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章 还能救回来吗

作品:《大唐国枭

    城内只是随缘扔火球,外面就出现了一片火海!


    盖苏文是猝不及防,这火焰瞬间燃起了,立即就达到一个十分恐怖的程度,于是,数百高句丽士兵就被火焰淹没其中……还不止,因为砸油桶的不止一处。


    好几处起火,这一下就损失了数千人!


    而且这火焰看起来是无法扑灭的,沾上不死即残。


    “这……命人小心,救治伤者!”


    盖苏文懵了,只能命令手下去应付,他第一次感觉很无力,看到自己的人惨死在勉强,一点办法都没有,甚至不能举刀上去营救。


    因为那些人身上都燃着火焰,火,是人类很早就降服的自然力量。


    但是今天盖苏文才意识到火的厉害,火焰在他面前是一点办法都没有。


    “莫离支,好几营都着了火,我们分不开那么多人去救!”


    二十万的人部队,都已经分不出人去救了……其实是火势强度过大,像平常的营救已经没有效果,得很多人帮忙,不止要灭火,还得救人。


    就这样,能挽回的也没几个。


    “如此恐怖的火焰,怪不得当时能烧死我数万人!”


    盖苏文没那么容易认输,“吩咐部队,立即对着火的地方隔离,无命令不得进入火场,已经烧着的人,无领命就不必营救了!”


    “莫离支?”


    “你们觉得还能救吗?”


    当然救不了,身上沾了油的人,基本上着火都没法救。


    也只能忍痛下这个命令,盖苏文也不希望这样,但是他能怎么办。


    高句丽部队开始有条不紊地应对,可他们防骑兵的措施有不少已经被大火烧光,薛仁贵趁势又出来杀了一圈,让高句丽人损失数千……


    “盖苏文要撑不住了!”


    远处山巅之上,昔元勇看到此景欣喜道,“不愧是先生,这火攻之术,着实厉害。”


    “是吗,可我看到的是,盖苏文不得不继续死战。”


    金春秋说道,“而且,他还看到了希望,你觉得这点火,就算烧了数千人,又能如何,他会觉得仅此而已,只要能赢,牺牲再多也值得。”


    “真能赢吗?”


    “为何不能,唐军被压到一个小城里,只是苟延残喘了,如此状况,他们也只能发出最后的攻击,高句丽损失确实大,但他们损失得起!”


    不得不说,金春秋的话,或许也是盖苏文现在所想。


    打仗就是要有损失的,只要这个损失划算,那问题就不大。


    高句丽人多,损失多点怎么了,只要最后能吃回来,损失再多也无所谓!


    “可,那是大唐啊……”


    ……


    长安城,皇宫内。


    李治正聚集了一群以李绩为首的武将,根据获得的消息分析情况。


    “陛下,以臣的看法,是凶多吉少了。”


    “哦,你是说,连薛仁贵也没有办法?”


    “这……人也太少了,不是谁能有办法的,你们有吗?”


    李绩表示无能为力,他看向旁边的众人,众人也皆摇头。


    大唐最不缺就是名将,他们也都有一套自己的看法,但这种情况下无论怎么看,都没有获胜的可能,那毕竟是二十万围了数千人。


    而且人家是有战斗意志的,并非惊弓之鸟。


    李治又看向他们:“都说一说吧?”


    “陛下,除非能在别处战胜他们一两场,然后趁着胜势逼退。”


    “就看薛仁贵能守多久了,陛下发兵吧,让我去!”


    “纵然是薛仁贵,也守不住多久,我看,那高句丽的目标是新罗啊。”


    不愧是名将,一切都尽在眼底,但现在说什么都晚了。


    其实都说在了点子上,几千人突袭十几万二十万是有条件的,那得达成突袭的情况,让对手吓到,否则人家为什么怕你,已经围起铜墙铁壁了。


    而突袭的成就往往不是真的跟那么多人打,现在薛仁贵真得跟那么多人打。


    李治却也不见多着急,只是默然看着沙盘。


    李绩觉得奇怪:“陛下,怎么现在还不发兵营救?”


    按照他们看来,大唐士兵的勇悍,守到援兵抵达不是不可能,毕竟还是有险可守,尽量拖一下,机会还是有的,这种自信也贯穿了整个大唐。


    汉唐都是武功强大,尤其是汉,若此时依旧是汉朝,那看法又不一样。


    汉的话,他们会觉得这样也不是不能赢……


    而到了唐朝,守住也觉得有机会,今后,还出现一座城守几十年的情况呢。


    “无须营救,他们也并未要求营救。”


    “啊?”


    李绩不能理解,“这是薛仁贵说的?如此情形,守住都是问题,更别说突围……他们还是想打赢?”


    李治点点头:“就是要歼灭高句丽主力。”


    他收到张知易的消息,其实在一开始就定下来了,不需要营救。


    但也只有李治知道这事,张知易的意思是,除非他们一个月拿不下,否则不需要救。


    李治就让这些武将过来,分析一下有没有可能赢。


    大家都觉得没戏,这个结果并不出意料之外,李治也是这么认为的。


    因为分析这个局面,似乎也不需要太多的经验,谁来一眼看上去都是一样的结果,哪怕再不懂打仗的人,也应该知道这个人数差距意味着什么。


    而古往今来,以少胜多的例子不是没有,大唐自己就比比皆是。


    可不是这样的情况,要以少胜多,首先对方的作战意志不能太强。


    李绩摇摇头:“我看,没有那个可能了,这数千也是我大唐精锐,若不救回来太可惜,陛下让我去,只消一万人,便可将人营救回来。”


    李治也在犹豫,如果这时候不派兵去救,那可就晚了。


    局势当前,就连张知易的话,李治也不由得质疑起来。


    不过,张知易说不需要,也没有说不能让李治做别的准备吧?


    “好,那就准备一下,带上一万人先行动起来。”


    也调不出多少兵力了,不是一下说十几万就能有十几万的,李绩这万人部队也基本是他本部,再多也没有,还得拿到朝议上讨论。


    哪还有讨论的时间,好在李绩也是信心满满。


    但是李绩也才集结部队要出发,就有消息传了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