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章 家族互助

作品:《大唐国枭

    京兆府尹衙门的大牢内,将私盐藏在鱼肚子里的渔夫,还有贩卖私盐的鱼摊老板分别被关押在两个不同的牢房。


    大牢几个狱卒每日逼供。这二人愣是不肯说出是谁将私盐提供给他们的。


    无奈之下官府只好继续关押,等待更多的线索。


    可就当官差回到那个鱼摊调查时,只见鱼摊全都被砸了,就连那渔夫的家里也被一把火烧掉了。


    在牢房里,渔夫和鱼摊老板都被打得皮开肉绽,奄奄一息。


    不过他们知道他们决不能将幕后主使招出来,毕竟自己家人的生命还在别人手上。


    牢里的狱卒按照惯例给两个人送饭。


    渔夫和鱼摊老板艰难地掰开送来的馒头。


    馒头里面竟然藏藏着一张纸条。二人连忙将纸条掩藏起来,等到没人时才小心翼翼地打开来看。


    上面写着:“即将结案,守口如瓶,全家平安。”


    二人看完之后,马上把纸条塞到嘴里吃掉了。


    从那以后,不论牢中的狱卒使用多残酷的刑具,都撬不开两人的嘴巴。


    眼看期限将至,无奈之下,京兆府尹衙门只好将这起私卖盐铁案结案。只判了鱼摊老板和卖鱼的渔夫两人的刑。


    由于二人贩卖的份量过小,所以只背叛了,杖一百关押三年的刑。


    京兆尹大人按照大唐律法草草地将二人判刑结案,想让此案就此画上句号。


    判决那日,京兆尹大人宣读了判决书,整个公堂竟无一人提出反对,于是私卖盐铁犯便被收押进大牢里便无下文。


    卢家的大宅子里,年迈的卢鸣刚敷完了药,正准备睡去,又听到下人说京兆府尹大人来报。


    京兆尹大人一进来先是跪地磕头,然后再给卢鸣请了个安。恐怕他面见了圣上,也没有这番虔诚。


    “那两人已经判了,此案已结恩师大可放心。”


    卢鸣眼睛微闭,手里把玩着两颗核桃。


    “辛苦你了,我本不该麻烦你的,只是这件事关卢家的名誉,要是传出去了,对我们卢家极为不利。”


    京兆府尹大人极为恭敬地说道。


    “学生明白,老师的事就是我的事。俗话说一日为师,终身为父。我早就把自己当做了卢家人。”


    卢鸣缓缓点点头。


    “你是个好学生,当初没白教导你。”


    “可学生听说,太子正严密关注此事。我担心就算京兆府尹这里结了案,他也会派大理寺重新调查。”


    卢鸣长叹一口气,说道。


    “就让他查去吧。连当今的圣人当初都要忌惮我们卢家三分,他一个乳臭未干的毛孩子能卷出什么风浪?”


    朝中的这些大臣在相互斗争中并没有考虑过李治的存在,在成为太子以前有的大臣甚至怀疑李治的身体状况能不能活到成年。


    东宫这边,太子李治听闻京兆府尹衙门已经将私卖盐铁案结案,并不追查幕后主使,李治气得大拍桌子。


    “谁让结的案?此案疑点重重,怎么能就这样结清?”


    前来报信的探子说道:“禀殿下,是京兆府尹大人亲自结的案。”


    李治冷静了下来。眼睛眯成了一条缝。


    “好你个京兆府尹大人,堂堂长安城父母官,却偏偏结党营私包庇主谋。”


    李治的心中记下了这个京兆府尹大人,等待时机成熟,便会找他算账。


    令卢家没想到的是,这渔夫和鱼摊老板恰恰成为了李治钓鱼的鱼饵。


    只要谁来掺和此事,那便是咬了钩,无非是给自己身上打上了卢家党羽的标签。


    “让大理寺接着查!”李治签了一个文书递给传令太监。


    大理寺接了诏令,便将渔夫和鱼摊老板二人转移到了大理寺的诏狱也就是张知易的老家。


    按照惯例两个私自贩盐的人,进了诏狱也就别想着出去了。


    这两个人又要吃一番新的苦头了。


    为了保证二人与外界隔绝,就连他俩吃的饭菜都要事先检查过。


    然而这种措施已经晚了,渔夫和鱼摊老板二人心中已经认定,只要不招供就有命活。


    但大理寺的办案能力还是不容小觑的,他们在渔夫家没烧到的地窖里发现了接收私盐的账本。


    据账本上面记载,渔夫从去年12月份起,便开始在河边接受上游传下来的私盐,再由自己转卖给长安城内需要私盐的客户。


    也就是说整个长安城,买了私盐的绝不止鱼摊老板一家。


    于是大理寺便派人在长安城内外的商铺菜场搜查起来。


    经过十天的搜寻,总共在长安城内搜出了十二个麻袋的的私盐。


    此案是由大理寺少卿徐年亲自查办的。


    他命人将这些盐全部倒入细细的筛网当中,结果从这些盐里筛出了许许多多的细沙子。


    也就是说这些私盐很有可能是从边关运过来的。


    徐年揉搓着这些沙子,脑海里正思考着从这些私盐是从哪个方向入关的。


    这时徐年突然想起了,前不久定远关被辎重营围攻,也是运送私盐被发现,这两批私盐是同一个地方产的!


    “根据回来禀报的士兵说。这运输私盐的辎重营曾经是卢定南的西北军部队。”


    徐年面色凝重,缓缓说道:“卢家。难怪说京兆府尹衙门要草草结案,这么多证据被烧毁一空,如今此案剩下的人证只有被关押的两个犯人。”


    京兆府尹衙门大人是前任中书令卢鸣的得意门生,长安城谁人不知谁人不晓。


    徐年十分差异,为何平常刚正不阿的京兆府尹大人如今却目无律法。


    徐年接下来破案的方向十分明了,那就是从他们卢家查起。


    可是要查卢家又谈何容易?自己的上司大理寺卿唐临都是卢鸣的深交。


    果不其然,当徐年按照规定将私盐案的调查书传递给大理寺卿唐临过目。唐临只看了一眼,便直截了当地说道。


    “不可再查。”


    “为何不可?”


    “你怀疑我大唐开国功臣卢鸣卢大人。而他们的卢氏家族对我大唐贡献十分巨大。其家族还有许多名望极高的诗人,要是调查他们无疑是在给我们大唐脸上抹黑。”


    徐年早就知道是这样的结果,但他不会就此善罢甘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