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49 章(三合一)
作品:《金牌卧底被迫成为大导演》 当晚乔翼桥就赶到了钱悠的房间里。
他看着钱悠的两个黑眼圈,揶揄道:“不是说不熬夜的吗?”
钱悠苦笑:“这不是剪high了吗?要怪也怪你,拍成这样!”
乔翼桥心中一惊,忙问:“拍成哪样?”
“拍的这么好啊!”钱悠仰天长啸,“一场接着一场,根本停不下来!”
“啊……”乔翼桥被当面夸奖,有些不好意思,“那我们现在看看?”
钱悠看看表:“虽然说我应该休息了,但你要不看完这一遍,我也睡不着。”
“行,那我们就看看。”乔翼桥说道。
钱悠关上了屋里的灯。
只留电脑屏幕,散发出幽暗的光线。
乔翼桥的心跳又快了起来。
虽然这不是他第一次看自己剪得片子,甚至不是第二次,但一到这个环节,难免还是会觉得紧张。
粗剪的版本有172分钟,几乎等同于三个小时。
但影片的粗剪版本一般都是这样的,很多项目的粗剪时长甚至超过四个小时,都很正常。
乔翼桥看着的时候,在前一个多小时还带着十足的忐忑,但越看越放松。
他自己的戏,竟然自己也看进去了。
好几次,他都得强迫着自己从剧情中跳出来,用一个审片者的眼光去看片子,找片子有没有逻辑漏洞,哪个画面好不好,甚至是有没有穿帮和表演方面的不足。
但钱悠剪辑的非常细致,这些基本的问题几乎没有,乔翼桥就算是瞪大了眼睛也很难找到一两个。
于是,他就把重点放在了影片时长上。
众所周知,影片时长是影响排片的重要因素,一个180分钟的电影,一个影厅一天可能只能放两场,但如果是120分钟,则可能放三到四场,差异显著。
但着重看影片哪里能缩减也有苦处。
乔翼桥觉得每一个镜头、每一句对话都很有必要,而且拍的也算不错,真的舍不得拿掉。
而钱悠找乔翼桥来看影片的意义也就在于此,毕竟这是他剪出来的东西,每一分每一秒都是精心设计过的,想要删掉一部分,自己心里那一关都过不去。
影片放完,两个人都沉默了。
“你觉得咋样?”钱悠问。
“我觉得特好。”乔翼桥答。
二人:“……”
完蛋。
这真不是因为两个人臭屁,觉得自己拍的是最好的。
关键是,现在整个故事很流畅,每个人物的转折也都很充分,尤其是故事的后半段,在自然灾害来临之后,一切都显得特别惊心动魄,而每个人物完成的成长也很好看。
真的不知道该从哪下手!
而且,即使没有特效,光看镜头语言,甚至都能感觉到那种紧迫感。
他们几乎都可以预想到之后加了特效的样子,应该会更好。
于是,乔翼桥和钱悠两个人一时间真的有点陷入迷茫之中了。
要不就按170分钟的版本去做?
但乔翼桥很快否定了这个想法。
现在都170分钟了,加上片头和片尾,《高墙倒塌时》最后很有可能超过180分钟。
这在商业片里绝对是个劣势。
不说会不会影响排片,就说如果观众知道这片子这么长,会不会选择来看也更是个问题。
更何况题材也没有那么讨喜。
二人思来想去,决定集思广益。
于是第二天,乔翼桥集结了整个剧组的人,还有在这上课的齐红,一起看片。
幸亏亦正校园之前在三楼装修出来了一个看片室,一百多号人挤在里面,地板上都坐好了人,将将能坐满。
大家要看片了,兴致都十分高涨。
就连齐红也很想看看乔翼桥这第一部商业类型片大作,早早来到了前排,甚至拿出了表和笔记本,打算记录下来。
放映开始。
乔翼桥坐在了最前方。
他要盯着每一个人的反应——如果这人走神或者撇嘴了,那就说明这段戏很有可能没有那么好。
他还是头一次这么期待观众给一些“不好”的反应。
幸好他善于观察,有一些人做出了很细微的微表情表达不满都被他一一发现了。
比如第一场戏的群架,大家看的时候不少人都出现了撇嘴的现象,觉得血腥。
后面有些玩足球、篮球的戏也太长了,有人打哈欠。
出乎意料之外的,合唱的戏虽然有近乎五分钟,但大家都看得很投入。
乔翼桥想了一下,可能是因为那里已经将近影片中段了,大家也需要一个“气口”去休息休息。
这种节奏的安排,他也当做经验记下了。
而到了地震的戏的时候,大家就开始眯着眼睛看了。
乔翼桥知道,这说明这部分戏的亮度太暗了。
还有很多细节……乔翼桥都根据观众的反应,一一记录下来了。
放映结束后,乔翼桥正想找几个人问问,没想到放映室里响起了掌声。
这让乔翼桥感觉到有些意外。
“我很久没看到这么……丰富又细腻的片子了,”齐红也鼓着掌,“没想到你能把一群囚犯的戏做的这么细腻感人,尤其是最后一幕,国歌声响起,连我都有些动容了。”
乔翼桥听完齐红的评价,感觉到了一阵安心。
如果这部戏能打动齐红,应该也能打动一些别的观众吧?
“当然了,还是有些小问题,”齐红拿出一个笔记本,乔翼桥见笔记本上记录了一些看片时的心理感受,“第一就是太长了,第一场戏、第八场戏、第……这十几场戏节奏都有些拖沓,乔翼桥,你要知道,我们是电影,不是电视剧,其实很多戏进行到一半大家就知道后面的发展了,不需要完全讲出来。”
乔翼桥把齐红的意见一一记录下来。
“还有就是,
我想问问,
你的演员们,真的没有相关经历吗?”齐红不确信道,“中间穿插的采访都太出彩了,让人很难不怀疑是……本色出演。”
齐红说完,全场都笑了。
乔翼桥也只能礼貌微笑:“啊……这个,真不是。”
“那不得不说,你不论是在选演员,还是在导演本身的技巧方面,都已经非常厉害了,”齐红笑着点头,“很期待最后成片的样子,不过我还有个小小的建议。”
乔翼桥认真道:“您请说。”
“我注意到,你的演员在表演的时候,台词似乎不是那么的好,不过现在只有同期声,还听不出来太细致的部分,”齐红想了想,“你有没有想过,配音的时候,让他们说自己的家乡话呢?这样能削弱一部分念台词的感觉,也更有生活质感。”
让演员说方言……
确实是个好主意!
乔翼桥之前也觉得,虽然这些演员的表演都很到位,但毕竟说台词的功底不是一朝一夕的功夫,有的地方还是稍显生涩。
但有了齐红的这个建议,那就没问题了!
让演员们说家乡话不止能削弱念台词的感觉,还能更接地气,也更有话题度。
正好姜卫国他们几个人本就来自天南海北,带点家乡话也更真实!
齐红不愧是大导演。
说的问题都是一针见血。
齐红说完意见之后,乔翼桥又询问了其他人的相关建议,把一些共同意识到的问题结合他自己的观察都记录了下来,然后和钱悠仔仔细细对了一遍,算了算,大概能把电影时长缩减到一百三十分钟左右。
这就够了。
钱悠继续去剪辑了,临走的时候把三个硬盘交给了乔翼桥。
“这是所有需要特效的镜头,我都标注好了,”钱悠说道,“接下来你就可以找特效公司去做了,我们两边一起推进,这样更快些。”
乔翼桥收好硬盘,点头道:“好的。”
……
乔翼桥带着三块硬盘,再次飞到了燕京。
这年头,大点的影视公司似乎都在燕京,乔翼桥在飞机上还想着,以后要不要在燕京成了个办事处之类的,方便运作。
但下了飞机查了查燕京的房租,这个念头就被打消了不少。
还不如往返飞呢,还省点钱。
别到时候像钱悠一样,租到了燕京那么偏远的地方,费劲不说,花钱也如流水一般。那就得不偿失了。
总之,一路照例堵堵停停,乔翼桥来到了一个影视园区。
这是他特意找的一家视效公司,名叫博记,在他们公司隔壁还有一个可以录音、混音的音效公司,两家公司在一块,也方便乔翼桥走动。
这家视效公司在行业内挺有名气的,价格便宜活儿L又快,近些年出了好几部大电影作品,乔翼桥和小何一致觉得这里可以信
赖。
?铁马倦倦的作品《金牌卧底被迫成为大导演》最新章节由??全网首发更新,域名[(
“您就是乔导吧?”吴总监风尘仆仆下了楼,“你好你好,我是这里的总监,我姓吴,咱们之前沟通过。”
前来接待的是博记公司某组的视效总监,姓吴,乔翼桥之前和这人沟通过,感觉除了有点油嘴滑舌之外,人倒是还行。
乔翼桥起身打招呼:“您好。”
“之前只听见声音了,没看到人,没想到您看上去真是少年有成,我在这行里二十多年了,还头一次见到这么年轻的导演,”吴总监一通天花乱坠,“您是从恒市过来的?来燕京习不习惯,会不会太干了?我让秘书把加湿器开开吧?”
“不用,”乔翼桥问道,“机房在哪?我们先去看看素材吧?”
虽然他是这家公司的甲方,但乔翼桥没想到上来就被拍了半天马屁。
弄得他还有点无所适从。
吴总监立即让出身位:“好,您跟我来……”
乔翼桥就和吴总监上楼了。
博记在行业里有点声望,自然是一家大公司。
楼上的机房冷如冰窟,就连乔翼桥这种不太怕冷的人都不住打了个寒颤,面前坐了一百来号人视觉设计师,都裹着小毯子在做各种工作。
吴总监找了台电脑,连上了乔翼桥递过来的硬盘。
“哎呦,这画面真不错,看来我们做起来压力也没那么大了,”吴总监一边熟练地敲击鼠标,一边说道,“我看您这边主要的需求就是一些自然灾害的特效对吧,让我看看……”
吴总监一边说着,一边看素材。
钱悠干活极为认真,已经把每一个素材需要什么样的特效都标注在画面上了,比如“这里有雨”、“这里是泥石流”、“这里的衣服上补一点血”等等……
这部分是乔翼桥已经和钱悠都对过的,省去了很多和视效公司的沟通成本。
乔翼桥见吴总监一边看着,一边在手底下记着些什么。
但机房的光线太暗,他也看不太清吴总监到底是在写什么。
如此看了大概三个多小时,终于把所有素材都看完了。
乔翼桥也又增加和减少了一些地方,稍作修改。
看完之后,吴总监笑着:“素材拍的是真不错呀,看得我都很想去影院支持一下了,首映的时候情一定要请我去……”
乔翼桥已经导演过这么多东西了,好的坏的演员也见过不少,但还是头一次看不太出来吴总监到底是真诚的还是随口恭维。
不过他更倾向于后者。
吴总监想了一会儿L,然后才说:“整体来说特效难度不大,我给您个报价吧。”
乔翼桥心道,终于进入正题了,然后开口道:“您说。”
“泥石流的镜头大概是34秒,也就是816帧,暴雨的镜头大概是七分二十二秒,也就是10608帧,还有补充血迹的镜头是1
4秒……”吴总监又数了半天。
乔翼桥也才明白,吴总监原来刚刚记录的是这些。
“然后像泥石流这种,我们称为A级别特效,收费是XXX元每帧,血迹就是C级特效,收费XX元每帧,……”
总之最后,吴总监给乔翼桥算出了一个数字。
和他们之前聊过的差不多,刚刚好在他们的接受范围之内。
乔翼桥点头:“行,就这样吧。”
“好嘞,”吴总监又恢复了阳光的笑脸,“那您跟我走,我们去看看合同。”
“工作周期大概是多久?”乔翼桥又问。
“这个不好说,我只能说尽快,”吴总监拍拍胸脯,“这样吧,我们先做泥石流的特效,大概也就是三周的时间,做好了我给您看,让您放心,怎么样?”
乔翼桥点头:“好的。”
之后二人过了一遍合同,但还需要公司盖章等等流程,乔翼桥就让他们寄给小何了。
而有了之前易思千“炸组”的经验,乔翼桥着重让他们加了一条,甲方有权利随时终止合同。
吴总监那边虽然不太愿意加,但还是照做了。
……
走出特效公司的大门的时候,天色已晚,乔翼桥久违地觉得似乎完成了一件什么事,有一种放松的感觉。
既然特效公司这边三周之后就能看第一个镜头的结果了,亦正校园那边又没什么事,乔翼桥就决定先留在燕京生活一阵。
他住进了城市西边的一家青旅,一来是为了省钱,二来他也喜欢青旅,能接触很多人。
乔翼桥被分入了一个有四张上下铺的房间,不过这里目前还没住满,只有另外一个人住在这里。
对方缩在离他最远的一架上下铺床的上铺,发型凌乱,满脸油光,从发际线判断,年龄得有三十多了,此刻正对着电脑敲敲打打。
乔翼桥本想和这人打个招呼,但看对方无比投入的样子,怕打扰了人家的工作,就作罢了。
之后的两天,他先去燕京的一些著名景点玩了玩,比如故宫、长城什么的,给自己安排了一次“特种兵旅行”,安排的满满当当,收获颇丰。
之后的几天他就一头扎进了自己发现的一个宝藏地点——小西天放映中心。
这里每天都连着播放一些或是经典或是冷门的电影作品,很多片子按照审查标准应该都是过不了的,但这里能播,应该也是电影局特意开辟出来给文艺青年补充营养的地方。
乔翼桥在这些日子里也一直没找到机会和房间里的另一位活人对话,他自己本身睡得就少,一天撑死了也就睡六个小时,但那位仁兄睡得比他还少,只要他睁眼,就能看到对方在对着电脑输出,不知道到底在干些什么。
不过乔翼桥受到了他的感召,也没有放弃工作。
他趁着三周时间,把自己想做的那个恐怖片的大纲写出来了。
众所周知,华国的恐怖片不能有鬼,不能有真实的灵
异。
所以乔翼桥只能另辟蹊径,
找到另外的恐怖点。
他在看了众多恐怖片之后,
发现了一个特点。
恐怖片中的“鬼”,或者说是“反派”,大多都是某种精神的化身。
比如《关灯后》的鬼,就是家庭暴力的化身。
比如《闪灵》中的一切诡异现象,都是孤独、寂寞的化身。
比如《咒怨》中的伽椰子,就是不公待遇与歧视的化身。
人们本能的畏惧“因果报应”等事,所恐惧的鬼的形象只是第一层,更深层次的,还是对这些情绪本身的畏惧。
乔翼桥思考了一下他最怕的是什么。
家庭暴力、孤独、不公待遇……这些他虽然也怕,但没有那么怕。
至于什么溺水、饥饿、火灾等等,更是只畏惧,但没有来自心底的恐惧。
他在这个问题上整整思索了一天,发现自己最怕的是虚度光阴。
准确的说,是年龄增大之后的碌碌无为。
他甚至在这次久违的放松之旅中都没能彻底放松下来,一种焦虑感始终在他的脑海中蔓延。
他总在担心自己去玩,或者看场电影,都是“没有努力”。
而他也会因为这种没有努力而遭到“报应”。
乔翼桥甚至不知道这种思维是哪里来的。
人怎么会因为在放松而感到更焦虑呢?
完全没有道理。
难道是从小的学习环境,逼得他这么卷吗?
而且,他问了很多人,包括萨布里和麦克李,他们甚至不是华国人,但也对这种焦虑感同身受。
看来这并不是一个特例。
而这也就成为了乔翼桥一切构思的根基。
如果有可能,哪怕只是一线可能,你愿不愿意回到过去,弥补那些未曾努力的岁月,重新开始?
如果可以的话,你愿意付出多大的代价——哪怕是,杀掉年轻的自己?
2049年,普通的中学生小青和同伴一起,接到了学校重修考试的通知。
他们在过去的高中生活里都完全没有努力学习,虚度了岁月,这次是去补考的。
但没想到,补考的时间是晚上九点整。
让他们更没有想到的是,这并不是一场普通的考试,而是一场追逃游戏。
所有学生将被分为六组,在校园的六栋代表性建筑里躲避杀手的追杀——而这些来自未来的杀手不是别人,正是老去的他们自己。这些中老们的目的也并非虐杀,而是通过一款名为“重修”的装置,将他们的意识灌注进18岁的自己体内,取而代之。
主角团们被迫要在学校中和年迈的自己玩这一场大逃杀一样的游戏,他们渐渐发现,原来年老的自己才是最可怕的杀手,因为他们完全了解年轻时候自己的一切想法、一切思维,甚至还有各式各样针对性的陷阱,让他们无力招架。
这可能是史上最缓慢、最仁慈,却最了
解猎杀对象的“杀手们”。
深夜的校园里,
厕所镜子中出现的充满血丝浑浊的双眼、迎面遇到满面沟壑的自己、哀嚎与怒吼……
都是这部“恐怖片”的卖点。
在经过两幕非常惊悚恐怖的逃生环节之后,
第三幕的时候,真相才逐渐揭开。
主角奔至一个廊桥,每块瓷砖都代表了他一生中做过的那些抉择,主角想要逆转一切,他必须重新“完美”地走过一生……
踏上廊桥的一瞬间,他被拉回了现实世界。
一切似乎只是一场梦——但真的是一场梦吗?
本以为一切都会向好的方向发展,但老去的自己的幻影如影随形,几乎逼着主角们做出与之前一生完全相反的决定。
斗转星移之间,人至中年,主角们发觉自己过得并不快乐,而与那场恍如隔世的“逃杀考试”相比,如履薄冰的人生似乎更加恐怖。
而当他垂垂老矣的时候,某家科技公司忽然推出了一款游戏——只要在游戏中猎杀掉年轻的自己,就可以在游戏中重新活一次。
主角义无反顾地,进入了那场游戏。
他希望再“重修”一次,而这一次,他要选择最放荡自在的人生。
他就这样,成为了另一场游戏的“猎杀者”,猎杀的“对象”,依然是十八岁的自己。
但直到最后,他已然分不清,自己只是游戏中一个“年轻时自己”的数据,还是一个活生生的人了。
最后,他站在学校的顶楼,看着无数年迈的猎杀者在追捕年轻的自己,忽然陷入迷茫之中。
到底什么样的人生才算是好的呢?
这个问题,也许永远没有结尾。
但太阳升起来了。
它每天都会升起。
就像是这世界上没有永远年轻的人,但永远有人正年轻。
他们总会行差踏错,虚度光阴,但只要能沐浴在真实的阳光之下,怎么都不算是糟糕的一生。
[完]
……
故事的构思虽然有点复杂,但校园恐怖的卖点充足,也避开了鬼之类的审查元素,主题也很简单——“重来一次,你未必会过得更好”。
我们不必太过担忧年轻时候的浪费时间,因为无论如何,年龄大了之后都会“后悔”。
乔翼桥感觉自己在创作的时候,似乎和自己达成了某种和解。
只要他还在呼吸,也许每分每秒,都不算是错付。
恐怖片如果想出现一些恐怖画面,又不能有真实的灵异和鬼,那么只能付诸于精神分裂或者大梦一场了。
但乔翼桥想用一个比较新的科幻设定来解决这件事。
过审是第一位的。
如果一个片子无法过审,那就什么也没有了。
而且这个电影还有个好处,就是省演员。
所有中老年的自己都将由特效化妆后的演员自己饰演。
从某种程度上
来讲,
这也能成就演员。
写完这个大纲之后,
乔翼桥松了一口气。
这就是他想做的故事。
有了这个故事,他在燕京的这段时间,也不算是“虚度光阴”……吧?
……
三周时间很快就过去了,乔翼桥接到了吴总监的电话,来到了博记,看看特效的成果。
一场泥石流的戏其实很快,大概也就两三分钟,其中需要特效的部分更是很少。
但就是这个工作量,也让吴总监的组别做了三周。
乔翼桥来之前其实在行业里打听过了。
这个时间能做出来,已经算得上是行业里比较快的了。
乔翼桥跟吴总监看完了这场戏。
说实话,和他预想的差不多,没有什么惊喜的,也没有让他很不满意的地方。
看完之后,吴总监问:“感觉怎么样?”
乔翼桥如实回答:“挺好的。”
“那就好,”吴总监笑得跟花一样,“毕竟乔导本身的素材很好,我们这也就是锦上添花,您要是能满意,我们就可以继续合作……”
话音未落,吴总监的电话忽然响了。
“不好意思,我先接个电话。”吴总监说道。
乔翼桥点头:“请便。”
然后,吴总监就接着电话走了出去。
“吴导啊,您的特效已经做完了百分之八十啦,不快不快,您的素材好,我们才这么努力做呀……”
乔翼桥:“……”
嗯,看来这位吴总监,见谁都是这一套话术。
吴总监这个电话接的有点久,乔翼桥显得无聊,就重新拖动进度条,反复观看这段素材。
但重新看了两三遍之后,他忽然觉得有点不对劲。
怎么这泥石流,这么像是两三秒钟的特效复制粘贴的?
他瞬间凑近了屏幕,又仔仔细细看了几遍,最终确认了,这泥石流正经大概只有前面的两三秒,后面的就是这两三秒循环播放。
乔翼桥皱了皱眉。
他不太满意。
但这还不是最让他感到不爽的。
他点开时间线上,泥石流的那段素材,发现了一个时间编号“20xx0618”……
这个20xx年的时间,是三年前。
乔翼桥也并非不懂技术的人,他之前学剪辑的时候已经学了一部分关于特效软件的操作。
于是他点开了这段素材的后台。
瞬间愣住了。
这段素材在过去的三年中被用过四次。
也就是说,这不是一段为了《高墙倒塌时》原创的素材。
乔翼桥本想看看这段素材还用在哪些项目中。
但这再往下的操作,就有点犯法了,乔翼桥还是没动。
正好,吴总监回来了。
“你看着觉得怎么样?”吴总监笑着,“如果可以,我们就继续
往下推进啦?”
“不急,
”乔翼桥说道,
“我怎么觉得这段素材有点眼熟?”
吴总监的笑容瞬间凝固在了脸上。
“您这段素材不是这三周做的吧?”乔翼桥又问,“之前还给别的项目用过?”
吴总监挤出笑容:“您……懂特效?”
他没想到一个导演会查到这些消息。
所以根本没太在意。
“您这段特效是三年前做的,这三年里还给别的四个项目用过,”乔翼桥摇头,“不过具体是哪些项目我就不问了。”
“也不是什么大项目,都没您这个好,”吴总监擦擦汗,“但我们行业里都是这样的,这就叫‘借’素材,您放心,特效素材是没有版权的,或者说版权都在我们自己手里,一点风险都没有。”
乔翼桥冷笑:“这也是行业里的潜规则?”
他之前只让鬼斯去问片场的潜规则了,林林总总好几百条,没想到特效也有自己的小九九。
“是呗,大家都这么干,”吴总监解释道,“而且您想,您这就是一场普通的泥石流,根本不需要花什么功夫重新做——哪场泥石流不是泥石流啊,您说对不?”
乔翼桥沉默了。
吴总监说的似乎也有点道理。
“我们这重新贴素材也是费了不少功夫的,”吴总监又道,“您要是看完觉得心里不舒服,咱们价格上还可以再商量商量。而且,甭说是我们了,你看现在那些科幻片,好多什么星球、飞船甚至好多群演贴人的建模都是共享的,大家都这么干,真的没什么问题的。”
是啊,大家都这么干,特效素材也没有版权问题。
但难道,这样就是对的吗?
乔翼桥不能苟同。
“虽然你以为泥石流都一样,但我告诉你,并不一样,”乔翼桥拖动进度条,“这里的降水量远远达不到这么大的泥石流的效果,而且泥石流上面飘着的树叶,以及土壤的颜色,都不是阿坝地区附近所应该有的。”
吴总监叹气:“哎呦,这镜头就几秒钟,观众哪会看的那么细啊?”
吴总监说的不无道理。
没有人会像导演一样,对泥石流的流速、土壤的颜色甚至是树叶的形状这么较真。
但乔翼桥不愿意做这种欺骗观众的事。
哪怕只是最微小的欺骗都不可以。
“也许这个镜头没有人在意,但如果贵司都是这个态度,一定会有别的问题,到时候会有人在意的,”乔翼桥也叹气,“我想我们还是终止合作吧。”
吴总监急了:“要么说您是新导演呢!我们和多少大导演都合作过了,这么操作从来没出过问题,怎么到你这儿L就不行呢?我都说了价格可以商量了!”
乔翼桥摇头:“我在意的是态度问题。”
“那我向您打包票,你出去,找别的特效公司,也是这么操作,”吴总监的笑容瞬间消散了,“甚至比我们还过分,价格比我们还高
呢!”
“多说无益,”乔翼桥已经起身离开了,“请贵公司删除一切我的项目的源文件,回头合同的事会有专人来对接的,告辞。”
吴总监还在说着什么。
但乔翼桥已经不在意了。
他走出博记的时候,天已经黑了。
今夜的燕京雾霾很重,看不到星星,也看不到月亮。
寒风瑟瑟,乔翼桥不自觉打了个寒颤。
是自己太较真了吗?
也许观众真的不会在意这些细节呢?
乔翼桥摇了摇头。
现在不是后悔的时候。
他的当务之急,是找到一家新的特效公司。
一家愿意尊重他和自己作品的特效公司。
之后的三天里,乔翼桥又逛了七八家大大小小的特效公司。
但只要乔翼桥问“会不会借素材”这个问题之后,合作都进行不下去了。
工期一误再误,乔翼桥甚至都想自己成立一家特效公司了。
这样才算自己走完了影视工业化的全流程。
但无论是人还是设备的投入,亦正娱乐现在都远远达不到。
这事儿L急得他晚上都有点睡不着,翻来覆去的想办法。
几天之后,他几乎把燕京的特效公司都见完了。
没有一家愿意给他肯定的“不会借用素材”的回答。
乔翼桥回到青旅之后,正苦恼着,忽然,整间屋子一片漆黑。
他还没来得及反应,只听屋子里传来一声粗重的“握草”。
是远处那张床的那位不修边幅的中年人喊出来的。
乔翼桥还以为他受伤了,赶忙问:“没事儿L吧?”
“没事儿L……”对方的回答很无力,“我笔记本没电了,正说着要充电呢,竟然停电了,幸亏我点保存了。”
这是三周以来,两个人的第一句对话。
乔翼桥耐不住好奇,问:“你一直在弄电脑,在做什么啊?”
“做作业啊。”那男人回答道。
“作业?”乔翼桥不免觉得奇怪。
虽然说是不能以貌取人,但这位男人的发际线看上去确实是经历了一些沧桑的。
“是啊,”男人推推眼镜,“我是电影学院影视技术系大三的学生。”
“啊……”乔翼桥有点惊讶,这位仁兄竟然才大三。
但他随即反应过来。
影视技术系?!
“你做的是学校的作业吗?”乔翼桥又问,“为什么不在学校里做?”
“学校机房都满了,”男生回答道,“我抢不过。笔记本电脑虽然配置差了点,也能勉强用用。”
乔翼桥不解:“为什么都满了?”
“有个比赛,我们系好多人都参与了,”男生回答,“就是做一段特效的那种比赛,每年好多呢,这次奖金也高,足足给五千块钱!”
给五千块钱做特效的比赛?
乔翼桥福至心灵。
这世界上没有比大学生更便宜且认真的劳动力了!
乔翼桥瞬间有了主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