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章 老师该找个女人了

作品:《大唐国枭

    又快过年了,而张知易这边没有任何的紧迫感。


    入了冬,整个大唐也都慢了下来,因为是农业社会,到了冬天基本都处于停滞状态,大唐的主要阶层农户,基本上也都躲在家里呢。


    地里庄家收割完了,就等着过年,然后等来年。


    张知易也躲在自己小院里什么都不管,他这个朴素的小院不大,也没时间打理,现在靠着学院里的课题,他的生活用品也一应俱全了。


    除了信息,反正基本生活需求也跟后世差不多。


    哦,还没有电……


    张知易自己本身也没什么企图,不想身居高位,能换个悠闲人生就很不错,当然,生活上不能亏待自己,跟古人一样就受不了。


    不说太遥远的事,衣食住行先得搞起来。


    棉布的事已经解决了,现在是要扩大棉花种植。


    本来应该到宋朝才扩大生产的棉花,张知易已经让人开始布置。


    他没有权力,但他知道利益驱使,只要有利益,就不愁没人去做事,资本家之所以厉害,也是因为他们掌握着利益,资本都是血淋淋的啊。


    吃的,起码有了味精,否则靠唐朝酱油还真难顶。


    生活起居也有了改善,起码香皂牙刷什么的都有了,这才是张知易比较适应的生活。


    床上也是棉被,这可暖和多了,只是能源方面不好办。


    他披着棉衣看院子,琢磨着自己能不能弄个沼气池……


    这时,李治又带着人进来了。


    “我说,你进来也不敲门?皇帝就可以不敲门是吧?”


    “不是,老师,这不是不想麻烦您嘛。”


    “有什么事来找我,现在朝廷大事也不是你抓,来玩的?”


    “不,我来通知老师,在正月,我立后。”


    哦,唐高宗要立后了,这是正常程序,但知道将来的张知易觉得怪怪的:“你不是一直在找那个媚娘吗,现在怎么立后?”


    “没办法,皇帝也身不由己,老师,你也觉得该立她?”


    “你就别扯了,对朝堂都没有多少掌控,你还想立她。”


    这事一听就很扯,那毕竟是先帝的嫔妃,你也想来,这不是什么年纪的事,位份就不对,武媚娘还服侍两代人,怎么看着像是游牧部族。


    李治当然知道很难,但他也确实喜欢武媚娘。


    这方面丝毫不需要张知易操心,李治有主意呢。


    “所以我只能先立王氏为皇后,她也是名门之后呢。”


    “先?你小子,一开始就有另立皇后的打算?”


    对于这点,张知易是惊讶的,原以为李治跟武媚娘是一步步走到那里的,没想到这小子一开始就有这个想法了,着实惊人。


    也对,历史的东西,只能记载事件,你不能猜当事人怎么想。


    那些绘声绘色的历史,就得谨慎看待了,都有作者的主观意识在里面,不值得采信。


    所以后世哪怕对《史记》,也是不单独采信的,得配合其他史书或者发掘。


    这就是记史的好处,我们有大量的史籍材料交叉比对。


    李治走过来,嘿嘿笑了一声:“老师,你是不知道女人,若是我迎媚娘回宫,她一开始必定是没什么要求,可以后呢,她肯定会要求更多的。”


    “嗯,还是你了解女人。”


    张知易点点头,这算是本事了吧,不过武媚娘要求的,会超出他李治的想象。


    关于这种事情,张知易现在觉得自己没必要插手。


    很多年后的事了,历史上有一位女皇也挺好的,到时候再看吧。


    而现在这种事还远着呢,武媚娘还在道观里,身份还没有改变。


    “那是自然,对于这点,我自信是强于老师的,不过老师,您也应该找个女人了吧,要不我把长公主嫁过来,新城公主尚未婚配……”


    “打住,我还不想找这个麻烦。”


    张知易摇摇头,“你这是添什么乱,新城公主正待嫁呢,那可是你父皇的遗愿,这样搞着实有些任性了,而我也不想当什么驸马。”


    新城公主算是个比较坎坷的皇家女人,最后也是很悲惨。


    原本打算嫁给魏征长子,魏征死后李世民又悔婚了。


    这回要嫁的是长孙家,李世民在的时候就筹备了,但到现在也没嫁。


    按理说再怎么冗长的手续,也不会让李世民死也见不着吧?


    那后世理解应该不对,并不是那回事,双方可能都不急。


    不过,嫁给长孙家之后,新城公主才知道什么是命运坎坷……


    算了,这些张知易不想管,他倒是死也不肯当什么驸马,那些就按照历史轨迹走吧,反正以他现在的地位,想弄女人也并不难。


    “只是学生看到老师现在还没成家,就很不像话……老师您的身体不会有什么事吧?”


    “胡说八道,你敢这样编排你的老师!”


    张知易瞪了李治一眼,“你很闲是吗,事情都让他们管了,你却来当媒婆,上点心吧,这大唐今后还得你来管。”


    李治也不拘束,就当说着玩的,他总觉得在张知易这里更轻松。


    “那老师这里还需要点什么吗?”


    “不需要了,这样就好,若是搬了什么好东西过来,我怕招贼。”


    “那是,不如给老师派点侍卫过来?”


    “我那么傻吗,自己活得好好的,非要弄一群人把自己看管起来,也就你们古……你们觉得这是富贵的象征,我却认为很麻烦。”


    人一多,操心的事就更多了。


    你得考虑他们的忠心,家贼可比外面的贼难防多了。


    还有这些人你怎么管,下人到处走,你在他们面前还得装。


    李治却说:“再过些日子,恐怕也要派人看守了,因为学院的珍妙坊出来了很多好东西,在长安逐渐被人所知,那可都是老师掌握的。”


    “什么珍妙坊?”


    “就是学院里那个大工坊,我给题了名字。”


    张知易哑然失笑,原来是这个,不过来找他干嘛,工坊没人看守吗?


    现在,张知易还真有点迷茫。


    赚钱吗,他要更多钱没有用,此时他也不缺钱。


    一个人能用多少,多出来的堆在家里还是招贼,而大唐从今往后就迈向鼎盛了,有张知易的加入,无非就是快慢而已,还有能达到另外的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