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八章狂风将至,潜龙出渊

作品:《开局赠送天生神力林末

    灵台山布局主要为一殿八垣山下庙。


    一殿指高踞灵台金顶的大雄宝殿。


    八垣即天众垣,龙众垣、夜叉垣、乾达婆垣、阿修罗垣,迦楼罗垣,紧那罗垣,摩呼罗迦垣合称。


    其中一垣之内,六十庙,八方山下,四百八十庙,鼎峙於周天。


    上古时间,曾有人言:本愿佛光浚九地,天龙部众排八垣,灵台天池,大觉之所更居也。kΑnshu伍.ξa


    只是再是风流,终究逃不过雨打风吹,而世间之事,也不外乎潮起潮落,如今单不说山间四百八十庙,就是八垣之内,也只有寥寥几垣仍旧鼎盛。


    “等到定好居所,便该你们考虑到底选择灵台哪一众了。”


    一行人离开山间高台,沿着一条山间跷径,往山上走去。


    在路过半山腰时,看见一处庙门封闭的寺院,青严叹息一声,转过身朝众人道。


    众人点头。


    于别院选择灵台一脉基础功法前,其实大多人都打探过相应情报,因此并不意外。


    林末与青严并肩而行。


    他还在看着山道旁的那座小庙。


    山间多细雾,而竹径通幽处,寺庙坐落于花木深处。


    此时入寺石阶爬满青苔,赤红的寺门也有许多驳痕,牌匾上‘鸡鸣’二字已经模糊不清,明显久无人居。


    据齐孙所说,能搬离总舍,外出开寺者必须成就宗师,还得经过一系列考验。


    因此此处寺院的原主人,最少也是宗师,而荒落至此,下场自然不言而喻。


    “走吧。”


    青严再次轻轻叹息一声,引着众人上山。


    林末等人连忙跟上。


    继续行走了约摸一个多时辰,终于来到山腰处的一座极为庞大的寺院。


    寺院红墙黄瓦,掩映于山林之间,背后是高崖,可以望见灵台群山一望无际的树海。


    粗略一看这座寺庙足足有数十个建筑,天王殿、弥陀殿、弥勒殿,佛塔,功德池,前中后院,一应具有。


    若是个人寺庙,主人就是传闻中的真君怕也不稀奇。


    毕竟规模太大了。


    寺庙正门有黄色枯木制成的牌匾,匾上写定三个字:乌尤寺。


    此时门口正有两个小沙弥那这扫帚扫着地,十分认真。


    “这是乌尤寺,选定八部后,未入宗师统一住寺内僧房,其间有二人间,有单人间,具体情况有师兄与你们说,


    往后每日修行,工作,讲经,都由寺内师兄长老主持,你们须记好。”


    青严朝众人说道。


    说罢正在扫地的沙弥已经恭敬行礼,随后其中一人小跑进院门。


    没过多久,便有一名身材魁梧,脖悬念珠的汉子龙行虎步从寺中走出。


    “青严师兄。”


    “青妙师弟。”


    两人问好。


    “这一届灵台一脉弟子已带到,如今需要于天王殿择脉,随后选定僧房。”青严抱拳温声道。


    “这次数量倒比前些次数多了不少啊。”


    唤作青妙的大汉看了眼林末等人,笑道。


    “得益于齐孙师兄这些日子的名声,这一届弟子确实多了不少。”青严道,“好了,你们如今便跟着青妙师弟前去殿宇登记。”


    “多谢师兄。”众人一起行礼。


    随后朝青妙走去。


    而当林末动身时,却被青严叫住。


    “林师弟却是不用这些,你脉系早已确定,不是么?”青严笑眯眯道。


    说罢看着山顶。


    此时夜快深,天空中星辰微少,月亮也隐去了踪迹,有些漆黑。


    而黑暗之中,山巅大雄宝殿依然泛起淡淡的金光,照亮着天地。


    “我们还需要去大雄宝殿走上一遭,只有在那里,师弟才能真正确定身份。”


    “多谢师兄。”林末没有管身后众人的好奇目光,早有预料,微微行礼。


    没有耽搁,两人立即动身,沿着登山石阶,一路朝山顶疾驰。


    这时没再闲谈,毕竟时间不早了。


    夜幕之下,周边山景飞速在身后掠过。


    随着海拔越来越高,温度也越来越低,周遭古树之上也蒙上一层层白雪。


    往上奔行了大概一盏茶时间,终于再次到达金顶。


    映入眼帘的是宽敞的汉白玉广场,以及慈悲善目的金色大佛。


    不同于上次只是倚栏眺望云海,这次在青严的带领下林末径直往大雄宝殿走去。


    殿中此时还有木鱼还在敲击,伴着浅浅的诵经声。


    其内灯火通明,有不动的人影在灯光下忽长忽短,摇晃不止。kanδんu5


    青严停下脚步,默念一声佛号。


    “天尊,林末师弟已带到。”


    “辛苦了。”


    话音刚落,木鱼诵经声便停止,一个温和的声音自殿内传出。


    青严朝林末点点头,转身离去。


    林末看了眼殿宇前方红底黑字的大雄宝殿四字。


    他不远万里从大延山来到这,从最初想要抱大腿,找靠山,到如今渴望了解武道更深层次奥秘,如今算是真正得偿所愿。


    想到这,他没有半点犹疑,当即推门而入。


    殿中,光明大阵。


    映入眼帘是一尊高达十米的巨大坐佛像。


    佛像左手横置左足上,右手直伸下垂,慈眉而善目,是传闻中的‘成道相’。


    其好似有生命般,光是看着,便让人身体有暖融融之感。


    四周高大的墙壁上有如高高在上的天人,隐于云彩,为人拜祭的大蛇,六臂而三头,作忿怒裸体相,有...


    不过最醒目的却是高大‘成道相’前立着的男子。


    其身材强健,近有三米高,头发快垂至臀部,单是背影,便犹如山般高大。


    就是那般简单地站立,有那么一瞬,竟然将那十米高的坐佛像之光彩也夺了去。


    “林君末?你比我想象得更为出色。”


    高大男子温声说到。


    说罢转过身。


    其面相棱角分明,只是双眼紧闭,如目不能视,金红两色的袈裟将强健的体魄遮掩,力量的美感与佛性完美相融。


    林末反应过来,知晓对方身份,微微低头行礼。


    “林末见过天尊。”


    他未猜错,眼前之人便是如今灵台一脉地位最高之人,放在整个灵台宗也能排进前三,天众部之主,也是灵台一脉如今的脉主,传闻中的老天尊。


    “天尊之名太过冷漠,其实有时,我更怀念以前,寺内师兄弟们唤我李神秀之时,只是不知什么时候起,熟悉的人越来越少,敢于那样称呼我的人也越来越少。”


    李神秀一步步朝林末走近,眼睛依旧紧闭,缓声说道。


    “你知道我为何会那般重视你么?林末?”


    他声音很温和,就像与普通人并不差别,但却带着一股子缥缈,好似不落红尘。


    “跟我来。”


    说罢招了招手,赤足朝宝殿另一边走去。


    林末看着前方高大的背影,心中不觉有着一股压抑。


    这种感觉很陌生,他已经很少体会到了。


    他缓步跟上。


    两人来到一副巨大的彩绘前。


    墙上是一条巨大的黑蛇,身躯之大,足足占了彩绘的三分之一。


    它身体漆黑无比,浑身模模糊糊,仿佛最深邃的黑。


    身体附近,则是无数拜祭的僧人,其下,隐隐有莲花虚影。


    “灵台一脉,本愿为主,八部为辅,而天众部与龙众部则为其间上部,这便是龙众。”


    李神秀站在林末身旁,轻声叙述。


    他说着便转过头,


    “龙众部不少见,可多为黑蛇命,就如天众部最常见为光明天。”


    说着伸出指头,指了指自己。


    “而我,观天图而醒大暗黑天,与黑暗中得见光明,更知无明方为觉照..”


    随后指头指向林末。


    “而你,身居大威天龙法,虽未观龙图觉醒,但气息却非黑蛇。”


    说到这,林末明白了。


    为何青鈡见他会如此震惊,而齐孙与他初相见,表现得越来越热烈。


    原来是青龙体质与大威天龙法发生了奇妙的反应。


    “林末....你,做好观龙图的准备了么?”


    李神秀轻声细语,满头的白发开始无风自动。


    他缓缓伸出手。


    那是粗大的手臂,皮肤极为白皙,白皙得甚至有些透明,看得见其下的脉络血管。


    “去看看...真正属于你的龙相。”


    林末微微眯起了眼,看着李神秀慢慢抓着他的手,一起朝彩绘移动。


    越来越近....


    指尖接触。


    啪。


    碰撞。


    一直闭目的李神秀,忽然睁开眼。


    那是一双怎样的眼睛。


    尽皆是眼白,而无漆黑的瞳仁。


    林末念头方落。


    轰隆!


    一声轻响。


    原本正大光明的宝殿,一下子变得昏沉漆黑。


    周遭没有一点声音,只有沉寂,沉寂。


    这时,昏暗的死寂中,突兀地出现一只只眼眸。


    惨白的眼白中有猩红的瞳孔,带来说不出的诡异。


    “夜摩天宫,黑暗是无明,无明为觉照。”


    淡淡的呓语在林末耳边出现。


    咔嚓!


    大殿内重现光明。


    一切恍如错觉。


    而就在这时,面前的彩绘之上,那模糊的大蛇忽然动了。


    .....


    夜深已深,明月失明。


    慈航道山之上,王震久违地没有练武,而是站在一处陡崖处。


    此处可以看见山下莽林幽壑,周遭群峰耸峙,以及,远处的灵台金顶。


    今夜他不是一人,身旁还有位身着淡墨色道衣的长发女子。


    毕雪君,慈航一脉真传弟子,实力在真传之中,更是能列入前三。


    很多人猜测,其即使在全宗真传中,也能排入前五,真正的道子热门选手。


    这等人物,即使不能成为道子,角逐一脉之首高位,也能随便成为长老,享一脉供奉。


    此时的她不同于皱眉沉思的王震,俏脸上带着一抹浅浅的笑意,眺望着辽辽的夜空。


    这是她的习惯,练武至今的习惯。


    仰望夜空,她总有种天地寂寥,唯我独行的伤感。


    练武求真,百年之后她会如何,千年之后又会如何?


    山川能沧海桑田,人却只得没于黄土。


    这样的伤感,能极力促使她争渡争渡,一刻不容松懈,也能让她心神平静,真正梳理一日所学。


    良久,毕雪君收回目光。


    她看向依旧阴沉着脸的王震。


    “王师弟比我小十岁,而晚我入真传二十年,因修行慈航道经中忘尘无心经,处事最为坦率,喜怒皆随之心,如今为何遮遮掩掩?”


    她轻声道。


    王震没有立即回话,同样眺望着夜空。


    当然,若是仔细观察,可以看见其目光所指方向,是那灵台金顶。


    “遮掩?”


    王震笑了笑,笑容有些不自然。


    “族弟大考被人废去大半根基,如今仇人却安安稳稳于宝殿中修行安稳,我也想恣意妄为,喜怒随心,可是我能么?”


    毕雪君沉默,“我没有想到会如此,若是知晓这局面,不会拜托师弟如此行事。”


    王浩的名声她是听过的,甚至于不止是她,慈航一脉许多长老也听过。


    传闻其出生便止啼,三日便能走路,一月便可通言,天赋卓绝。


    一身根骨更是奇佳,修炼任何横练功法,效率更是普通人十数倍。


    甚至于修成了王氏一脉的真功大法,金刚不坏神功,练就一身钢筋铁骨,同境无一敌手,更是数次逆伐上境,压服过多位宗师。


    按道理,这样的天纵之姿,教训一名普通弟子,应该绰绰有余。


    谁能想到,就是这样的天才,竟然栽了如此大的跟斗?


    “毕师姐,如今说这些已经没有意义了。”


    王震淡淡道。


    “王师弟不用羞恼,确实是我之过,自然会竭力弥补。”


    毕雪君面上笑容不减,


    “我曾游历泰淮江,机缘之下,与那老蛟有过些许缘分,得了株蛟血草,其能完筋练骨,养蛟龙之躯,原想找个时机与人换些宝物,如今正好补偿王师弟族弟,


    相信到时破而后立,令族弟只会更为强势。”


    语罢,王震神色稍霁,他是知晓传闻中蛟血草的可贵,比之地宝卷上珍奇宝物也不差。


    心中对毕雪君埋怨顿时消减了不少。


    “那我们那位林师弟,又该如何处之?”


    他目光灼灼地看向灵台山,沉声问道。


    毕雪君摇摇头,说出自身想法:


    “据我所知,这位林师弟极得灵台一脉重视,


    传言那位天尊特意延迟这次大考,便是为了从珞珈山回来,第一时间见其,待遇重视,这么些年,只在齐师兄身上见过。”


    王震身躯一震,心中悚然,下意识就想反驳,可是对方说的是事实,最终只得心中沉重:


    “毕师姐可知其到底有何天姿,能得那位如此重视!甚至与齐师兄相比!”


    “这我却不知,不过再重视也是枉然,


    毕竟佛多庙小,灵台一脉,有一位齐师兄坐镇,接续传承就够了。”


    毕雪君淡淡道。


    “师姐的意思是?”


    “天才难免薄命,慧极必伤言尽于此,宗门修行是修行,潜力也是潜力,但死去的天才却不是天才。”


    毕雪君声音越来越低:


    “等到其外派出宗,今日结下因,只有来日果还报,到时候....”


    “这...”


    王震面露迟疑,但眼中却是狂喜。


    他知道这位师姐神通之广大,更是言出必行之。


    可就在想要继续说话时,忽然见沉寂的天边,一道磅礴的血气冲天而起,随后一闪而逝。


    两人对视一眼蹙眉。


    下一刻,一股子青色的碧光忽的迸发于天地,将深沉的夜照亮。


    这一刹那,青天如水,仿夜之将明。


    而紧接着,忽然一阵怪异的声音出现,有些像铲子磨地的杂音。


    毕雪君微微变色,她听出了这声音有些像蛟龙,又有些不像。


    忽然间,声音越来越大,犹如虎入山林,龙归大海,引得周边群山中异兽狂啸,一连啸声汇聚,响彻激荡,


    最终激得灵台三峰,一道道气息鼓动,遥峙天地。


    “这是什么?”


    王震忍不住低声轻呼,只觉全身意劲自发凝聚运转,一股难言的心悸出现。


    毕雪君张了张嘴,还未说话,忽然脸色一变。


    原本如青水的天空,忽然更为深沉。


    而雷云之中,有无数闪电在凝聚。


    狂风将至,潜龙出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