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4章 大战来临

作品:《三国:我马谡,开局秒杀张郃

    邓艾同样如此,也需要一场大战来证明自己。


    而这潼关,在他看来,将是他的名声响彻华夏完美契机。


    拿下潼关,他似乎就能媲美在朝诸多名将,而他也将会在三国后期的舞台崭露头角。


    午时一过,天气稍稍转凉,他就迫不及待要发起进攻了。


    经过上午三四轮的冲击,潼关城里的蜀军似乎有些吃力起来。


    任何一个人不是铁打的,在高度紧张,血肉横飞,生死悬于一线的战场,透支了潜力之后,那等待他们的将是更加剧烈的疲惫。


    邓艾让亲兵将那些在山坡大树下,黄河浅滩边休息的士兵叫起!


    “列队!布阵!”


    “准备攻城。”


    这些士兵一个个非常不情愿的爬起来,匆匆找到自己的校尉和主将,列队起来。


    他们行动快捷,一定经过日复一日的训练。


    转眼间,几个万人大方阵,在潼关城外三里之处,很快就集结起来。


    这时,后方烟尘大作,马蹄声声,脚步隆隆。


    邓艾一看旗号,原来曹爽也亲自前来督阵了。


    不仅他本人来了,中军近三万精锐青州军,还有五千虎豹骑都来了。


    早已接到不惜一切代价要拿下潼关的命令,邓艾已经打算豁出去了。


    现在曹爽亲自带队而来,邓艾决定要自己带头冲锋。


    副将师纂是司马昭的主簿,这次跟邓艾来潼关,其用意未知。


    劝阻邓艾在后方指挥,由他来冲锋陷阵。


    “大将军亲自来督阵,我岂能躲在阵后苟且!”邓艾拒绝了师纂得好意。


    “这一次,大将军是势在必得,我等不能懈怠!”


    他随即披挂齐整,手持一柄战斧,走到了士兵前列。


    见到邓艾身先士卒,郭淮和陈泰也心生惭愧。


    虽然他们的带头大哥司马懿与曹爽明争暗斗,尔虞我诈,但在国家利益面前,司马懿却让他们保存实力,一想起来,就有些不厚道。


    中军之中,突然一片哗然。


    曹爽居然下马走到了战鼓面前。


    咚咚咚!


    肥胖的身躯,剧烈的抖动,圆乎乎的脸蛋,随着鼓点在颤抖。


    “大将军亲自为吾等擂鼓助威,成败与否,在此一举!”


    邓艾激动起来,对着身后的士兵振臂高呼。


    呜!


    曹爽擂响战鼓之后,一声悠长的号角响起!


    十多面牛皮大鼓同时擂动,地面为之颤抖。


    邓艾热血沸腾,手持朱雀战斧一举:“将士们,随我冲锋!”


    “冲啊!”


    “杀啊!”


    这一次,邓艾已经全面部署,将前军和左右两军三万多人全部投入!


    两万人攻击城头,一万人冲击瓮城,捣碎内城城门。


    不管死多少人,必须冲进潼关城里。


    而潼关城头,王平双眼充满了血丝,呼吸急促起来,脸上神色无比凝重。


    如果不是昨天的疑兵之计,全体得到充分休息,恐怕他和前军这些两万士兵,早已累得瘫倒在地,就连抬起手指头的力气,也会变得非常艰难。


    魏军不知疲倦,从辰时进攻到了午时,根本没有停歇过。


    就像黄河岸边的浪,一波接一波。


    除了赵统的骑兵队,其余刀盾兵,长枪兵,弓弩手,弓箭手,大刀兵,各兵种分为两拨,交替在城头作战。


    而人数,以肉眼可见的方式,不断锐减。


    一千投石兵,作为预备队,也加入了城头防守的战场。


    他们把城里的大石块几乎都挖了个遍。


    巨大的投石车,连续投出几十次之后,枢纽也变得滚烫,再下去,这些投石车就要毁了。


    在中午魏军如潮水退去之后,王平难得有了喘口气的机会。


    他让向朗和秦宓运送粮草来的四县守军,将干粮和水送到了城头,让疲惫不堪的士兵得以补充能量的机会。


    士兵们狼吞虎咽吃完干粮,还没歇息多久,魏军又来了。


    而且,这一波的强度,恐怕是前所未有。


    王平在城头,看到了曹爽的中军大旗,也看到了密密麻麻三四万人如潮水般涌来。


    三四万人,乌泱泱如蝗虫一般。


    不仅人海如潮,魏军将仅剩下的井栏和投石车也全部用上。


    冲车太大不能进瓮城,他们几十个大汉抬着一根巨大的擂木,呼哧呼哧,在一张张巨盾的掩护下,也随之人潮,汹涌而来。


    蜀军看到这个气势,不由得心生胆怯。


    那些刚上城头的预备队,牙齿不由得格格打颤起来。


    “前军的将士们,打起精神来!”


    面对魏军这次如同山崩地裂的攻势,王平一脸平静。


    他转过身来,背对城外,毫不在意万一魏军放冷箭。


    “我们已经挡住了魏军一个上午的进攻,他们已经孤注一掷了!”


    “如果我们挡住这一波,那么,胜利必将属于我们!”


    他大声对着城头士兵喊话,做战前鼓舞。


    他的话,通过身边的传令兵传到潼关城头每一个角落。


    忽然,一个士兵开口唱起来:


    “狼烟起,江山北望”


    “龙起卷马长嘶剑气如霜!”


    “”


    一人开唱,身边的人如同瘟疫感染一般,不管会不会唱的,都跟着一起吼了起来。


    阅兵军演那日,百人齐唱军歌的场景历历在目,已经如一颗种子般在这些士兵心中生根发芽。


    这支前军,经过两日残酷战争的洗礼,血与火的锤炼,昨日还在谈笑风生的战友,今日已然变成一具冰冷的尸体,生死就在一瞬间。


    唯有拿起武器,前赴后继,血染疆场,才是铁骨铮铮的好儿郎!


    他们来自不同地方,有汉中,有陇右,有荆州,有蜀中,也有关中。


    不过此刻,当军歌唱起的那一刻,每一个人都深深感到,他们是一个集体,是生死与共,可以将后背相托付的战友。


    歌声嘹亮,响彻天地,黄河为之颤抖!


    这一刻,这支前军,有了魂!


    是军魂!


    看着士兵们一边高歌,一边有条不紊进行战斗准备,王平赵广赵统徐良黄舞蝶等一众人,心潮澎湃。


    他们没想到,马谡这一首激扬振奋的歌,将这支军队注入了灵魂。


    马谡组建前军,他撒手不管,只提出了方向和构思,其余都是王平在落实。


    然而,一首军歌,却让这些士兵为之鼓舞动容,震撼内心。


    将是兵的胆!


    从街亭以来,马谡指挥还是亲自参与的每场大战,无比是胜利而告终!


    这一次,马谡绝不会让他们失望,更不会让他们意外!


    他总会在恰当的时候,出现在最需要的地方!


    “将士们!”


    “我们的都督,马将军,此时,我想已经身在魏军的后方!”


    “拿出我们的勇气和顽强,将魏军牢牢拖在城下!”


    “马将军,将带领我们,大破魏军!”


    王平向士兵透露了这个震惊消息。元宝小说


    马谡悄悄去河东,只有黄舞蝶和王平两人知道,其余的人,都以为他还在城中。


    什么!!


    全体都振奋无比。


    “大汉!”


    “威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