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 第 122 章 不得不说,是个好青年……

作品:《满级干饭人在年代文躺平

    窑洞本来就可以烧砖块和陶瓷。


    他们之所以会选择后者, 是因为在事先也做过调查,砖块的销售并不理想,即使镇上没有砖块厂, 但水泥厂也是和外省的厂子有过合作, 能彼此互相销售。


    需要砖块的话直接去供销社进行申请, 交了钱就能拿着单子去水泥厂领砖块。


    很便利,价钱也不贵。


    生产大队要是烧制砖块,怕是没法和正规的厂子比,根本没有任何优势。


    可陶瓷不同。


    陶瓷不像砖块, 统一的规格、统一的模样,陶瓷可以任由他们设计外观,能尽可能的选择一些吸引人的造型和品质来吸引顾客。


    所以,最初的计划他们毫不犹豫的选择了烧陶。


    但现在不同了。


    从高辽短短几句话中,白曼就抓住了最重要的一点, 从现在一直到明年开春, 这期间最少有五个月的时间没有一块砖块流进当地。


    这何尝不是天赐良机?


    虽然一开始不打算烧砖,但也了解烧制两种物件的方法和时间。


    烧砖的时长要短很多, 而且更加简单, 定制好木框就能制作成, 然后将统一规格的砖坯放进窑洞烧制。


    除了前面麻烦一些外,大概只需要二十小时就能完成。


    而现在呢。


    整个区域没有一块砖块流入, 他们完全可以抓住这个商机。


    现在正是需求砖块的高峰期, 如果能将这个时间段的生意拿下来, 那他们绝对能大赚一笔。


    最少比烧陶要来得更容易更迅捷。


    白曼的话说得没头没尾,可在场的人就算一开始没理解过来,可反复琢磨两遍后都明白过来了。


    当下所有人眼睛都放光,即使浑身都有些无力但精神头还是挺不错。


    这确实是个好机会, 如果能抓住的话,大队的烧窑厂可以直接起家。


    “拆!”高辽拿着纸笔就开始写写画画,他开始盘算着建一座窑洞大概需要多少的砖块和水泥,得出来的结果正好能建完一座窑洞还剩余一些。


    即使这样会浪费掉一些水泥,但比起他们想拼的未来这一点损失完全可以接受。


    这一群年轻人十分有默契。


    不需要说太多的大道理,当认准一个目标后便开始继续他们的任务。


    可他们这种建了又拆拆了又建的倒是让大队有些人不是很理解。


    虽然砖块可以重复利用,但水泥就彻底浪费了。


    还搭上了这么长的时间,就感觉原先的一切都像是做着无用功。


    到底是大队花了钱的,有人闲来无事的时候也愿意去帮帮忙,就算抽不出功夫也会时不时打听一下窑洞的进度。


    知青们这么一来让很多人都挺费解。


    即使有人解释过,听了有那么几分道理,但多少还是会为了被浪费掉的那些水泥感到肉痛。


    都是省吃俭用这么过来的,一下子浪费那么多,要说完全不在意那肯定是假。


    不过就算是这样,有些不赞同的话他们也不会当着知青们的面去说。


    毕竟在最开始的时候大队的三大头就已经叮嘱过,既然已经决定把钱交给他们,那就不要太插手窑洞的事,建立窑洞他们一问三不知,又哪里能有知青那么懂?


    别到时候胡乱出主意反而拖累了他们。


    既然决定给钱,那就得信任他们,别一天到晚在他们面前胡言乱语,弄得自己惴惴不安不说还弄得对方心里不踏实。


    所以就算窑洞那边被拆得稀烂,也没有人说到他们那边去,都是和相熟的人聊一聊,彼此打打气,说知青们干的热火朝天,他们投进去的钱肯定不会打水漂。


    就是有的时候总会有些不识趣的人凑过来。


    说些让人就十分讨厌的话。


    就像是马春花,一副他们倒了大霉的样子,幸灾乐祸的道:“就说了别把钱投进去,一群连活都干不好的年轻人能靠谱?不把你们的钱当回事,想弄花就浪花一点都不心疼,啧啧,现在后悔了吧,还不如像我们家拿了钱,好歹一家人欢欢喜喜吃顿肉,不比看着别人浪费来的强?”


    “这哪里是浪费,人家知青都解释的清清楚楚了,这是天赐良机,把握这次机会说不准年前就能挣到钱。”


    “哎哟喂。”马春花怪笑着,“你们还真信他们?”


    “信!当然信!”朱婆子第一个点头,“这两天第一座窑洞就快建好,白知青等人连着往镇上跑就是为了去谈生意,我可是亲眼见到了,他们大部分确实年轻又干不好农活,但最起码他们没偷懒啊,你瞧瞧他们一个个忙的脚不离地,每天除了干活就是往镇上跑,天天就睡四五个小时,这么努力的他们我不信他们不能成功。”


    “说的是。”


    “其实就算失败了也无所谓。”马婆婆也跟着搭话,“最起码人家的窑洞中真的能烧出陶器,要真的卖不了大不了咱们队里分了,每人分上一些不就能弥补先前出掉的钱?”


    “对哟,拉上几个盘子罐子损失不就回来了?”


    “马婆婆还真说到我心坎中了,高知青他们先前烧过窑,都是能烧出东西来的,就算生意的事失败了,大不了咱们给自己烧陶瓷,我家的那些盆盆罐罐没一个是完好的,也该换了。”


    这一声接一声,马春花的脸就有些难看了。


    她是巴不得窑洞失败,最好看到这些傻到把钱给了知青的人哭天喊地,后悔这种愚蠢选择,而羡慕他们家将钱牢牢抓在手里,自己买肉也不给一个外人花。


    同样,她也是最不愿意窑洞成功的人。


    万一真的成功了,其他人能分到钱就她家苦巴巴的看着人家,那得多糟心?


    而现在马婆子的话也让她很心塞。


    好像窑洞里的陶瓷卖不出去也不亏,烧了盆盆罐罐拿回家,那岂不是一辈子都不用买这些东西了?


    这么算下来,对比出的那些钱他们反而还赚了。


    这么一想,心里是堵得慌,还将马婆子给恨上了,要是她早点说这些话,那自己肯定也会花这个钱,一定是马婆子见不得她的好,才姑娘在这个时候说。


    越想越气,忍不住嘲讽着:“你倒是看得远,怎么就不替你家两个儿子好好看看,养的人高马大的,也不见得有什么出息。”


    马婆婆气笑了:“没出息就没出息吧,老老实实当个实在人,也总比做一些让整个家族都丢面的事,不然我这个老婆子可没脸出来见人了。”


    她家儿子是没出息。


    但就算没出息那也比她家未婚先孕的女儿来得强。


    她讽刺着:“也是,你家闺女多好,肚子里揣着一个金疙瘩,人家得花大价钱来买,你们季家要享福咯。”


    虽然是事实,但没人喜欢听这种阴阳怪气的话。


    但凡要点脸皮的人都不乐意将这事摊开着说,马春花私底下对于女儿怀孕的事高兴的不行,这两天夜里睡着了都会笑醒来,恨不得马上就和盛左元谈条件,开一个天价才同意让季婷嫁过去。


    可这事摆在明面上到底有些丢人。


    现在被马婆婆当面讽刺,马春花的脸更是难看万分,“你……”


    “可别说我乱说。”马婆婆直接打断她的话,“多少人亲耳听见还有假?也不知道你哪来的脸出来嘚瑟,卖女儿卖成这样,咱大队这么多年来还就出了你们这一家,同你生活在一个大队,我都觉得丢人。”


    要不是戳了她的心窝,马婆婆还不会说出这么难听的话。


    可既然来戳她的心窝,那就别怪她戳回去,她下得劲还会更大一些!


    马婆婆是谁啊?


    八卦大队伍中的核心人物。


    怎么手都有点本事,嘴皮子那是厉害的不得了,毕竟平日里能和朱婆子针锋相对的人,可不是那么简单。


    说来说去,把马春花说得是连话都插不上,最后是掩面离开。


    马婆婆还不满足,直接跟在她屁股后头追,一边追一边接着说:“你当年就该多生几个闺女,再多来几次你们家指不准就能成为万元户了,多厉害啊,靠着卖女儿你马春花就等着享福吧。”


    一路走到季家,叉着腰站在外面说个不停。


    一直说到容晓晓推着板车回来了。


    瞧着自家附近站着那么多人,乐呵着道:“怎么,又有热闹?”


    小热闹,算不上大热闹。


    季家的烂事说传了多少回了?传来传去都说厌了,这要是搁在半年前,或许一件事还会拿出来翻来覆去的说,可现在不同了,现在的红山大队哪里还愁没谈资?好多热闹的事可以拎出来说,没必要说季家的那些烂事。


    就像现在,看着容知青拖回来的板车,有人好奇问道:“容知青,你拉回来的这是什么?怎么感觉都是一些用不上的东西。”


    杂七杂八什么都有,感觉不像是有用的东西。


    这要搁在他们手里,肯定是拖出去直接往废品站扔。


    还有人提议着:“上回我舅舅家在郊外捡了几个破铜烂铁,拿到废品站居然卖了九角钱,容知青要不你也往废品站送吧。”


    “你是不是傻?”罗旺直接一个白眼,“要是这些东西没啥用,容知青至于千辛万苦的往大队送?废品站就在镇上,不直接去废品站更方便?”


    会选择拖回来,那肯定有用。


    只不过他脑子没容知青好使,实在是搞不懂这些玩意有什么用。


    “对哦。”那人恍然大悟,“容知青,你拉回来的这些东西有什么用?”


    “暂时还不知道。”容晓晓摇了摇头,心情还是蛮雀跃地,她道:“不过肯定更有用,就看怎么挖掘了。”


    她拖回来的是从锻造厂拿回来的零碎配件。


    这些东西看着很零碎,在寻常人眼里就跟无用的垃圾一样,怕是只能往废品站丢,可在她这里就不同。


    难得找到一些乐趣,已经有些迫不及待了。


    不过,兴趣不能耽误事业。


    她的主业养猪也不能丢,不过可以暂时先让人顶上,“马婆婆,麻烦你帮我给焦港带带话,这几天猪圈的事麻烦他处理,我过几天再过去。”


    说得口干舌燥的马婆婆甩了甩手,“没问题,反正这几天我没事,也能去帮帮忙,再说了小焦喜欢那份工,恨不得从早待到晚呢。”


    不得不说,是个好青年。


    以前时常看到他偷懒,现在干活是特别有劲,不管什么时间段过去,都能在猪圈看到小焦的身影。


    容晓晓笑了笑。


    看破不说破,哪里是喜欢,而是不敢待在知青屋罢了,毕竟那一伙人实在是太卷了,卷得焦港都怕了,只能老老实实待在猪圈。


    在将板车推进院子后,她也听了旁边人说起这几天的稀罕事。


    这两三天,容晓晓几乎天天早起晚归,都没怎么打听大队的事。


    现在一听,彻底是惊了。


    “容正志要结婚了?”


    容晓晓惊讶到张大嘴,总觉得自己听差了。


    “就是他。”陈婶子点着头,“刘翠凤高兴得嘴巴都合不拢,听说对方不单单陪嫁三十块钱,还另外搭上两床新棉花和二十四条腿,整个大队没谁的儿媳陪嫁这么多东西。”


    容晓晓皱巴着脸,难得显得有些茫然。


    先前听说提亲的事,大队的人因为嫁妆高一直在八卦,当时她是笑而不语,想着嫁妆再高那也没用,容正志那可是原文的男主,又怎么可能娶别人?


    可现在……


    容晓晓问道:“婚期定了?”


    “定了。”陈婶子连连点头,“说起来也挺怪,一般来说从定亲到结婚都会间隔一段时间,可容家把日子就订到下周五,就这么几天的功夫,也不知道能不能准备好。”


    确实挺快。


    容晓晓算算日子也就六七天的功夫。


    她不记得中有没有这个剧情,但心里也没底,难不成男女主之间煽动了什么,导致他们两没能在一块?


    还是说,这六七天的时间里还会出现另外的变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