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2章 四处起火

作品:《三国:我马谡,开局秒杀张郃

    “陛下是否安然无恙?”曹爽问。


    “听皇后说起,陛下要来主持朝政了,不过,看样子身体有些支撑不了多久!”


    “这几日,陛下多次让皇后将太子带到面前!”


    “看这情况,估计是要托孤了!”


    曹义将这些情况向曹爽告之。


    而桓范也上前说:“郭太后那边好像被人吹了什么风,多次在陛下面前隐晦说了对大将军有些不满的话,而司马懿似乎也在蠢蠢欲动了!”


    “桓先生,司马懿那边有何异动?”曹爽一听,继续追问。


    郭太后曹爽根本不惧,他更关心的是司马懿。


    “前日朝会,蒋济钟繇等人上书弹劾大将军,提议要请司马懿回朝堂!他们说只有司马太傅才能与诸葛亮抗衡!”


    曹爽顿时大怒:“这几个朽木老儒,上窜下跳,真是令人生厌!”


    “等我得胜回朝,定要将他们好好清算!”


    “大将军,潼关战事如何?”桓范担忧问道。


    他明白,曹爽这次出征,报仇是一方面,更重要是建立战功,打破朝中那些人口中只言司马懿才是诸葛亮马谡对手的言论。


    “攻城快两日,蜀军坚持不了多久!”曹爽不快的回道,“不出几日,蜀军必败!”


    “可我刚进营中,发现士气低迷,而且天气炎热,大将军没跟我等说实话吧!”


    桓范毫不客气说道。


    “还是瞒不过桓先生,我全权让邓艾主持攻城之事,虽然我军准备充足,轮番进攻,不仅没有进展多少,反而折损了不下一万士兵!”曹爽尴尬的说。


    “大将军,天气炎热,不如先退兵,等秋高气爽,再来作战!”


    桓范想了想,“此处可留下邓艾将军在此,大将军还是先回许都!否则,朝中生变!”


    曹爽一时间,有些犹豫起来。


    他之前一直在许都,养尊处优。


    现在带大军亲征,条件比起许都来,那相差不是一星半点。


    才来潼关两天,就让他非常不适应。


    可是,这样退兵回去,于朝中如何交代?


    当初可是他独断专行,不同意与蜀汉和谈,坚持用兵。


    他有些惭愧看着他的这位智囊。


    桓范也跟他建议,与其攻打潼关,还不如从并州出兵,渡过黄河,绕过潼关,直插关中腹地。


    曹爽考虑到黄河天险,粮草难以续继,没有采纳桓范的意见。


    现在,他有些后悔了。


    “大将军,速下决断!在潼关耗下去,对我等不利啊!”


    桓范大声劝道,曹义也一起力劝。


    “唔河东的粮草即将运到,不如先攻打几日再说!”


    曹爽皱着眉头,“邓艾言潼关守军这两日也折损不少,城中也就万人,他们坚持不了多久!”


    “我已传令河东郡和冯翊郡两处大军开拔,两处大军有6万人,准备在潼关后背发动攻击。”


    “如此声势浩大,诸葛亮在长安自顾不暇,断然不会支援潼关!”


    “大将军”桓范还想努力劝阻,却被曹爽粗暴打断。


    “桓先生,朝堂的情况我已经清楚,你与吾弟先回许都,关注下司马懿的动向才是要紧!”


    “先生去吧!”曹爽催促道。


    “唉~!”见曹爽又不听劝,桓范一阵无奈。


    突然,一个探马飞奔而来,神色慌张。


    “大将军,大将军,不好了!”


    “何事如此慌张?”曹爽一脸不快,眼皮跳动了一下。


    “大将军,河东郡守将郭循,带着河东太守王凌筹集的十万石粮草,并没有南渡黄河,而是从芮城向西,往蒲坂津而去!”


    探马气喘吁吁说道,“巡河守军发现,从潼关的黄河岸边,有二十艘船逆流而上,似乎也奔蒲坂津去了!”


    什么!!!


    曹义和桓范顿时大惊失色。


    “郭循想要干什么?”曹爽一脸怒色。


    这支河东军他本想护送完粮草到灵宝,就调到冯翊,让毋丘俭指挥,对关中施加压力。


    六万人出现在冯翊,那渭南长安咸阳铜川等处不得不增加兵力防守。


    不指望他们攻城掠地,夺回关中,只要让诸葛亮无兵增援潼关就够了。


    现在诸葛亮的兵力一大部去了凉州,关中顶多万人,还有防守渭河泾河沿岸城池,不可能有多余的士兵派到潼关。


    曹爽只要拿下潼关,冯翊那边就同时行动,两路齐发,关中说不定就能收复。


    一旦拿下潼关,收复关中,一来为曹真报仇雪恨,二来狠狠打脸司马懿。


    可现在,郭循却不听指挥,擅离职守,没有护送粮草来灵宝,而是去了蒲坂津。


    “大将军,郭循有可能投敌!”


    桓范眼珠一转,说出了这个让曹爽难以接受的推断。


    “他已经封为将军,关内侯,怎么会投敌蜀汉?”曹爽和曹义感到不可思议。


    “大将军别忘了,他是汉中人士,河东军起码有两三千之众,也是汉中人士!”


    “而且这个郭循,在河东并无家眷,孤身一人!”


    “在现在这个节骨眼上,他一旦起了异心,联络蜀汉那边,待价而沽,难免会做出这等事情来!”


    “从他目前这个行为,十有八九,已经和蜀汉眉来眼去了!”


    桓范对曹爽这次指挥调动的各方军队还是比较熟悉。


    “这”曹爽脸色发青,他心疼的是那十万石粮草。


    这可够他一个月之久了!


    正因为有河东郡就粮,他没有向司州方面要粮草。


    曹爽一下子踌躇起来。


    十万人,每天消耗惊人,携带的粮草也只有7日之用。


    好巧不巧,又一信使骑马飞奔而来。


    看其旗号,竟然是荆州方向八百里加急。


    信使一到营中就滚下马来,而那马匹已经口吐白沫,倒地不起。


    “报!”信使挣扎着起来,拿出一封信。


    曹爽顿时有种不详预感,他火急火燎打开一看,脸色变得无比黑沉。


    “平南将军夏侯玄呈报大将军亲启:汉东遭受袭击,上庸郡城下出现蜀汉汉中军旗号,魏兴郡太守申耽开门投降!”


    从荆州到潼关上千里,一路快马日夜不休也要好日时间。


    夏侯玄发出急报到曹爽收到,显然已经过去多日。


    恐怕此时,上庸也不保了吧!


    曹爽没想到,马谡守着这潼关,竟然让汉中那边打起了汉东的主意。


    这和他进攻潼关,让河东和冯翊做进攻关中态势,颇有异曲同工之妙。


    不同的是他曹爽,面临着汉东三郡已经攻下其二,河东军郭循的投敌,十万石粮草被劫,潼关迟迟不下。


    简直就是四处起火!


    这这如何是好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