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5 章
作品:《嫁妆是救命之恩》 崔锦跟着崔元穿过几条热闹的街巷,叫卖声,谈笑声,不绝于耳。此外每一家铺面都挂有招牌,各家都不一样,瞧着规整又漂亮。
崔锦被这番热闹所吸引,不停地四处张望,脚步不知不觉得慢下来。
崔元看得新奇,索性陪着崔锦慢慢走,不时为她讲解各个铺面的招牌。
经过这一遭二人比之前熟络了许多。
渐渐地各种声音都静了下来,眼前这条巷子与之前的有所不同,宽阔而整洁的道路上少有行人,两边尽是高墙,得走好一段时间才能找到朱红色的大门。
崔锦的好奇心没了,取而代之的是惶恐,她觉得自己不该出现在这里。
崔元带着她走到一扇大门前敲了敲门,不一会儿便有人应声,接着是要进去通报,过了好一会才有人领着他们进门。
入目是宽阔的庭院,院子中间立着造型奇特的巨石,地面上铺着圆润的鹅卵石,不知名的花草攀附着巨石生长,这几块大石头将正厅严严实实的藏在身后,不露出一点边角。
靠墙的地方种着几棵叫不出名字的大树,四周围满了花花草草。
崔锦亦步亦趋的跟着崔元来到了正厅,罗尚书与罗夫人已经在里面候着了,她安静的坐在一旁,看着面前的三个人一来一往的聊天。
崔元推说还有要事在身,拒绝了喝茶的邀请,也拒绝了管家递过去的钱袋,临走时向崔锦行了个礼,简单的道了别。
崔元走后夫妻二人将注意力转移到了崔锦身上。
先是罗尚书感慨道:“你与你母亲真像。”
罗夫人闻言心里不舒坦,悄悄瞪了丈夫一眼,然后热络的将崔锦唤到跟前,拉着崔锦的手,心疼的说:“我的好姑娘,平白吃了那么多苦,如今到了咱们府上,就是到了自己家,从此都不用受委屈了。”
崔锦的目标是要独立女户,并不打算在尚书府常住,可刚想说话就被罗夫人打断了。
“好姑娘,你母亲是老夫人认下的干女儿,与我们又有救命之恩,现下老夫人虽然不在了,这缘分府上的人都记着呢。”罗夫人说了一大通之后又转向罗尚书,“老爷,你说是不是这个道理,锦姑娘可是我们府上的表小姐。”
罗尚书看着夫人对这远道而来的表小姐这么上心,心里也觉得高兴,“是这个道理,母亲生前一直牵挂着你们一家,看到你不知道该有多高兴。”
崔锦心里有些不是滋味,这家人太能说了,她都插不进话。
但她还是找到了机会将玉佩还给罗夫人,“谢老爷夫人厚爱,崔锦这次来是想求老爷帮我独立女户,万万不敢想住进这大院子里。”
话音刚落,夫妻俩都愣住了。
还是罗夫人反应快,不管怎样先把人留在府里再说,“我的好姑娘,京城与吉祥镇相距甚远,这一来一回不知要多久,再说我们也要商议你的户籍落在哪里,这段时间无论如何你都不能自己住。”
好像是这个道理,罗尚书与崔锦都被说服了。
罗夫人瞧着崔锦的神色,心知这事妥了,怕再出什么岔子,忙让丫鬟带着崔锦去看看早上刚备好的院子是否满意。
送走崔锦后,罗夫人狠狠瞪了罗尚书一眼,“跟我来。”
罗尚书心知这是要发火了,忙跟了过去,一路上想着这一桩桩哪件更叫人生气,待会该如何安抚夫人情绪。
罗夫人一路目不斜视,径直走进卧房,罗尚书跟在后面将丫鬟婆子统统赶出主院,看得大家伙儿啧啧称奇。
“这是出什么事了,竟把大家都赶了出来?”
“听说是老爷老家来人了……”
“别说了,嬷嬷过来了。”
大家瞬间闭上了嘴,安静地候在门口。
罗夫人进门后灌了一大口凉茶,将茶杯重重的放在桌子上,“三皇子简直欺人太甚,哪有悄悄将人带到京城,昨儿说一声,今儿就把人送过来。我们府上的事什么时候轮到他一个外人操心。”
罗尚书安心了,原来是对三皇子不满,“夫人说得对,三皇子这事的确办的太不地道,你再多骂两句,莫气坏了自己。”
很可惜,他放心的太早了。
罗夫人定定地看着罗尚书,绝不错过丈夫一丝一毫的表情变化,“你说崔锦像她母亲。小二十年过去了,你竟还记得她的样子,你说实话,你们到底什么关系?”
罗尚书被盯得心里发慌,要说关系,其实最终也只是多年未见的干兄妹,可若真的这么说,竟有种在撒谎的感觉,再说崔锦已经到了京城,干脆都坦白了吧:“那些都是少年心情,做不得数。”
“竟真的有,好你个罗敬山,这些年我为你操持家业,生儿育女,可有半点不是?现如今旧人来寻,你可有半点愧疚?”罗夫人说着眼泪就涌了出来,“青梅竹马,救母之恩,你如何能任她嫁与不义之辈,带着女儿一并受尽苦楚?”
罗尚书真的慌了,这些年他与夫人琴瑟和鸣,什么时候见过夫人这个样子,忙解释道:“当时父亲新丧,尸骨无存,母亲重病,我让她随我走,可她不愿。我只能留下点银子,带着母亲,在老师的帮助下寻得安身之所。”
算起来在京城的十几年,他很少与过去的人联系,以前的那些事他都只是与自己念叨,日子久了,就像是在重复一个故事。
现在崔锦来了,这是一个与自己的来历息息相关的人,过去的那些事重新拥有了一股蓬勃的力量。
这是第一次,他将心间的苦痛说出来,说给一个与自己亲密无间的人听。
那年他金榜题名,好不得意,更有朝中大员表露结亲之意,仿佛世间的好事都让他遇着了。
谁承想,洪水的消息传来时他还是白身,当时他什么都顾不上了,只想着早日赶回家。
那时到处都是流民,那些人的遭遇可不止挨饿这么简单。
一路上的见闻让他只能寄希望于神佛保佑,还好在路上遇见了同乡,有了母亲的消息。
最后才发现家没了,田也没了,父亲的衣冠冢里只有一根腰带。
丁忧三年,朝廷的补贴勉强糊口,纵使有老师的帮助,母子二人日子也过得艰难。
三年后老师上表圣上,说他至诚至孝,才学过人,使得圣上想起了往日的状元郎。
朝中势力几经更迭,大员的女儿早已成婚,他也不是当初意气风发的少年郎,一切都与三年前不同。
罗夫人沉默了许久,终于还是张了口:“她为什么不愿意和你走?”
罗尚书万万没想到,在听了那几年惨淡的经历后,她竟然还抓着儿女之情那点事不放手,“她不愿意,母亲也不愿意,可做母亲的只能跟着儿子走,她不愿意就没人能带走她。”
这些年他也想过,巧儿为何不愿,想来想去都想不明白,后来也就不想了。
其实是他不敢承认,他怕是自己在无意间流露出的为难让巧儿决定留在吉祥镇。
罗夫人明白丈夫是想岔了,想着还是解释清楚比较好,“从前听母亲讲巧儿妹妹,就觉得是个顶好的姑娘,谁料到竟如此收场。”
罗尚书叹了口气,无话可说,算起来那几年大家都是艰难度日,谁又顾得上谁呢。
罗夫人却又开口,“老爷,我心里还是不踏实,前朝闹成那样,府里新来个吉祥镇的小姑娘。唉,只盼望能一切顺心。”
罗尚书心里也直打鼓,不知三皇子这一遭究竟想些什么,只能故作轻松,“怕什么,崔锦才多大,天塌下来也砸不着她。”
“但愿吧。”谁知道呢?
为您提供大神 扫轻尘 的《嫁妆是救命之恩》最快更新
第 15 章 免费阅读.[www.aishu55.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