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50 章 小太阳

作品:《七零养娃躺平吃瓜

    吃午饭的时候魏玲喊上林大姐和陆合欢,几个人一起去食堂。


    林姝随口说起想再给家里买辆自行车,现在对她来说自行车票并不难弄,陆绍棠和陈燕明都能帮忙,甚至杨淑敏郑洁也能帮忙弄到,她是觉得150-180的价格太贵了。


    普通人一个月工资才三十,一辆自行车真的要全家省吃俭用一年才可以买。


    她寻思要是能买到二手的就好了。


    魏玲笑道:“你别想好事了,这年头谁家买辆自行车都当宝贝,不可能卖二手。即便家里有特殊情况,自行车带不走,也会被亲朋好友买走的,根本没机会出二手。”


    至于买什么废品自行车自己组装?


    别做梦了,自行车那么珍贵且耐操,一辆能骑几十年。


    有些人家三四十年代的自行车还在骑呢,如果真的报废不能骑,那也就意味着无法修理,更没有可能自己买回去组装了。


    所以还得买新的。


    林大姐知道林姝想帮娘家买自行车,这样林跃林父他们出个门儿也方便。


    钱肯定是借,娘家自会还的。


    她道:“还是买辆新的吧,能用许多年呢。”


    林姝想想也是,前世大舅家有辆自行车好像是六十年代末买的,但是两千年以后还在骑,大舅保护得好不让自行车随便淋雨暴晒,定期上油保养,轮胎不好就换轮胎,真就能骑一辈子的感觉。


    那质量杠杠滴。


    她就不想什么二手自行车了,干脆弄自行车票买新的,回头让婆婆和大嫂带回去。


    吃过饭,林大姐跟着陆合欢走,林姝和魏玲溜达一下聊聊天,然后就坐公交车回家属院儿。


    原本她以为孩子们会在楼下和小朋友玩儿,结果没见到人,反而有俩老太太告诉她孩子们去托儿所了。


    林姝跟俩老太太道谢,又抬脚去了托儿所。


    托儿所就是帮职工看孩子的地方,这里是不会放寒暑假的,晚上放学都晚一些,随着大人下班时间来。


    林姝进门就碰到一个带黑框眼镜穿着蓝黑色套装梳着女干部头的老太太,正是杜园长。


    老太太虽然腰板儿依然笔挺但是看起来神情有点落寞,看到林姝她眼前一亮,主动招手打招呼,“小林同志!”


    林姝忙跟她问好,“杜园长,孩子们又给您添麻烦了。”


    杜园长:“绝对没有!他们是我见过最懂事的小孩子了。”


    说起盼盼和甜甜杜园长就刹不住话头,各种夸奖的话随口就来,“这俩孩子长大许多,更懂事却又没有丢掉童真,小林同志你教育得好呀。”


    林姝忙谦虚道:“是我们家大人言传身教。”


    她一直不肯把盼盼和甜甜表现优秀的功劳揽到自己身上,认为是孩子天性聪慧善良,又有爷奶等三观正的长辈言传身教,所以他们才会越来越优秀的。


    杜园长只觉得她也越发谦虚,不骄不躁,忍不住要和


    她聊关于孩子教育的问题。


    “我一直强调孩子教育是大事,父母不能当甩手掌柜,可很多家长根本意识不到这个问题,他们觉得养孩子就是放羊……”老太太把林姝当做知音,因为林姝曾经给教育部门写过一封重视教育的建议信,开始对林姝倾诉自己的教育理念,吐槽从领导到家长对教育的忽视……


    林姝静静地听着,可能因为自己死过一次,且前世身体不好过于咸鱼,她养成了一种顺其自然的性格。


    顺其自然,顺应时代潮流,顺应自己的身体情况等等。


    一个人奋斗或者躺平,是他的精力决定的。


    如果他是一个闲不住的人,让他躺平也不可能,如果他是一个精力不足的人,再怎么打鸡血他也飞不起来。


    教育也是一样的。


    脱离了时代环境去谈教育,是没有实际意义的。


    从古至今,社会教育、家庭教育已经几经变化,就算是未来的几十年,教育理念也是随着经济的变化不断变化的。


    不同时代有不同使命,不同时代也有不同需求。


    没人规定必须跟上时代步伐,所谓你不努力你就会被时代抛弃,也是一种pua罢了。


    看着有些愤愤的老太太,林姝笑道:“杜园长,咱们只要问心无愧就好啦,不需要强求别人一定要配合我们。”


    现在整个社会都不重视教育,初中高中毕业就下乡,家长们满脑子想的是怎么保住自己的工作待遇,怎么给孩子们弄个铁饭碗,为铁饭碗有些人的道德底线是很低的。


    所以才会有很多人积极举报身边的人,抓周围人的小辫子,以此来给自己谋取利益。


    整个社会风气如此,单纯地谈教育理念,注定会很累。


    就和优生优育一样,硬性不让社员生孩子,哪怕他们不想生也觉得你逼迫他们你有病,让他们知道养育孩子在精不在多,引导他们把更多经历放在赚钱上,那他们自己就不会一门心思只想生孩子。


    这些话林姝原本不想和老太太讲,毕竟她们受教育的时代背景不同,思想是不一样的。


    可杜老太太一直不断地和林姝念叨,她就觉得林姝懂自己,可以解决自己的郁闷。


    现在那些家长自己浑浑噩噩,孩子也不好好管,不少孩子本身挺聪明的,结果大一点之后反而越来越歪。


    这……老太太痛心呀,这家子怎么能这样呢?


    林姝看她着实难受,就跟她聊了聊。


    为教育者,只需要问心无愧,然后顺势引导,至于对方受不受教,那是对方的问题啊。


    你教他们要自立自强,可他们的父母、环境都在教他们“老子英雄儿好汉,老子窝囊儿混蛋”,你想逆流而上,那肯定很难。


    林姝温声笑道:“我管好自己家就行不管别人,别的孩子不管好坏有他们的家人承担,不归我管。”


    常小刚歪、张小亮歪、许耀耀歪,陆家庄还有许许多多的大人孩子可能都有意无意地走歪路,


    她看出来,却并不想多管。


    可能她耗费巨大的心力会把一个即将误入歧途的人给拉回来,可她为什么要管?


    她又不是圣母?


    杜园长也只是一个托儿所的园长,她看到了有些家长教育孩子的弊端,不认同、焦虑,想要给孩子正确的引导,可如果家庭和老师不配合,双方理念冲突,强行引导只会激化矛盾。


    现在杜园长气愤的是有些家长引导孩子捧高踩低、以貌取人、势利、唯利是图等等,可如果那些家长就是靠这些在这个年代过得风生水起的,你又如何能要求他们不用这套理念教育孩子?


    假如自己孩子和别人的孩子面临竞争,其中一个需要下乡,另外一个可以去单位上班,谁不想拼了命把机会捞给自己孩子?


    有本事有路子的一定会拼命钻营,钻营不动的就只能下乡。


    他们不知道会恢复高考,觉得下乡就是毁一生的选择,更何况即便恢复高考,很多人下乡以后也失去了更光明的机会。


    如果林姝不知道未来的走向,有更好的机会她也肯定要留给自己孩子自己亲人。


    谁不是呢?


    杜园长原本想跟林姝聊她看不惯的一些家长错误的教育方式,没想到最后反而被林姝给说动了。


    她目不转睛地看着林姝,有一种奇怪的感觉,“小林同志,我怎么觉得……”


    明明是个二十来岁的年轻人,可为什么说出来的话那么通透,就好像阅尽人生百态,心如止水一般?


    自己白长了这么多年纪,竟然还没有一个小年轻豁达通透?


    林姝笑道:“杜园长,时候不早了,我接孩子们回去做饭。”


    杜园长回过神来,忙道:“哦,好的。”


    她陪着林姝过去,感慨道:“真是好孩子呀,能跟他们做朋友的孩子都是有幸运的。”


    林姝也颇为自豪道:“这世上有些人就是天生的小太阳、大明星,他们能量十足,自动发光发热,滋养所有靠近他们的人。”


    他们不需要做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业,一个微笑,一声问候,都能给身边的人带来快乐和温暖。


    这会儿托儿所的大孩子小孩子们正在听甜甜和盼盼几个表演故事,他们具有这样的天赋,能把看过的小人书、听过的故事,几个孩子分角色表演出来。


    不只是小孩子,老师们都看得入迷。


    今儿他们先是来托儿所一起做游戏了,不是简单的过家家,而是有剧本故事的游戏,中午他们几个跟着去李黎家吃饭,下午又来托儿所给他们讲故事。


    这一天过得相当充实。


    看到林姝过来,几个孩子立刻跳起来,“回家啦!”


    “啊?回家?”


    沉浸在故事中的孩子们愣了一下,立刻喊道:“不回家,还要看,还要看!”


    几个老师也纷纷夸甜甜几个表演得好,“真是天生的演员。”


    甜甜盼盼和侯伟一走,李黎几个也跟着走,其他孩


    子也开始躁动起来。


    老师纷纷道:“都别着急,妈妈等会儿下班来接你们。”


    盼盼也回头大声道:不许哭哟,哭的话我们明天不来了!?[(”


    本来要哭的几个小孩子立刻闭紧嘴巴瞪大眼睛,即将滑落的大颗泪珠都硬生生地憋在眼眶打转也不敢落下来。


    “没哭哦。”小孩子们纷纷道。


    盼盼哈哈笑道:“好,明天我们继续来,上午做游戏,下午讲故事!”


    “噢,噢,太好了!”小孩子们欢呼起来,纷纷跟他们摆手,“哥哥再见,姐姐再见!”


    有礼貌得不行。


    老师看着其中一个最娇气,动辄哭鼻子的小豆丁乖乖说再见,还有一个跋扈刁蛮喜欢欺负同学的孩子也乖乖说再见,都惊讶得不行。


    这些孩子家里大小都是干部,有那么几个不是娇气就是跋扈,非常难弄。


    今儿因为甜甜和盼盼几个孩子的到来都乖得不行,半点不见平时的毛病了。


    望着林姝和孩子们离去的背影,一个老师对杜园长道:“大孩子对小孩子的影响真大。”


    有些小孩子喜欢发脾气,不肯听家长和老师的话,却非常听大一点小朋友的话,而且言听计从的那种。


    杜园长看着教室里的孩子们,小小孩童都是可爱柔软的,可随着他们长大有些就面目可憎起来。


    林姝领着几个孩子回家,自家三个,还有李黎黄菡和关泽等五个,一串小尾巴。


    到了路口,林姝对关泽几个道:“时间不早了,回家吧,免得你们家人担心。”


    关泽还有些意犹未尽,他很想跟着盼盼甜甜去玩儿,或者邀请他们来家里玩也行。


    盼盼:“你们回家吧,我们明天吃过早饭在楼下碰头。”


    关泽几个立刻答应,并没有强求。


    李黎几个也纷纷再见回家,一个个乖得不行。


    原本盼盼甜甜没来的时候这些半大孩子放了暑假,也是真够家长头大的。


    他们说大却又不足以自己出去玩耍,说小却又非常有主意大人根本看不住。


    而且都是自我意识抬头的年纪,一个个好强又自尊,小朋友玩着玩着就能打起来,家长说两句也能嗷嗷吵架。


    简言之,非常难带。


    现在甜甜和盼盼过来,他们这些同龄的或者大一两岁的迅速找到组织,自动认两人当老大,再脾气大的在两人面前都温顺得不行。


    比如关泽想玩枪战杀鬼子抓特务,甜甜却说要玩解放军救老百姓,军医和战士们一起行动。


    若是别人关泽必得让人听他的,不听就发脾气或者一拍两散,甜甜如此说盼盼也说好,关泽零点一秒都不犹豫,丝滑地改口说就玩救老百姓。


    回到家林姝张罗做饭,孩子们帮忙去菜园里摘菜。


    秋老虎厉害,这两天一直没下雨温度有些高,空气也干燥,林姝说给他们做过水凉面吃。


    现在只要林姝说做什么,


    孩子们基本都了解需要什么配菜,就能帮上忙。


    黄瓜、茄子、辣椒、油豆什么的都摘了,现在蔬菜熟得快每天都要摘,昨天还是小扭儿呢今天就长大明儿就老了。


    做饭时候林姝对甜甜盼盼道:“看,换个地方一样可以交到朋友的,对吧?”


    在家里的时候恋着小伙伴儿不舍的走,可其实换个地方一样会交到朋友的。


    盼盼臭屁道:“没办法,谁让我们魅力大呢。”


    侯伟:“这就叫人见人爱花见花开。”


    甜甜:“你以后叫侯小花儿。”


    三个孩子就笑闹起来,乐得不行。


    事实证明,不只是小孩子们喜欢和他们玩儿,大人也喜欢。


    詹大夫又跟着陈燕明过来啦,还给盼盼甜甜带了医学书籍呢。


    林姝一看,嚯,詹大夫挺看得起几个孩子嘛,竟然把医学生的专业课本给拿来了。


    这几个孩子在爷爷跟前顶多学学认识草药,把玩一下穴位小木人儿,跟着干妈直接医药箱配上了,医学宝典学上了。


    俩孩子也是来者不拒,跟海绵似的不知道拒绝,中医也学,西医也学,嗯,之前在医务室碰到陆长福还跟着学点兽医。


    甭管人家学了用不用,反正过家家的时候小嘴叭叭说得相当专业。


    詹秋冉给三个孩子讲学习顺序,先看什么再看什么,“看着玩儿就行,有些内容特别有意思,还有一些案例也很有意思。”


    喜欢的人就是这样,别人看着非常枯燥深奥的东西,他们觉得有意思。


    詹秋冉给的书里有一张人体解剖图,这让三个孩子哇喔哇喔惊呼不停。


    “男的和女的不只长得不一样,原来里面也不一样呀。”


    三个孩子立刻趴那里研究上了。


    吃过饭陈燕明和詹秋冉兴致勃勃地要领三个孩子下楼玩儿。


    林姝:“你俩去散步吧,孩子们待会儿睡觉了。”


    盼盼立刻道:“娘,还不到七点呢!”


    林姝瞅着三个天真烂漫的灯泡儿,你们这不是耽误干爸干妈处对象吗?


    陈燕明和詹秋冉却喜欢三个孩子,高兴地领着他们跑了。


    陆绍棠揽着媳妇儿的腰,低声问:“去散步吗?”


    已经立秋,虽然白天还是很晒,晚上却比以前稍微凉快点。


    林姝:“咱们就楼下稍微溜达溜达,消消食儿。”


    她给自己和陆绍棠掸了点花露水,挽着他的手臂下楼散步。


    陆绍棠喜欢她挽着他的手臂一起散步,听她用甜而柔的声音说家常,大姐和陆合欢在党校挺好的,魏玲又帮了大忙,娘和大嫂明儿过来送货,孩子们在托儿所很出风头等等。


    这让他有一种心安的感觉,仿佛从前的厮杀都有了归处。


    74年初秋的省城,比起运动之初已经少了许多紧张和对峙,多了几分烟火气。


    白天依然有红袖箍巡逻,晚上却有人挎着


    篮子拎着包悄悄出来卖东西。


    有粮食路子的出来卖点吃食,这年头不需要卖什么美味,只是包子、馒头、饼就很好卖。


    还有人卖点小物件儿,秋天干燥,有人开始卖蛤蜊油、香脂等,还有人卖瑕疵品的袜子、塑料梳子,甚至还有人在卖发夹。


    林姝看得好奇,挽着陆绍棠过去看看,看样子和秀秀她们做的一模一样。


    这是出仿品了?


    她拿起来看了看,把五分的、两分的各买了两个。


    她试了试手感,小发夹都是工厂货,上面缝的布、织的毛线、堆的纱也差不多,手艺也不错。


    这年代物资匮乏,劣质假货还比较少,等改开以后劣质假货就会铺天盖地了。


    陆绍棠:“怎么了?”


    林姝就跟他讲了,估计就自己仿着缝几个出来零卖,补贴一下家用。


    这年头政策没放开,没有资源的话只能偷偷摸摸卖有限的货,发财是不可能的。


    自家之所以赚钱,是因为直接开成大队副业,过了明路就不一样,可以放心销售。


    这个妇女要想赚钱,其实可以和街道办合作。


    街道牵头,组织一帮妇女一起做头花,那就是一个小的街道作坊,比自己偷摸做可赚钱多了。


    当然,并不是所有基层干部都像陆家庄支书和大队长那么明事理,也有可能跟街道说了最后好处都被别人抢走,自己什么都捞不着。


    城乡资源不同,端看怎么利用。


    第二日一早詹秋冉起来要帮林姝做早饭。


    原本她晚上要和孩子们睡在一个屋的,陈燕明把自己房间让给她和甜甜,他带着俩男孩子睡那个小房间。


    林姝没拒绝她的帮助,“你帮我切一下葱,早上咱们吃鸡蛋饼。”


    詹秋冉切葱的时候和她做外科手术一样认真、如临大敌,那葱切得整整齐齐,这点跟陆绍棠一个路数。


    林姝看得直笑。


    詹秋冉有点不好意思,“我不擅长做饭。”


    林姝笑道:“但是你切菜很好看。”


    詹秋冉眨眨眼,葱有点辣眼睛,“职业习惯嘛。”


    林姝:“你还是少做饭少切菜,你是大夫,手非常重要,必须严密保护。”


    这要是为了做顿饭把手切了或者烫了的,耽误握手术刀,那就是耽误救人,不划算呐。


    陈燕明叼着牙刷进来,“对,詹主任你别进厨房,以后咱家都归我做饭。”


    他和陆绍棠刚晨练回来,原本陈燕明想买早餐的,但是林姝今儿起得早就让他们不要买。


    鸡蛋饼的香味儿太浓,很快孩子们也纷纷起床跑过来。


    林姝对孩子们道:“中午我在家做饭,你们要回来吃。”


    孩子们点头答应,侯伟顾不得刷牙就要吃鸡蛋饼,实在是太香了。


    林姝也没非逼着他先刷牙,吃完再刷也一样。


    她又跟孩子们讲下午奶和大伯娘会


    来,让他们早点回家。


    一听奶奶要来,孩子们当即表示不出门了。


    林姝:“可你们答应托儿所的弟弟妹妹了呀,还是应该去给他们解释一声你们有事儿今儿不和他们一起做游戏讲故事。”


    孩子们要学会拒绝,同时也要学会及时解释,不能直接放人鸽子。


    孩子们一边吃鸡蛋饼一边点头答应。


    詹秋冉吃完鸡蛋饼,还用饭盒装了俩打算中午加餐。


    林姝原本以为方荻花和大嫂得下午来,毕竟开拖拉机要慢很多,结果上午十点她们就到了!


    林姝听见声音快步下楼,惊喜道:“娘,大嫂,你们这是几点就出发了呀?”


    陆大嫂笑道:“我们昨天擦黑就睡了,今儿老早就醒了睡不着,索性起来赶路。”


    方荻花戴着一顶斗笠,下车就瞅,“孩子上学去了?”


    林姝:“暑假呢,去托儿所玩了,一会儿我去喊他们。”


    方荻花:“别打搅他们玩儿了,咱们早点去送货,别让人家等。”


    林姝:“娘,你和大嫂先上楼洗洗,我给你们做点吃的垫吧垫吧。”


    方荻花摆手,“我们不饿,早上吃了饼卷鸡蛋,还带了好几个,路上歇息的时候吃得饱饱儿的。”


    她非要先去送货,林姝还怕陆大嫂累呢,开这么久拖拉机会疲劳的。


    陆大嫂笑道:“不累,这才哪到哪儿啊?搁公路上开俩小时不顶在地里开半个点儿。”


    但凡眼前有正事儿要干,她们是一分钟也不想玩儿的,绝不耽误正事儿。


    林姝就收拾一下,又去给魏玲那边办公室打个电话。


    电话说一声,她们就出发去送货。


    路过托儿所林姝下去问问孩子是跟着一起去还是在托儿所等她们回来接。


    三个孩子果断跟着去送货,愉快地跟小朋友们拜拜,还让关泽三个留在托儿所。


    虽然关泽三个很想跟着去玩儿,却答应留在托儿所。


    盼盼甜甜和侯伟就飞奔去找方荻花了。


    上了拖拉机后斗,几个孩子抱着方荻花一通亲,糊了方荻花一脸口水。


    方荻花虽然为人严肃,对几个孩子却很宽厚,从布兜里拿了煮鸡蛋给他们吃,又把自己的斗笠扣在甜甜头上。


    盼盼和侯伟挥手大喊:“大伯娘,出发!”


    拖拉机就“卜登卜登”地出发了。


    今儿方荻花主要是带卫生香和蚊香过来,遮阳帽和麻布包包数量不多,给魏玲几顶当样品看看,剩下的要等采风之前再送来。


    现在是卖方市场,所以运费基本都是买方给的,林姝给送过来这边也要给运费。


    林姝做主不要运费,让这边办公室给了几升柴油的批条。


    他们现在不缺钱,却买东西的票证。


    柴油汽油批条是好东西,普通人不容易弄。


    他们大队也都是公社农忙的时候向上级申请,用的时候也


    要尽可能节省。


    当然,有了批条还得自己花钱买,而对于能搞到批条的人来说又很轻松。


    党校办负责人把单位不能偷摸卖掉变现的批条给了林姝,他省下了运货的钱,都挺高兴。


    离开办公室,魏玲笑道:“我这会儿有空,咱们一起参观一下吧。”


    她了解乡下人进城的需求,甭管到了哪里必得逛逛,这样回家以后才有话说。


    这就是所谓的见世面了。


    方荻花虽然严肃内敛,不好意思主动提,可魏玲主动带他们参观她当然乐意。


    她心里是非常骄傲自豪的!


    这可是党校!


    她来过党校!


    支书和大队长都没来过呢,别看支书是老党员!


    方荻花背着手,面色严肃,内心雀跃,脚步都轻快几分。


    那边有几个培训人员看到,纷纷低声猜测:“是不是哪里的领导过来视察?你们看,魏记者亲自陪着呢。”


    “估计是下面市里上来的领导吧,瞧着挺有气势的。”


    “走了走了,别打扰他们。”


    那位朴素却有领导气势的方荻花同志参观得兴致勃勃,最后魏玲热心地给他们拍了照。


    有单人照,有合照,有在伟人像前拍的,有在大礼堂前拍的。


    方荻花咋看都像领导来视察,特别有范儿。


    三个孩子就像给领导献花的小朋友,一脸天真烂漫。


    参观完,陆合欢和林大姐也下课了,魏玲去喊她们一起吃饭。


    陆合欢看到方荻花和大嫂挺意外的,“娘,你和大嫂也来……学习?”


    林姝:“娘和大嫂来送货的,你们课讲得咋样?”


    陆合欢:“有的很有意思,有的很没意思。”


    林大姐就温柔地笑,有意思没意思她也听得有意思。


    吃饭时候薛寒山主动过来打招呼,“大娘来了,别吃大锅饭,我请大家吃小炒吧。”


    食堂二楼有包间。


    方荻花拒绝了,“我又不是啥大人物还得吃小炒,你们都忙,赶紧吃完去上课吧。”


    她也还得早点回家呢。


    临走时候林姝对魏玲道:“魏记者,我平时都在家呢,你得空和我大姐小妹她们到家里来吃饭。”


    魏玲答应了,送他们出去,路上对林姝和方荻花道:“麻布包包你们敞开了做,我那边还有生意介绍给你们。”


    她认识不少领导,各单位每年大大小小不少会议,这个麻布包包的销路很大。


    林姝答应了,决定让婆婆回去和支书商量,回头给魏玲提成。


    估计魏玲不要,但是她可以从其他方面补给人家。


    来的时候是林姝开车,回去还是她开,让陆大嫂可以坐在车上四下里看看。


    他们没直接回家,而是在人民公园以及附近又逛了逛,时间差不多才回家。


    正好陈燕明开车从外面回来,他从车


    顶上扛下一个篓子来,“大娘、嫂子,詹医生听说你们过来就托人弄了一篓子螃蟹给你们尝鲜,我这两天正好有空,带你们四处逛逛,咱们明天去动物园看老虎。”


    盼盼甜甜和侯伟一听要去看老虎,立刻激动起来,拉着方荻花和陆大嫂让住下去看老虎。


    方荻花有点犹豫呢。


    林姝:“娘,你们就住两天,制香厂有我二哥呢。”


    二哥主内,大哥主外,配合挺好,而且制香厂现在工人也多,完全不需要方荻花盯着受累。


    方荻花也拒绝不了撒娇的甜甜和盼盼,“行。”


    林姝笑道:“那我们今天晚上就吃酱爆香辣蟹!”


    螃蟹挺多自家肯定吃不完,这东西主要尝个鲜,并不能多吃,林姝就给杨淑敏、郑洁、陈慧兰、张娅分一些,想想关老太也算婆婆的朋友,甭管啥朋友吧,人家是帮过忙的,也分关家一份。


    方荻花领着孩子们去给关老太以及另外几家送螃蟹,顺便打招呼聊几句。


    陈燕明去接詹秋冉下班。


    陆绍棠在家帮林姝刷螃蟹,顺便斩块,撒面粉搅拌,林姝只需要等着掌勺即可。


    她站在一旁欣赏干活状态的陆局,啧啧,真是个大帅哥,穿着她新给做的衬衣,下摆扎在腰带里,越发显得身材修长挺拔,随着动作衣料下流畅的肌肉线条若隐若现。


    心虚地往外瞅瞅,没人!


    她踮起脚尖飞快地在他唇上亲了一下,在陆绍棠想加深这个亲吻的时候她又逃开了,笑着打趣他,“等你退休我们就去路边摆摊卖吃的,有你打下手指定赚大钱。”


    到时候一圈来参观帅大叔帅爷爷的。


    陆绍棠幽深的眼神锁住她,幽幽道:“我就混得那么惨?退休了还让媳妇儿去路边摆摊儿?是没赚到存款还是没退休金?”


    林姝顺口道:“将来孩子们不得读大学呀?不得进城买房呀?不得结婚呀?不得给他们准备嫁妆彩礼啥的呀?这一样样都花钱着呢。你那点工资以后根本不好干啥,人摆摊儿卖铁板豆腐、铁板鱿鱼啥的一晚上都能赚千八百的呢。”


    陆绍棠捏着筷子搅拌螃蟹的手停下来,黝黑的眸子定定地看着她。


    林姝突然意识到自己说秃噜嘴了,瞬间板起脸故意道:“你别偷懒,赶紧弄弄好,我下去挖块姜上来。”


    她麻溜地跑了。


    陆绍棠瞅着旁边砧板上那么大一块姜呢。


    听着她的脚步声下去,陆绍棠从阳台向外望了望,就见他那个说秃噜嘴的媳妇在院门口探头探脑,估计想等人一起上楼呢。


    他微微挑眉,就靠在阳台栏杆上居高临下地看她,慢慢地笑起来。


    她是不是不知道自己早就跟个筛子一样?


    还跟着马老师上课呢。


    过了一会儿,林姝接了方荻花跟孩子们一起说说笑笑着上楼。


    回到三楼,方荻花回头瞅瞅林姝,又看看厨房的陆绍棠,纳闷道:“你俩弄啥呢?”


    林姝:“我下去接你们呢。”


    陆绍棠人高腿长,几步到了跟前,手臂一伸就把林姝给揽过去,“大忽悠。”


    盼盼甜甜好奇,追着问:“爹,什么大忽悠?”


    陆绍棠看了林姝一眼,慢悠悠道:“你们娘也想去摆摊儿。”


    三个孩子一听来了兴趣,追着问:“卖什么,卖什么?加我们一个呗!”


    林姝横了陆绍棠一眼,气恼掐不动他,就在他脚上踩了一脚。


    陆绍棠笑起来,声音愉悦。


    盼盼和甜甜对视一眼,不明白娘为什么要踩爹,爹还挺高兴的。


    甜甜出其不意踩了盼盼一脚,盼盼嗷一声跳起来,“陆甜,你踩我干嘛?”


    甜甜耸肩,笑道,“瞧,这才是正常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