    猜谜一般都是以物和字为主。


    至于现象也会有,只是极为罕见。


    为什么会是九月初三?


    难道这天是个什么大日子,能让沉入水中的石头发生变化吗?


    吴皓在旁小声猜测道:“黑色的石头,会不会在水中被洗白?”


    这个……。


    吴登山觉得可能性很小。


    大理石是天然的色彩。


    这些黑色沁透于整个石层。


    别说水无法将其洗白,就算用磨石磨也不可能掉色。


    难!


    实在是太难。


    他发现自己还是轻敌了。


    出谜题的人才是高手。


    自己的眼界不过就是青州这片土地。


    萧玉若同样觉得难解。


    为什么会是九月初三。


    谜题是徐大小姐所出。


    这天倘若是某个重要的日子。


    必定跟大衡的节日相关,她没理由不清楚。


    想了又想,还是找不到特别之处。


    “陈大人,那厮恐怕答不出来了。”


    “你这次可算赚到了。”


    “什么事都没做,白捞了三千两黄金。”


    陈平笙伸手摸了摸前面那三张金票。


    他是没有当面迎战,付出的努力要比萧玉若更大。


    关键的难题,都是他解决的。


    而且还赌上了自己的信誉和计划。


    “你也别得意太早。”


    “我敢打赌,这道题你阿姐同样不知道。”


    “她还真是够胆大。”


    “专门拿猜不出的难题,就不怕砸了自己的脚。”


    萧云睿无所谓道:“这有什么好怕的。”


    “面对强敌,先搬块石头总不会错。”


    “就算砸了自己的脚,也能砸对方个半死。”


    “我阿姐的胆识可不是寻常女子能比。”


    佩服!


    他想萧玉若估计真是这么想的。


    玩的就是自杀式套路。


    自己解不出来,吴登山肯定也解不出来。


    虽然冒险大了些,赢面也会增加。


    也不失一种好的计谋。


    “姑娘,吴某解不出来。”


    “这道题出的有错误。”


    “一块石头沉入水中,别说九月初三。”


    “就算再沉一百年,它还是原来的样子。”


    “我觉得咱们可以换道题。”


    “以下一题决定输赢如何。”


    “倘若姑娘不同意,那就请你给出谜底。”


    “让大伙都能心悦诚服。”


    萧玉若求助地看向陈平笙。


    她确实也想不通答案。


    这次吴登山又没询问陈平笙,只能自己解出谜底才算赢。


    换一道题并非不可以。


    但剩下的题难度不算高,连她都能解出来。


    想要困住吴登山怎么可能。


    这时一块小石子朝她抛了过来。


    陈平笙用手向下指了指。


    暗示?


    萧玉若盯着地上的石子想了片刻。


    再结合陈平笙做出的动作,她大胆猜测道:“谜底也不难,大理石投入江中,到了九月初三自然是沉入江底了。”


    什么!


    吴登山急得跳了起来。


    这特么算啥答案。


    又不能说谜底不对。


    石头掉进江里,自然会沉底。


    这是连孩子都能想到的事。


    他怎么就猜不出来。


    “你耍诈!”


    “这根本不是谜题。”


    “你问的是会出现什么现象。”


    “姑娘,做人不能这样呀!”


    “吴某又不是三岁孩童,可以让你随便戏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