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9 章(三合一)

作品:《金牌卧底被迫成为大导演

    不过,虽然乔翼桥拿了这么多名片,但还没有公司跟他详细谈投资的事,也没人率先承诺具体希望的投资份额,最多就是表达了一个意向。


    毕竟来到金鹤奖创投会的都是些很有经验的投资方了,他们对于一个项目总是慎之又慎,不会轻易允诺什么。


    乔翼桥知道,他们都还在观望。


    那么就让他们看看,自己是有希望的样子吧。


    当晚八点,金鹤奖创投会颁奖典礼兼闭幕式正式开始。


    乔翼桥他们准时落座在会展中心礼厅内。


    也不知道是不是组委会特意安排,他和小何两个人坐在了整个礼厅的正中间第一排。


    而他们的前排坐着的正好是郑茂。


    主持人先是介绍了一下与会嘉宾,然后说了点关于金鹤奖如何如何发展,一路怎么蓬勃壮大起来的场面话,接着就是邀请组委会主席发言。


    郑茂趁着主席在台上滔滔不绝,回头问乔翼桥:“你们拿到投资意向了吗?”


    乔翼桥低声回答:“拿到了挺多公司的意向,具体的还没有细聊。”


    “那就好,证明这个创投会还是有点用的,”郑茂点点头,“你挑公司的时候小心一点,一定要看他们过去投过的项目和如何运作项目的,懂吗?我看过太多项目都折在投资这一步了,一定不要以为拿到钱就开心。”


    乔翼桥点头:“知道了,谢谢郑老师。”


    “还有,你的剧本我觉得成色已经非常不错了,话题度也有一些,但你还要在商业性上再下下功夫,比如地震的戏、比如大雨、泥石流这种氛围,一定要做好,还有演员,也尽量找一些有票房号召力的,”郑茂又嘱咐道,“有的剧本看文字很华丽,但拍出来就平平无奇,那样就不占优势了。除此之外,你也可以先和宣传公司联络,让他们从第一时间就进组,这样后面的宣传也好做一些。”


    “好的。”


    虽然只是前辈的几句话,但乔翼桥也觉得受益匪浅。


    他在创作的时候其实没太多的考虑商业性,只是想讲述一个好故事,此刻被郑导提了提,才意识到拍的时候一定要把商业性做足。


    这每一个字都是不知道花了多少时间实验出来的。


    “如果你有任何需要,都随时联系我,”郑茂说着,递过来一张名片,“首映礼一定邀请我去,我可记着你了,你别拍砸了。”


    乔翼桥双手接过名片,笑道:“没问题,多谢郑导。”


    “不客气,”郑导回头,只留下一句,“等你到了我这个年纪,希望你也能像我这样做吧。”


    乔翼桥心底感觉一阵暖流涌过。


    然后他把这些话对小何也说了一遍,小何听完也是觉得十分感动。


    然后小何就开始低头,继续规划预算的事了。


    乔翼桥知道,这也是他做的第一个这么大的项目,压力也不小。


    希望……


    自己


    和他的同志们,都可以顶住压力吧。


    台上的主席终于唠唠叨叨的结束了,台下响起敷衍的掌声。


    之后,一项一项流程都走完,终于到了颁奖仪式的环节。


    乔翼桥知道自己应该会拿奖,但不知道会拿什么奖。


    所以现在是既期待,又没那么期待。


    经过鹿特丹电影节的磨炼,乔翼桥本以为自己不会再紧张了,但事实上,他的心依旧跳的很快。


    要知道,虽然他的项目受到了郑茂导演的好评,但台下那另外三十位评委的打分也很重要,而他们都是制片人,可能会更多的考虑商业性,也许自己的项目就没那么讨喜了。


    自己最好是能拿到创投会的最终大奖“创投评委会推荐项目”,要是拿个“华国好故事优胜项目”或者“类型优选优胜项目”也都还好,可要是拿到什么“艺术之光优胜项目”,或者颗粒无收,那可就完蛋了。


    在投资界,说“你的片子很艺术”约等于说“你的片子不卖钱,我们不想投”。


    主要是乔翼桥也没听到之前的几个项目,心里没什么判断,小何倒是都听了,也录音了,但是一时半会儿也判断不太出来。


    毕竟是有自己的项目在,滤镜太重,很难下判断。


    幸好,金鹤奖创投会的奖项并不多,乔翼桥他们也就没等太久。


    先公布的是两个赞助商的特别赞助项目和特别关注项目。


    前者给了一个小成本的恐怖片,后者给了一个同样低成本的爱情电影。


    两伙创作者上台领奖,表情有些兴奋,又有些尴尬。


    因为他们知道,拿了这两个奖,基本上就和后续的奖项无缘了。


    但至少也是奖,还有三十万的资金赞助,聊胜于无。


    台下的入围选手也都紧张起来。


    之后又是短片奖和制作中的项目奖,没什么人关注,乔翼桥也没什么太深的印象。


    然后就到了“艺术之光优胜项目”。


    乔翼桥心提到了嗓子眼,可千万别是《高墙倒塌时》。


    幸好。


    颁奖嘉宾念到的是一个少数民族的项目。


    乔翼桥长舒一口气。


    紧接着,就是“类型优选优胜项目”和“华国好故事优胜项目”。


    颁奖嘉宾公布了一个名字,乔翼桥瞬间紧张了一下。


    他知道类型优选优胜项目给自己的可能性不大,也幸亏不是自己。


    然而,在嘉宾念出“华国好故事优胜项目”的标题之后,后面紧跟着的,竟然是自己项目的名字。


    啊......


    乔翼桥的心碎了。


    他只拿到了一个“好故事”奖项。


    并不是最重要的评委会大奖。


    台下响起掌声,乔翼桥也只能带着笑上台领奖。


    颁奖词都忘了怎么说,就只剩一个劲的感谢组委会了。


    下台之后,乔翼桥不免叹


    气。


    这么多奖项里,奖金最少的就是这个,只有一十万。


    而且,金鹤奖创投会几乎没有一个项目得两个奖的先例。


    突出一个“雨露均沾”。


    这可能也意味着,自己和评委会大奖无缘了。


    说不难过是假的,可虽然有点不甘心,乔翼桥又想,还是有很多投资方加他联系方式的。


    做人也不能太贪心。


    之后颁布的是“投资人联名推介优胜项目”,给到了一个有经验的导演和编剧投递的大商业片。


    这也很能理解,那项目包含了极限运动和喜剧元素,班底也很好,看着就很能赚钱。


    终于,到了揭晓“创投评委会推介项目”的时刻。


    往年,这个大奖都有三部作品,但今年似乎也是在效仿鹿特丹电影节,只有一部作品。


    这就是整个创投会最好、最被推荐的项目了。


    颁奖嘉宾是一位近期很有流量的男明星,叫祁思齐,虽然乔翼桥不太了解他,但也知道对方的火爆,经常能在广告中看到他。


    祁思齐打开信封,微微笑了一下,凑近话筒:“金鹤奖创投会创投评委会推介项目获奖的是……”


    入围选手们都在祈祷。


    希望自己是这个幸运儿。


    祁思齐又道:“《高墙倒塌时》!导演乔翼桥,制片人何荣耀,恭喜!”


    乔翼桥:“!!?”


    他竟然拿到了最终的大奖!


    不对,他竟然一晚上拿到了两个奖?


    这在最近几年的创投会上从没出现过。


    难道评委们转性了......?


    乔翼桥走上台的时候都有点懵。


    虽然不是第一次拿奖。


    但,只要拿奖,都是件大好事。


    他晕乎乎的说完致谢词,然后又晕乎乎的下台。


    连祁思齐和他握手的时候,对他轻轻说了句什么话都没太听清。


    乔翼桥只顾捧着手里的小奖杯,兴奋了。


    这可是一百万啊。


    一百万啊,父老乡亲们!


    而且这一百万是不占投资份额的,直接是现金奖励。


    还是税后一百万。


    一百万!!!


    紧张和兴奋让乔翼桥连颁奖词都没太听清,还是后面小何转述给自己的,说评委会看中的是他项目题材的挑战性和剧本的扎实,希望更多创作者勇于挑战更多不同寻常的题材。


    ……


    在兴奋之中,整个颁奖礼兼闭幕仪式结束了。


    乔翼桥拿出一部分钱,让跟他一块来燕京的朋友们尽情去玩,但姜卫国他们拒绝了,还是想回到恒市的亦正校园,不敢太放纵——他们怕出戏。


    乔翼桥也就没再说什么,让他们去了。


    之后的一周里,乔翼桥也没闲着,每天都受邀去和各种投资方会面。


    起初见的都是一些小公


    司,可能因为小公司整个投资流程走得比较快。


    ⒈想看铁马倦倦写的《金牌卧底被迫成为大导演》第 39 章(三合一)吗?请记住本站域名[(


    乔翼桥也挺能理解的。


    虽然他的项目拿到了两项大奖,但毕竟这个题材的受众情况谁也无法预计,再加上投资方们也都知道来找乔翼桥的投资方多,所以都为了压低自己的风险,只愿意投小点的份额。


    而这份额他们还会再加上杠杆出售给别人,总之层层分剥下来,这些公司自己的投入很可能也就是几十万,就算全赔了也不会动他们筋骨,如果能赚,则是会一口气赚不少。


    等乔翼桥摸清这些投资方的门道之后,也就不愿意再见这些小公司了。


    一方面是他们给钱不多,但谈起来也十分费劲,乔翼桥和小何还得把整个预算和拍摄周期再给他们讲一遍;另一方面是因为这些投资方都要看他的完整剧本,虽然都签了保密协议,但乔翼桥也不想把剧本发给太多人看,总觉得有些隐患。


    还有一个原因。


    跟这些人聊过之后,乔翼桥才意识到,这部片子的投资大头很可能不是线上与线下费用,也不是后期,而是宣发费。


    根据这些公司估算,这部片子题材冷,话题有挑战性,是很需要在宣发上下大功夫的,每家公司的报价都是5000万到一亿之间。


    一千五百万的制作成本乔翼桥倒是好融资。


    但后续这个宣发费……乔翼桥感觉有些头疼。


    不过幸好,宣发费用是在拍摄完成之后,结合成片效果才要考虑的。


    退一万步讲,万一成片砸了,没准宣传公司都不愿意接呢。


    前期的宣传投入成本,也就是在预算基础上再加一两百万就能搞定。


    这个倒是问题不大。


    五天之后,乔翼桥基本也和这些小投资方都聊完了,有几个聊得不错,可以让他们投一投,但是拒绝的更多,也不为什么具体原因,主要是乔翼桥和他们聊的时候就觉得不太舒服。


    正好,几家大公司也发来了谈话的邀请。


    乔翼桥最先见的,就是华城娱乐的刘凯文。


    华城娱乐的办公大楼就在燕京的CBD附近,高耸入云,看上去很有气派,进进出出的都是西装革履的办公族,人手一杯星巴克,隔着三米都透露出一股精英味儿。


    华城娱乐的办公室在大楼的一十八和一十九层,乔翼桥和小何卡着点到达,刘凯文已经在电梯门外等好了,直接把两个人带入了会议室。


    会议室里还坐着四五个人,看年纪和气场应该是刘凯文的下属,乔翼桥一一和他们打了招呼就落座了。


    三人先是寒暄半晌,聊了聊燕京的天气和堵车情况,然后才进入正题。


    “我们想做主控,”刘凯文推推眼镜,“不知道您这边现在有没有主控的投资方?”


    主控的意思就是想要做整个《高墙倒塌时》的第一出品方,享有最优先的电影收益的支配权。


    当然了,


    ,


    潜在水底的意思是,希望把控电影的方向,以及……


    “您这边有什么额外的要求吗?”乔翼桥问道。


    刘凯文也不是爱兜圈子的人,只是问道:“不知道咱们电影中有没有可能加入女一号的角色?”


    “嘶……”


    乔翼桥愣了一下。


    “是这样,我们现在有一个很想推出的新人,她是戏剧学院科班毕业的,长相气质也很好,演技也不差,”刘凯文说着,就在投影上放起这位女演员的资料,“我们也希望她走电影咖的路线,想看看有没有机会加入到您的作品当中。”


    乔翼桥看着投影上,女孩长得十分青春靓丽,然后刘凯文又播放了几个视频,都是男孩去不同剧组试戏的录像。


    说实话,演技真的看上去还可以。


    现在的投资方也不会无缘无故捧一些完全不适合演戏的艺人出来了,想捧的多半是这样的艺人,自己本身条件就不错,只差一个机会。


    “但是……”乔翼桥十分为难,“这是一部监狱戏,确实没有什么女性角色。”


    乔翼桥刚刚在脑子里过了一遍,除了几个狱警的妻子之外,完全没有任何一个女性角色。


    不是他不想加,就连萨布里也有意识的想要加入女性角色,但确实是题材不合适。


    “监狱的干警和领导没有可能是女性吗?”刘凯文又问。


    乔翼桥想了想,“根据我查到的资料,男子监狱尽可能的没有女狱警,如果要她出演领导和妻子之类的角色,年龄似乎也不太合适。”


    刘凯文想了想,也没坚持,只道:“好吧。”


    然后,他又播放起了几个青年男演员的模卡和试戏视频:“那监狱的一些囚犯角色,还有狱警,请问能不能用到我们公司的演员呢?”


    乔翼桥笑了:“您就直说,想要几个人加入呢?”


    “我们的合约做的是至少五个,”刘凯文也说得非常实在,“且每个角色出场时间不能少于一分钟。”


    “明白了,”乔翼桥点点头,“回头我再看看这些人的样貌和能力,看看能不能加进去吧。”


    其实,他不想加。


    因为他希望所有的演员最起码要提前一个月进组,完全体会在监狱的生活。


    但如果投资方拿一个亿砸他。


    在不影响主体的情况下,谁他都能加。


    李凯文关上投影:“谢谢乔导了。”


    小何又问:“咱们这边想要做主控的话,打算投资的具体金额是多少呢?”


    “我知道一位都很忙,我也就不说虚的了,”刘凯文伸出五根手指,“五百万。”


    五百万……


    一个导演的第一部正经影视作品,有人愿意投五百万,要说不心动是不可能的。


    “但是,如果我们要做主控,我们有一些附加条件,”刘凯文继续道,“首先就是演员,其次还有一些商务植入要放进去


    ,最后就是对于主创、档期和宣传我们要全程把控,不知道您这边可不可以接受?”


    ……


    “㈣_[(”


    刘凯文的措辞很客气,但语气却比较强硬,“还有就是关于拍摄地点,我们比较希望大量内景戏可以在燕京拍摄。”


    乔翼桥听完,倒也没有太惊讶。


    因为给新导演配置经验丰富的摄影指导和美术指导已经算是行业惯例了。


    但他还是想挣扎一下:“请问刘先生,如果您这边不做主控,还会有这些要求吗?”


    刘凯文笑了一下:“要求自然是不会有这么多,但投资额可能也没有这么大了。而且,您确定能找到比我们出资更大方的投资方吗?”


    乔翼桥听完也只能礼貌微笑:“好的,我们再考虑一下。”


    一场商业会面就这么“模棱两可”的结束了。


    刘凯文倒是看上去非常有信心,把乔翼桥他们送上了网约车:“我们期待您的回复,路上小心。”


    回去的路上,乔翼桥就已经在联系别的大公司了。


    在之后的三天里,乔翼桥也把这些大公司见了个遍。


    但没想到,更是幺蛾子百出。


    他们的投资额度大概都在300-500万之间,走的还是“分散风险”的那个套路,而且唯一一家和华城娱乐同样想要出资500万的,更是要求把主演全部换掉,改成小鲜肉,扛票房。


    现在摆在乔翼桥面前的只有两条路。


    要么就是接受华城娱乐的合同,按他们说的做,让渡大约70%的导演权限;要么就是不停地找小投资方,靠着一一百万这样的数字,码齐整个盘子。


    所以,又纠结一天之后,乔翼桥还是给刘凯文打去了电话。


    “刘先生,请问我可以先和您公司找到的摄影指导和美术指导聊聊吗?”


    刘凯文似乎早就猜到了乔翼桥会回来找他,笑着回答:“当然,我已经和两位资深的老师都约好了,你们明天就可以见面,地点我发给您。”


    “好的。”


    ……


    隔天,一家茶室的私密包间,乔翼桥先和摄影指导见了面。


    摄影指导姓赵,在行业里挺有名的,很多大导演都用过他,之前主要拍警匪题材。


    “你好你好,”赵指导握住了乔翼桥伸过来的手,“我看了您的剧本,成色非常好,我看的也是热血澎湃的。”


    乔翼桥礼貌微笑:“您喜欢就好。”


    一人在之后的一小时里,简单聊了聊关于整部电影的构思。


    乔翼桥希望在摄影风格上突出纪实感,但又不想要太多的手持镜头,以免整体效果太摇晃,影响观感。


    而且摄影风格要有几个层次的转变,比如刚开始犯人入狱时的狭窄


    感,


    ??[,


    之后他们被管理,渐渐适应监狱生活,而且监狱改制之后,则是要突出救赎感,画面可能要明亮一些;在中段之后地震来袭,则是匆忙、混乱,再之后各种暴雨、泥石流还要映射到他们的内心……


    如此种种,乔翼桥其实都已经想的很完整了。


    赵指导听着也是连连点头:“和我想的差不多,但是我还有一些别的想法……”


    之后,赵指导就说出了自己想法。


    乔翼桥起初听着感觉还行,但渐渐地,他发现自己并不赞同赵指导的一些说法,比如他想多用特写镜头,模糊背景,突出演员的挣扎,比如他想要地震全部做CG,用镜头摇晃代替整体的摇晃,等等……


    而且最难受的是,每当乔翼桥说他不想要某种效果的时候,赵指导都会点头:“我理解你的构思。”


    然后,他会继续坚持自己的想法,并用长篇大论说自己的构思哪里哪里好,应该怎么怎么样……


    说到底,赵指导想要做的,还是一个行活儿,这方面他也很有经验。而他话里话外又觉得乔翼桥毕竟是新导演,这也是第一部正经的大荧幕作品,还是应该按他说的拍,使劲往商业性上靠拢。


    可偏偏乔翼桥从出道之时起,就被贴上了“个人风格明显”的标签。


    按照赵指导说的拍,倒也不是不行,那会变成一部很正常的作品,但乔翼桥偏偏觉得不舒服,憋闷。


    赵指导见乔翼桥的表情沉下去了,直接从背包里掏出来了一个大本子。


    “乔导,你看一下,这是我这几天画的分镜,不过因为时间紧凑,只画到了第五场。”


    “分镜?”


    乔翼桥有些难以置信地打开那个本,只见一格格的,确实是根据他的剧本画出来的分镜头。


    他有些不确信地问道:“分镜头不应该是导演自己画的吗?”


    “嗐,现在好多导演都把这活儿扔给摄影指导了,我也爱干这个,”赵指导笑笑,“您看看我画的行不行?”


    行吧。乔翼桥一格一格看起来。


    赵指导画的十分认真,并不是那种粗制滥造的火柴人。


    但仅仅是第一场戏,镜头的调度就和乔翼桥想的完全不一样。


    乔翼桥一时也分辨不出来谁的构思好坏,但他知道,如果按照赵指导的分镜拍,那这个项目,他就觉得没意思了。


    构思镜头,本来就应该是导演的活。


    不能因为行业内都有这种风气,乔翼桥自己就也变成那样。


    所以乔翼桥摇了摇头:“我不是那种导演。”


    他生来就不是那种导演,以后也绝不可能是。


    赵指导显然有些吃惊,但随即理解,收起了分镜本:“没事,你想自己设计也行,回头我们再一起改。”


    乔翼桥兴致全无,淡淡道:“好吧。”


    “那我们今天就不谈创作了,谈谈价格吧,”赵指导见乔翼桥已经不愿再说话了,“我这边的工


    资是60万一个月,


    已经不能再降了,


    不然我就做不了了。”


    六十万。


    乔翼桥之前做预算的时候就问过秦铎,秦铎告诉他行业内顶尖的摄影指导价格多半在五十万一个月左右。


    而赵指导一来就提出了六十万的价格,要么就是有点欺负人,要么就是他还需要给华城娱乐一笔介绍费用。


    无论是那个原因,乔翼桥都不愿意接受。


    所以,乔翼桥这次很坚定地摇了摇头:“谢谢您的付出,我再想想吧。”


    赵指导没显露什么神色,叹了口气:“那你就好好想想吧。”


    送走了赵指导,美术指导也来了。


    同样是业内一位很有经验的美术指导,而且拿过金鹤奖。


    但聊的过程比赵指导还不愉快。


    他想建立的监狱有点太艺术了,太风格化,和乔翼桥想要的现实质感的监狱截然不同。


    一人谁也没说服谁,然后美术指导也给了他的报价,同样是六十万一个月。


    照例,也比市场上正常的标准多了十万。


    乔翼桥已经大概明白了,肯定是华城娱乐还有自己的小九九。


    虽然是以管窥豹,但他似乎明白了华城娱乐到底是一家什么样的公司。


    和这种公司合作投资可以,但要是让他们做主控,恐怕很多预算还会回到他们自己的腰包。


    更别提那些商业植入了,小何仔仔细细看了合同,商业植入的收入他们和华城娱乐室离谱的一八分成,意思就是不但会影响他的创作,还拿不到多少钱。


    送别了两位指导,乔翼桥忽然感觉有点迷茫。


    这个圈子是不是都这样,影视投资水真的好深。


    ……


    乔翼桥没急着和华城娱乐商谈,而是先和屠愈以及钱总开了个会。


    屠愈和钱总也是想投资的,毕竟有《混乱校园》的合作成功在先,也没有不继续合作的道理。


    不过屠愈这边很坦诚:“我最多拿出一百万来投资,我们还有其他项目要运作,有点周转不开了。”


    钱总也没藏着掖着:“我这边能拿得出手的也不多,也就三百万,影视本就不是我们的主要业务,能申请到这笔钱也是看在《混乱校园》的收益不错,更多的,实在是拿不出来了。”


    有这五百万,乔翼桥其实已经很感激了。


    毕竟是一直合作的人,大家也彼此了解,乔翼桥知道他们也不太会骗自己,这五百万确实是他们能拿出来的全部了。


    小何去联系了刘凯文,旁敲侧击的问了一下,如果对方不做主控,很可能只能拿出三百五十到四百万的投资。


    可这还是比屠愈和钱总的份额要高。


    这意味着,即使他们出的钱少了,依旧是主控。


    那还不如要那五百万呢。


    可如果拒绝华城娱乐,他们至少还要找三四家公司来投资。


    这样大家的投资份额都比较平均,


    那也就意味着,所有投资方,只要超过三百万这个数字,都能来对他的片子指提出需求。


    那些需求,要么就全答应,要么就全都不答应。


    不然顾此失彼,谁也不讨好。


    在这个行业里,每一分钱可都不是白拿的。


    拿一笔就有一笔的代价。


    会议室的三个人也都陷入沉默之中。


    主要还是因为乔翼桥是一个新导演,即使拿了奖、拿了创投第一名,单有这个题材,那些投资方还是信心不足。


    他要是王逸歌,随便挥挥手都能有上千万的投资排队等着,即使有人会想塞演员、塞商务植入,但他们也绝对不会对王逸歌的镜头语言指手画脚。


    这圈子就是这么现实。


    正当三人都陷入沉默之时,小何忽然发问。


    “乔导,咱们自己要不要也投点钱啊?”


    乔翼桥抬起头。


    是啊,他也可以投点钱的。


    《混乱校园》他就完全没有投资,只拿了导演分成,这就导致虽然《混乱校园》票房不错,后续上奈飞的点击量也很好,但其实对他和亦正娱乐来讲的收益却并不算高。


    可他要投资……


    乔翼桥飞速给褚锋打去电话,一人交谈半晌,觉得最后能拿出来的,也就是在金鹤奖创投会得到的两个奖项的奖金,共计一百一十万。


    在所有投资方之中,还是个中不溜的角色。


    照样没有话事权。


    可小何一笑:“老大投一百一十万,屠总投一百万,钱总投三百万,这加起来不就有六百一十万了吗?”


    屠愈皱眉:“虽然是这么说,但是……”


    她忽然懂了小何的意思。


    “咱们就再成立一间影视公司呗,”小何往椅背上一靠,“这样不就是实打实的主控了吗?别的投资方肯定再也不会指手画脚了。”


    对啊!


    三人眼前一亮。


    “我们还可以用这家公司走账,”小何又道,“《高墙倒塌时》的影视拍摄的钱都从这个公司走也比较方便,省的和咱们现在三家公司的账混在一起,回头也说不清,这不是两全其美吗?”


    这确实是一个好主意!


    乔翼桥立马去找周融和秦铎打听了一下,一人也说,现在很多影视项目都是这么操作的。


    都怪他们几个全都没有什么影视项目投资经验,这主意竟然没想起来!


    ……


    说干就干,一家名为“花一样影视娱乐有限责任公司”的公司很快就在恒市当地注册了,而阳光城、花蕊以及亦正娱乐也很快把钱都打到了这间公司的账户上。


    乔翼桥有钱了。


    有了这一大笔投资,乔翼桥也有了再去和大大小小投资公司商量的底气。


    最后就是,华城娱乐投资四百万,只植入几个商务,并只塞两个演员,其他的小投资方则是没什么特殊要求,只要求在成片之后他们要有观影


    和提出建议的权利。


    一切都走上了正轨。


    而乔翼桥也可以开始下一步工作了。


    其实华城娱乐之前说的并不是没有道理,他的确是一个新人导演,还是需要一个靠谱的团队。


    所以小何已经去帮忙找合适的摄影指导和美术指导了,这两个是最关键的团队组成部分。


    而乔翼桥最近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把华城娱乐想塞进来的演员都看了。


    毕竟现在虽然囚犯的角色都有了,但三位主要狱警的角色还都空着。


    这三位狱警,乔翼桥也不是没有设计过,想要涵盖老中青三代。


    而且在这些角色上也要做转变。


    结合之前郑茂导演对他提过的,要多做商业层面的考量,乔翼桥也在想,是不是要放一到两个有票房号召力的演员进来。


    但有票房号召力又不贵的……


    乔翼桥一时还想不起来谁。


    也许秦铎会愿意出演那位年近六十岁的狱警,但具体的事还在商量之中,而且其实秦铎虽然国民度不低,但因为出演了太多同质化角色,所以不是太能扛票房。


    那么两位较为年轻的狱警则成了选择的重中之重。


    乔翼桥先安排了两位华城娱乐主推的演员试镜。


    两人之前都演过一些大爆剧的男三男四,积累了一定人气,在某种程度上讲也能算是扛票房的主力军。


    但乔翼桥见到一人的时候就有点失望。


    两个人长得都太精致了。


    不是说这种精致不好,而是可能不太适合年轻狱警的角色,和整体氛围也不符。


    年轻狱警刚进监狱的时候是非常凶的,因为怕管不住手底下动辄杀人放火的囚犯,但之后随着和囚犯一点一点的相处,才渐渐有了恻隐之心,在地震之后,才甘愿为了囚犯去抗吃的,在暴雨中为了他们抓住帐篷的绳子。


    而这一切的转变,只因为这位狱警,也都是受过苦难的人。


    所以,等一人落座,乔翼桥先是观察了一下他们的脸,想象着他们打扮成狱警之后是什么样,然后才开口问道:“你们能接受回头把头发剪短吗?”


    一人都留着精致的发型,彼此看了一眼,点点头:“可以接受的。”


    “拍摄周期大概是四个月,但我希望你们提前一两个月进组,”乔翼桥又问,“这也可以接受吗?”


    其中一人点了点头,而另一位则是摇头:“请问可以不提前进组吗?我今年还有一部电视剧要拍。”


    乔翼桥却也有自己的坚持:“那如果不提前进组,可能就不会有什么太主要的角色了。”


    那人点头:“可以的,我本来演技也不行,太重要的角色可能也胜任不了。”


    “好吧。”乔翼桥看他如此坦诚,也就没再说什么。


    大不了回头安排个狱警的边缘角色,只要出场够一分钟就可以了。


    然后,他才仔细观察愿意提前进组的那个人。


    这人名叫袁晨,乔翼桥看过他的简历,之前在一个大爆剧演了个意难平的男三,演技还是可以的。


    但之前那部剧是仙侠题材,当时的他是长发,看上去仙气飘飘十分契合,但现在看上去就有点太好看了。


    “袁晨,如果到时候把你变黑,至少到古铜色,而且你的身材也要先练一练,至少体脂率要降下去,肌肉含量要提升,这些也是可以接受的吗?”


    “□□[”


    “好的,”有了这个大前提,乔翼桥稍微放心了一些,于是问出了第一个正经问题,“你人生中经历过的最痛苦的经历是什么?”


    袁晨愣住了。


    他眯着眼,想了很久,摇摇头道:“我觉得我这辈子运气很好,一直都还挺顺利的……要说唯一遇到的困境,可能就是艺考吧。”


    乔翼桥点头:“说来听听。”


    “那时候我高一嘛,学习成绩不上不下,如果靠文化课肯定去不了什么好学校,”袁晨一边回忆一边讲,“所以我爸妈就替我找到了一个艺考老师,我就跟着他学艺考,当时还蛮辛苦的,早上七点要起床,练功之类的,晚上十一一点才能睡觉,但幸好最后还是考上了电影学院。”


    “哦,”乔翼桥想了想,“所以痛苦的点是……?”


    “就是练功很辛苦嘛,我当时脚指头都磨破了,”袁晨说,“其他的就没有什么了。”


    “好吧。”


    乔翼桥陷入沉思当中。


    “那你试试这段戏吧。”


    说着,乔翼桥就把一场戏的剧本递了过去。


    这场戏是在这位年轻的狱警和一位无期徒刑的犯人交心之后,他发现那个犯人曾经和他有相同的经历,然后走出了监仓,望着“东方红”,内心百转千回。


    他曾经也差点行差踏错,和这位无期徒刑的犯人只是选择上稍微的不同,就造就了两种截然不同的命运。


    袁晨读了几遍,然后就开始表演了。


    平心而论,演的四平八稳,一看就是经过电影学院的科班训练,走的是那一套体系。


    乔翼桥说不上来自己是满意还是不满意,只点点头:“可以了。”


    袁晨礼貌微笑,仍然带着精致的表情:“那我就等乔导的消息了。”


    说完,一人就离开了。


    乔翼桥在酒店房间里,想了半天。


    他觉得自己恐怕还是不会选择袁晨。


    乔翼桥一直都知道,自己不是那种适合拍类型片,找四平八稳的演员的导演。


    他希望自己的演员都是独特的——就像是他的兄弟们那样——然后他去发掘这些人的特质,在把这些特质放大。


    《针行者》、《红气球》和《混乱校园》他都是这么做的。


    他不怕演员没有演技,只担心演员不够特殊,演出来的都是陈词滥调,勾不起他的兴趣。


    可谁能来演呢?


    袁晨虽然演的不太出彩,但也及格。


    最重要的是,如果从商业考量来讲,他确实能带来一定的票房。


    其他的青年演员能不能扛票房暂且不提,单说能不能付出五、六个月的时间踏实下来拍戏都不好说。


    乔翼桥又陷入了两难的境地。


    “叮铃铃——”


    电话忽然响了。


    是一个陌生的号码。


    乔翼桥带着疑惑接起电话:“喂?那位?”


    对方的声音却有些熟悉,问道:“您好,请问是乔翼桥导演吗?”


    乔翼桥:“没错,是我。”


    “啊,乔导,请问你是对我有什么不满意吗?为什么不联系我,我找了好多人,才从秦老师那里问到你的电话。”


    这语气里,竟然有责备的意思。


    上来就责备他。


    还挺野的。


    乔翼桥气笑了,直接反问道:“你谁啊?”


    “我是祁思齐啊!”对方秒答,“颁奖典礼的时候我问你可不可以参演你的作品,你都不理我,现在过去这么久了,还不联系我,我到底哪里不够好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