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 杨村风云(四)

作品:《我的亮剑后勤生涯李云龙莫凡

    石头湾。


    一批新兵正在搬运物资。


    九月份的价码,是一万门60迫,两千万发60迫击炮炮弹。


    60迫带木箱包装,带备用零件重四十公斤一门。


    一万门总重四百吨。


    至于炮弹···


    相同口径的,相同类型,相同种类的炮弹,也会有很大不同。


    美m2式60迫击炮体系的炮弹,普通榴弹重1.35公斤,烟雾弹重1.5公斤,平均计算,带木箱包装和缓冲套,重1.7公斤一枚。


    两千万枚,那就是三万两千吨。


    万吨级弹药!


    这个数量,远远超出了目前部队的运输能力,甚至储存能力——超过三万吨的炮弹,部队连足够放的仓库都没有。


    炮弹的储存条件,比粮食严苛的多。


    也就只能一批批交货。


    百团大战依旧在继续,虽然规模在减弱,但烈度丝毫不减,围绕铁路和根据地边缘的县城,部队和鬼子在攻防之间展开残酷拼杀。


    当前各主力团已经开始装备60迫,这种机动性强,支援速度快,火力猛,关键还炮弹供应还充足的好东西,大受部队欢迎。


    根据旅部的评估,几个主力团在装备十门60迫之后,战斗力几乎暴增一倍还多,都能依托地形,和鬼子同规模展开野战了。


    前线对炮弹的需求也就猛增。


    旅部运输队一批又一批的将炮弹从石头湾向前线运输,并将一部分储存在总部那边的弹药库内,作为战略储备。


    如今部队富裕了,家底厚实了,在装备包括基干团在内全部部队的同时,还屯了超过五千万发子弹,一万多挺捷克式。


    但考虑到依旧没有能力和鬼子大部队硬抗,必要时要需要转移,这些武器装备自然不可能带着转移,为了安全存放,上级可以花费了不少心思。


    总部参谋部亲自为了这事忙前忙后。


    虽然可以放在莫老板这边,但作为一支部队,对任何盟友,都保持一定的警惕。


    防人之心不可无。


    “这是··”


    新兵中,新兵营第五连的一位战士,看着不远处正在覆盖隐蔽物的地洞式仓库,瞳孔骤然一缩,随后他眼神立刻恢复正常,继续默默搬运物资。


    ···


    “也不知道鬼子什么时候能发现。”


    杨村。


    独立团团部。


    李云龙看着桌子上的杨村地图,嘀嘀咕咕着。


    “小鬼子肯定在咱们新兵营藏有间谍,用不了多久,就会发现的。”


    赵刚笑呵呵的说道。


    鬼子在准备新一轮大扫荡。


    而且这一次的规模,必然是空前的,无论是兵力,还是持续时间,都是远超过去根据地遭遇的扫荡,是根据地的最大危机。


    不需要什么情报,用脑子想也能知道。


    部队发动百团大战,鬼子吃了大亏,肯定要报复回来,还准备一次性歼灭部队,完成将华北地区变成鬼子大后方的计划。


    而且这一次,独立团会遭到重点对待。


    因为最近的那些武器弹药,部队实力增强了不少,鬼子查不到莫老板,但发现独立团是武器装备出现的第一地点,并不难。


    现在两人希望,鬼子知道,在独立团驻地杨村,有一個储存大量武器的仓库。


    然后,将鬼子注意力吸引过来,最好,派个一两万兵力来进攻独立团,甚至再多一点也行。


    一来,可以缓解其他部队的压力,给其他根据地发展时间,迎接更艰难的挑战,二来,独立团遭到难以面对的敌人,就可以向莫老板求援了。


    “希望小鬼子动作快一点。”


    李云龙呲了呲牙。


    他自然知道鬼子迟早会知道物资基站。


    部队实力提升后,小鬼子可是吃了不少亏,必然会全力调查武器弹药的来源,莫老弟鬼子搞不定,但向独立团渗透几个间谍,还是很简单的。


    他只是希望,鬼子动作快点。


    鬼子越快知道物资基站的存在,他就能越早找莫老弟帮忙,拿到的好处就越大。


    “团长,万一鬼子不上当呢?”


    团部,一位新团部参谋犹豫着说道:


    “之前咱们已经抓住一个间谍了,知道了新兵里面可能潜伏有鬼子间谍。


    “现在咱们又用新兵搬运物资,鬼子肯定会觉得不对劲,能意识到咱们是故意让鬼子知道仓库的存在的。”


    “咱们作战部队都在外面,出动新兵搬运物资没问题。”


    赵刚解释道:


    “而且前去搬运物资的新兵部队,都是经过一个也以上训练,通过多层审查的,鬼子基本不会想到这是陷阱。”


    “知道又如何?”


    李云龙突然冷笑了一声,说道:


    “耗子知道了是陷阱,可看到诱饵,还不是老老实实的往笼子里钻?”


    赵刚顿时笑了起来。


    莫老板的物资中转基站,可以随时随地换位置,哪里都行,只要是独立团的驻地,有一个比较大的封闭式空间就行。


    严格来说,那并不是仓库,只是一个卸货点而已。


    但鬼子肯定想不到。


    鬼子在发现石头湾的基站后,必然会恍然大悟,误以为武器弹药和物资都在里面,石头湾地下,是一个巨大的仓库,或者地下通道。


    然后拼命的派兵进攻杨村,进攻独立团。


    其实别说鬼子想不到,如果不是亲眼所见,谁能想到,偌大的窑洞里,其实什么都没有。


    这是一个信息差带来的计谋。


    除非鬼子知道了这个物流中转基站的信息,否则就只能上当。


    滴滴滴···


    突然间,李云龙腰间的通讯器响了起来。


    李大团长拿出通讯器,点开屏幕,发现是一行消息,看完他忍不住挑了挑眉头:


    “十月份买卖价码提升到一百吨!”


    “发生了什么?”


    赵李两人对视一眼,纷纷看到了对方眼里的疑惑。


    虽然莫老板很大方,但临时主动提高价码,必然是发生了什么!


    ···


    马村。


    三八六旅57团驻地。


    晋地,不仅仅有鬼子和八路军,还有中央军和晋绥军。


    鬼子占领了铁路沿线周边的全部地盘,还控制着主干公路的周边的地盘,可以说,鬼子控制着整个山西最精华的地盘。


    不过,在其他地区,偏远的县城,以及更广袤的山村农村,是八路军,是晋绥军,是中央军控制的。


    马村是晋东根据地的核心区域,远离鬼子占领区。


    所以57团驻扎在这里,不是防备鬼子,而是为了防备‘友军’过分热情,以及巩固根据地。


    原本驻扎在马村对面的是中央军217团,


    一开始,中央军217团虽然被57团揍了一顿,但依旧不服气,后面时常闹事,动不动就剑拔弩张,甚至双方还冲突了几次。


    但随着一批又一批武器弹药的抵达,57团实力节节攀升,217团也越来也老实。


    在捷克式普及到班之后,装备单兵喷火器之后,217团就再也没有闹过事,双方和谐友好,一如真正的友军,经常热切交流。


    不过在出现了几次中央军217团战士跑到57团来之后,双反虽然依旧和谐友好,但热切交流,却是被217团强行掐断。


    百团大战后,果脯又调来了中央军218团驻扎在马村对面左侧,共同对峙57团,但因为57团的强大,大家依旧是和谐友好的友军。


    “狗日的···”


    “他们哪里来的这么多迫击炮。”


    “还有这么多炮弹。”


    九月下旬,在拿到六门60迫击炮之后,57团团长吴凯当即拉着最新组建的炮兵连,扛着六门迫击炮,带着几十箱炮弹,在中央军217团和218团眼皮子底下晃了一圈。


    看的两个中央军团长眼珠子都瞪出来了。


    60迫击炮中央军也有,217团和218团虽然不是嫡系有后台的中央军,但60迫击炮各自都有几门,甚至还有一门82炮击炮。


    这玩意不稀奇。


    但炮弹,他们是真的没有多少,每个团加起来只有几十发。


    而眼前的土八路,那四十多箱炮弹,估摸着能有五六百发了。


    迫击炮制造简单,对果脯而言,并不难。


    但炮弹麻烦,虽然能生产,但产量有限。


    尤其是当前,果脯和鬼子拼了三年多,节节败退,家底都消耗的差不多了,小鬼子又迫使英法关闭东南亚通道,美国佬还在隔岸拱火的时候。


    作为非嫡系,没啥大后台的中央军,217团和218团日子是真不咋地。


    “狗日的。”


    再次骂骂咧咧了一句,217团和218团团长默默的回到了部队。


    虽然两个团也有迫击炮,兵力甚至有优势,机枪也不少,但真打起来,两个团长心里清楚,输的肯定是他们两个团。


    于是··


    又是和谐美好的一天。


    ···


    看着悻悻离开的两个团长,从师部被贬下来的,217团一位团部参谋陷入了沉思。


    为什么··


    中央军217团和218团两个团,对上八路的一个57团,在装备没有明显劣势,兵力还占据优势的情况下,反而被压制的没脾气?


    和乖孩子一样,丝毫不敢动弹!


    他不明白。


    虽然对面的八路部队,机枪普及到班,装备大量火力凶猛的驳壳枪,还有六门迫击炮,弹药充足。


    但217团也是老部队了。


    在两年前,也曾经和鬼子交过手。


    当时217团面对鬼子的进攻,坚守阵地一整夜,期间在阵地危机的时刻,多次发动反冲锋,打退了鬼子的进攻。


    至于218团,也是曾经和鬼子交过手的部队。


    两个团战斗力不弱,不是什么杂牌部队。


    而且据他说知,对面的八路,是最近装备才好起来的,在和217团面对面驻扎的初期,只有一些二十响驳壳枪,这种类似于短管冲锋枪的武器。


    但为什么?


    当时就把武器装备有优势的217团给教训了一顿!


    是什么原因造成了这个情况?


    这两支部队之间,有什么本质区别呢?


    就在这个参谋心里带着好奇的时候,57团外围阵地的壕沟内,一营二连的一排长孙仓看着手里的一盒包装精美的药呆了呆。


    单单这个包装,上面精美的看上去就价值不菲。


    “兄弟,我听说你家里有人患痨病,就给你弄来了点这个。”


    对面,一个57团连长拍了拍孙仓的肩膀,说道:


    “这是国外最新的治疗痨病的药物,一天吃一颗,早饭前吃,吃半年。”


    “这··”


    孙仓张了张嘴。


    不是说,投靠他们部队才给的么?


    “咱们都是中国人,一起打鬼子的。”


    再次笑着拍了拍孙仓的肩膀,这位连长迅速离开了。


    “连长,这个孙仓··”


    一同归队的战士忍不住问向哪位连长。


    虽然李团长通过他的好朋友为部队搞来了不少药品,但为了防止有人私底下倒卖,申请药品可不容易,需要提供病历,或者让部队医生检查。


    而自家连长是在没有病人的情况下申请的。


    “这个孙仓啊,可是个人才。”


    这位连长摇了摇头,语气带着可惜:


    “他已经入伍五年了,两年前,这小子是个班长,带着一个班,打退了鬼子一个小队整整一夜的进攻。”


    “厉害!”


    问话的战士悚然而惊。


    一个班,打退鬼子一个小队的进攻,这可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


    “五年!”


    随后,这个战士撇了撇嘴:


    “这么猛的人,怎么还是排长!”


    五年,等于过草地之前,就入伍了,还是这样的猛人,要是自家部队里,这样的人才,高低也得当个连长吧。


    不然太浪费这一身战斗经验了。


    “所以。”


    连长嘴角咧开:


    “这样的人才,我们不能放过啊,得拉过来,一起去打鬼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