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章 不打不足以平民愤

作品:《大唐国枭

    这首词是宋代的,此时当然没有。


    张知易觉得这深山里也没别人,随便拿出来说说无妨。


    但三娘可是往心里去了,张知易不是把自己比作周郎吗,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那小乔是在暗示谁……只能是她了啊,这番邦女人那里配。


    所以张知易看着三娘跑出去,还不太明白。


    于是他看向昔永智说:“你得准备一下了,我们得跟你男人谈谈了。”


    “先生,是要送我回去?”


    “看看再说,但价钱必须谈好。”


    “可我知道了先生那么多事,先生还放心让我回去?”


    看样子是她急了,张知易摇头:“看你这样,是不想回去?”


    “我是不想坏了先生的事,我知道你们就是唐军,就是来抢人的!”


    “无妨,你怎么想的,高句丽怎么想的,我并不在乎。”


    借口就是这样,张知易只要引高句丽开战,有这个借口再影响朝堂,就够了,高句丽人知不知道他的阴谋,关他什么事?


    只要达成这个条件,让李治顺利下达发兵旨意,就够了。


    到时候大唐也不管你们是怎么想的,怎么想也得打,反正群臣的气要平。


    “可我不想离开先生……”


    “你想不想没有用,回去该如何就如何,与我无关。”


    张知易仿佛渣男一样冷酷,他可是大唐的人,这时候番邦女人哪怕是贵族,还是上不得台面的,顶多是个新罗婢而已。


    所以留下又是何必呢,新罗的什么“圣骨”在大唐看来,连个百姓都不如,好歹大唐百姓也是天朝子民,化外之民哪有什么身份可言。


    “先生,我也有美貌……”


    “这不是美不美貌的事,等我事情做完,也该拿你换点东西了,你不想回去争夺王权吗?”


    “先生,我可以帮助你打高句丽。”


    “你?说说,你能怎么帮我?”


    昔永智也开始动脑子了,她知道这种神人也不是轻易会出手帮忙的,假如他们昔氏能有张知易相助,那夺得王权的机会岂不是比高句丽帮忙还大?


    这些天来,她也看出了张知易的身份,绝非普通人。


    废话,普通人能调动唐军吗?


    而且做这个阴谋,在大唐必定是高层的事,地位不可能低。


    她也是贵族,有眼光的。


    “若是我夺得新罗王权,会唯先生马首是瞻!”


    “你这话说得挺漂亮,我再想想吧,不过,还是得跟泉男生谈谈。”


    ……


    仅仅两天后,就有消息传来。


    依旧是在凉亭里,老郭兴高采烈:“先生,泉男生率数万人袭击边关,卢烨战死。”


    “谁?”


    “卢烨……哦,就是卢平南的儿子。”


    卢平南啊,好,这下够精准了,他那一伙肯定是卢家的势力,有泉男生这么一暴击,在朝堂上最起码卢家的人要疯,必须开战。


    而且,李世民还没死一年,高句丽就得挑衅。


    别看那些老臣平日里都忍得那么好,一旦高句丽主动搞事获得大一点的战果,还杀死望族的子弟……他们绝对忍不了,怎么,先帝才驾崩,大唐就沦落至此了吗?


    所以必然有慷慨义愤的大臣主战,而其他的摇摆派,卢家也会想办法收买。


    卢平南他忍得住?


    “先生,只是我不明白,他们又为何能精准找到卢烨的本部?”


    “可能是运气好吧?”


    张知易笑了,只把泉男生引来当然不够,只要西北军收拢得好,也不怕他这几万人。


    但是,白沐风干得漂亮啊!


    ……


    消息已经传到了长安,满朝文武哗然。


    “高句丽数万大军,由泉男生率领,袭击守将卢烨本部,卢烨阵亡……”


    李治拿着战报皱起眉头,这应该是他演技最好的一次。


    满朝文武都跳脚了,仿佛除了长孙无忌,每个人都义愤填膺,要大唐立即发兵攻打高句丽,必须进行一场惩罚性战争,否则大唐的国威何在?


    就连坑卢家的褚遂良,似乎也不站在长孙无忌这边。


    这一战,就好像有点压不住了。


    李治基本上不吭声,是长孙无忌跟群臣争辩。


    “诸位,须冷静,先帝驾崩还不到一年,我大唐仍处于丧期……”


    “是啊,先帝尸骨未寒,就有人敢对我大唐动手了!”


    这种阴阳怪气多的是,长孙无忌都招架不过来,此时言辞也越来越激烈,越肆无忌惮。


    “太尉,没了先帝,我大唐就没有国威了吗?”


    “此时都有人敢挑衅,怕是大唐今后也无人高看一眼!”


    “对啊,先帝已经不可能回来,再率领我们出战,那么大唐就认了?”


    这些人言辞,此时已经不注意尺度了,什么话都敢说。


    “大胆!”


    长孙无忌喝道,“这是朝堂,不是让你们来撒怨气的!”


    他心里清楚,卢家的人不服,想复仇,他们就会绑架整个大唐出兵。


    不过恰好的是,这一次李治也想出兵,张知易也想。


    放在以前,卢家这种行为当然是不好的,但是现在,就需要他们出这个头。


    五姓七望也不是没有用,就看怎么用他们了。


    卢家打这个头,在朝堂上振臂一呼,看来还确实很多人响应,只是这次大唐有点太难看了,你说就劫掠一点边民还能忍,直接就灭守将……


    大唐要脸,否则怎么服众,卢家推波助澜,其他门阀自然响应,长孙无忌怎么扛得住。


    所以李治也问了:“那太尉说,该如何?”


    不意思一下,是真的说不过去,长孙无忌也不想逆着群臣干。


    “不若如此,加强北边军防,做出一个逼迫架势,然后派出使者责问!”


    “责问有用吗,大唐不必出兵?”


    所谓责问,就是做样子的,李世民在的时候有用,高家还送来质子。


    可现在,管事的不是高家,而是盖苏文,派使者责问他?


    只有这样显然说不过去,问题是,如果人家杀了使者,你又当如何应对?


    那时候就彻底撕破脸了,大唐要是能忍下来,形象方面会损失很大。


    对于百姓,对于其他藩国,这都是难以恢复的影响力损失,他们会觉得你大唐不行了,这都不敢出手,我们是不是也可以尝试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