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7章 陈平笙,咱能不能有骨气

作品:《七品县令,开局我成女匪的肉票

    老侯都能想到风险。


    他如何计算不到。


    郑虎是个武人不假,从隐忍的功夫看绝不是莽汉。


    哪怕没有证据,只要输了比赛。


    郑虎都可能质疑。


    所以,他只能在队服上做些手脚。


    用简单的粘贴棉替代牢固复杂的纽扣。


    外围那些观众又都是穿便装的衙役。


    他们既能起到维持秩序的作用,还可关键时候帮忙遮掩。


    让双方的替换能够做到万无一失。


    “陈大人保密工作做得够好的呀!”


    “连我和小姐都蒙在鼓里。”


    “你这点可不地道。”


    “是不是就拿我和小姐当外人啦!”


    马特!


    徐老头又故意挑事。


    “主要是时间太急。“


    “你也知道这种事跟行军打仗是一个道理。”


    “成功的关键,周密占据一半。”


    “我需要一些自己人当观众。”


    “郑虎可不是傻瓜。”


    “倘若提前就看穿了,咱们的计谋岂不作废。”


    徐渭嘿嘿笑道:“也是。”


    “那明天的对联你准备如何应对。”


    “要不要提前让小姐看一下答案。”


    “反正已经作弊了,又不差再来一次。”


    陈平笙打了个哈哈,起身告辞道:“这种事,我可不参与。”


    “反正题目都在你手里掌握着。”


    “至于如何操作,您老看着办。”


    小滑头!


    徐渭确实更担心明天的比赛。


    公主找的那些女子,他大致了解过。


    解一般的对联问题不大。


    自己丫头出的可都是变态级的难题。


    就算他都没把握全部解决。


    何况是那些女子。


    至于公主,才学肯定有。


    要看跟谁去对比。


    谈到琴棋书画,历史典故。


    未必会输给陈平笙。


    在其他方面就难说了。


    “徐老,你就那么不信我吗?”


    “我知道芷姐姐才高八斗,连父皇都经常夸赞。”


    “但我不想走捷径。”


    “毕竟这跟铃铛面临的局面不同。”


    “大不了我对不上来输掉比赛,总不能一点做人原则都没有。”


    徐渭早料到会有此结果。


    皇家子弟有皇家子弟的气度。


    当然不能为了赢不择手段。


    “好吧!”


    “那小姐早点休息。”


    “明天肯定又是一场恶战。”


    想到明天将要面临的局面,萧玉若哪能睡得着。


    她嘴上说不过一场输赢的比赛。


    心里当然不肯认输。


    这关系到女子的身份地位问题。


    也是父皇一直心忧的大事。


    那群老臣上书多次,想让父皇立储。


    大衡之所以到现在都没有储君。


    正是父皇心中藏有一份私情。


    储君关于到整个大衡的安定。


    再拖延下去难免会出岔子。


    其次人都有好胜心。


    她跟徐大小姐年龄差不了几岁。


    但在整个京都贵族子弟中,徐大小姐是标杆。


    每个人都敬仰的才女。


    就连宫中那些夫子,都无数次拿自己和徐大小姐对比。


    她若先看了答案,岂不承认自己不如徐小姐。


    一夜几乎无眠。


    到了快天亮时,萧玉若才算睡了两个小时。


    当她打开房门,看到徐渭正在门口转悠。


    一脸焦急为难的表情。


    看起来像有大事发生。


    但樊城最近还算太平,难道是郑虎死了?


    “小姐,坏了。”


    “良村那群老不朽,竟然请来了天峰学宫的那几个怪物。”


    “什么!”


    天峰学宫是京都最有名的书院。


    汇集着天下最有才华的夫子。


    可以说朝堂文臣一半都出于那座学宫。


    徐渭虽是朝堂宰辅,文臣领袖。


    在天峰学宫那些夫子眼中,还算不得什么了不起的人物。


    能被称为怪物的自然是莫青离,张天顺,王福三人。


    这三人在京都名气很大。


    可以说每年宫中举办经筵会,他们都是位列上宾。


    但这三人向来不参与朝堂政事。


    怎么好端端跑到了樊城。


    “消息可靠吗?”


    徐渭能理解公主的震惊。


    他刚听老侯说起时也吓了一跳。


    这三个老东西多年都不曾离开京都。


    怎么好端端要搅合到樊城这滩浑水中。


    “千真万确,听说已经在比赛现场候着。”


    “咱们那位陈大人刚刚起床。”


    “看样子并没把天峰三老放在眼里。”


    “他?”


    萧玉若忍不住笑道:“别说天峰三老,就算是父皇到了樊城。”


    “陈平笙也未必有兴趣去接驾。”


    “他那人像是从石头缝里蹦出来的一样。”


    “对于京都的事可以说跟个白痴差不多。”


    “如果不是在卷宗里看过他的画像资料。”


    “我都怀疑他是个妖物。”


    陈平笙确实没听过什么天峰三老。


    这种名头挺唬人,又是京都来的。


    他嗅到了商业气息。


    “老侯,你去库房弄几个雁岭瓜给他们送去。”


    “咱们不能怠慢了远道的客人。”


    “也让他们尝尝当地的特产,回去帮咱宣传一下。”


    老侯拉长着脸说道:“大人,他们可是专程过来砸场子的。”


    “我可听那帮士子说这三个老头才高八斗。”


    “就算当今陛下,都奉为上宾。”


    “陪他们随行的还是良村那位族长。”


    “明摆着来者不善,咱何必热脸贴人家的冷屁股。”


    陈平笙没那么悲观。


    不管搞什么活动,最怕没人参与。


    倘若连砸场的人都没有。


    这种活动就变成自娱自乐。


    还有良村那帮人终于行动了。


    他也不用再胡乱猜测。


    不过就是三个有学问的老夫子。


    又能翻起多大的浪花。


    “老侯说得有理。”


    “你这人也是个贱骨头。”


    “当初你屁颠地跑到良村,人家连门槛都不让进。”


    “现在又从京都请来了帮手故意找茬。”


    “你却拿最好的西瓜去倒贴。”


    “陈平笙,咱能不能有点骨气。”


    妇人之见!


    人生在世,岂能都是坦途。


    作为一方县令,哪怕维持原状什么都不做。


    照样要受人诟病。


    何况事关男女地位的大事。


    有几个名声大的老夫子愿意出面凑热闹。


    再通过报纸进行宣传。


    那可比普通的小士子影响大得多。


    以后会有吸引更多人到樊城观光旅游。


    只看如何利用反向的力量。


    “快去办正事,顺便把荀夫子给我喊来。”


    老侯不情不愿应了一声。


    他刚跟人拉了半车西瓜出门,就撞到了荀国。


    “老荀,你劝一下大人。”


    “让他长个心眼,提前做点防范。”


    “免得被人打个措手不及。”


    荀国也是为了天峰三老的问题。


    他很早以前就听过这几位夫子的大名。


    曾经还梦想有天可以赶赴京都,进入那座书院学习。


    那可天下读书人心中的圣地。


    “你来得还真快,吃饭了没有。”


    荀国看陈大人一副风轻云淡的样子。


    心里佩服的五体投地。


    如今城中因为那三老的到来,早已经沸腾了。


    他生怕聚众的人太多,会出了乱子。


    调派了百名衙役过去维持现场。


    “大人,就一点都不担心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