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章 迷路

作品:《素手洗冤录

    紧贴着杭州府的西边,就是西湖。


    而西湖的西边,是一大片山林。


    山林中并没什么人家居住,倒是有不少寺庙庵堂,只是山路难行,除了初一十五外,平时来的人并不多。


    沈清云让马车在山林外停下,她带着白玉上了山。


    她依照前世的经验,在山林里乱转,想要找到前世龙井泉的所在。


    只是,如今这山林宛如原始森林,她转了大半天,没能找到龙井泉的所在,反而迷了路。


    白玉跟在她身后,看她的眉头从一开始的轻挑,到后来的沉落,最后紧皱在一起,忍不住问道。


    “你到底在找什么?”


    沈清云把地图一收,看着被高耸的树木遮蔽的天空,叹了口气。


    “没什么,就是四处看看。”


    白玉翻了个白眼:“跟我还装呢?你要是早点说,我还能帮你,现在好了,都迷路了,接下来该往哪儿走?”


    沈清云耸了耸肩。


    “慢慢找呗!实在不行,爬上最高的那座山峰,肯定就能看到出路。”


    白玉无语:“你也不嫌累得慌,大热天的爬山?”


    沈清云恼了。


    “那你说怎么办?”


    白玉双手一摊:“找人问问路呗!”


    “这地方,哪有人?”沈清云瞪着她,“你能不能别幸灾乐祸?多少帮下忙?”


    这一上午,在山里转来转去,两个人又热又累,心情都不是很好。


    沈清云话刚说完,白玉正要回答,突然脸色一变,抬手抽出袖剑,朝身后某个方向刺了过去。


    吱!


    一只小松鼠,从树上掉了下来。


    沈清云愣了一下,正要询问,却忽然看到那树后,走出了一个人。


    “阿弥陀佛,女施主何故枉造杀孽?”


    是个老和尚。


    白玉收回剑,朝沈清云使了个眼色:“本能反应。”


    沈清云扯了她一把,主动上前,朝老和尚双手合十行了个佛礼。


    “抱歉,这位大师,我这姐姐是习武之人,从小的习惯,并非故意造杀孽的。不如这样?我们随大师去寺中,我捐些香油钱,再请寺里的师父们为这小家伙念几遍经?”


    老和尚没想到她会这么回答,抬眸看了他一眼。


    这和尚的胡子眉毛几乎全白,看着至少有七十多了,可脸上却没多少皱纹,皮肤颇为光滑,让沈清云脑海中莫名浮现出一个词来。


    鹤发童颜。


    当然,这是夸张了,老和尚还是看得出来是个老人,没那么“童颜”。


    他对沈清云的态度很是受用,再次念了声:“阿弥陀佛,女施主有心了。”


    沈清云同样回了一礼,趁机问道。


    “不知大师是这附近寺里的,还是挂单在此?您对这山里熟悉吗?我想找一口清泉,据说那泉中曾有龙影闪过,很是特殊。”


    老和尚呵呵笑了起来。


    “女施主是从哪听来的传言?这山中,清泉不少,再往南便有一口附近有名的清泉,泉水清冽,颇受附近人的喜爱。除此之外,山中还有不少奇特泉水,但从未听说过哪口泉,有什么龙影。”


    沈清云抓了抓后脑勺。


    她前世只知道龙井的来历,是这么传的,但却忘了是哪个朝代开始的传言。


    可能她来的太早了,这里还没有龙井泉,更别说龙井村了。


    她有些后悔自己今天冲动之举,叹了口气,朝白玉说道。


    “是我不好,没打听清楚就拉着你贸然进山了。”


    白玉放下了胳膊。


    “你要找泉?早说啊!”


    老和尚看了看两人,不知想到了什么,再次开口。


    “两位要找泉水做什么?”


    沈清云想了想,还是说了实话:“不瞒您说,我家是苏州那边的,想改做茶商,找了几片山林做茶园,但缺少好水,所以才会过来。”


    老和尚捋了捋胡须。


    “那边那口泉,女施主是别想了,那是福田寺的产业。”


    “福天寺?不是灵隐寺吗?”沈清云更加疑惑了。


    “女施主知道灵隐寺?灵隐寺传承久远,当初本寺院的梵空大师,便是灵隐寺住持的师弟。”


    老和尚颇有些兴奋,说起了自家寺院的光辉事迹。


    沈清云及时阻止了他。


    “大师,不知您的寺院在何处?”


    沈清云暗忖:没看出来啊!这老和尚还是个寺院的住持呢!看他穿着布衣,很是简朴,难不成是个苦行僧?


    貌似杭州府这边,不流行苦行僧啊?


    她甩了甩头,抛开了这些乱七八糟的念头,又问道。


    “你看我这脑子,忘了问大师的法号了。”


    老和尚自我介绍:“贫僧慧悟,是云和禅院第三十四代住持。”


    沈清云也跟着说。


    “信女姓沈,这是我干姐姐,姓白。”


    白玉很爽朗,挥了挥手:“叫我白玉就行了。”


    老和尚“阿弥陀佛”了两句,改称呼“沈姑娘”“白姑娘”。


    白玉不是很喜欢别人叫她姑娘,她更喜欢别人叫她女侠。


    但眼下这个情况,她也没法强求,抱了抱拳,算是应下了。


    之后,慧悟师父便带着沈清云和白玉继续往上。


    翻过一座山后,沈清云看到了一座年代久远的寺院。


    这寺院小小的,并不大,类似于四合院的构造,但在后院多了一进,似乎是给寺里的僧人们居住的。


    慧悟推门而入,沈清云和白玉跟在他身后,打量着四周。


    这院子倒是宽敞,院中间有着一口大大的鼎,是用来插香的;一旁还有一个三层的铁架子,架子上布满了铁定,这是用来插蜡烛的;靠近侧殿的地方,种着两棵大树,每棵树都有两人环抱那么粗,不知在此几百年,见证了多少岁月时光。


    沈清云同样也看到,黄色的墙漆很多地方都脱落了,屋子的窗户纸很多破洞,甚至角落里有扇门都掉下来了。


    白玉凑到沈清云耳边嘀咕。


    “我跟着你娘也算是进过不少寺庙,这么破败的,还是第一次见。”


    沈清云也纳闷,江南地方都尚佛,上到高官,下到老百姓,就连路上的叫花子,每逢初一十五都会去附近寺庙里讨粥喝,跟着和尚们念一念经呢!


    怎么这寺院,破败成这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