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六章:燕王好男风?直奔土桥村!

作品:《大明:我,朱棣,开局扬言夺嫡!

    “孽缘啊孽缘!”


    “怎么才能斩断这屡孽缘……”


    ……


    方孝孺在饭桌上,一边吃饭一边发愁嘀咕着。


    啪!


    突然的拍案声,吓得方孝孺一个激灵站起。


    一桌子人,全都被吓到了。


    方孝孺父亲,方克勤黑脸瞪视方孝孺,喝斥质问:“你是不是招惹烟花柳巷,那些不干不净的女人了!”


    方孝孺看着妻子脸色变白。


    妹妹满脸鄙夷。


    年幼胞弟方孝友一脸跃跃欲试,一副恨不得拉着他去无人处,问一问,烟花柳巷有什么好玩儿的。


    顿时哭笑不得,“父亲,儿怎会做如此败坏家风,不知廉耻……”


    啪!


    方克勤再次拍案打断方孝孺的话,“那你为何自下朝回家,就一直念叨孽缘、孽缘?”


    “不是女人,是和一个男人……”


    男人?


    方父听闻,身体猛地晃悠几下,好悬一口气上不来,下一秒,豁然起身,“我打死你!伱竟然和一个男人……我呸!我方家怎么出了你这么个厚颜无耻,败坏家风的东西!”


    “爹,爹,听我解释……”


    啊!


    “爹,别打了,别打了……”


    ……


    一阵鸡飞狗跳后,方孝孺狼狈至极的躲藏到发妻身后,把发妻推到前面。


    总算用发妻,克制住父亲的雷霆大怒。


    方父举着鸡毛掸子,气喘吁吁,喝斥:“你给我和那个男人断的干干净净!要是再让我听到一点风声,我就打死你这畜生!”


    “断不了啊。”方孝孺委屈的都快哭了。


    闻言,方父顿时眉头一挑。


    方孝孺知道要坏了,语速极快道:“这个人是燕王!”


    方父扬鸡毛掸子的动作停下来,眼角狠狠抖动,小声喃呢:“燕王竟好这一口?他怎么能看上你?”


    朱棣:……


    “不是,爹,你别乱说!”方孝孺都吓呆了,忙解释:“事情是这样的……”


    ……


    “燕王这个人,用他自己的话说,气量很大,心里不记仇,可他给人往小本本上记啊!”


    “孩儿上次去土桥村,大清早去,饥肠辘辘,也怨徐家小公爷太热情了,一时没忍住就吃了燕王亲手做的饭,然后又很没君子之风,去欺骗了燕王……”


    ……


    “如今,孩儿又被派去江宁县履任县令,这不是孽缘是什么!”


    “你刚才怎么不说清楚!”方克勤放下鸡毛掸子,狠狠瞪了眼方孝孺,转而叮嘱其他人:“燕王好男风之事,是个误会,今晚的事情,都给我忘记!”


    他之前一直在外担任地方官。


    也是年节时,才被朝廷调回朝中,闲赋了几个月。


    最近听闻风声,朝廷有意让他去山东济宁履任知府。


    所以对次子这些事情,并不知晓。


    方孝孺总算敢从发妻身后出来了,揉着后背刺痛处,‘嘴贱’的毛病又犯了,小声嘀咕道:“你也得给我说话的机会,抽的这么狠这么重,好像我不是你亲生的……”


    方克勤缓缓捏紧鸡毛掸子……


    方孝孺妻子注意到了,悄悄揪了揪方孝孺衣袖,提醒。


    方孝孺注意到方克勤脸黑漆漆,手又握住鸡毛掸子,瞬间闭嘴。


    “老爷,礼部尚书吕本大人求见。”就当父子两人,一个想动手教子,一个战战兢兢,随时准备开溜时,府中管家打破了诡异气氛。


    方孝孺脸上反感一闪而逝,不由皱眉,“父亲,应该是找孩儿的,都是这个江宁县令的缘故,孩儿去应付一下,您就不要露面了。”


    ‘蒋胖子,大家都是没娘的孩子,同是苦命人,何苦难为彼此!’


    方孝孺怀着对举荐人蒋进忠的怨念,起身前往会客厅。


    去江宁好处多多。


    但他真的是一点儿都不想去!


    ……


    一路行至会客厅,在门外,侧面几步外……


    顿足、深吸气、咧嘴摆出一副笑脸后,才提步快走,


    “吕大人,希直怠慢了。”


    吕本正在会客厅喝茶,未见人就听到了方孝孺的声音。


    抬头,便见方孝孺步履匆匆走了进来。


    方孝孺入内后,就第一时间抱歉解释:“家父染了风寒,已经休息,请吕大人见谅。”


    吕本瞥了眼。


    他来方府时,方府管家告诉他,方府一家人正在用晚饭。


    这会儿方希直说方父染了风寒?


    分明就是有意避着他。


    避着就避着吧。


    反正他也不是找方克勤。


    相似的事情,在金陵城每天都上演,大家也不会因为这点小事,就撕破脸皮。


    吕本笑呵呵起身,简单关怀询问几句方克勤的病情后。


    在方孝孺招呼下,两人重新落座。


    吕本重新端起茶杯,一边喝茶一边笑着恭喜,“希直,我得恭喜你,这为官第一步走对了,这一步走踏实走稳了,将来无限可期,徐相、胡相那个位置,必有希直一席之地!”


    ‘代表太子许诺?’


    方希直暗暗诧异吕本的大胆。


    当今陛下这一朝,他肯定是没资格坐到那个位置了。


    倒是自从传出朱四郎冲刺会试的消息后,朝中就流传,朱四郎一定会在洪武朝,坐到胡惟庸、徐达的位置。


    但他很怀疑,这些流言,就出自身边这位。


    因为这样的流言,会让胡惟庸感到警惕,敌视朱四郎。


    这可是很不错的借刀杀人!


    不过,他没有证据证明他的猜测。


    “吕大人说笑了。”方孝孺谦虚笑笑。


    他不想和吕本绕来绕去,直接询问,“不知吕大人深夜来访……”


    吕本放下茶杯,方孝孺顿时提高警惕。


    “近期,江宁学政向礼部上了一道吹捧政绩的折子,土桥村一个村,近三十个孩子,都有通过童生考试的资格,想向朝廷请功……”


    吕本边说边审视方孝孺。


    今天被太子那般不给面子训斥。


    他已经不敢对乡土村社做文章了。


    但他绝不容许,土桥村将近三十个孩子,全部通过童生考试。


    江宁地方学政把这当成政绩往上汇报。


    可这同样给朱四郎增光。


    朱四郎的风头已经很盛了,必须压一压。


    可他身为礼部尚书,也不能直接给一个县的地方学政下令。


    这件事,让方希直这个明日就要去赴任的江宁县令去办,最合适不过。


    ……


    方孝孺听着听着,也明白了,微微皱眉,心中有些恼火。


    就算和朱四郎有矛盾。


    也没必要牵扯一群孩子吧?


    太下作了!


    “吕大人,恕下官不能答应!”方孝孺忍着怒火,起身严肃作揖拒绝。


    哼!


    吕本气的哼了一声,脸瞬间变黑,起身,“方希直,我知道你品性好,但做官一味死脑筋,不但害己,还会害了太子!”


    “朱四郎的风头太盛了,我们只是稍微压一压他的风头!”


    啪!


    话罢,吕本黑着脸甩袖离开。


    他是万万没想到,方孝孺竟敢这么毫不留情面的拒绝他。


    ……


    翌日。


    方孝孺向朱标辞行后,就带着发妻、年幼的胞弟,赶赴江宁。


    ……


    土桥村。


    朱棣三人刚吃完饭。


    毛骧率先起身,抢着收拾碗筷,“少爷,我好的差不多了,往后洗碗这些事情,我包了。”


    朱棣瞧着毛骧十分麻利收拾好,端着碗筷,一瘸一拐离开,不由笑道:“这个老六还挺积极。”


    当初给毛骧起毛阿六这个名字,就是因这个家伙,坑了他。


    “肯定是怕你一不高兴,赶他离开。”徐妙云笑着打趣。


    朱棣笑笑,扶徐妙云起身,看了看外面的天气,“要不要出去转转?”


    这段时间,妙云已经出现了突然间零星的阵痛感。


    大部分时间,都是卧床。


    这是很难受的一件事。


    徐妙云从开着的门,往外面看去,笑着点点头:“嗯……”


    话音刚响起,脸色突然瞬间变白,抓着朱棣的手猛地攥紧,身子剧烈颤抖,“四郎……疼……很疼……”


    要生了!


    朱棣也有些慌神,不过却保持着冷静,这段时间,他已经悄悄在心里面,预演了无数种可能。


    “别怕,深呼吸……”


    朱棣小心翼翼抱起徐妙云同时,语气尽可能平缓安抚着。


    徐妙云听着朱棣安抚,努力做着深呼吸,虽然还疼的厉害,却不那么害怕了。


    朱棣把徐妙云送回房间,在床上躺好后,就推开窗户,大喊道:“阿毛叔,大丫可能要生了,快去叫四婶儿过来……”


    咔嚓!


    厨房传来碗被打碎的声音。


    毛骧双手湿漉漉,愣怔站在灶台边,脚下,一个碗碎的七零八落。


    “啊!好!”


    短暂愣怔回神后,毛骧大声应了一声,臀部伤势尚未痊愈都忘记了,几个箭步冲出厨房,就狂奔冲向四婶儿家。


    路上,边跑边喊。


    “老四家的!我们家小姐要生了!”


    “老四家的,我们家小姐要生了,快点!”


    ……


    毛骧紧张的大嗓门,惊动了全村人。


    很快,四婶儿等人就到了。


    四婶儿到后,朱棣就被赶出屋,在院子里,焦急等待着。


    片刻后,四婶儿出来,“四郎,根据婶子的经验,大丫的确要生了,但具体什么时候,可能就在今晚,也可能会在明早,你还要做什么准备,就马上做。”


    朱棣转身寻找……


    八叔站出来,笑着安抚,“四郎,马车已经准备好了,我现在就去县城,接王老先生。”


    这件事,几天前,四郎就和他说了,他也一直准备着。


    毛骧立即说道:“我也去!”


    万一去了县城,遇到什么事情,杨老八未必能解决得了。


    但他肯定可以。


    朱棣看了眼毛骧,点点头。


    随即,毛骧、八叔快马加鞭,赶着车往江宁县而去。


    ……


    临近中午。


    江宁县。


    方孝孺抵达江宁,和江宁县同僚,简单见了个面后,就要江宁县丞,带他直奔江宁县学。


    “让让,让让……”


    途中,遇到了赶着马车,焦急往城东方向赶路的毛骧和八叔。


    毛骧和八叔急着去接王老先生,并未注意到方孝孺一行人。


    县丞见方孝孺被冲撞,被迫停下脚步观察,心中咯噔一下,小声提醒,“大人,那个拿鞭子的是土桥村人,就是他们村儿要搞乡土村社建设。”


    这位年轻县令,听说是东宫出来的。


    明显就是盯上乡土村社建成后,这笔丰厚政绩,来镀金的。


    这种背景深厚的年轻人,没了这笔政绩也没什么。


    可他不一样。


    他普通家庭。


    好不容易在洪武初年考中秀才。


    当时朝廷缺人,才凭着秀才身份,得到一个县丞官职。


    搁在现在,可没有这样的机会了。


    但也因为只是个秀才,这个县丞一坐就是七年!


    一点儿升迁苗头也没有。


    如果土桥村的乡土村社建设成功,大概率,他能凭借这份政绩,去一个下县当个县令。


    所以,他可不想县令和土桥村交恶。


    ‘哎,要是蒋大人在多好,就凭蒋大人和朱先生的关系,乡土村社建成,江宁县衙,上上下下都能跟着沾光。’


    县丞突然无比怀念蒋进忠。


    方孝孺瞥视县丞,就基本摸清县丞心中想什么,顺势笑着说道:“原来是土桥村人,看他们的样子,很着急,派个人去看看,发生了什么事,如果咱们能帮,就帮一把。”


    ‘哎哟,这愣头青小年轻有自知之明,会做人啊!’


    县丞诧异看着方孝孺,腹诽,随机,忙招呼:“曹大,快去打听一下!”


    方孝孺瞧着县丞激动的模样,笑笑,“我们去学堂。”


    ……


    学堂。


    方孝孺见到了江宁学政,也拿到了土桥村孩子们的卷子。


    学政小心翼翼介绍:“大人,有几个孩子基础知识很不错,只是文章写得有点松散,当然,最主要,因为这几个孩子年龄小,字写得有点不够好。”


    “按照往年的规矩,这种是可以予以通过的。”


    方孝孺仔细看着学政挑出来的几分答卷。


    基础的确很不错。


    错误很少。


    尤其是注解部分,十分优秀。


    ‘朱四郎、徐大丫教的真好啊!’


    方孝孺腹语着,查看几个孩子的文章。


    字写得的确差了点,文章结构也有些松散。


    综合一下,通过可以,不给通过其实也可以。


    江宁学政方面当然希望通过了,一个村,所有孩子,第一次参加童生考试,就全部通过。


    对于地方学政,这就是他们教化百姓的政绩,可以向朝廷请功了。


    江宁学政已经算是要脸面了。


    他见过真正不要脸的事例。


    地方出个神童,地方学政都会请功。


    仿佛这个神童,是地方学政某些人,代人家父母生的。


    吕本不想让土桥村孩子全部通过,也有自己的小心思。


    朱四郎、徐大丫呢?


    他们会如何选择?


    方孝孺举起手中试卷,“这几张试卷,我可以带走一段时间吗?”


    学政略显为难,最后却笑着点头,“能,能……”


    “大人,大人……”方孝孺话音刚落,被派去打听消息的曹衙役,气喘吁吁冲入房间,急急忙忙道:“打听到了,徐先生要生了,八叔来接王记药铺的王老先生。”


    方孝孺诧异看着曹衙役。


    徐先生?八叔?


    从曹衙役的称呼,他再次感受到,朱四郎和徐大丫,身处土桥村,却对江宁县的影响力。


    县丞为了政绩可以理解。


    可曹衙役又为了什么?


    对朱四郎夫妇的了解,还是太浅薄了啊!


    方孝孺收敛思绪,立即吩咐:“给我准备一匹马,我要去土桥村,你们不要跟着了。”


    随后,方孝孺带着几个孩子的卷子,独自一人,直奔土桥村。


    求月票、推荐票、追订、全订。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