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六章:总之先迁都

作品:《成为大清皇帝吧,崇祯!

    当了几年的爷了一个个自然心高气傲。


    就跟在下路乱杀的ad似的。


    对面亮个标就是莫大的侮辱,就会龇牙咧嘴的跳到对面上中脸上。


    而赎买俘虏这事儿可比亮标严重得多。


    这年头可没有什么人道主义,打仗打输了就是罪,管你是否尽了心力。


    所以赎吧。


    显得又怂又孬,有损我大清国格。


    不赎吧。


    自己手下的兵肯定会有些不好的看法。


    而这些没有被赎回去只能沦为披甲人的满人,也会产生一些诸如不忿,憋屈,以及觉得自己被背弃了的情绪。


    一定程度上有利于正黑旗对他们进行吸收。


    毕竟都是一个体系,主体也都是女真人。


    但从劝降使者转为谈判使者的兴佳,心情自然是不怎么好了。


    作为大清国的甲喇额真,还是十分珍稀的有一定文化的甲喇额真,他对于大清内部那些掌权者的思维可是一清二楚。


    大多数贵人听了这话的反应不外乎:‘战败了?’


    还要出钱出粮去赎人?


    不是什么贝子爵爷,连个额真都混不上,只是一群旗丁?


    就这一通话,兴佳心头一想,就感觉后颈子凉嗖嗖的。


    可朱由检接下来颇为随意的一句话,让他整个人都感觉冰冰凉。


    “挑一匹马赶紧上路吧,不然那些满人俘虏粮食吃多了,我手下的那些个牛录意见大了,我就得把他们交给部落里的萨满把他们刮了肉剥了皮做成京观镇压在这里施法了,萨满要施展什么法术我不清楚,但总归是换钱粮来得好些。”


    这事儿是人干的吗?


    把人刮了,皮剥了施法,简直骇人听闻!


    佛爷在上啊。


    不对。


    这事儿盛京城里的佛爷干的可娴熟了。


    做出来的各种法器在我大清勋贵手里盘的锃光瓦亮,油光水滑的。


    但总之!


    我瓜尔佳·兴佳绝不能让这种惨剧发生!


    兴佳翻身上马,不顾伤腿一骑绝尘。


    而在千里之外的大明京师,稍微重新装修了一下的皇城太和殿之中。


    多尔衮坐在简陋龙椅上处理公务。


    大清入主时,这城池和地方都乱作一团,但百姓和官员被李自成祸祸后,自然本能的希望这下一个主事的能当个人。


    即便这主事的是建奴。


    多尔衮为了迁都以及后续的举族南下同时正式开始逐鹿做准备,自然得好好安抚一番,因此一时间忙的不可开交。


    而百忙中一大早的下头就有人来报,又是一封从盛京发来的折子发来了。


    招手让人呈上来,一打开,开头几个字说的就是野人的事儿。


    想到这里多尔衮不由嗤笑。


    这已经是第三封关于野人的了。


    盛京里那些蠢材怎么想的他一清二楚。


    不就是想等事情解决了把折子一并送来吗?


    影响最小化?


    可笑。


    等迁都的事儿结束了,秋后算账一个都跑不了!


    上一封说的是镶白旗固山额真图尔格领兵讨伐?


    得亏那一身老骨头还能活动。


    不过他年轻时也是一员猛将,汉人都说老而不死是为贼,有这老贼出马,应该......


    微笑着看下去,多尔衮却没看到问题已经解决的报告。


    这封折子。


    反而有些像是一封战报?


    正蓝旗甲喇额真萨比坤领兵自宁古塔以北进军,一路向西北追击野人,直抵野人营寨未果,因野人数量众多,无奈退回宁古塔以北?


    一看时间。


    果然是在图尔格领兵作战之前的事儿。


    这萨比坤也是个庸才,等迁都之后定要降他一等。


    不过既然他贸然进兵都能全身而退,等图尔格讨伐之时......


    转手正要将这战报丢开,外头又是来了消息。


    又是从盛京来的折子?


    一封接着一封啊。


    如此多尔衮才皱起的眉头就转为了喜色。


    这次该是喜讯了吧。


    哟?


    还一次来两封?


    双喜临门是吧。


    让人呈上来后随手拆开一个一看,多尔衮顿时轻吸一口冷气。


    又是被野人劫掠袭击?


    也没眼看了,直接一把捏成团看下一个。


    才打开,多尔衮紧皱的眉头顿时舒展。


    老将还是靠谱的,沿途收拢士兵行军速度也没有降低太多,到了地方也飞快把之前失利的萨比坤唤来戴罪立功,也充作带路的。


    抽出来展开细看下去。


    当看到大军行军时居然遭遇炸雷时,多尔衮一下专注起来。


    随后看到大军好不容易寻到野人主力,发现野人居然在老林子里修造了一座城池的时候,更是被震惊到了。


    更让他震惊的是信中描述这城池。


    墙高近两丈,其中野人披甲者甚众,更有火枪若干,火枪手个个训练有素,在城墙上弹发如雨。


    “定是明国!”


    想到这里多尔衮不由有些紧张。


    明国居然在大清后方扶持了一批野人出来?


    不过也好在只是一群野人。


    便是再悍勇......也不会是我大清勇士的对手!


    接着再一看。


    果然,初战众甲士披坚执锐,抵进蛮敌城边以重箭击之,杀敌弓手百人有余。


    冲车也直抵城墙,片刻便破开城门。


    老将图尔格更是身先士卒,身披重甲率军直抵敌城门处酣战不休。


    看到这人多尔衮彻底放松下来。


    这还用看?


    又是一场胜利罢了。


    轻笑两声想要飞快扫一眼结尾片段后继续处理这京师事务,可晃眼间大大的‘我军败退’几个字让他笑容直接一僵。


    败退!?


    猛的起身把折子摊开,多尔衮飞速从那些字眼中寻找关键片段。


    “敌堡中突发火炮,连发数弹,炮声震天,重炮神威不可当......”


    “更有暗伏堡中火铳手数百人,枪弹齐发......”


    “敌骑兵千人,皆身披铁甲......”


    “图尔格率军退走途中计取蛮敌大炮一门,但被蛮敌骑兵毁去......”


    “追兵凶猛,只得退守至宁古塔以北......”


    通篇看完后,多尔衮把折子拍在案上,满眼不可置信!


    铁甲,近千骑兵,更持有大量火器。


    这是野人!?


    明国给野人大炮!?


    当初我们老爱家给大明打工的时候怎么就没这待遇呢!?


    可是明国......明国他现在也不行啊!


    朝鲜?


    那更拉胯!


    战报作假?


    掺水虽然常有的事,可削去三成水分,得出的结果也已经足够离谱了啊!


    想到这人多尔衮不由得有些焦头烂额的意思。


    看这状况,这野人不剿不行啊!


    而且必须得从南下的诸多精锐里抽出一支才能稳稳的剿灭。


    多尔衮想到这里只能一啧声。


    虽然让一支偏师去剿匪有些费事儿,可眼看着临近冬天了,到手的烂摊子也还没处理好呢。


    什么?


    秋收之后兵强马壮?


    别开玩笑了。


    入手之前还能期待一下,就北京这一块儿入手之后多尔衮才知道,秋收?


    喝西北风都比指望那些个田地来得靠谱。


    都说辽东苦寒,那北京这地方持续数年的天灾人祸加兵荒马乱,如今更是瘟疫横行,这叫什么?


    这一烂摊子在手,处理好了大清国力直接起飞,但短时间内向南兴兵直接成了奢望。


    所以就剿吧!


    迁都剿匪两不误!


    只要迁都北京,一切都会好起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