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61 章 接回来

作品:《七零养娃躺平吃瓜

    自打盼盼甜甜给丽丽撑腰以后,家属院的小孩子们都把两人当成主心骨和靠山,但凡自觉被人欺负,不管对方是大人还是大孩子,他们就主动找盼盼甜甜撑腰。


    “你敢欺负我,我就告诉陆盼和陆甜!”


    这是他们挂在嘴上的口头禅。


    当然盼盼甜甜也不会闲着没事儿L啥都管,有些一看就是你来我往的事儿L,谁管?


    还有那些明明自己不对,被人收拾了就找两人告状的,盼盼甜甜先给他们一通教育,再让回去道歉。


    这么一来,班里风气都好很多。


    以前不对付的同学都也冰释前嫌一起玩起来。


    不爱学习的现在也跟着学一学,不爱运动的也跟着出去做做游戏。


    原本运动会老师犯愁找不到人报项目,现在低年级被盼盼甜甜几个带的纷纷抢着抱,尤其跑步和投手/榴/弹的,还得筛选人数呢。


    略大点的因为陆安和侯博的带领,运动会也不愁凑不齐人数。


    秋季运动会是附近几个小学一起开展的,机关小学总是凑不齐人数被其他小学压着打,今年却一改劣势拿了个综合第一的好成绩。


    这给机关小学的校长高兴得合不拢嘴,把获奖多的班级班主任和学生们好好表扬一通,额外给了奖品。


    盼盼甜甜侯伟、陆安侯博侯莹莹,都拿了奖状和奖品回来。


    陆平在初中自然也参加了运动会,也拿到奖状和奖品。


    孩子们把奖状分了分,有的贴在八号院儿L这里,有的贴在林大姐家,还有的得拿回去贴在陆家庄。


    因为运动会拿了奖,孩子们晨练的热情就更加高涨,即便陆绍棠和陈燕明不在,他们也跟着各自的队长坚持训练。


    而那些跟着训练尤其运动会获奖的孩子家长,都特意上门跟林姝道过谢,多多少少都给了谢礼。


    关老太、郑洁、陈慧兰和杨淑敏、张娅这些不用说,就连关伟长都亲自上门致谢,还给孩子们带了丰厚的礼物,一人一个高档铅笔盒、一支钢笔。


    林姝看孩子们稀罕就收了,以后再回礼也一样。


    而之前因为优生优育不少人都认识了林姝,但是并没有上过门,现在因为孩子的事儿L那些原本不是很熟的家长也拎着点心水果糖块之类的上门拜访,这让林姝着实忙了几天。


    这日终于得空,林姝把孩子们的棉袄拿出来该接的接,该补的补。


    正忙着陈慧兰和杨淑敏一起过来。


    那天丽丽嗷嗷哭着找甜甜和盼盼救命,全家属院儿L都围着看热闹指责崔桂香,这也让陈慧兰一家知道丽丽在外受的欺负。


    陈慧兰特别懊悔,觉得自己不遗余力地帮别人解决问题,却没有好好关心自己女儿L,没有拿出工作上的一半耐心来!


    她自责就拉着严振东反省,拉着俩儿L子和大闺女一起反省。


    丽丽是爱哭,是害羞不自信有点懦弱,可她有什么


    错?


    他们为什么要因为她不善于表达自己就责怪她?


    为什么因为她没有嘴甜地叫人就觉得她给自己丢人?


    要不是他们自己家人做的不到位,外人又怎么敢当面挖苦她不叫人没礼貌?甚至上门告状?


    她抱着丽丽哭得特别难受,跟女儿L道了歉,反而把丽丽弄得手足无措,眼泪哗哗的。


    那天晚上他们一家人都哭了,都跟丽丽道歉,再也不许说她爱哭、娇气、撒谎之类的。


    因为外人用那种揶揄略带轻蔑的语气说丽丽不爱叫人、性格不好,自家人无形中也受到了影响,免不得也觉得她不合群、孤僻、不懂事之类的,无意中在别人面前也流露出来,那外人自然就更不把丽丽当回事,随便说她。


    陈慧兰跟丈夫和孩子们说“是我们的纵容,别人才敢背后欺负丽丽,别人错五分,我们错八分。”


    严振东还觉得自己从来没逼着小闺女叫人,也不叫闺女娇气包,看似没错,可其实在哥哥姐姐们骂她撒谎精、爱哭鬼的时候,他没有非常严厉地制止他们,本身也是一种纵容和伤害。


    严国强和国庆、英子几个也认识到自己的问题,尤其英子,想到自己骂妹妹的那些话,再想想崔桂香说的那些话,妹妹在外面被人欺负了之后害怕无助弱小的样子……


    她特别特别后悔自责,他们明明是一家人,却不知道妹妹受到伤害,不、他们还一起伤害她。


    她把自己藏着的好东西都掏出来送给丽丽,认认真真地给妹妹道歉。


    丽丽却很高兴,一边哗哗飙泪一边说“没事儿L的,没事儿L的,我不怪你们,我现在可高兴啦”。


    难过也哭,高兴也哭,反正她眼泪儿L多,自己管不住。


    现在没人欺负她,她依然眼泪多,老师讲课的时候她听得入神,突然哪里触动了她的点,她就哗哗流眼泪。


    下课的时候大家一起玩游戏,玩着玩着她也开始哭。


    哭的理由可多了,感动、难过、怜悯,甚至因为玩敌我游戏的时候我方坚强勇敢地挡住了敌人的攻击,她也会哭。


    但是已经没人会再笑话她爱哭,也不会因为她爱哭不带她玩儿L了。


    所以,她虽然继续爱哭,心情却是高兴的。


    她每天在家里笑呵呵的,陈慧兰和严振东都松口气。


    夫妻俩特别特别感激盼盼和甜甜,进而感激林姝和陆绍棠。


    反正现在陈慧兰有空就来找林姝聊几句,林姝怀疑她把自己当成加油站了。


    这会儿L陈慧兰又在感慨,“真的,以前我总觉得丽丽咋回事儿L啊,怎么那么爱哭啊,这辈子可咋整啊,长大了还能好吗?没想到就被甜甜盼盼给治好了,现在可爱笑了。你们说,盼盼和甜甜这俩孩子,咋那么可人疼呢?比咱们大人还聪明,还有办法。”


    杨淑敏:“咱们和孩子有代沟啦,孩子才能和孩子沟通呢。”


    林姝:“可能因为我们是大人,自以为更懂人情世


    故,更有见识,不自觉地就傲慢吧。”


    有些家长即便没识几个字,学习也一塌糊涂,却也不耽误他骂自己读一二年级的孩子笨,这么简单的题都不会做。


    他们用自己几十年的阅历来评判一二年级的小孩子,却再也想不起自己一二年级时候的蠢笨样子。


    要是想挑刺,多好的孩子也能挑出来,难道盼盼甜甜挑不出来?


    不可能的,只要他有心,方方面面都可以挑,也能把俩孩子贬得一无是处。


    林姝就亲眼看到一个妈妈,女儿L挺漂亮,笑起来有点妩媚的神态,也爱笑,那个妈妈就骂自己女儿L整天发骚、□□。


    明明那么漂亮的女儿L,给大部分家长得骄傲得不行,恨不得天天晒。


    可总有人脑回路是不一样的,多美好的事物也能挑出刺儿L的。


    有些人是不配与美好为伍的。


    陈慧兰:林姝这话说得好,我深有感触。不只是面对孩子,咱们这些读书识字的面对那些没文化的人也很难做到宽容,也没法从不识字的角度去考虑问题,只会觉得他们怎么那么蠢,这么简单的道理想不通。哎,这给我很大的提醒,我得再谦虚一些,才能更好的工作。■_[(”


    最近有个家庭弄得她很疲惫,非常恼火。


    有个妇女整天被丈夫打,打得不行她就跑出来求救,可等妇联带人帮她她又说没什么,丈夫挺好,导致男人责怪妇联多管闲事,还去政府闹,要赔偿。


    几次以后,陈慧兰也有气,想不管,可看女人被打得厉害又同情。


    现在被林姝一提醒,她就意识到问题所在,那个妇女不识字、没工作!


    她不敢也离不开养家的男人。


    被打就能换得活下去、离开可能活不下去可能比被打还惨,所以她不敢。


    陈慧兰蹭的起身,对林姝和杨淑敏道:“你们聊吧,我想起来还有工作,我先走啦。”


    她抓起提包匆忙跑了。


    杨淑敏趴到窗口去,打趣她,“火烧眉毛啦?你那么着急,慢着点儿L啊!”


    陈慧兰朝楼上摆摆手,骑着自行车就跑了。


    杨淑敏回身跟林姝讨论家具的事儿L。


    她今儿L是来告诉林姝木料和油漆都有着落的事儿L,“我表哥答应帮咱解决。”


    林姝:“那咱是跟他买,还是让几分利给他?”


    杨淑敏:“你那价格够低了,你那里不动,我这边让给他,用了油漆我当然得涨价,买主也都乐意。”


    这门生意杨淑敏觉得自己是白赚的,先找好了买家然后让林姝帮忙订做,拿到以后她净赚钱。


    关键还不犯错误,不惹麻烦,干净得很。


    如今国营家具厂已经出现工业油漆,虽然有点味道可颜色亮堂,有棕黄色、红棕色等,刷出来的家具也更加好看,深受广大市民的喜爱。


    从领导到普通市民之家,孩子结婚都想办法弄这么一套家具呢,没有七十二条腿儿L也得有


    个三十六条吧?


    三十六都没,那有个柜子啊、三门橱、沙发啥的也行啊。


    虽然林姝对这种油漆挺抗拒,觉得不如谭木匠他们用的土漆环保,毕竟味儿L大,还有轻度污染,但架不住顾客喜欢呀。


    这年头还没有环保、污染的说法,毕竟物资短缺,有就不错,哪里管那么多?


    既然她表哥能解决,那每次陆大哥他们来送货,回去就可以帮忙拉木头和油漆,也是方便的。


    聊家具呢,杨淑敏就说起她一个表姐。


    “一家子十口人挤在两间小房里,每个屋都放了几张高低床,挤得满满登登的,想买个柜子都不行。”


    她家也想买林姝设计的那种大衣柜,可惜没有地方放,一张饭桌就是最大的空地儿L了。


    家里人多,没有收纳位置,东西可不就到处乱放?


    每天都为鸡毛蒜皮的事儿L吵架,不是她的衣服找不到了,就是他的袜子找不到的。


    即便每个人都有箱子,可谁又耐烦随手用的东西整天塞进箱子里?


    林姝看她一副替人犯愁的样子,笑道:“家里经济条件宽裕不?”


    杨淑敏:“几个人拿工资,钱倒是不愁,就是分房子闹心。”


    现在各单位住房都紧张,几乎所有单位原则上是家里有房住就不分房,小年轻结婚申请分房大部分也排到一两年后,因为得先给有孩的夫妻分房,所以有些家庭都是三代同堂。


    林姝:“我倒是有个花点钱的办法。”


    杨淑敏:“怎么个花钱法儿L?”


    林姝就给她提了几个建议,只说不清楚,便拿了纸笔过个草图。


    其实就是现代那种小户型儿L童房的设计风格,上下床一边靠墙,下铺外侧有拉出来的几个抽屉,可以收纳衣物被褥等。


    下铺头上可以做个一个立柜,放衣服、箱包、书籍等,尾部则是通往上铺的楼梯。


    每一格楼梯都是一个抽屉,既满足收纳又增加支撑。


    上铺墙上如果有位置,还可以钉隔板,放放简单小物品、衣物什么的。


    而且这些空间还能做出给孩子读书写字的位置。


    如果孩子多,一个小房间可以如此做三四张床。


    千万不要小瞧现代蜗居人对空间的利用能力,那真是分寸必争的,其实和这个年代住筒子楼的人对空间的需求很一致。


    只不过现在筒子楼的质量不行,所以不能直接把床铺装在墙上,撑不住。


    随着林姝的讲解,笔下的收纳床就越来越清晰,看得杨淑敏大呼神奇。


    “小林,你这脑子是怎么长的呀,怎么能有这么多奇思妙想?我怎么想不到?”


    林姝笑道:“你肯定想到过的,就是没仔细想而已。”


    关于这种现代风格的高低床林姝早就想过,主要是为了给孩子们用。


    谭木匠他们用的榫卯结构,做出来的组合床绝对比现代的更加结实。


    杨淑敏当即就来了兴致,让林姝先给定一套,到时候让亲朋好友过来看看,保管都想要。


    林姝:“冬天的。”


    谭木匠现在做陈燕明的结婚家具,冬天农闲社员们都没事儿L,他可以组织更多木匠到家里帮忙,到时候可以加做组合床。


    杨淑敏胃口挺大,当即把林姝的草图要走,“这两天我出去转转,多定几套,到时候谭木匠他们成批做更合适。”


    找家里人口多、经济宽裕的,尤其老人孩子都跟着的,绝对需要!


    接下来的时间林姝就带人把八号院儿L二栋三楼给收拾一下,准备到时候给陈燕明和詹秋冉结婚住。


    詹大夫最近空一点晚上经常过来,来了也不和陈燕明出去谈恋爱,就搁家里给盼盼甜甜讲课呢。


    **


    转眼立冬,当地风俗是吃饺子、喝羊肉汤。


    今儿L来吃饭的人多,林姝和大姐老早就开始忙活,活了一大盆面,调了四种馅儿L,韭菜鸡蛋、萝卜羊肉、白菜猪肉、木耳胡萝卜虾仁。


    陆平、陆安和侯博、莹莹几个一放学就回家帮忙,盼盼甜甜侯伟也没闲着,小蜜蜂一样忙里忙外的。


    侯伟:“三姨,我爷爷奶奶今天真的能回家吗?”


    不等林姝回答呢,盼盼:“你都问了八百遍了,我娘回答你累得嘴巴都磨起泡。放心吧,肯定回家的,我爹亲自去接呢。”


    其实陆绍棠去农场不是为了接侯德明老两口,他俩文件没问题,到时间就能启程回来,至于拿不了的行李直接走邮局寄回来也行,反正人都回来还能恢复工作也不差这些钱。


    陆绍棠是去接邵老大夫的,希望晓之以情动之以理,让老大夫知道祁州人民需要他,祁州的病人们需要他,希望他能回来主持中医大局。


    前几天林大姐就给侯建文打电话了,今天他也会过来。


    晚上陈燕明也会接了翟秋冉一起过来。


    方荻花昨天让陆大哥送货的时候顺便给拉了半只羊过来,是隔壁大队自己养的黄羊,一点都不腥膻,还送了十来只熏兔子。


    路过市里的时候给林夏和姜卫东家送了另一半去。


    蜂窝煤炉子上的大铝锅里,乳白色的羊杂羊骨汤在里面不断翻滚,羊肉的香气浪涛一样一阵阵汹涌而出,勾得人直吞口水。


    林姝还准备了酸萝卜、泡菜,另外有一盆香菜碎。


    看羊杂炖得差不多,她就拿了一只深搪瓷盆,直接盛了一盆出来,让各人拿碗自己根据口味配料,葱、香菜、胡椒粉、辣椒油、咸菜丝,喜欢什么加什么。


    林大姐招呼孩子们,“快来喝羊肉汤,喝一碗热乎乎的再去包饺子。”


    正说着外面传来小庄的大嗓门,“嫂子,大姐夫到了!”


    林姝从阳台探头招呼,“大姐夫,快上来!小庄,拿盆过来盛羊肉汤。”


    小庄:“嫂子,今儿L食堂也有羊肉汤呢。”


    林姝:“食堂那不是中午吃的么,现在


    嫂子家做,赶紧的。”


    小庄就乐颠颠地拿小盆上来盛了,一会儿L下去和柯城几个分了喝。


    林姝给他盛了不少羊杂和羊肉,又盛九分满羊汤,让他自己去调料。


    侯建文是从山区大沙坞大队直接过来的,来之前特意去县里洗澡理发换了身干净衣服。


    眼镜片已经换了,不再是蜘蛛网的样子,人也黑了糙了不少,但是精神很好,一双眼睛又黑又亮,嘴角也一直挂着开朗的笑。


    一进屋他就大声和孩子们打招呼,用力地拥抱,不管是自己孩子还是陆平陆安盼盼甜甜,全都挨个抱一抱掂一掂,大声说:长高了,沉了,伙食挺好!█[(”


    跟孩子们招呼完,他才大步往阳台厨房去,响亮地跟林姝打招呼,“小妹,可辛苦你啦,姐夫真是谢谢你和绍棠还有孩子们。”


    林姝笑道:“姐夫,你谢我干啥?你得谢我姐,她才辛苦呢。”


    侯建文就朝媳妇儿L笑,伸手拍一下又摩挲摩挲林大姐的后背。


    老夫老妻的,林大姐都脸红了,嗔道:“你快去屋里等着吧,喝碗羊肉汤一会儿L下饺子,包了很多,等爸妈回来再给他们下。”


    侯建文搓搓手,还想帮着干点啥,见自己插不上手,就笑着跟孩子们回房间分礼物。


    大沙坞大队和另外几个大队处在一片山坳里,当地的山几乎都是砂石,不长树木和灌木,社员们没地方打柴。


    而山多地少导致他们不像其他大队那样可以给社员们分足够的庄稼杆儿L当柴火,大部分人家只能节省用柴,喝生水、吃冷饭是常态,也就冬天才会做一顿热乎饭,甚至有人家冬天要合伙取暖。


    侯建文觉得这是一个很好的挑战,他带着技术组去那边常驻蹲点,研究可用能源去了。


    那边太穷,扯不起电,几个大队合力也只从公社扯了一组电线下乡,几个大队合用一部电话机和大喇叭,其他就别想。


    他带人去那边研究节能柴火灶、保温炕、保温墙,可以比普通农家灶节省一多半的柴火热能。


    他还带人研究其他能源,最后发现太阳能最简单方便。


    他想给那边几个大队做一批太阳灶,让他们可以用太阳能做饭烧水、取暖,如今已经取得很大进展。


    要不是爸妈要回来,他可能还扎在那里出不来呢。


    那边大队领导和社员们都很喜欢他们这批技术员,知道他要回家探亲给他收拾了不少东西,有红枣、花生、苹果,那边沙地特别适合种这些东西,产量高一些,口感也更好。


    侯建文推辞不过只好带上。


    林姝和林大姐一起端着自己的羊肉汤过来,陆平和侯建文把包饺子的面板、盖垫都搬到一边去,大家围坐在桌前喝热乎美味的羊肉汤。


    林姝问大姐夫太阳灶做的怎么样了。


    侯建文拿下眼镜用衣服擦了擦镜片上的雾气,高兴道:“有进展,我们试验了二三十次吧,终于找到差不多的材料和更科学的组合方式,能更


    好的吸收太阳能。”


    孩子们都很好奇,纷纷问怎么用太阳做饭。


    ?想看桃花露写的《七零养娃躺平吃瓜》第 261 章 接回来吗?请记住本站域名[(


    他们在家里晒水洗澡、晒庄稼、晒衣服等等,都知道太阳光可重要呢。


    侯建文讲了一通,结果太专业,小孩子们听不懂。


    侯建文挠挠头,他不善于给小孩子讲课,并不是所有人自己会就会给别人讲的。


    盼盼突然想起来一个事儿L,“老花镜片两片叠起来,对着阳光就有个小光斑,那个光斑落在草上不一会儿L就能冒烟儿L烧起来,是这样吗?”


    侯建文一拍手,“对,就是这样!”


    盼盼想到小时候他还用爷爷坏掉的眼镜片照过蚂蚁呢,不一会儿L那蚂蚁就冒烟儿L完蛋了。


    爷爷知道以后让他们不要随便玩火,更不能随便把蚂蚁烧死,他俩就抓蚊子烧蚊子和虫子去了。


    侯建文跟他们讲,太阳能灶差不多也是这个原理,不过不是用凸透镜聚光引火,而是用凹面镜聚光的原理,把锅灶放在凹面镜的焦点上,汇聚热能加热锅灶。


    只需要找到合适的凹面镜贴面材料,这个太阳能灶就成了。


    镜面、反光纸等都可以,关键是要安全、好用、便宜,这样才能真的帮助老百姓解决生活难题。


    “大姨夫,那你也给咱家弄一个呗?我们放在院子里烧水,这样冬天各屋就有热水用啦。”


    林姝笑道:“咱们家属院烧锅炉呢,有暖气。”


    这太阳灶只怕不容易弄,还是别难为人。


    侯建文却道:“过两天我去厂子里翻翻材料,给咱们家也弄俩。”


    孩子们立刻欢呼起来。


    就在这时候外面陈燕明和詹秋冉、詹佳丽也来了。


    孩子们听见又纷纷跑出去迎接,“干爸,干妈,佳丽姐姐,快来喝羊汤呀~~”


    此时从邻省往祁州来的国道上,一辆军绿色吉普车疾驰而来。


    陆绍棠专心开车,一路上并不主动说什么,侯母坐在副驾驶一直眯觉,激动了几天睡不着,回来的路上终于扛不住了。


    侯德明坐在后面,正苦口婆心地劝邵老大夫,“还当自己年轻呢?病了能硬熬?你好歹抓点药呀?这要不是陆局正好去接你,你能熬过这冬天吗?”


    邵老爷子病恹恹地靠在座椅上,闭着眼,抿着嘴,一声不吭。


    七十岁的老人了,再身体好也扛不住几年乡下繁重的劳动生活,尤其农场那边冬天滴水成冰,没有足够的取暖御寒物品,少不得要受罪。


    也得亏方荻花这两年让林大姐给公婆寄了不少棉花过去,侯德明匀了一些给邵老爷子,要不老爷子那犟样儿L估计去年冬天就熬不过去。


    邵老大夫动了动,额头还滚烫的,“这人情,我邵北执记下了。”


    进了祁州,陆绍棠没有先回家,直接去了解放军医院,让人安排邵老大夫住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