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娴入府

作品:《甄嬛传之碧根果重生

    玉婧赶到养心殿时,太医正为允礼看诊,皇帝也在。


    “皇上万福金安。”


    “嗯。”皇帝扭过头去问太医,“果亲王如何?”


    “回皇上,王爷是寒气入体而发热了起来,赶紧捂着被子好好睡一觉发发汗,再开些疏散的药来吃下,也就不碍事了。只是王爷到底是受过重伤的,往后该好生将养着才是。”


    玉婧心里“咯噔”一声,赶紧上前去坐到榻边,伸手轻抚允礼因发热而魏红的脸。而允礼恰恰就在此时醒了,满脸诧异:“你怎么来了?”


    皇帝适时轻咳一声,道:“你身子不爽,是朕传她来的。”


    “皇兄,”允礼挣扎着起来,“臣弟有要事……”


    太医们见状纷纷退下,皇帝这才开口:“朕知道你为何而来。”


    然而他接下来的话却直接将此事拍定:“朕知道这于你夫妻二人皆是勉强,可朕不能寒了老臣的心。老十七,你素来于朕亲密,你知道朕的这把龙椅坐得有多不易。汉军旗的颜面,朕不能不顾。”


    “臣弟……”


    允礼张张嘴还想说什么,可玉婧握住了他的手,让他最后吐出来的话语有些浓浓的失落:“臣弟明白。”


    皇帝脸上这才有了一抹真诚笑意:“朕知道,你们夫妇伉俪情深,终究是委屈你了。”


    允礼深深吸一口气:“臣弟不委屈,只是委屈了玉婧。臣弟求皇兄答应,臣弟府里日后再不纳新人。”


    皇帝看着面前二人十指相握,也知此事是自己强迫了,便点头答应:“朕答应你。”


    三日后,皇帝下旨将沛国公之女赐予果亲王为侧福晋。圣旨一出,京中知道孟静娴痴迷允礼的,无不感叹孟小姐终于夙愿达成。亲王侧福晋,这可是多少汉军旗女子梦寐以求的。


    而允礼这时又放出风声,自己日后再不纳新人,更让那些与孟静娴一样爱慕他的女子羡艳无比。


    人逢喜事精神爽,听说原本病重的孟静娴如今渐渐好了起来,可以下床走动了,沛国公府已经在紧锣密鼓地为她准备嫁妆。


    另一头的果亲王府却不见什么喜气。允礼一早吩咐了管家,只按寻常的纳侧福晋之礼准备便可。


    底下人嗅得了主子的意思,自然知道了该怎么办,虽然一切都在预备着,但没有一样会到玉婧面前来。


    玉婧已经接连几日没让允礼踏进自己积珍阁的门了,孟静娴即将入府,她心里也乱得很。


    孟静娴,与前世的一样是个可怜的女子,可她的手段却不比自己高明。利用灌酒怀上孩子,这绝不是大家闺秀所为,连她也不屑于做。这样一个可怜又心机颇深的女子,自己也不知该如何去打交道。


    但她又是允礼不得不解决的冤孽。自己重生至今,已没什么遗憾事了。而孟静娴,恰恰是允礼的最后一个遗憾,若不能妥善处理了她,只怕允礼这辈子也难安。


    玉婧在挣扎与矛盾里伏枕而卧,再醒来时已是次日,外头的日光一丝一缕地透进来,仿佛柔软的轻纱迤逦在地上。浓一条浅一条的光线里,隐隐可见窗外的人影。她默然叹息,道:“去请王爷进来。”


    初晴忙应了声,三步并作两步往屋外跑去。王爷日日都来,可福晋总不让王爷进来,她们做下人的看在眼里也着急。


    “她终于肯见我了?”允礼眼睛一亮,还未等初晴反应过来,他自己进到屋里来了。


    眼见他一步步走近,玉婧清一清嗓子问他:“孟静娴过两日就要入府了,对吗?”


    允礼神色一黯,勉强笑着:“是。”


    玉婧脸上未施脂粉,神情淡淡“哦”了一声。允礼抿唇道:“青青,你听我说……”


    “我恨自己无能,不敢违抗皇兄,只能娶她回来。世上没有两全的法子,你是我心里唯一的女子,若你跟她我注定要辜负一个,那,我只能对不住她。”


    “你要做什么?”


    允礼徐徐轻叹:“皇兄下旨之前,我曾修书一封送到沛国公府,希望她能改变主意。可第二日,皇兄还是下旨赐婚,可见她执意如此。我一颗心已许你,再难许她,那便只能让她明白,我允礼不是她的良人。”


    “可是……”玉婧想起当日在凌云峰遇到的那对男女,“我记得你当日说,娶了又不负责,会辜负她一辈子。你也要做不负责任的男子吗?”


    允礼唇角含了一缕淡薄的清愁:“若是要我为了这劳什子责任伤了你,我情愿做那薄情之人。”他忽然伸手拥住玉婧,低低道:“青青,我的情意,有你一人足矣。”


    他的话那样郑重而坚定,玉婧来不及品味,眼泪已经滚滚落了下来。心上有蓬勃的喜悦轰然开放,就如春日里一树一树的桃花,明媚鲜妍的绽放开来。


    人总是有私心的,感情更容不得半点杂质。


    玉婧想起从前甄嬛说的那句话,既然周全不了所有人,就只能周全自己了。她做不来将丈夫拱手让人这样的事,但只要允礼的心坚如磐石,府里多不多一个孟静娴,她也就不在意了。


    到了孟静娴入府这一日,一切都按着亲王娶侧福晋的礼制来。因是是侧福晋,又有嫡福晋的婚礼珠玉在前,沛国公府想要办的盛大也不敢逾矩。允礼不必去到沛国公府迎亲,孟静娴入府也只能走偏门。


    当夜,允礼自然是宿在玉婧屋里。王府里的人无一不是人精,积珍阁被守得如铁通一般,玉婧也不知孟静娴那边到底有没有人来请允礼过去,倒是一夜好眠。


    第二日请安时,玉婧才正式见到了这位故人。孟静娴如前世一般,瞧上去是清淡温雅,谈吐亦是轻柔,并不像心高气傲会惹是生非的女子。


    这辈子,若能彼此相安无事地处下去也就罢了,只盼着她不要再整出些幺蛾子。


    时光缓缓前移,孟静娴嫁入王府也半月了。这半月来她倒是安分守己,允礼吩咐不用来积珍阁请安,她便一次也未来过。


    原以为她就这般安生了,可这一日允礼欲带玉婧去安栖观时,却见盛装打扮的孟静娴等在路上。


    “给王爷、福晋请安。”她盈盈下拜,举手投足尽显大家气派,面上也是柔和的微笑,仿佛心里没有半分怨愤。


    玉婧不欲与她多言,只问:“身子好些了?怎么站在这风口?”


    孟静娴浅浅笑道:“托姐姐的福,已经好多了。听闻王爷和姐姐今日要去拜见太妃,妹妹嫁进来还未去向太妃请安,不知姐姐是否愿意带上妹妹一同前往?”


    允礼微不可察地皱了一下眉。


    孟静娴果然是世家的女儿,说话这般滴水不漏。她要去向太妃请安是情理之中,可她却偏偏去问玉婧,若是玉婧拒绝,便是玉婧容不得她。


    仔细想想,前世她就是这般不声不响地令他疏远了玉隐,那时他心里只有甄嬛,并不在意玉隐的感受。可如今,他既看透了她的心思,便不会叫玉婧来做这个恶人。


    孟静娴仍眼巴巴地笑着,允礼淡淡道:“安栖观山路难行,你的身子还未好,还是在府里养着吧。”


    “王爷是觉得妾身身子不好,会拖累了此行,是吗?”孟静娴说着,眼眶蒙上了一层雾气。


    玉婧见状只得道:“这是哪里的话?你若不嫌来回劳顿,便随我一道吧。”反正今日去见舒太妃也是有事要告诉她,孟静娴要去,便让她听着吧。


    因是玉婧松口,允礼无奈也只能依了。孟静娴挤上玉婧的马车,允礼在前头骑马,一齐往安栖观来。


    观门口等候的积云一见马车,忙扭头向里头笑道:“太妃,王爷和福晋来了!”


    舒太妃闻言来到门口相迎,允礼小心地扶了玉婧下了马车,孟静娴跟在玉婧后面探出了头。


    “这位是?”


    允礼将玉婧扶到舒太妃身边,示意孟静娴的丫鬟扶她下来,方告诉舒太妃:“她便是孟家姑娘。”


    孟静娴听到“孟家姑娘”几个字脸一白,却在与舒太妃目光对上的那一刻飞速绽开笑意,深深一福:“儿媳孟氏给额娘请安。”


    “快起来。”舒太妃笑着命积云扶起来,口里道,“我已是红尘之外的人了,受不得这样的大礼。”


    允礼晓得舒太妃心里的意思,含笑道:“儿子今日来,可是有事要告诉额娘呢!”


    舒太妃亦笑:“哦?你有什么要告诉额娘的?”


    “这里说话不方便,额娘,咱们进屋再说。”


    见允礼卖起了关子,舒太妃笑得越发灿烂,一行人进到院里,舒太妃嗔道:“已经进来了,有什么话尽可说了。”


    不料允礼却并不答言,而是先扶着玉婧坐下来,方轻笑出声:“额娘,您瞧青青与往日可是有什么不同之处?”


    插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