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九章:天下第一强军?

作品:《大明:我,朱棣,开局扬言夺嫡!

    “当然,你们殿下若是小气,交代你们,保守秘密,那就算了。”


    梁道明激将道。


    哼!


    总旗怒哼一声,“别说你没机会离开闽县,就算有,并且学会了,我们殿下也不怕。”


    战术嘛。


    根本没办法隐藏。


    战场使用一两次,就会传开。


    没必要遮遮掩掩。


    且对方听了,也未必能学会。


    兄弟们从金陵出发,一路到福建,花了多少苦功,流了多少汗水,多少人被战马摔下马背。


    只有他们自己知道。


    “殿下说,一旦两军交战,无论前期准备如何,无论身处优势劣势,都要懂得如何高效运用兵力……”


    梁道明认真听着。


    叶文举也竖耳偷听。


    两人都是老行伍。


    叶文举更是参与了中原元末群雄逐鹿。


    虽然败了,但领兵作战的眼光一点儿也不差。


    两人隐约察觉,朱棣的战术,需要一种新兵制。


    ……


    “就好比我刚才活捉你们,活捉的难度大,我就派少量兵力,只要缠住你们,不让你们跑了就行,把大部分兵力,投入围杀你们三个手下,杀人更容易些,在局部集中优势兵力,迅速解决目标,我就释放了更多兵力,转而投入活捉你们,这样,我的成功机会更大……”


    梁道明看了眼总旗。


    明四皇子把一个总旗都能调教的如此。


    其能力,可想而知。


    这名总旗,若是在他麾下,就凭其能力,至少都是一个领兵五百头目。


    ……


    傍晚。


    临近宵禁。


    打赢的消息,陆陆续续传回闽县。


    “赢了,燕王赢了!”


    “怎么可能,九百对数千,怎么可能赢!”


    “真的!俺亲眼看到,一队骑兵押送两名海盗头目进入闽县。”


    “真的?”


    “千真万确!”


    “午后,五百倭寇突然接近闽县,证明燕王不让咱们出城,真是为咱们考虑。现在打赢了,也就是说,燕王答应倭寇约战,就有必胜把握?咱们误会燕王了?”


    “燕王呢?燕王回来了吗?俺要去给燕王道歉!”


    ……


    百姓在议论中,渐渐明白,朱棣种种举动,都有考虑大家。无数人,来不及欢呼,就满腹歉疚。


    此时。


    被百姓议论的朱棣。


    已经出现在县城西边闽江边。


    十数骑狂奔而来。


    领兵追杀三十里后,朱棣就以谭渊部骑兵为主力继续追杀,步兵放慢速度在后面收拢俘虏。


    而他,则带着数十骑,迅速赶往闽江边。


    追击倭寇重要。


    这两百艘战船也十分重要。


    决不能让人给破坏了。


    ……


    数十骑,抵近岸边后停下。


    落日余晖映照下。


    两百艘战船,几乎把闽江河道完全拥堵。


    徐辉祖目视眼前壮观景象,替朱棣高兴,情不自禁咧嘴笑了,“姐夫,这些战船以后就是你的了。”


    闻声,朱棣也笑了。


    眼前这些战船,怎么说呢。


    与他想象的海军战船,差距还太大了。


    他设想中的海军战船,甲板不建太多占用空间的船楼,要有一根高高的桅杆,一副巨大的风帆。


    甲板上,要有一层火炮。


    船舱内,最少还要有一层火炮。


    船大小无所谓。


    火炮多寡无所谓。


    装配的铜炮、铁炮无论多么落后。


    至少,新一代的海军战舰,必须取代投石车。


    其实,火炮上舰并不难。


    把现在的火铳放大就行。


    ……


    不过这一切,都得去鸡笼屿做。


    倒不是他想遮遮掩掩,害怕大明学去。


    在大明境内,他敢制造武器,一旦被人发现,必然要闹出是非。


    他嫌麻烦。


    拿下鸡笼屿后,那是他的地盘。


    他的封地和二哥他们的封藩之地不一样。


    是他自己打下来的。


    按照老头子的意思,只要他不称帝、不造反,在自己封地内,想做什么都行。


    眼下,这批战船将就用一用还行。


    将来,逐步改造,把投石车拆了,改装火炮。


    朱棣收敛思绪,扭头看向身后带来的兄弟们,笑问:“你们确定会驾船,对吧?”


    这些兄弟都是挑选出来的。


    他要驾船去闽江下游见沈仁。


    这回,倭寇损失太惨重了。


    他很担心。


    严重损失,致使倭寇咽不下这口气,发疯反扑。


    “殿下放心吧。”


    “大战舰俺们不会,那种小的,俺们在家里时,操弄过。”


    ……


    三十几人,纷纷拍胸脯保证。


    随后,朱棣、徐辉祖带着三十几人,操控三艘小船,顺流往闽江下游而去。


    一个时辰后。


    与沈仁汇合。


    “卑职沈仁,率镇东卫将士,拜见殿下!”


    闽江岸边。


    盔甲碰撞声响起时,跪倒一片。


    徐辉祖站在朱棣身后,暗暗好笑。


    当初在闽县时,沈仁都没行跪拜礼,现在却如此,所表达的态度,太明显了。


    这已经不是靠近。


    而是愿意投靠!


    余光看向朱棣,暗暗腹语嘀咕,‘幸亏姐夫从未想过争储夺嫡。’


    说实话,就以姐夫的能力,给姐夫数年时间,一定能在大明军政两界笼络一批支持者。


    太子虽然有陛下支持,也会感受到压力的。


    姐夫真的太优秀了。


    如果姐夫争储夺嫡,他们徐家夹在中间会很为难。


    累受皇恩,得忠于陛下。


    可和姐夫又是一家人。


    无论怎么选择,都会有遗憾。


    其实,他一直都清楚,陛下重用他,厚赏他的原因。


    徐家予以姐夫很多帮助。


    姐夫和阿姐在土桥村时,姐夫每次离家,父亲都让他和妙音去帮阿姐。


    姐夫深陷辽东时。


    又是父亲亲自赶往辽东,不顾一切,甚至这么大年纪,还登城陷阵冲在最前面。


    说白了。


    陛下重用他,厚赏他,乃至厚恩整个徐家。


    就是让徐家左右为难。


    就是利用姐夫顾念感情这一点。


    陛下希望,姐夫和太子,或者说,往后姐夫和大明其他君主发生冲突时,能因为夹在中间的徐家,多一丝顾虑牵绊。


    他都能看明白。


    姐夫肯定也能看明白。


    如果有一天,姐夫被逼,不得不站在中枢朝廷对立面。


    那一定是中枢逼得太甚!


    朱棣被沈仁搞得措手不及。


    他当然也知道沈仁这一举动表达的含义。


    可他并未想过让沈仁效忠。


    看着跪在面前的众人。


    不由暗暗苦笑。


    这一幕,用不了多久,肯定会传回朝中。


    ‘算了,左右都要当大哥的磨刀石。’


    福建可能是他在大明,影响力最大,最后的一个地方了。


    父皇肯定也有心理准备。


    朱棣想通后,索性放下负担,快步走过去,扶起沈仁,“诸位请起。”


    “谢殿下!”


    铿锵声落下后,镇东卫各级将领纷纷起身。


    沈仁为朱棣介绍道:“殿下,这是镇东卫卫指挥使柳升……”


    柳升!


    没想到这么快就见面了。


    沈仁还在为朱棣介绍其他镇东卫将领。


    朱棣表面平静,心里却翻江倒海。


    确定来福建前,泰山曾在书房交代他,柳升是他带出来的兵。


    柳升承袭父职百户,跟随泰山北伐灭元,逐步凭功升迁,后来泰山自解兵权,就把柳升这些人,分散到了各地。


    历史上,柳升也跟随他靖难。


    并且,还统领神机营。


    组建了中原,乃至世界第一支正规编织‘炮营’。


    朱棣很快回神,遇到这些靖难名臣,已经很多次了,他基本已经麻木了。


    和众人寒暄几句。


    转而说道:“沈将军,我已经命谭渊追击倭寇溃兵,此番大胜基本已经奠定,但我很担心,倭寇怒而对我闽县兴师,你们堵截河道做的怎么样了?”


    眼下,他不想再打了。


    这种在自家地盘打仗的事情,他十分不喜欢。


    顾忌太多。


    破坏性太大。


    他希望海盗退兵,等他建设好鸡笼屿,立足海上,去海盗的地盘,找海盗开战。


    在别人的地盘打仗,最轻松。


    什么都不要顾虑。


    只要想如何赢得战争就行。


    沈仁指着江面,自信笑道:“殿下我们已经用铁索木桩设立了一道拦截,同时,也搜罗了数十艘小船……只要倭寇敢于突入闽江,铁索木桩限制倭寇战船灵活性,小船火攻,保管让倭寇有来无回!”


    ……


    朱棣听沈仁介绍全盘计划后,松了口气,随即笑道:“如此,咱们就在这里,等着倭寇选择吧!”


    ……


    闽江入海口。


    绵延一片战船静静漂浮在海面上。


    陈祖义站在舰首,急切眺望闽江方向。


    按照之前两天的规律,差不多这个时候,长子就会送战报回来。


    今天与明四皇子赢战于野。


    天都黑了,战斗肯定已经结束。


    或许正在闽县劫掠,所以耽搁了。


    嗒嗒嗒……


    身后脚步声,打断思绪。


    陈忠快步走来,语速有些急切,“将军,我花重金收买梁道明麾下一个小头目,打听到,昨夜,梁道明和吕珍的结义兄弟叶文举,率领五百精锐,悄悄驶入闽江……”


    陈祖义脸瞬间变黑。


    咔咔……


    紧紧握拳,关节作响声传出。


    长子率兵和明四皇子出城约战,梁道明昨夜就出发,十有八九,闽县被梁道明捷足先登了!


    该死!


    “马上传令咱们的人,进入闽江!去闽县!”


    梁道明敢摘桃子?


    找死!


    “快看,前面有人!”就在陈祖义借着占据闽江入海口,准备进入闽江,战船准备时,前方突然有喊声传来。


    陈祖义等待片刻。


    就见陈忠和几名将士,搀扶着浑身湿透,冻得哆哆嗦嗦的长子走来。


    陈祖义脸瞬间更加难看。


    父子见面,抢先询问:“这是怎么了?谁干的!是不是梁道明!”


    陈祖义首先想到梁道明。


    陈寿摇头,羞愧低头,“父亲,我们败了,明四皇子身边那支五百人骑兵,根本没有参与守城,一直藏在城外隐而不发……”


    他们知道明四皇子身边,有一支跟随其纵横草原的骑兵。


    攻城期间,也一直戒备这支骑兵。


    可攻城期间,这支骑兵一直没有现身,所有人都以为,明四皇子把这支骑兵当步兵用于守城了。


    谁能想到,闽县两天攻防中,数次十分凶险,差点失守。


    明四皇子都定力十足,没有动用这支骑兵。


    就当他们以为,这支骑兵已经变为步军,消耗的差不多时。


    却在野战中,突然杀出!


    要不是水性好,在闽江下游,抱着一根木头,顺流漂下来,恐怕他已经成了朱棣的俘虏。


    ……


    陈祖义都惊呆了。


    不是梁道明。


    长子率领近五千人,竟然在野战中败了?


    “不要找借口!”愤怒咆哮声,突然刺破夜空。


    陈祖义眼睛喷火瞪视,“就算明四皇子有骑兵,可你们也有将近五千人!这些人都是精锐!”


    “骑兵奔袭之前,你们就没有结阵迎战吗?”


    “骑兵奔袭之前,你们这么多兵力,就连明四皇子的步兵都没打垮吗?”


    ……


    陈祖义劈头盖脸质问。


    九百对五千。


    接战一刹那,按道理,就能把明军步兵推平。


    完全有能力,在骑兵赶来前,结阵迎战骑兵。


    五千步兵,结阵迎战四百骑兵,也有一定胜利可能性,退一万步,这种情况即便败了,他也能接受。


    可他们五千步军,竟然被九百大明步军缠住,然后被骑兵奔袭!


    太丢人!


    太可耻了!


    他引以为傲的儿子,到头来被证实,是个废物!


    “陈将军!”


    神田孝信特别聪明,一直紧跟陈寿,和其他几名倭寇首领,也侥幸只身逃回来了。


    此刻,站出来,九十度鞠躬,“陈将军误会少将军了,请陈将军息怒,听我详细讲述明四皇子的战术。”


    先派出两千人,逼迫明四皇子亮明底牌。


    一百五十步就命火铳手射击,诱使明军火铳手射击。


    ……


    陈祖义听着听着,脸上怒意渐渐缓和。


    长子排兵布阵没错,很恰当合适,即便是他,最多也就如此。


    “陈将军,我们没想到,明四皇子一直能忍着,等我们进入五十步范围,才下令射击,两百火铳近距离排枪射击,产生的威力,太大了,整个阵列,瞬间出现一个巨大的凹陷……”


    神田孝信讲述时,眼中惊惧一闪而逝。


    火器这东西,大家并不陌生。


    麾下一直就有装备。


    他们也知道,火铳最佳有效射程是五十步之内。


    但火铳诞生这么久。


    装备也很长时间。


    也小规模集中使用过火铳。


    但从未在五十步内使用。


    不是不想。


    而是很难。


    两军战场厮杀,五十步太近了,敌人狰狞神色,都能清晰可见。


    士卒的素质,根本做不到五十步内射击。


    “巨大杀伤,给冲杀的将士们,瞬间造成了十分大的恐慌,明四皇子抓住这个时机,突然领兵猛冲,损失两百多人后的阵列,在九百明军的冲击下,竟然发生了坍塌式崩溃……”


    “我等都以为,明四皇子的底牌完全亮明,所以把后军全部压上,未想到……”


    神田孝信满嘴苦涩,闭口不言了。


    陈祖义深吸一口气,看向陈寿,“此战,不是你无能,是明四皇子太厉害,不过……”


    眼中寒芒一闪而逝。


    “如果我们全部登上闽县,明四皇子还有底牌吗?”


    “父亲不可!”陈寿忙劝说,“我们沿闽江南下奔逃,发现大明镇东卫出现在闽江下游,封锁了闽江,父亲,福建都司沈仁已经参与了,我们不能为了面子,为了福建豪强继续拼了……”


    他们这点家底,拼不过大明。


    现在最好的办法就是撤!


    撤回鸡笼屿。


    陈祖义失败的怒火渐渐平缓,派人送神田孝信等人去休息后。


    把陈寿叫到船楼内。


    只剩父子二人后,陈祖义开口道:“你清不清楚,这次退了,产生的后果?”


    陈寿点头。


    他当然清楚。


    好些海盗首领成为明四皇子俘虏。


    甚至,梁道明、叶文举可能也栽了。


    这些人,和福建很多豪强都有联系。


    随着他们落网,很多福建豪强也要倒霉。


    大明的士绅,因为自身损失惨重,会痛恨主持这次进攻福建的陈家。


    陈家很大部分财富,来源于和大明豪强走私。


    “父亲,短时间,我们的确会有损失,可只要大明豪强想赚钱,终究还要找咱


    们陈家。”


    陈寿分析,“此番孩儿从明四皇子身上,学了很多领兵作战法子,五人一组有效运用兵力的法子,以及集中火铳,五十步内齐射,咱们陈家拿出老本,暂时退回马六甲,重新训练一支新式军队,孩儿有信心,凭借这支军队,为父亲拿下马六甲!”


    “等我们拥有整个马六甲,再以鸡笼屿为跳板,就有足够本钱,迫使大明给咱们陈家特殊待遇!”


    ……


    陈祖义面露欣慰之色。


    长子虽然不如明四皇子。


    但也不差。


    学习能力很强。


    “好,听你的,咱们回鸡笼屿,守住鸡笼屿,先拿下马六甲!为父把咱们陈家老本拿出来,按照明四皇子的法子,给咱们陈家,训练一支天下第一强兵!”


    福建豪强的死活,他不管了!


    明四皇子在大明,得不到太多支持,他的能力,得不到完全发挥!


    但他会全力支持长子,砸重金,让长子学明四皇子的兵法,训练一支新式军队!


    先吞马六甲。


    将来,再回来,用这支天下第一强军,向大明展现武力,让大明答应册封陈家,同时,让大明对陈家开海禁!


    求月票、推荐票、追订、全订。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