逐渐明朗
作品:《甄嬛传之碧根果重生》 二月二春耕节,皇帝带领众大臣举行社祭,敬龙祈雨。皇后率后宫女眷在宝华殿祈福。
祈福完毕,众人一同进宫赴宴。
浣碧养了半个多月,身上的病也好了,甄嬛特意带了她来祈福去去晦气。
允礼一边与皇帝大臣们饮酒阔谈一边暗暗地看浣碧的举动,一见她离席,允礼便也寻了个由头出来了。
甄嬛允浣碧先行回去上药,她方出门不久,便看到允礼过来了。浣碧不想见他,转身便往另一个方向去,允礼忙开口唤住她:“浣碧姑娘可否留步,听小王说两句话。”
浣碧只当没听见,脚下的步子越来越快。
不料允礼铁了心,竟也追了上来。
浣碧索性拐进御花园,允礼顺势跟了过来。
“你究竟要躲我到什么时候?”借着酒兴允礼有些失态,径直抓住她的手不让她走。
他已经近十个月未曾见到她了,今日终于见到了她。她瘦了许多,面色还有几分苍白。
不能见到她的这些日子,一开始他强迫自己不去管她。可慢慢地,他发现自己总忍不住想她。
允礼一遍遍地问自己,为什么要见她?是为了那点愧疚?
他亏欠的人不只她一个。
看着与皇兄举案齐眉的甄嬛,他的内心满是祝福;面对再次跟他表达情意的孟静娴,他只想劝她另觅良人。
唯有浣碧,他放不下她。
重生之初他接近她,不过是想要弥补她为他搭上的那一辈子。
可那一日她却告诉他,她不愿承受他所谓的愧疚,也不愿再嫁给她。她不求名声、不求地位,只求一个有情郎。
哪怕她心里还是有他,她也毅然决然地为他的踌躇不定转身离去,再不纠缠。
那一刻允礼才清楚地认识到,她是真的不一样了。
重来一世的她变得清醒、通透。
对于上辈子走的弯路,她在一点点地弥补。阖宫皆知莞嫔娘娘与安贵人姐妹情深,这自然有她的原因。而方淳意活了下来、胧月平安降生,也是在她的谋划之下。
上辈子她只在意他,他一死她便随他而去;这辈子她有了太多在意的东西,她在用心地去守护这些她在意的东西。
但这其中却不包括他了。
这种认识让他觉得慌乱,并随着时间的流逝愈发强烈。
她躲了近十个月的时间,允礼终于想明白,自己大概是喜欢上她了,所以才会不安。
重生于她而言有如涅槃,如今的她真正活出了自我。她说不再与他纠缠,便整整十个月不与他见面。
可即使不求于他,身处卑微的她也能用自己的法子去保护着身边的人。这样的女子,怎么不令人喜欢呢?
即使她只是一个宫女,即使她并不如甄嬛那样才华横溢、与他心意相通。可她的隐忍、她的坚毅、她的果敢,足以吸引人了。
允礼紧紧抓住她想要把话说清楚,浣碧挣脱不掉索性不挣扎了,淡淡道:“请王爷松手,奴婢与王爷身份有别,王爷不要为了奴婢污了自己。”
这十个月,她也分不清自己是在同允礼置气还是同自己置气。她不愿见他,并不是怪他,而是怕自己守不住自己的心。
允礼将她的衣袖挽高,还未曾痊愈的伤疤就这么展露出来。
“你就算对我有气,也不该作践自己的身子,这伤疤若再不用药,可就永远留下了。”允礼小心地往香囊里掏出那盒被退回来的玉露琼脂膏,意欲给她涂上,“治愈伤疤需要上好的白獭髓入药,太医院如何有这个东西呢。”
浣碧仍要挣脱,允礼怕弄疼她便松了手,认真道:“我承认,最初接近你,是为了愧疚和好奇。可是与你相识这些日子,你的喜怒哀乐、你的坚强隐忍、你的桩桩件件在我心中挥之不去。你躲了这么久我才发觉,在我心里你是不一样的。”
他花了近十个月的时间才明白自己对她的感情,此时只想一吐衷肠。
面对允礼真挚的眼神,浣碧心中五味杂陈。
她追求了一辈子都追求不到的人,上辈子无论如何都不肯给她一个眼神人,如今说在他心里她是不一样的?
她知道允礼没有必要哄她,这多半是他的肺腑之言,可这算什么?
她已经死过一回,如何能因为他一两句话又轻易回转呢?
暗暗地平复了心中万般心绪,浣碧冷声道:“王爷这番话,奴婢不想听。天底下恋慕王爷的女子多了去,王爷实在不必再留意我一个小小丫鬟。”怕自己失态,浣碧吐出这些话后,转身欲走。
允礼下意识地拉住她。二人四目相对。允礼的眼中满是真诚,可他同样瞧出了浣碧眼中的复杂。允礼方欲开口,被浣碧抢先一步。
“王爷口口声声说,我是不一样的。可孟静娴呢?她是否也是不一样的?孟静娴一心仰慕王爷,她又是元澈之母,王爷真的能无动于衷吗?更不要说……”浣碧说到这里顿住了,那个人是谁二人都心知肚明。
浣碧闭上眼睛叹息,“王爷,我已经说过了,这辈子我只想嫁一个心里只有我的郎君,王爷做不到,又何必说这样的话呢?”
她爱了他一辈子。爱到在凌云峰上冷眼看着他和甄嬛情投意合、在常青阁中夜夜孤灯难眠,还要看着孟静娴为他生下孩子。
现下在想起那些日子,仍有千万根针刺她的心,让她喘不过息来。
他们之间横着一个甄嬛、一个孟静娴,横了一辈子,横了太多太多的东西,绝不是她三言两语就能说清的。
她丢下一番话走了,允礼也终于没有再跟来。浣碧收拾好了情绪回到碎玉轩,寻出药膏来细细涂了。
甄嬛待浣碧极好,几次劳烦温实初来瞧,又从自己的私库拿出银子让用最好的药材制了这祛疤膏。
晶清凑过来瞧了瞧,嘟囔道:“还是舒痕胶好,温大人的药涂了几天,这伤疤只淡了一点儿。姐姐这样好的容貌,若臂上留疤……”
女子留疤是很严重的事情,只怕以后婚配上也有影响。
知道晶清是无意一嘴,浣碧轻声道:“如今已经很好了,只是让小主费心了。”
宫中那些不得宠的嫔妃尚且没有这般待遇,她一个奴才有此殊荣,全靠有一个好姐姐。
晶清也知自己说错了话,忙奉承道:“凭姐姐这样的容貌性情,只怕日后要求娶姐姐的人多着呢。”
浣碧一听这个险些落下泪来,应付几句将晶清打发走了。
晶清走后,浣碧轻轻拭去了眼角的泪珠。细细想想,今天这般局面,她也有不是。她一直就清楚允礼这个人她是不能再招惹的,可即便早就打定主意要与他两断,她却偏偏忘不了他,一再与他纠缠。
其实允礼很好,且不说他学富五车,单凭他出身天潢贵胄却能尊重下人这一点,已是极为难得了。
在她生死攸关的时候,他请人为她看诊、让她在王府住下、教她读书写字,桩桩件件那般的温柔和煦。只有她自己知道,说不心动是假的。
他同她吐露心扉,要与她做个友人,她都欣然应允,不过是贪恋那一点温柔。若无圆明园的满池莲花,她可能就这般糊涂下去了。
但那日的莲花让她看清楚了,他并不是只对她一个好,他同样惦记着甄嬛。甚至还惦记着孟静娴,才会与她见面。他心里负担的人太多,而她只是其中一个。
他今日来说她是不一样的,可即便他说她是不一样的,那长姐呢?她和长姐在他心中孰轻孰重?她的长姐是那样的璀璨夺目,允礼真的会弃了这颗明珠吗?
她不知道,也不想知道,倒不如去等一个满心眼里都是她的人。
阿晋等回允礼的时候,他的情绪有些低落。
浣碧的话字字落在他的心上,让他不得不去承认。
“阿晋。”允礼的语气中满满的失落,“她不会见我了。”
这几个月来王爷爱去碧姑娘住过的的屋子,宫宴上也会暗暗寻找她的身影。虽未经过情爱,但阿晋猜到自家王爷大概是对碧姑娘动情了。
今日王爷好不容易见到了姑娘,却这般沮丧回来,阿晋心知不好,只得劝道:“王爷不要灰心,碧姑娘总有一日会明白您的。”
见允礼不语,阿晋咬咬牙,将碧姑娘看见孟家小姐与王爷洽谈之事说了出来。
插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