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作品:《开局满朝文武求我登基

    第9章


    朝和宫,这里关着九十八名读书人。


    原本这里是三皇子赵鑫的宫殿,可惜这位皇子在八岁的时候就夭折了。


    所以,朝和宫就空闲下来,平时虽然有人负责打理,但终归是冷冷清清的。


    不过今日随着这些读书人的到来,倒是显得热闹非凡。


    “一百人都不到......不过,差不多也够用了。”赵焱喃喃自语,随即对王敦吩咐道,“带本宫去看看那些读书人。”


    王敦不知道太子殿下为什么要去见读书人,但还是赶紧老老实实带路。


    “太子殿下驾到!”


    随着王敦尖利的声音响起,朝和宫里九十八名读书人都紧张起来,不知道该面对何等命运。


    “草民拜见太子殿下!”


    一群读书人,齐齐跪拜行礼。


    之前来的时候,就有专门的太监负责教授他们基本礼仪。


    虽然是临阵磨枪,倒也基本像是那么回事。


    当赵焱出现在这些读书人面前的时候,不管他们在背后如何桀骜不驯,心里如何的不服气,基本的礼仪必须有。


    否则,也不配称为知书达理的读书人。


    当然,最重要的是在这个封建时代,皇权至上,太子代表的就是这个国家最高的权威,他们自然不敢造次。


    赵焱扫了一眼跪在面前黑压压的一片人,淡淡说道:“本宫听说你们在背后骂本宫,说本宫是伥鬼附身,是妖孽,是祸乱朝纲的罪魁祸首。”


    “本宫倒要听听,你们一个个的究竟有什么证据,居然这么妖化本宫。又到底是何居心!”


    大多数读书人不过是人云亦云,跟风附从。


    毕竟,眼下关于太子赵焱的事情就是最近的热搜,如果不谈论相关的东西,岂不是太落伍了。


    少部分读书人则是觉得自己是一身正气,铮铮傲骨,仗义执言。


    至少,山东士子刘言明认为自己就是这样一个纯粹的人,在这件事情上没有夹杂半点私心。


    相对于其他拜伏在太子面前,就像鹌鹑一样的同窗,刘言明理所当然的认为,不敢怼太子的读书人不是好士子。


    只见他深吸一口气,勇敢面对太子赵焱,铿锵有力地说道:“草民有三问,还请太子殿下解惑。”


    刘言明此言一出,令其他读书人浑身一颤,直冒冷汗,跪在地上的身躯压得更低了。


    这家伙怕是想出名想疯了吧?


    没看到太子殿下正在气头上吗?


    如果真把太子殿下惹毛了,你自己死也就算了,弄不好我们这些人甚至家人都要跟着你倒霉!


    魂淡啊!


    彼其娘之!


    谁说读书人不会骂人?


    彼其娘之就骂的有盐有味。


    赵焱脸上不动声色,心里却高兴。


    如果这群读书人一个个都做了瑟瑟发抖的鹌鹑,他反而要失望了。


    “你且道来。”赵焱面无表情,淡淡开口。


    刘言明不管不顾,一副不给自己留后路的架势,将胸膛一挺,朗声开口道:


    “其一,草民想问太子殿下,御史言官章程,何以因言获罪,被处以宫刑。”


    “我等读书人,只不过在茶肆酒楼说到此事,便被白龙卫肆意抓捕。”


    “请问太子殿下,太祖遗训,言官有风闻奏事之权,且不因言获罪,太子殿下为何违背太祖遗训?”


    “其二,太子殿下于文武百官之前刀斩太师赵邝,暴虐无道,何以为仁君?”


    “其三,户部尚书翟元,司职钱粮,殿下却让他去抄家,这是否滥用职权?”


    “草民听闻,陛下圣躬欠安,使殿下监国理政。而短短数日,殿下便无视祖宗法度,视国之重器为玩物。”


    “草民不由得不担心,长此以往,大乾朝会朝纲颓废,国将不国!”


    “此乃亡国之兆啊!还请太子殿下反躬自省,切莫寒了文武百官以及天下百姓的心!”


    “草民感谢太子殿下让草民一抒胸臆,请太子殿下治罪!”


    刘言明滔滔不绝,一气呵成,唇枪舌剑,铺天盖地!


    此番言论,吓得一众读书人瑟瑟发抖,肝胆俱裂!


    所有人担心,暴虐无道的太子殿下,必会勃然大怒,将众人斩首示众,抄家灭族!


    然而,众人意想中的暴风骤雨并没有到来。


    大殿之中陷入了长时间的沉默。


    有人忍不住抬起头来偷看太子脸色。


    却见他脸上微微带着笑意,双眼直直的审视着刘言明,根本看不出任何生气的迹象。


    这是肿么回事?


    刘言明说完自己想说的话,并没有想要得到答案。


    他只能猜到,被自己激怒的太子殿下,很可能下一刻就将屠刀高高举起,然后自己身首异处。


    “爹,娘,孩儿不孝,再不能为您二老养老送终。但父亲曾教导孩儿,我辈读书人,须养一点浩然气,千里快哉风。”


    “太子残暴无道,孩儿须用生命警醒太子殿下,若能使太子殿下幡然醒悟,孩儿也死得其所!”


    刘言明跪的倒在地,朝着家乡的方向砰砰砰扣了三个响头,额头血流汩汩,顺着他刚毅的脸庞滚落下来,浑身上下展露出一股慷慨大气。


    赵焱脸上的笑意更浓。


    他倒不觉得刘言明是读书读傻了,只是因为舆论导向不对,所以这年轻人思想长歪了。


    而且这个家伙至仁至孝,且又刚正不阿,无畏生死,还真是个人才。


    他感觉自己像是发现了一座宝藏。


    “你叫什么名字?”


    赵焱突然问道。


    刘言明一愣,转过头诧异的看着赵焱。


    太子殿下怎么还有心情问自己名字?


    还好,就算自己死了,至少太子殿下还知道自己杀了哪个,也算是留名了。


    “回太子殿下,草民刘言明,山东人氏,到京城游学。”刘言明坦然的回应道。


    赵焱脸上的笑容越发灿烂,点了点头:“很好,刘言明,你的三个问题,本宫将回答你。不过,在回答你问题之前,你先回答本宫一个问题。”


    刘言明没想到赵焱会是这样的态度,赶紧说道:“请太子殿下示下。”


    赵焱的目光缓缓扫过众人,这才沉声问道:“本宫问你,也问你们所有人,你们读书人,读书,是为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