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热心肠,馊主意
作品:《七品县令,开局我成女匪的肉票》 “担心我了?”
李铃铛点了点头,“嗯。”
太阳从西边出来了!
这个反应,陈平笙多少有点意外。
“没必要担心,我好的很。”
“最多五天时间,樊城的粮食之危便可解决。”
“风险和机会是并存的,这点你应该最清楚。”
李铃铛知道他另有所指。
当初顺利拿下天王寨,确实冒了很多风险。
自己中了软骨散,又被困于小牢房。
没有陈平笙阴差阳错一通胡搞。
结局或许是另一个样子。
“我并不担心王霸天闹出什么浪花。”
“可你要知道真正的危险是你们内部。”
他心里跟明镜似的。
王霸天充其量只是樊城一个大商贾。
所能使用的招数,无非是关闭粮仓。
逼迫樊城百姓因为粮荒内乱。
但陈平笙始终坚信,普通百姓脑子都不傻。
处决王小郎绝对是让人拍手称快的事。
也不至于刚定王小郎的罪,马上就有人挤在衙门前抗议。
“你的好意,我心领了。”
“不过你可以放心,我的官职虽小。”
“州府太守也未必能奈何我。”
“这里是樊城,只要我没有干违法乱纪的事。”
“太守大人总不能以莫须有的罪名抓了我吧!”
天真!
李铃铛转念一想不对,陈平笙可从来不是个天真的小菜鸟。
看他一副胸有成竹的样子,还不知道肚子里憋着什么坏水。
“大人,羊肉串已经烤好。”
“你们尝尝味道怎样。”
凤儿恭敬地把托盘端了过去。
这桩案子虽然暂时了结,她也清楚后续会带来巨大的麻烦。
对陈平笙这个恩人,她能做的仅仅是贡献上自己的做饭手艺。
让陈大人可以在一顿美食下稍微放松些。
啧啧!
好手艺。
陈平笙看着托盘内烤得外皮焦香的羊肉串,嘴里连声赞叹。
“凤儿,等处决了王小郎后,你可以考虑在樊城开间小吃店。”
“凭你的手艺,绝对生意火爆。”
开店做生意?
听起来有点天方夜谭。
凤儿这种贫家女孩,从没考虑过抛头露面的事。
再者说处决了王小郎。
王家人怎会善罢甘休,她能不能在樊城呆下去都是未知数。
“别听他胡说。”
李铃铛撸了一口香喷喷的羊肉,一边咀嚼一边口齿不清的说道:“小丫头,没有地方去的话。”
“我可以给你介绍个去处,保证有吃有喝,还没人欺负你。”
“等你到了年纪,再给你找个好男人。”
“岂不比呆在樊城要更好。”
馊主意!
让一个如花似玉的少女上山为匪。
那不等同羊入虎口。
还在山上找个男人嫁了。
陈平笙听了又好气又觉得好笑。
这个女匪有副热心肠,可惜用错的地方。
“怎么,你有意见。”
李玲玲伸出拳头,一副要打人的表情。
“夫人的好意,我替凤丫头心领了。”
“不过你介绍的地方,确实不适合一个单纯的少女。”
陈平笙很自然握住李铃铛的手拍了两下。
好滑,好嫩的小手。
这丫头也没见用什么护手霜。
对于一个整日舞刀弄枪的女人,怎能保养得如此好。
李铃铛反手握住陈平笙。
论手劲陈平笙还相差甚远。
这一握疼得他额头直冒冷汗,骨节咯吱咯吱乱响。
“相公,我喂你吃肉。”
马特!
这娘们下手真狠。
陈平笙甩手挣脱开束缚,连忙起身跟李铃铛保持距离。
那根铁签子上的肉再诱人。
他也不敢傻到张开嘴巴去吃。
凤儿听到西院有动静,跟陈平笙请示了一下。
端了一盘烤肉来到西院。
烤肉?
萧玉若气笑了。
眼看城中要陷入一场内乱。
聚集在粮铺前的百姓越来越多。
这位县令不想办法安抚民心,拿出应对良策。
还有闲心躲在府中弄吃的。
看来陈平笙是真没把县令当回事呀!
“公主,你尝尝看。”
“味道很好的。”
小翠再次发挥吃货本性,拿了一串给萧玉若递过去。
萧玉若冷哼一声。
“不吃。”
“我怕吃了今晚睡不着觉。”
“凤儿,陈平笙有没有提过关于衙门外的事?”
凤儿回忆了一下,捡重要的内容说道:“大人跟老侯提过几句。”
“让衙役们不要驱赶那些聚集的百姓,还警告他们做个为百姓服务的好官差。”
“如果发现谁敢欺压良民,大人便砍了谁的脑袋。”
“真的呀!”
小翠在旁插言道:“这样看来陈县令倒还算个不错的官。”
“公主,咱们是不是误会他了。”
误会!
可能吗?
王霸天送的礼,她亲眼所见。
这个贪官收受贿赂是事实。
萧玉若看向一旁正在大快朵颐的徐老头。
徐老头摇摇头,叹息道:“真是个奇怪的小子。”
“老夫在官场上混迹了这么些年,也看不透他到底是好人,还是坏人。”
“公主何必为此忧心,不过是三天的事。”
“再耐心等等,总会水落石出。”
“三天?”
萧玉若面色不悦,徐老是真糊涂,还是装糊涂。”
三天后只是处决王小郎。
处决完王小郎,王家在粮食上会更放肆地做文章。
“你觉得城中这些百姓能饿几天。”
徐老头咂摸了一下嘴,用手绢擦拭了一下胡子上的油渣。
这种事谁说得清楚。
就算换成公主做这个小县令又能怎样。
总不能派兵去把王家粮仓抢了吧!
“陈平笙其实挺不容易的。”
徐老头用余光瞥了一眼公主,“他要维护地方法纪公平,惩奸除恶。”
“可这就会带来一系列的麻烦,公主让他如何做。”
“放了王小郎,跟王家妥协吗?”
“你肯定不乐意。”
“但不放了王小郎,王家便会用粮食拿捏陈县令。”
“换成老夫也同样为难呀!”
这时一名侍卫推门走了进来,在徐老头耳边嘀嘀咕咕汇报了一番。
“州府的人来了?”
萧玉若听后,脸上露出喜悦表情。
从樊城到青州路途并不算远。
只是近来雨水较多,运送粮食过来会耗费一些时间。
“他们来了多少人,可有运载粮食?”
那名侍卫面露难色道:“公主,据我们的探子来报。”
“大约有一百多人,都是轻装上阵,并未见有运载货物的马车。”
“什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