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赶路虽然辛苦,但好在一路上并没有出什么意外。


    在经历了大半个月之后,他们终于风|尘仆仆地抵达了徐家的原籍所在地——


    山溪省太原府安康县。


    到达安康县城时,正值正午,日头高高地挂在头顶,热得人头晕眼花。


    终于到了地方,不光是累了一路的徐家人松了口气,就连拉车的马都仰起脖子,打了个响鼻。


    前方站着几人,老少皆有,正在同徐老爷寒暄。


    是来迎接他们一家的族人。


    徐行之陪站在旁边,不动声色地打量了一番,然后发现一个都不认识,不禁有点头疼。


    原主从出生到现在,一直都没离开过京都,对老家很是陌生,这跟到一个新地方也没什么差别。


    他这边想着事儿,那边的对话还在继续。


    “爵位没了也就罢了,只要你们人平平安安的就好。”


    一位头发花白,年纪颇大的老爷子捋了捋胡子,语气当中满是感叹。


    徐老爷一听到爵位两个字就心疼,但在同族长辈面前,只能老老实实地点头称是。


    “你别不高兴。”徐家三叔公活了这么些年,人老成精,哪儿看不出他在想什么,“塞翁失马焉知非福,京都有京都的好,咱们安康也有安康的好,住久了你就晓得了,况且,我看你家几个孩子都不错,说不定你还能享到孩子们的福呢。”


    “哈哈,承您吉言。”


    徐老爷勉强笑笑,冲三叔公拱了拱手。


    他自然看不上这个地方,想到京都的繁华,再看看现在周围灰扑扑的环境,心里头就惆怅得不得了。


    但也没什么办法,来都来了,既来之则安之吧。


    就在这时,一位中年男子朝他们走过来,走到跟前才停下步子,态度恭敬地道:“三叔公,老爷,大公子。”


    这人便是东亭侯府原来的管家,姓吴名文,侯府遭此大祸,难免人心惶惶,徐夫人不愿做恶人,便主动将身契拿出来,将家中下人们都放籍归良,吴管家一家也在其中,只是他是从老侯爷时期就在府中的人了,忠心耿耿,坚持要留下来。


    不过相较于搬家,日后的生活更为重要,于是崔氏便让吴管家带着一部分钱财,提前来到安康县,帮他们把老宅收拾出来,还有置办些日常所需的物件等等。


    “辛苦吴叔了。”


    自家父亲不知道在想什么,站在原地愣起神来,徐行之只得上前一步,出声道谢。


    吴管家在侯府这么多年,差不多是跟徐老爷一块儿长大的,早就习惯了自家老爷的性子,要是哪天忽然靠谱起来,那才是不得了的大事,反倒是先前一贯胡闹的大公子,在这件事中的表现出乎他的意料,隐约有能担当重任的样子了。


    想到这里,他不由更恭敬了几分,“这是我应当做的,当不得辛苦二字。”


    徐行之对他笑了笑。


    三叔公见状,便主动开口招呼道:“走吧,咱们也别在这儿杵着了。”


    徐老爷“哎”了一声,算是同意了。


    与三叔公等人同行了一段路,应下对方明日的邀约之后,他们才在一个岔路口分开。


    徐家人便由吴管家领着前往老宅。


    安康县是个中县,并不算是很富裕,县内环境自然相当一般,县城也不大,马车走了不到半刻钟就到达了此行的目的地。


    见主家一个接一个地下了马车,走到宅子前打量起来,灰扑扑的院墙,大门上有些斑驳陈旧,透着岁月的痕迹……


    吴管家面上不由带出几分愧色。


    老宅只是一座二进的宅子,虽然经过多次修缮,但一直遵从了老侯爷的要求,尽量保持原貌,故而并没有扩建过,所以连京都东亭侯府一半面积都不到,他都觉得憋屈,老爷他们会怎么想,更不必提了。


    徐行之扶着母亲下了马车,打量了一番,倒也觉得还能接受。


    推开门进去,宅院虽然不大,却五脏俱全,前厅花厅,卧房书房厨房等一应俱全,收拾得很是整洁,还有个小小的花园,搭了葡萄架子,栽种了几株花树,凉亭前后还有几棵绿荫如盖的树,徐行之看了一会儿,也只认出了一棵桑树,一棵枣树,其他的却也不认识了。


    他心中满意,崔氏逛完一圈,也觉得尚可,便对吴管家温和道:“已经很好了,现在不是侯府,家中也没那么多下人,两进的宅子虽然小了点儿,但对我们却足够了。”


    这番话极大地安慰了吴管家忐忑的心情,随即振奋起来,道厨娘已经做好饭菜了,请他们过去用饭。


    从昨晚上开始,徐家人便没有吃过东西了,眼下已经是正午时分,早已饥肠辘辘。


    厨娘是在县城雇的,手艺不错,再加上他们一路上都没吃过几顿正经饭菜,这顿午饭倒是吃得人人满意。


    打起精神用过饭后,一家人各回各的房间歇下,舟车劳顿了这么些天,都累坏了,几乎沾到枕头便熟睡过去。


    ……


    落日余晖,晚风温温。


    这一觉睡了很久,待到徐行之醒来之时,外头的天色已经不早了。


    他从床上坐起身来,伸了个懒腰,披上外衣往外面走去,这一觉睡醒,肚子又饿了。


    刚掀开帘子,就瞧见屋檐下整整齐齐坐着一排人,仔细一瞧,除了徐老爷,其他几人都在,许是听到了动静,跟一排向日葵看到太阳了似的,齐刷刷转过来看向他。


    徐行之:“……”


    他若无其事地走到母亲身边空着的板凳上撩袍角坐下,一边同他们几个打招呼:“阿娘,阿姐,獾儿,你们醒得真早。”


    徐行安探出头看他,幽幽地说:“阿兄,已经不早了,天都快黑了。”


    不等徐行之开口,坐在他一旁的大姐姐徐行吟便轻拍了下他的脑袋,嗔道:“你忘啦,你阿兄受了伤还没好,身子虚,多休息会儿也是应当的。”


    “什么应当的?”


    几人先听到一声哈欠,紧接着,徐老爷的声音就从不远处传了过来。


    “没什么。”崔氏冲他招了招手,示意他过来坐下,正色道:“趁着晚饭还没好,咱们一家人来商议商议,安顿下来之后的日子该怎么过,你们有什么想法,都可以说说。”


    “先说好啊,今时不同往日,咱们家已经不是侯府了,再撩猫逗狗地闯祸,可就不是能轻易摆平的事儿了。”


    说这话的时候,她着重看着父子三人,这话针对的是哪几人,不言而喻。


    徐老爷脸皮厚,半点儿不为所动,就像说的不是自己一样,握拳轻咳了两声,第一个开了口:


    “老家不是有咱们这些年买的地吗,我打算明个儿跟老吴一块儿去田里看看,顺便见见佃户们。”


    这倒是正事,崔氏点点头,又看向大儿子,“彘儿你呢?”


    徐行之思索了片刻,手指在膝盖上敲了敲,先道:“我想让阿姐同我一块儿去铺面上看看,原先是做什么生意的,能不能继续做,若是不能,再去县城逛上一圈,研究一番接下来做什么生意好。”


    这番话正好说到了崔氏心里去,她不由面露欣慰之色,“是这个理儿,你能想到这点很好,你阿姐原来就管着家里的几间铺子,经验丰富,你有什么不懂的,好好跟着学。”


    徐老爷也跟着点头,心道这小子还真是长大了。


    “还有一件事。”


    “你说。”


    徐行之觑了眼自家爹娘,这才慢吞吞地道:“我想考科举。”


    徐老爷的思绪还停留在刚才,下意识点了点头。


    然后点到一半,他忽然僵住了,满脸呆滞,艰难地问:


    “啊,不是,你刚说,说要考什么玩意儿?”


    为您提供大神 成白社 的《路人甲决定科举(穿书)》最快更新


    5. 005 免费阅读.[www.aishu55.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