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章 还能挣更多的钱
作品:《大唐国枭》 谁在坑长孙无忌,张知易当然知道,但这只是小打小闹。
李世民一伙出来的人都非常狠,谋反什么的绝无成功可能,他自己就是这套路上来的能不厉害吗,所以长孙无忌在,就不可能有人谋反成功。
当然,最后他自己还是栽在了谋反案,那是与武媚娘的冲突。
怎么说呢,史书上记载的,有这件事就完了,当事人怎么想的,就不要画蛇添足,哪怕史书这么记的,也不要轻易相信,不要选边站。
结果是好的就行,哪怕长孙无忌被冤枉了,也随他去。
张知易并不想什么事都去干扰,有的该如何还是如何。
李治听到张知易信心十足,也就放心了。
“那老师,除夕就到宫里来吧,你那也没什么人。”
“还是不必了,我不喜欢太热闹的地方。”
张知易依然婉拒,他可知道被架上高位的压力,何必呢。
如果他的身份在大范围内暴露出来,就不得不升到高位了,那多麻烦,他只想游离在这个体系之外,潇洒地做点自己想做的事,也别给自己压力。
很多事,不成就算了,张知易至少知道怎么避难。
……
从工坊回来,三娘一直偷偷打量着张知易,不愧是大隐于市啊。
谁能想到,一个游荡在长安街道上的懒汉,居然有如此通天之能,不仅主导了珍妙坊的那些新奇玩意,他还是皇帝的老师!
这一点几乎没人知道,就很刺激,反正三娘觉得很刺激。
要说懒,张知易是真的懒,可这种缺点放在三娘眼里就是名士的象征。
古时名士都这样,不会被琐碎的生活拖累,还成天喝酒。
要按这样的风骨算名士,那后世酒吧里可全都是……
关键是社会能到达一种物资极度丰富的时代,大家都不愁被饿死,温饱没问题了,顶了天也是有人笑话你没出息。
“大唐,还是没什么意思啊。”
走在长安街道上,张知易不由得感叹,在三娘眼里又升华成了仙人,那不是废话吗,谪仙人会觉得凡尘俗事有意思?仙界才是他该待的地方。
那么张知易心目中的仙界是什么样的呢?
大唐的节奏太慢,也没什么娱乐,有的事情得很多年才办成。
比如王玄策去造船平海,没个几年是不见效果的,因为哪怕是造船的木材,你也得花个几年去阴干,否则木材就不合格,放在后世,这个时间能造好多钢铁战舰。
张知易也在布局出去,但等消息就要很长时间。
封狼居胥是不是很刺激?当然刺激,但整个战争的时间线就很长,如今追杀突厥残部的军队派出去一年了,仍然没有什么进展,张知易知道他们还得大半年才回来。
所以什么事都显得无聊了。
于是他转向了竹云居,去找到了宋二。
“会长,有什么吩咐?”
“你去找块地,在长安市郊,不要占用耕地,用来建造一个大型的赛场。”
“赛场……是什么赛?”
“自然是球赛,马球不是盛行吗,咱们搞一个大规模赛事。”
张知易把自己的设想说出来,如此大规模的建筑,宋二都犯了难。
“张爷,这……有点太大了吧,以咱们现在的能力……”
“你以为这是建来玩的?这可是挣大钱的地方。”
“什么,可以挣大钱?”
“你看,这种赛事充满了对抗性,上去就肯定是争强好胜的,而观众呢,你可以让他们押胜者……当然,不能搞得太明,气氛一下就上来了。”
如此大规模的运动,那绝对是巨大的产业,青楼算什么。
吃喝嫖赌,不封顶的只有最后一个,当然,张知易也不是要搞坏大唐风气,这竞技怎么也可以说是体现民风彪悍的一个方面吧。
宋二一听,立即就领悟了,他这方面天赋还是有的。
“只是这建筑的材料……还得准备很长时间,砍木头。”
“不用砍木头,咱们不搞木制的,破坏环境,我让工坊里研制混凝土出来,这个结实。”
“是何物?”
“这个你不要管,反正是战略物资,回头我给你提供就是了。”
土法烧水泥,这其实不难,而且这又不是建造什么高楼大厦,不需要高强度。
地点就选在长安城外,让宋二去找商人一起投资,人越多越好。
张知易现场就画了个简图,粗放型的建筑,不必太过讲究。
“张爷,如此盛会,估计得有御批啊。”
“你放心,到时候皇家也能组织几支队伍出来,咱们搞联赛。”
各种亲王,公主府,那都是可以凑球队的。
这个有多赚钱,后世的人不会不知道,很让人上头。
在娱乐的同时也能发扬大唐彪悍之风,时不时还能在这里举办跟番邦的友谊赛,这个时代,番邦也很多会玩的,到时候就精彩了。
一个大唐标志性的盛会,就在张知易偶然的拍脑门中提上了日程。
宋二并不能理解全部,但他能知道会赚很多钱。
丝绸之路在不断壮大,李治什么也不干就能迎来大唐的鼎盛。
那到时候,不得让番邦感受一下大唐的风华?
但跟在身边的三娘是什么都不懂的,马球她知道,无非就是一种贵族游戏而已,玩这种游戏你得有马,为何贵族会愿意在全长安城百姓面前玩?
到现在,张知易又多了一项名士的素质,就是成天没正事。
回去的路上,三娘忍不住问了:“先生为何不入朝?”
“入朝干什么,你为什么会想到我入朝?”
“先生之能,入朝后定能让天下百姓安居乐业。”
“呵呵,大唐不需要我,也会好起来的,我只不过想让大唐更好。”
张知易摇摇头,他知道大唐是怎么没的,只寄希望于一个皇帝,当然不稳,如果哪一代皇帝不行,那这个王朝就得衰落了,不保险。
安史之乱,是公认的大唐走向衰落的转折点吧?
但再怎么难,有隋末唐初艰难吗?
安逸的生活再也锻炼不出千古一帝了,一代不如一代是正常的,看看他们在什么环境下生长就知道,李世民这伙人如果穿越到安史之乱后,能力挽狂澜吗?
张知易不知道,历史不能假设,但他的出现,就容许了这么一种假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