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章 寿宴

作品:《摄政王被流放后,靠医妃种田回京

    明月高挂苍穹,银辉倾洒之时,梁茹榕才忙完医馆之事。


    走出医馆,瞧着门口停着一辆熟悉的玄色马车,她脸上惊讶之色不以言表。


    “梁姑娘,王爷有请。”王府管家见她出来,笑得脸上都多了几条皱纹。


    梁茹榕朝他点头示意,便钻入马车。


    “王爷,可是特地在等我?”


    “顺路而已,正好太后有东西让我转交。”慕辞烨将案上的鎏金信贴递给她。


    太后与慕辞烨视同水火,竟会让他递东西给自己,梁茹榕疑惑地打开手中信贴。


    快速阅览一遍,梁茹榕无奈道:“我既无官职,又不是京中贵女,太后为何会邀请我参加寿宴?”


    “恐怕是鸿门宴。”慕辞烨猜测。


    城门之事后,太后一直未曾召见梁茹榕,本以为这件事暂且过去了,未曾料到太后竟在这儿等着。


    然太后有令,梁茹榕不得不去。


    “无妨,兵来将挡,水来土掩。”


    合上信贴,梁茹榕脸上未有惧意。


    次日清晨,梁茹榕交代医馆伙计,这两日自己不坐诊,要专心研究药膏。


    太后既是来找茬的,她自当事事巨细,不让这人找出错处来。


    而这寿礼便是第一关,太后身份尊贵,见过无数奇珍异宝,梁茹榕思索再三,便决定为太后定制一款美容养颜的药膏。


    作为女人,容貌乃是头等大事。


    再一次来到皇宫,梁茹榕还是会感叹于皇城的巧夺天工。


    宫女将她带到大殿门口的位置,笑道:“梁姑娘,这是您的位置,宴会还未开始,您可先享用瓜果。”


    若是别人在此,恐怕心里会不痛快,但梁茹榕对自己这个位置十分满意。


    毕竟大殿门口便意味着远离太后皇上,远离是非。


    等了约莫一刻钟,老太监尖细的嗓音才在门外响起。


    “皇帝陛下,太后娘娘驾到!”


    此言一出,原本吵闹的人群瞬间安静,黑压压地跪了一大片。


    “臣等参见皇帝陛下,太后娘娘,陛下万岁,万万岁……”


    慕尘濯跟在太后身后,越过众人坐在龙椅上才对众人道:“今日太后寿辰乃是大喜之日,众卿不必拘礼。”


    “谢陛下、太后娘娘隆恩!”


    话音落下,婀娜多姿的舞女上殿献舞。


    下边,刘斯年跟同僚敬了一圈酒,瞧见梁茹榕一人缩在角落里,便过去问候。


    “梁医师,今日你也在啊。”


    “承蒙太后厚爱,有幸参加寿宴。”梁茹榕笑着敬了他一杯。


    “本官马儿最近食欲大动,看着都胖了些,还得多谢这几日梁医师的照看。”


    刘斯年顿了顿,有些不好意思的继续说道:“前些日子为难之事,还请梁医师见谅。”


    见识了梁茹榕的医术,刘斯年有心结交,态度和善许多。


    “这事民女早就忘了,指挥使大人不必挂在心上。”


    太后坐在上首,瞧着两人在底下相谈甚欢,再想起当时城门之事,就像吞了苍蝇般难受。


    她抬抬手,示意歌舞暂停,看着梁茹榕说道:“梁医师今日为哀家准备了怎样的寿礼,哀家可是好奇的紧。”


    梁茹榕心下想着太后的刁难,终究还是来了,手上赶忙放下酒杯,拿出事先准备好的精致檀木盒,走上前对着太后行了跪拜大礼。


    她双手将檀木盒捧过头顶,恭敬地说道:“民女梁茹榕,祝太后寿与天齐,庆衍万代,寿永无疆!”


    “这是民女专门为太后娘娘研制的美容养颜药膏,小小心意,还请太后娘娘笑纳。”


    老太监打开檀木盒,呈给太后。


    木盒中的药膏通体莹润洁白,还散发着淡淡的海棠香。


    太后最是喜爱海棠花,近日在京中贵妇口中也得知梁茹榕所制药膏有奇效,心中便对她少了一分憎恶。


    但梁茹榕敢与她作对,她自是不会这么轻易放过这丫头的。


    “哀家听闻,你医术了得,民间称你为神医,你可愿意留在皇宫,担任哀家医女一职。”


    其他女眷听闻,纷纷感叹梁茹榕好命,竟得了太后的青睐。


    谁曾料到,梁茹榕朱唇轻启:“禀太后,民女不愿。”


    “好你个梁茹榕,哀家赏识你才给你机会,你竟如此不识好歹。”


    太后当即发怒,重重地放下梁茹榕进献的礼物。


    木盒与案台发出的碰撞声,吓得众人立马低头噤声。


    “来人!梁茹榕扰乱哀家寿宴,杖责五十,即刻行刑!”


    杖责五十比起今后留在太后身边,被迫站队与慕辞烨为敌,梁茹榕宁可受刑。


    侍卫刚将梁茹榕拖上板凳,老太监的声音再次响起。


    “摄政王到!”


    “臣来迟,还请陛下太后恕罪。”


    一道颀长的身影挡在梁茹榕身前。


    “臣祝太后福如东海,寿比南山。”


    慕辞烨示意太监将自己的贺礼递上去。


    “为恭贺太后生辰,臣特地寻来檀光先生墨宝,进献太后。”


    太后本想为难慕辞烨,可一听檀光先生,便将心思放在了墨宝上。


    檀光先生乃是太后外祖,与太后感情甚好,逝世时一场大火将他的遗物都烧光了。


    “赐座。”


    得到皇帝的许可,慕辞烨走到自己的位置上坐下,开口为梁茹榕说话:


    “梁医师并非有意得罪,只是她家中父亲腿脚不便,还需多加照料,请太后娘娘全了梁医师的一片孝心。”


    中蜀国最重孝道,前几日太后便是用孝道来压小皇帝,今日慕辞烨不过是效仿罢了。


    提及梁茹榕的父母,太后眼中漫上一丝笑意,她意味深长地看了梁茹榕一眼。


    慕辞烨觉得有些不对劲,但又说不上来。


    这时慕辞烨的贴身侍卫附耳过来,小声说道:“王爷,刚收到消息,梁家村遭土匪洗劫,梁大山夫妇已故。”


    慕辞烨端起茶杯的手一顿:“可有尸首?”


    “当时太乱,死者过多,暗卫未曾找到尸首。”


    捏紧茶杯,慕辞烨沉声吩咐:“加派人手,死要见尸,活要见人!”


    贴身侍卫斟酌一番,询问:“这件事可要通知梁姑娘?”


    “暂且瞒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