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0章 陈大人还懂医术?

作品:《七品县令,开局我成女匪的肉票

    陈平笙斜眼看向正在专注伏案登记的公子。


    方二公子?


    沙县姓方的应该也有。


    能有如此气度,想必只有名剑山庄方侯府。


    这让他有点意外。


    他印象中的世家子弟多是吴皓,王小郎那种纨绔。


    方家是侯爵,家族显赫。


    自然不是王霸天和吴琼能够对比。


    这位侯府公子,对待一群逃荒到此的难民没有任何架子。


    他一直在观察方二公子的细微反应。


    从坐下到现在过了十几分钟。


    方二公子对待每个登记的人都是和颜悦色,细心询问应答。


    这种修养是骨子里流淌出来的。


    “到底是名门出身,教养果真不同凡响。”


    “只可惜他身在侯府,无法入仕为官。”


    “如果方二公子能主持地方政务,必定会造福百姓。”


    萧玉若的话听起来像夸奖这位方二公子。


    实则有股酸溜溜的味道。


    “也不尽然。”


    李铃铛故意唱反调道:“贵族子弟就算读再多的书,也无法真正体会平民百姓的疾苦。”


    “世家子弟又如何,修养又如何。”


    “能不能造福百姓,不能只听一小撮人说什么。”


    陈平笙握住李铃铛的小手,轻轻拍了几下。


    到底关系不同。


    别看李铃铛平时对他凶巴巴的。


    关键时候还是他们一条心。


    扑通!


    挨着萧玉若坐着的一个老妇人忽然就栽倒在地上。


    双目圆睁,满脸通红。


    看样子是上不来气,马上有窒息的风险。


    老妇人的儿子焦急喊道:“郎中,你快来看我娘怎么了。”


    那位老郎中背着药箱快步跑了过来。


    正在伏案登记的方二公子也停下了手中的笔。


    “小姐,她得了什么病?”


    萧玉若会一些医术,也没精湛到看一眼就能准确诊断。


    她看老妇人不久前还好端端坐在旁边跟儿子聊天。


    忽然就喘不上气,应该是某种急病。


    急病又可能是早前的身体隐患。


    只是以前没有发作,现在忽然就犯病了。


    “看不出来,先看郎中如何诊断吧!”


    那位郎中翻看了一下老妇人的眼皮,把了一下脉搏。


    脸色显得有点难看。


    “怎么回事?”


    “公子,我看老妇人的病很像瘟疫。”


    “要不要先把她抬到外面?”


    听到瘟疫二字,坐在棚子里的人吓得纷纷离开。


    李铃铛用衣袖掩住口鼻,催促道“你愣着做什么,还不快走。”


    瘟疫?


    他虽不怎么懂医术,也了解过一些常识。


    这些人来自一个地方。


    瘟疫具有很强的传播能力。


    如果老妇人得的是瘟疫,其他人肯定也会有相似征兆。


    眼看老妇人脸色憋涨成了猪肝色。


    再过几分钟恐怕神仙都难救,陈平笙喝道:“都散开。”


    他上前把老妇人从地上抱起。


    然后以海姆立克法进行急救。


    旁观者都看傻了眼,因为这种急救办法更像是折磨人。


    再加上陈平笙是个陌生人。


    没人知道他要做什么。


    “胡闹。”


    “简直是胡闹。”


    “二公子,快让他停手,要不然会搞出人命的。”


    萧玉若和徐渭也被搞得一脸懵。


    他们是了解陈平笙的。


    这家伙除了擅长解决地方麻烦外。


    并没见过给人诊断看病。


    再者说诊断看病,总要先有个望闻问切吧!


    哪有不问缘由,直接上手就治疗的。


    “徐老,要不要阻止他。”


    徐渭想了想,说道:“暂且先看看。”


    “他这人做事向来有把握。”


    “老妇人跟咱们又素不相识。”


    “陈平笙不是看出问题,又何必管这档子闲事。”


    方二公子也摆手阻止了郎中的提议。


    静静看着陈平笙在折腾老妇人。


    噗!


    一个硬物从老妇人口中喷出。


    老妇人长喘几口气后,脸色渐渐好转。


    陈平笙把老妇人搀到了椅子上休息。


    这时方二公子端了杯茶水递过来,“先生辛苦了。”


    一杯茶的功夫。


    老妇人奇迹般恢复正常,那名焦急的男人连忙下跪感谢。


    “起来吧!”


    “以后给你娘吃东西注意些。”


    “上了年纪的人,最好不要吃硬物。”


    “容易遇到类似的危险。”


    徐渭看得啧啧称奇。


    这位陈大人还真是深藏不露。


    他看那位老郎中在沙县应该医术有点名气。


    要不然方二公子也不会带他过来帮忙。


    “兄台如何称呼。”


    “陈平。”


    他故意选择隐瞒了名字。


    连这些乡民都知道自己,方二公子肯定更清楚。


    他是要到名剑山庄兴师问罪的。


    提前透露了底细,万一对方提前防备自己岂不被动。


    “在下方静,感谢陈兄出手救人。”


    “看陈兄的年纪不大,想不到医术如此高超。”


    那位老郎中也是满脸的无法置信。


    他虽在众人面前丢了脸,却对陈平笙刚才的救治方法很感兴趣。


    “是呀!”


    “老夫行医半生,医道讲究望闻问切。”


    “公子看病竟不用诊断。”


    “幸亏公子妙手仁心,要不然老夫如何有颜面继续行医治病。”


    “方公子,老先生,你们不用抬举我。”


    “我只是凑巧会这种急救的法子。”


    “如果真遇到其他病症,我一样束手无策。”


    “不瞒你们说,对于医道我是个真正的门外汉。”


    这家伙还真够诚实。


    萧玉若妩媚一笑。


    她相信陈平笙说的是真话。


    但即便是真话,也未必是凑巧救人。


    世上有那么多凑巧的事,岂不人人都能成为圣手。


    陈平笙看着几人诧异的目光,知道他们不相信。


    说不定还以为自己故意谦虚。


    “老先生说得没错。”


    “医道讲究望闻问切,那老先生可曾留意其他线索。”


    “比如,你们看老妇人脚下散落的花生皮。”


    “说明她不久前刚吃过花生粒,又出现胸闷窒息的表现。”


    “如果老妇人真得了瘟疫,出现这种症状的绝非她一人。”


    “瘟疫传播速度很快,体质弱者通常先犯病。”


    “而且这是一种慢性病,他们又走了很远的路途。”


    “其他人怎么都无事呢?”


    听了这番话,老郎中恍然。


    连忙拱手向陈平笙施礼,“陈公子虽不懂医道,却观察入微。”


    “老夫自愧不如,险些害了人命。”


    陈平笙简单寒暄一番便起身离开。


    他对这位方二公子印象确实不错。


    如果不是有名剑山庄的关系,他还真想邀约方静坐下来畅聊一番。


    因为那本小册子,还有城门口这些高素质的服务。


    都不会跟孙县令有半毛钱关系。


    侯府虽不管地方具体政务,但也有监督之责。


    这位方公子是个能人,具有超前的现代思想。


    如果能交流一番经验,说不定可以帮他打开思路。


    让樊城的经济提升速度更快一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