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4章 大人,属下有罪呀
作品:《七品县令,开局我成女匪的肉票》 忽然夜空中传来一阵号角声。
他连忙起身向石柱后走去。
只见两个满身是血的人,早已经被折磨得看不出人形。
其中一人手里紧握着牛角号。
“姑爷,这厮还真奇怪。”
“都要死球了,还有心情吹号。”
“不过这个牛角号做工挺好。”
“以后我们山寨召集兄弟可以派上用场。”
陈平笙脑袋嗡一阵乱响。
他一直想不通,明明可以在二龙山结束的战斗。
这群骑兵为何会引他们到平头岭。
如果只是为了方便一举把李铃铛的人全部消灭。
未免有些太费事了。
至于宋城所讲,或许他们为的是将屠村一事嫁祸给二龙寨。
听着有几分道理,但也完全没这个必要。
他们杀人是为了大张旗鼓,对自己施加压力。
如果不肯交出玉玺,恐怕会绕着樊城周边一路屠杀下去。
号角!
召集人。
他终于想明白了这伙人到平头岭的真正用意。
平头岭附近肯定驻扎了大批兵马。
这一百多名骑兵,只是先头部队。
当号角吹响后,可能很快就有大批敌人赶来。
“铃铛,召集兄弟们。”
“马上向樊城撤离。”
李铃铛看他一脸凝重之色,也没敢多问。
本来打了一场胜仗,她准备让兄弟们就近休息一晚。
看来又有大麻烦发生。
他们这次没有沿着河岸走,而是钻进了密林深处。
刚走了二三里地,就看到石林附近火光冲天。
似有千军万马聚集在那里。
宋城倒吸一口凉气道:“好险。”
“咱们再晚走一会儿,恐怕就被人包了饺子。”
“平笙,我看这支骑兵应该是久经沙场的老兵。”
“会不会是某个藩王造反了。”
他还真说不上来,目前看应该有这种趋势。
那女子拼命想夺玉玺。
一个前朝传下的玉玺,在他眼里或许没屁用。
对于这种贵族兴兵作乱,或许就能名正言顺。
再就是对方能召唤如此数量庞大的军队。
绝不会是为了困住樊城那么简单。
“我也不知道。”
“咱们青州地界应该没如此多的兵马。”
“太守王平手里或许有些驻兵。”
“他那个人一向谨慎保守,不至于忽然就搞这么大阵仗。“
“应该是青州以外的势力。”
“目前我们需要快些回去做准备。”
很快那些火光便朝他们移动过来。
随着距离不断拉近。
下面那些人马的数量看着相当惊人。
少说有五六千之多。
前面领头的是几百名骑兵。
同样用黑罩遮面,手中拿着锋利的钩镰枪。
后面则是黑压压的步兵。
马特!
这娘们到底是什么身份。
竟能动用如此大的能量。
难怪要藏身于平头岭,那确实是个绝佳之地。
在樊城和登城境内,遍布他的探子。
更有良好的群众基础,可以说任何乡民发现有一支庞大的军队。
都会及时通报给当地的保长,再传给附近的衙役。
消息不用半天功夫便会送到衙门。
平头岭是两县的交界。
如今平云县群龙无首,藏一支外来的军队在哪里谁能想到。
到了二龙山附近,山鼠带着他们抄了一条近道。
节约了一半路程,天亮前就到了城门口。
为了避嫌,他让山鼠带人先回了寨子。
自己和李铃铛则匆忙回到县衙。
巡逻的衙役很快就把所有人召集过来。
看到他这个时辰突然冒出来。
老侯等人又喜又惊。
当初他走时,只留了一个简单的纸条。
让众人不用担心,他去找李铃铛办些要事。
“大人,属下有罪呀!”
荀国掩面痛哭道:“二龙山附近两个村落被人残忍屠杀了。”
“我没做好防范工作,还请大人惩罚。”
“老荀,这怎么能是你的错。”
“我看就是那帮可恶的山贼所为。”
老侯愤愤道:“不如让我带上人,咱一次性把所有山贼都剿灭干净。“
“省得他们不断给衙门找麻烦。”
蠢驴!
李铃铛强压心中怒火。
他们兄弟拼死拼活,为了替樊城守护安宁。
这个老东西真把屠村的事,算到二龙山头上。
“侯大哥稍安勿躁。”
“我倒认为此事跟山贼无关。”
杨盼儿分析道:“二龙山的山贼盘踞多年。”
“平时只打劫过往的外地商队。”
“咱们大人上任以后,他们几乎连商队都不敢下手。”
“如何有胆量做屠村这种灭绝人性的事。”
“难道他们就没想过招惹官府,会被剿灭吗?”
这个……
老侯无言以对,他是想不通除了那帮山贼外。
还有什么势力敢做如此狠毒的事。
“大人,你现在回来应该跟此事有关吧!”
聪明!
陈平笙喝了一杯凉茶,缓了口气。
这群人中杨盼儿除了经验尚浅。
看事物是最为透彻清晰的。
“屠村的事,我早就知道。”
“我和铃铛正是去追那群恶贼。”
“还好他们已经尽数被杀掉。”
“当下有件更紧要的事通知你们。”
“他们并非是一群普通的江湖草莽。”
“而是一支训练有素的骑兵,后面还有五六千人的队伍。”
“什么!”
徐渭踉跄地走进房间,险些被门槛绊倒。
“陈大人,你确定是骑兵吗?”
李铃铛没好气道:“这有什么不确定的。”
“前面屠村的队伍有一百多人。”
“我们一直追击到平头岭附近。”
“经过几番交手,才将他们全部杀掉。”
“最后那个头目吹响了牛角号,又召来五六千人。”
“这个时辰应该快到灵泉峡附近了。”
“老侯,你现在就去调集城中所有衙役。”
“尽快赶到灵泉峡拦截住他们。”
老侯愣了一下没有动身。
这可不是开玩笑的事。
调集全城几千衙役,没有大人发话。
他也不敢盲目听夫人的号令。
“马特!还不快去。”
“让巴山也召集登城的衙役赶过来。”
“内城还是要守好。”
“动静别闹得太大,就说去二龙山剿匪。”
“让那些客商和百姓可以安心。”
老侯得令后不敢迟疑,拔腿出了房间。
事情的严重性不需要再说。
所有人都预感到此次危机,远比李清乐围城要严重得多。
“大人放心,我们誓死守护樊城。”
“哪怕战至一兵一卒,也绝不投降。”
陈平笙轻吁一口气。
对于自己这些心腹的忠心,他一点都不怀疑。
就兵力而言,目前他两城的衙役加起来也差不多五六千人。
再加上樊城是他的地盘,有广大群众协助。
也没到那么悲壮的时候。
“徐老觉得真会是我们大衡内部有人造反吗?”
“他们不攻城也就罢了。”
“倘若攻城,此事可就坐实了。”
“你还是尽早跟那位老友联系一下。”
“看看朝廷的意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