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章 小宗入大宗!将贾瑛赶出贾氏一族!

作品:《红楼:上错花轿,王熙凤心态崩了

    皇城。


    看到贾瑛好像是真的什么都不知道。


    庆隆帝只能是摇了摇头,十分无奈道:


    “这件事朕会让锦衣卫再去暗中调查!”


    “你小子最近不要再惹是生非了!”


    “朝中大臣还有太上皇都对你的行为颇有微词,朕虽然贵为天子,但也不能独断专行,也不是每次都能帮你打圆场!”


    这话听起来这么那么奇怪呢?


    刑部尚书史鼎垂手而立。


    心中不由得高看了一眼贾瑛。


    看似风风火火不会阿谀奉承、甚至于到处得罪朝廷大臣的贾瑛,实则却是最受庆隆帝信任和倚重的,否则也不会让庆隆帝如此明目张胆的偏袒护短。


    史鼎突然间想到。


    自己的大侄女史湘云,因为早年父母伤亡,所以经常借住在贾府由贾母照料。


    贾母原本也是史家人,保龄侯、尚书令史公的长女。


    所以常说贾母乃是天生富贵之人。


    原本贾府、史家关系极好。


    只是这些年。


    两家人因为立场不同,所以选择了不同的派系,继而关系逐渐疏远。


    甚至于。


    两家人很少再有来往,唯独只有史湘云这个早年没了双亲的孤儿,偶尔才会去几日贾府。


    史湘云没了父母,在史家是一个不起眼的姑娘。


    所以哪怕贾府、史家关系疏远。


    史湘云依旧能够在两家之间往来,因为也没什么人会在意。


    看到贾瑛这般受庆隆帝信任。


    忠靖侯史鼎不由得心中暗忖。


    或许可以借着史湘云这个大侄女经常来往贾府的关系,和贾瑛能够交际。


    区区伯公、中郎将!


    绝不是贾瑛的终点!


    御书房。


    等到贾瑛大大咧咧离开之后。


    庆隆帝无奈地连连叹气。


    “这小子除了打仗厉害,其他地方简直就是缺了根筋,你说他是真的不知道秦家姑娘的身份吗?”


    史鼎闻言立即回道:


    “贾瑛早年没了母亲,父亲也是在道观不问世事,所以缺少了父母的教导,京城里的很多隐晦之事都不知道,倒也不奇怪了!”


    “忠勇伯虽然是公门之后,却也没有过上世家子弟的日子,所以行事怪诞,天马行空!”


    这两句话。


    多少有附和庆隆帝和替贾瑛说好话的意思。


    庆隆帝闻言。


    顿时气消了一大半。


    “这小子确实和普通的世家子弟不一样!”


    “只是这性子太过随意,还需要再磨练磨练!不过朕可不管他做事什么风格,只要能帮朕打赢金人就行!”


    “朕只要能打胜仗的将军!”


    宁国府。


    贾珍脸色不善,几乎是咬着牙低吼道:


    “是不是都清理干净了?”


    贾蔷微微垂首,压低声音道:


    “按照老爷的意思,已经把知道这件事的人都送到海外去了,再加上贾蓉已经死无对证,就算是刑部的人调查起来也没了后续。”


    原来。


    找贾蓉顶包这件事。


    是贾珍早就策划好的。


    贾蔷也是奉命行事。


    其实多年前宁国府就出现了后继无人的状况,贾代化没有亲生的儿子,所以只能是抱养了两个支宗的孩子。


    其中抱养的孩子中,老大贾敷夭折。


    只剩下次子贾敬。


    所以宁国府主人,实际上早就不是当初的嫡长一脉了。


    而当年贾敬在被抱入宁国府后。


    贾蔷就成了贾敬原支的唯一子孙。


    这也是时常有人诟病宁国府是小宗入大宗的原因。


    如今贾蓉死了。


    就剩下贾蔷这个小宗的子嗣,能够继承贾珍的爵位了。


    贾珍很是欣慰道:


    “这件事干得不错!”


    “贾蓉一死,这件事算是查不到我们的头上了,你日后好好勤勉替我办事,将来这偌大的宁国府,就要靠你来继承了!”


    贾蔷闻言顿时欣喜若狂。


    宁国府!


    四等爵将军!


    足以令任何小宗的子弟为之疯狂。


    “叔父放心!”


    “侄儿必然是殚精竭虑,只听着叔父的话!要是叔父原因,侄儿更是能够将叔父视为自己的亲生父亲一般,绝无二心!”


    贾蔷赶忙表忠心。


    贾珍皮笑肉不笑。


    实际上。


    一个连自己亲儿子都能随便舍弃的人,真的就那么好心吗?


    不多时。


    贾赦带着贾琏又匆匆赶来。


    “听说贾蓉死了?”


    贾琏进来后,连忙就开始追问。


    本来还面无表情的贾珍、贾蔷两人,立即装出一副悲痛欲绝的表情。


    贾珍哭得肝肠寸断,抱着贾琏叫骂道:


    “这个贾瑛不是东西啊,连自己的亲侄儿都能下得去手,你大哥哥我就这么一个儿子啊,现在连唯一的血脉都没了!”


    “大哥哥我要断了香火,日后怎么见列祖列宗啊!”


    贾赦父子二人相互一眼。


    只能稍加安慰。


    过了好一会。


    贾珍这才冷静下来,随后怒气冲冲道:


    “这件事还没完!!”


    “我已经以贾氏族长的身份,派人去金陵请贾氏各房的房长入京,到时候我要将贾瑛这个不肖子孙,彻底从贾氏族谱中踢出去!”


    “贾瑛仗着我们宁国府的名声在外招摇撞骗狐假虎威,我要让他变成没有宗族的无根无萍!”


    宗族对于当官的人来说,自然是无比重要。


    尤其是那些爱惜自己羽翼的文官。


    贾赦也是点头同意道:


    “这件事我会以贾氏柱首的身份,鼎力相助,只要各房房长一到,就立即将贾瑛踢出去宗祠族谱,我看他还怎么敢自称是宁公后人!”


    贾氏家族共有20房人,宁国公和荣国公亲派有8房人居住在京城,其余12房人居住在金陵老家。


    金陵四大家族,大都是出自金陵。


    只有少数发迹的几房人才搬到了京城。


    其中史家定居在京城的族人最多,同为金陵四大家族的薛家,则是因为早年站错了队,接连遭受众创被迫回到金陵,暂时没有薛家人住在京城。


    只是这些人根本就不知道。


    宗族观念对于贾瑛这种人来说,几乎就是浮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