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章 好人卡

作品:《素手洗冤录

    好不容易把口中的茶水咽下去,沈清云拍了拍胸口,问了句。


    “哪个李郎?”


    樊氏嗔了她一眼。


    “你这丫头,装什么傻呀?自然是我们宁致了。”


    沈清云斟酌着语气:“李大人是个极好的人,不畏强权,一心为民……”


    她话还没说完呢,樊氏就打断了她。


    “谁问你这个了?我是问你,觉得我们宁致如何?适不适合做夫君?”


    沈清云被噎得说不出话来。


    不是说古代人都很矜持吗?为什么这位大姐,这么直白啊?不给人一点反应的时间啊!


    而且,哪有当着小姑娘的面直接问人家对亲事的意见的?


    小说里不都是,两家大人说好后,再找机会让小年轻相看的吗?


    樊大姐,难道你才是穿的那个?


    沈清云脑海中冒出了一大堆吐槽。


    她忍了忍,想着怎么应付过去,可看着樊氏一脸认真的表情,思来想去,还是决定实话实说。


    “李兄,自然是极好的。出身好,文采好,相貌也好,要说起来,整个苏州……不,整个两浙路,都没有哪个青年才俊能比得上他。”


    听她这么说,樊氏的眼睛都亮了。


    可接下来,沈清云却话语一转。


    “可是,就算李兄再好,我与他都不是一路人。”


    樊氏急了:“怎么不是一路人?你是担心李家那边?那你别怕,李家并不看重家世,只要人好就行了。而且,李家的女眷长辈也都很好相处,我娘家堂姐便是嫁进了李氏长房。再说,你出自吴县沈家,身份并不差。而且,你先前献粮,得官家赞赏,有这样的好名声,什么家世身份都不用在乎。”


    樊氏说了一大通,说完后却看到沈清云笑了。


    “嫂子误会了,我并不是觉得自己配不上李兄。”


    说着话时,她挺直了背脊,眼神中带着强大的自信,甚至可以说是自傲来。


    沈清云从来不觉得自己会配不上谁。


    只是她所求的不是这。


    “只是我家中情况特殊,我爹娘只有我一个,我爹已经去世,我若嫁人了,那我娘怎么办呢?族中并非皆良善,虎视眈眈者极多,我娘性子软又心地善良,我不放心她一个人。”


    樊氏怔住了,她没想到是这样的原因。


    她刚想劝,谁知沈清云又接着说了起来。


    “退一步说,就算不为了我娘,我也不会随意嫁人。”


    樊氏抢着解释:“这怎么能叫随意呢?你与宁致认识这么久了,彼此都了解。”


    沈清云摇了摇头。


    “只是朋友,并未倾心,若就此成亲,那便是迁就。嫂子的好意,我心领了,只是成亲这种事,不能勉强。”


    樊氏眨了眨眼睛,听懂了她的意思。


    “你是说,你只嫁倾心相爱之人?”


    沈清云点了下头,又摇了下头。


    樊氏又不懂了。


    只是,沈清云话说到这份上了,她也不好再劝,只得深深叹了口气。


    “现在的小姑娘,我真是搞不懂。”


    她身体往后靠了靠,摇了摇头。


    沈清云放下茶盏,站起身,朝樊氏郑重行了一礼。


    “若我言语间有冲撞失礼之处,还望嫂子海涵。”


    她这般郑重,樊氏都有些不好意思了,忙摆了摆手:“是我唐突了,此事不该在此时提,你就当没听到吧!”


    “多谢嫂子谅解。”


    沈清云微笑着坐了回去,继续喝剩下的半杯茶。


    只是,两人说话时,都没注意到,隔间的窗下,有道人影一闪而过。


    不,还是有个人注意到了的。


    白玉朝那边瞥了一眼,像是无事人一样又转了回来。


    许久后,沈清云喝完一杯茶,起身向樊氏告辞。


    她走出屋外,白玉就低声在她耳边提醒:“刚才,李瑭好像就在外头,你说的话,他应该是听到了。”


    沈清云猛地回头,一双眼睛瞪得老大。


    “你怎么不早说?”


    “早说有用吗?”白玉挑眉看着她,“若我当时提醒了,你当如何?不拒绝了?”


    沈清云一愣,然后,缓缓地摇了摇头。


    “那不就得了?既然说与不说,结果是一样的,那我为什么还要费那口舌功夫呢?”


    白玉摊了摊手。


    沈清云忍不住看了她好几眼。


    “怎么你突然变得这么有哲理了?”


    白玉嘿嘿一笑:“这不是跟着你久了嘛!当然会几句大道理了。”


    沈清云摇头失笑,没再继续。


    她们二人刚返回西厢房,朱毕就跨进了正屋,也顾不得外甥女在场,对着樊氏就是一通埋怨。


    “你说你,做什么之前就不能跟我商量一下?好好的,跟人家沈姑娘提什么亲事?宁致这样的人物,哪是她一个小地方的小娘子能配得上的?”


    冯若灵一看情况不对,急忙福了一福,快步跑了出去。


    她一走,樊氏立即一拍桌案:“好哇!朱毕你敢对我大呼小叫?是不是看我不顺眼了?觉得我人老珠黄了?有本事你就休了我,再娶一房年轻貌美的小娇娘!”


    她嗓门不小,这一喊,朱毕就慌了神,下意识去捂她的嘴。


    “外头都是人,你嚷嚷什么?说宁致的事呢!”


    樊氏一把拍开他的手,哼了一声。


    “你当我愿意费这功夫?还不是宁致他娘,前些时日找上我堂姐,我堂姐又写信给了我,都是在愁他的婚事。他都二十三了,一直不肯成亲,同龄的人家,孩子都好几个了。”


    说起这事儿,樊氏也烦心得很。


    偏偏李瑭性子倔得很,谁的话也不听。这好不容易遇到个得他另眼相待的姑娘,樊氏怎能不多想?


    却没想到,李瑭还没说什么,人家小娘子就先拒了。


    樊氏只觉得一腔热血被一盆冰水浇下,再也没之前的积极性了。


    朱毕摸着八字胡,挨着她坐了下来。


    “依我看,宁致对她也没甚特殊的,不过是因为人家帮过宁致,宁致才多照顾些罢了。这般寻常的小娘子,京城一抓一大把,宁致怎么可能看得上?”


    樊氏听他语气轻慢,更不高兴了,脸唰得就落了下来。


    “我倒是觉得这沈小娘子比京城那些大家闺秀多了,进退得宜,举止有礼,哪怕拒绝人,一双眼睛也是真诚的,不像京城那些年轻小娘子,一个个眼睛都长在头顶上,傲慢的很。”


    “再说,她待母至孝,人又聪慧懂事,这样的小娘子,打着灯笼都难找。”


    朱毕撇了撇嘴:“别忘了,你也是京城出身。”


    樊氏佯装不悦,扑到他怀里,假装要去拧他的耳朵。


    夫妻俩闹做一团,就此将这话题揭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