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章 女匪首做的土匪菜
作品:《七品县令,开局我成女匪的肉票》 草!
陈平笙太王八蛋了。
背地里搞这套阴谋诡计。
二哥,你倒是快想办法呀!
咱那么多亲人和兄弟都可还在樊城关着。
李清乐算是领教了陈平笙的手段。
对于这个年轻县令,他早有耳闻。
上任便杀了王家父子,解决了粮荒。
他有预感陈平笙会盯上金矿这块肥肉。
只是想不到一夕间竟能以雷霆手段,彻底摧毁他多年心血。
更可恶的还是那份报纸。
让他成为众矢之的。
如果不是这些年一直替王太守卖命。
恐怕他早就成了刀下鬼。
陈平笙的想法不难猜测。
正是要通过舆论风向,彻底搞臭他的名声。
如今看来这种方法已经奏效。
那些原本经常到登城采购水果的商人都转向周边县城。
再加上附近忽然多出一伙可恶的山贼。
让外面的粮食无法运入城中,这是要逼死他的节奏。
“老三,我比你更心急。”
“可心急有个屁用。”
“如今王太守让咱们先不要招惹陈平笙。”
“金刀门也没什么明确表示。”
“就凭咱们剩下那些兄弟能做什么?”
“难道我也要跟那些山贼一样去劫牢。”
李清云眉头紧锁成了肉疙瘩。
等!
他们这些人可以坐在家里等。
但被抓那些人能挨多久。
说不定哪天陈平笙脑子一热,就会把所有人拖出去砍了。
到时就算他们想救人也救不了。
“二哥,我看咱们也未必非找金刀门。”
“别忘记咱们还藏有一支奇兵。”
“樊城能有如今的局面,说到底都是因为陈平笙。”
“只要他一死,群龙无首。”
“凭刘青山那些废物还能翻出多大的浪。”
“届时咱们继续开采金矿,你再顺便兼并了樊城岂不美哉!”
李清乐心动了。
他可以不要樊城的地盘,但舍不得那座金矿。
虽说大半黄金都运到了青州。
可他们兄弟分到的,也足够诱人。
指望在这座小县城搞银子,干十年县令也没有金矿几个月收益大。
“好吧!”
“你去联系王洪山。”
“此事一定要隐秘,晚上带他去别院等我。”
“我看能不能跟他借些人手。”
陈平笙暂时没有回灵泉峡。
因为县衙的公务堆积如山。
刘青山一次性给他搬来许多账目和近期遇到的问题。
他足足坐在房间批阅了一天才算勉强看完最重要的。
樊城根基太薄弱,基础建设落后。
连家体面的饭庄和旅店都没有。
这些商人个个都不缺银子,面对如此简陋落后的环境。
免不了一通牢骚。
还有就是路况问题,遇到阴雨天基本无法出城。
很多货物又不能长时间存放。
刘青山可以说被搞得焦头烂额。
又不能给出行之有效的方案。
毕竟每一项都需要花银子,而且是大把银子投入。
这些事非陈平笙处置不可。
“县丞,今晚不如留下陪我喝两杯。”
“这几日也确实辛苦你了。”
“好呀!”
“全凭堂尊安排。”
刘青山一直悬着的心,总算落在肚里。
这些时日他独自操办着城中大小事务。
可以说如履薄冰,战战兢兢。
生怕自己把差事办砸了。
如今陈县令留自己吃饭,就是对他这些时日工作的最大褒奖。
陈平笙也不想再去外面吃。
一是家宴显得分量不同。
他身边确实需要刘青山这样的助手。
不管这位刘县丞以前怎样,从今晚开始就彻底翻篇了。
其次他想借吃饭的机会,跟老徐和刘青山商量一点基础建设的事。
目前只是刚刚开始。
如果不把基础建设搞好,那么,一切宣传最终都会变成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厨房内。
李铃铛系着碎花围裙,有模有样忙活着。
别看她自小舞刀弄枪,照样可以下得厨房。
做得一手土匪菜。
会做土匪菜的并不一定是土匪。
在城中很多馆子,都当成招牌菜。
对于李铃铛这个真土匪头子,自然更得心应手。
土匪鸡,土匪鱼,土匪血肠,土匪烤肉等等。
没一会儿功夫就端到了桌面。
“陈夫人,好手艺呀!”
“这几道土匪菜,比同福居做的都地道。”
“堂尊真是有福之人。”
陈平笙咧嘴一笑。
马特!
如果刘青山知道李铃铛的身份后,肯定吓得不敢动筷子。
在二龙寨能吃上这几道菜的肉票。
只有两种。
一种是准备被砍头了,另一种是土匪拿到赎金了。
“你也一起坐下吃吧!”
“没有旁人。”
李铃铛很乖巧的坐在他身边。
这副娇怯怯的模样,谁能看出她是闻名二龙山的夜叉。
“陈大人,最近灵泉峡赚了不少银子吧!”
“还好,还好。”
“多亏你们家小姐帮忙。”
徐渭忍不住笑了起来。
这厮的胆子真够大,敢把公主的肖像当宣传工具。
还拿公主当长工使用。
如果此时传到宫中让陛下知道。
不知会做何感想。
陛下就这么一个掌上明珠,以后有可能继承大宝的人。
他真想看到陈平笙了解真相后是什么反应。
“徐老觉得樊城要想发展,该如何扩建?”
扩建?
徐渭听着新鲜。
如果是陛下嫌皇城不够气派,想要重新选地扩城那也很正常。
可自古以来还没有哪个县城会扩建城池。
“陈大人是嫌樊城面积不够大吗?”
“重新建城可是件大事,需要投入流水般的银子不说。”
“还要经过朝廷审批。”
“老夫建议把旧城改造一番就行。”
“没必要动大干戈去重新扩城。”
陈平笙端起酒杯一饮而尽。
他也打算走审批的程序。
如果说拆城重建,自然是有违朝廷规制。
他有他的办法。
“徐老误会了。”
“我说的扩建并非拆了这座城。”
“而是在周边重新规划新的经济开发区。”
“樊城人口实际算不上多。”
“人员过于分散,距离远的乡民想到城中售卖货物需要步行一天时间才能到达。”
“这样也不便于管理。”
“就拿最近的粮荒来说吧!”
“只是一项人口普查,了解到每个受灾百姓的情况都需要耗费大量时间。”
“而且未必能够全部兼顾。”
“如果可以在周边重新划出不同的开发区。”
“依托原有旧城为轴心进行发展,那么,每个区的区长可以负责管理好该区的具体事宜。”
“我这个县令也能轻松许多,不必事事都要操心过问。”
“再就是经济开发区一旦形成,可以将散落在周边百姓整合起来。”
“改善他们的居住环境,让他们能够就近发展经济。”
啪嗒!
徐渭愣神之际,手中的酒杯掉落在地上。
这个想法未免太胆大了。
但又不能否定如果按照陈平笙的想法规划成功。
对于地方经济发展绝对是利民的好事。
只是这件事不知道陛下听了会不会同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