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章 丰富的系统奖励

作品:《三国:我马谡,开局秒杀张郃

    “咳,咳咳咳!”


    司马懿看到马谡大笑,也跟着皮笑肉不笑,身上却冷汗淋漓。


    他虽然很有把握马谡不会杀他,但是万一马谡脑子一抽,把他咔嚓了呢?


    笑了好一会,马谡停了下来:“好你个司马懿啊,果然是个老狐狸!”


    “我今天就放了你,不过”


    司马懿心一跳,不知马谡会提什么要求。


    “我们大战数月,饿殍遍野,民不聊生,百姓水生火热,我保证,一年之内,不会再对曹魏用兵!”


    司马懿松了一口气,要是马谡一鼓作气向东进军,拿下洛阳,便威胁了许都。


    不过,他也知道,蜀汉连续拿下了陇右和关中两块肥肉,需要一定时间消化。


    何况,关中平原,还有陈仓蓝田冯翊这些地方没有攻下,文钦还有一万多人在关中。


    马谡需要先解决这些问题。


    “你放心,我回去之后,也会便面陈我主,遣使求和!”元宝小说


    司马懿说道,“我指渭河为誓,一年之内,保证不会西犯!”


    “得了吧,你就别发誓了!”马谡嗤笑道,“你发的誓,就像放屁!别侮辱了如此清白的渭河!”


    司马懿一惊,这个马谡,好像能看穿他的心思一样,他讪讪不语。


    “就算你想发兵,曹睿也不会同意了,他一定会跟我求和的。”


    马谡嘿嘿一笑,“曹霖还在我手上,关中还有这么多许都来的士兵,难道,他不想要回去吗?”


    “我主宠爱洛阳王,体恤士兵,这是必然!”


    “有件事,需要你促成!”


    “请讲!”


    “和谈之后,我打算在函谷关和潼关之间择一地开権场,让两国之间自由贸易,省得河东崔家和颍川钟家天天偷偷摸摸找我干些走私的勾当!”马谡说道。


    “如此甚好!”


    司马懿举双手赞成,“老夫竭力所成。”


    这个赚钱的玩意,他早就想光明正大染指了。


    两人又聊了一些风土人情的话题。


    “老夫也拜读了幼常所作的《春夜喜雨》和《千里共婵娟》,惊为天人,不知何时能与幼常煮酒话诗,泛海词林啊!”


    “呵呵,随口而作,贻笑大方,没想到仲达也是喜爱诗词之人啊!”


    “陶冶情操,陶冶情操,哈哈!”司马懿的脸上,恢复了红润。


    月近中天。


    马谡没想到跟司马懿居然聊了这么久,始料未及啊!


    这时,山丘下有一队人匆匆赶来。


    “太傅,太傅!”


    他们低沉着声音呼喊道。


    “你的手下来找你了!”马谡说道。


    “那那幼常,我们就此别过,今天你对我说的话,我铭记于心。”


    司马懿颤颤巍巍拱手道,“我今晚就率部连夜北渡渭河,返回许都!”


    马谡也不说话,脸色一沉,手一伸,龙胆亮银枪挽了个枪花。


    突然,咻的一声,从司马懿耳边擦过。


    枪风刮得司马懿老脸生痛,几根胡须被刮了下来,吓得他小腿发抖。


    “幼常,你你难道反悔了?”


    “今天我能放了你,下一次,照样能抓到你!”马谡冷冷说道,“你的命,我随时能取!”


    司马懿不敢说话,眯上了眼睛。


    一阵马蹄声起,等他睁开眼,马谡早已远去。


    刘晔陈泰司马昭等人也发现了山丘上的人影,急忙跑来。


    “太傅,你没事吧!”几人急切问道,“马谡那狗贼,没拿你怎样吧?”


    “马谡被我言辞说动,弃我而去!”司马懿淡定说道。


    在下属面前,当然不能说是马谡不杀他而放过了他。


    这多丢面子啊!


    “太傅真乃神人也,没想到马谡那狗贼竟然被太傅三寸不烂之舌击退,啧啧啧!”


    陈泰刘晔惊叹不已。


    “此地不宜久留,我等速速北渡渭河,远离关中!”


    有侍卫牵过一匹战马。


    司马懿翻身上马,飞奔而走。


    马谡骑着雪里骢,朝着长安城慢慢前行。


    叮~!


    一声脆响,脑中响起了机械的声音。


    “恭喜宿主完成子午奇谋全部任务!”


    “奖励初级兵器坊一间,铁匠100人!”


    “奖励初级化工坊一间,工匠100人!”


    “奖励初级造纸厂一间,工人100人!”


    “奖励红薯种子100斤,马铃薯种子100斤!”


    “”


    嘶!


    马谡惊呆了!


    没想到这个系列任务的完成,真的有如此丰厚奖励啊!


    兵器坊,他可以打造陌刀,横刀,明光铠这些足以傲视三国的武器装备;


    化工坊,可以大批量生产比如肥皂,玻璃,精盐等等赚钱的商品;


    造纸厂更不用说,这个实在是太逆天了。


    东汉的毕昇,发明了造纸术。


    由于做工复杂,流程繁琐,原材料紧缺,可生产出来的纸张拿去擦屁股都嫌弃它粗糙。


    但是,这样的纸,却很珍贵。


    只是皇室官府和大家族内使用,普通老百姓根本用不起。


    甚至一度,蜀汉军方还在使用竹简和绢布记录,传递信息。


    有了造纸厂,不仅大大提升效率降低成本,生产出大批量的纸张出来。


    而且,整个社会将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无论是蜀汉东吴还是曹魏政权,管理地方需要知识分子。


    三国人才的选拔,沿用的是东汉察举制,辅以征辟制。


    说白了就是当权者去考察人才,选拔录用社会知名人士,然后互相推荐。


    汉末三国,一些世家大族把持着大量文化典籍,不肯外传,导致普通人没书可读,书籍流传全靠抄。


    更没有上升仕途的机会。


    他们因为家中有了书籍,掌握着知识传承。


    这样一来,世族大家因为有了文化传承,能培养大量人才,进入仕途,影响着朝政。


    而他们,凭借这天然的优势,渐渐形成了一个个利益集团,位高权重。


    比如颍川望族--钟家,代表人物钟繇;


    颍川豪族--荀家,荀彧荀攸两叔侄;


    山东琅琊诸葛家,蜀汉诸葛亮,东吴诸葛瑾,魏国诸葛绪诸葛诞;河内司马家,有司马懿在内的司马八达;


    江东陆家,比如陆逊。


    另外还有弘农杨家,河东崔家等等。


    那造纸厂的到来,就可以大量造纸。


    印刷术也马谡也知道其中原理,指导工匠研发,定能让书籍广泛流传。


    从而打破这些世族门阀的知识垄断地位,给普通人一个上升渠道,涌现更多的人才。


    这三样奖励,将会大大增加国力,促进社会变革。


    那么这200斤红薯和马铃薯的种子,加以培育,广泛播种,将会丰富主粮,不再依靠单一的小麦和稻米,大大解决蜀汉的粮食危机。


    每一样,都惊世骇俗!


    马谡兴奋起来,系统诚不欺我也!


    有了一年的和平时间,蜀汉的国力,将会翻上几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