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贿赂?宴无好宴

作品:《七品县令,开局我成女匪的肉票

    陈平笙乘车离开后,那对主仆也跟了出来。


    “公主,那个陈县令未免太可恶了。”


    “他竟敢胡乱评议你和陛下的画作。”


    萧玉若面如寒霜,粉拳紧握。


    那幅画确实是她和父皇共同所作。


    她是主要构图之人。


    父皇看后曾指点她说,农人的日子最为辛苦。


    一年到头就指望几亩薄田度日。


    相比他这位帝王,农民更希望天下太平,风调雨顺。


    所以,那位老农正代表着父皇的愿望。


    可在陈平笙嘴里却一文不值,狗屁不是。


    这幅画当年从宫中流转出来,最后到了樊城这间小店铺。


    她也是偶然打听到的消息。


    此次到樊城,主要还是为了两件事。


    一是惩治贪官污吏,二是剿匪。


    她听说陈平笙还未到任就被山贼掳走了。


    原想这任县令又要完蛋。


    “呵呵。”


    萧玉若冷笑道:“好一个死里逃生。”


    “徐老,要是你落入天王寨那些贼人手中,可有把握顺利逃生。”


    “难。”


    赶车的老头肯定说道:“老臣知道一些贼寇也讲道义,但不包括二龙山这伙人。”


    “他们中间有很多是南越人,对待我们衡人向来是既要钱也要命。”


    “恐怕老臣口才再好,也说服不了这些山贼放了我。”


    “哦。”


    萧玉若接着问道:“那徐老以为这个陈平笙是如何逃生的。”


    “难不成他有特殊本领,还是跟贼寇有某种特殊关系。”


    作为皇朝最宠爱,也是唯一的公主。


    徐老很清楚这句话的含义是什么。


    樊城虽小,但不能陷入动乱。


    因为它对大衡太过于重要。


    作为南越和大衡的边城,一旦失去樊城。


    大衡将会失去更多土地。


    同福居的大红灯笼早就挂上。


    红灿灿的!


    在这座冷清漆黑的县城中显得格外耀眼。


    陈平笙跟随店老板的指引走进二楼雅间。


    屋内只有一个四十多岁,看起来有点油腻发福的中年男人。


    刘青山连忙起身相迎,把陈平笙安排在了上首位置。


    “下官见过陈大人。”


    “这些时日下官吃不好,睡不香。”


    “日日祈求上天保佑,只望陈大人能平安无事。”


    “还好天可怜见,终于让大人顺利来到樊城。”


    这套说辞,他刚进衙门时就听刘明讲过。


    到底是叔侄关系,连说话都用相同的版本。


    “县丞费心了。”


    “本官也是九死一生,好不容易离开了虎狼窝。”


    刘青山连忙把斟好的酒恭敬端了过来,继续赔笑道:“如今堂尊来了,咱樊城总算有了主心骨,下官敬你一杯。”


    陈平笙微微一笑,算是做了回应。


    随后端起酒杯一饮而尽。


    杯中的酒可以说淡而无味,还带着一股酸涩。


    跟喝潲水差不多,要多难喝有多难喝。


    以前听说古人的酒度数低,但酒质很好。


    看来也并非都是实情。


    “堂尊喝不惯这种土烧吗?”


    “这可是本县最好的酒啦!”


    难以想象。


    他记得在二龙寨喝的酒还算不错。


    度数不高,但也能入喉。


    他勉强又咽了一口,差点直接呕吐出来。


    这种场合喝酒吃饭从来不是重点。


    刘青山喝了一会儿后,便开始跟他大吐苦水。


    抱怨这些年打理樊城政务有多劳累。


    二龙山周边的匪患有多猖獗。


    可即便如此,朝廷对樊城这个小地方也从来不闻不问。


    死了一任县令,再派另一任新县令。


    迟迟不派兵协助樊城进行剿匪。


    “刘县丞这些年确实不易,本官初来乍到,年纪又尚浅。”


    “以后免不了会有很多事,需要县丞帮忙。”


    一番畅聊后,刘青山觉得这位年轻的县令知书达理。


    待人礼貌谦和,应该是个很容易相处的人。


    他也有诸多顾虑,生怕朝廷派来一个硬茬。


    闹着在樊城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


    最后再留一个烂摊子让他继续收拾。


    “堂尊这是哪里话,今后你我要一起共事,理应相互照顾才对。”


    “我年纪略长,只要用到下官,堂尊尽管吩咐便是。”


    这时陈平笙像一只睡醒的猛虎,眼神忽然变得犀利。


    “刘县丞可知本官今日抓了一个人犯。”


    “他自称家中掌管着全县的粮食。”


    “只要本官今晚不放他回去,明天全县的百姓便无饭吃。”


    “他真有这么大能量吗?”


    刘青山眉头倏地皱起。


    先把王小郎骂了一百遍娘。


    这个不开眼的小王八犊子,平日里瞎胡闹也就算了。


    如今撞到新任知县手里活该他倒霉。


    “哎。”


    “堂尊有所不知,咱们樊城的情况确实有些复杂。”


    “小地方几乎没什么财政收入。”


    “再加上朝廷又不重视,下官无力剿匪。”


    “遇到大灾之年,全靠地方士绅开仓放粮救助百姓。”


    “王员外在樊城是有名的大善人。”


    “他那个小儿子确实混蛋了一些。”


    “冲撞了堂尊尽管罚他便是,王员外也不会说什么。”


    人才呀!


    都没听什么事,直接就定义案件性质。


    到底是官场的老油条。


    避重就轻一席话便把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陈平笙眉毛轻扬


    “县丞就不问王小郎所犯何事吗?”


    刘青山放下酒杯,揉了揉太阳穴,“下官近日一直在乡里,还不知道这小子做了什么混蛋事,还请堂尊说明。”


    “当街射杀平民,口出狂言意图谋反。”


    酒桌上虽未见到王霸天。


    他猜想以刘县丞在樊城的人脉关系。


    必定跟王霸天通过了气。


    所谓接风洗尘只是提前铺垫一下。


    “哦。”


    刘青山一脸凝重的表情问道:“那被射杀的人可死了?”


    “这孩子平日是鲁莽了一些,但本质并不算坏。”


    “下官听闻近日有南越乱民混入城中抢粮。”


    “此事会不会跟这些乱民有关系。”


    到底是老手。


    几句话就抓到了问题的重点。


    他已让小妾去通知了王霸天。


    以王霸天的脑子,此时应该满城在找寻那一老一少。


    只要找到人,事情就容易摆平。


    最多王家出些银子,让对方不再追究。


    要不就是让这两人离开樊城。


    他也可以用南越乱民的罪名,让此事无法审下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