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辰决裂

作品:《甄嬛传之碧根果重生

    如今甄嬛可谓是鲜花着锦,烈火烹油。有孕、封嫔、姣梨,皇帝更是在圆明园为她大肆庆祝生辰。


    席间,允礼用漫天飞舞的风筝、满湖盛开的莲花为甄嬛庆贺。


    远远举目,允礼缓缓走来,一曲《凤凰于飞》,仿佛上湖上徐徐而来的清风,在寂静的惊叹里一转一转扣入人心。他手里的赫然是那支从不离身的长相守。


    “臣弟谨以满湖莲花恭贺莞嫔芳诞。”允礼走到皇帝与甄嬛面前,言谈举止,一如前世。


    一直候在一边的浣碧将这一切尽收眼底,借口回去煎安胎药,飞速跑离了这里。也不知道跑了多远,只到了一个四下无人的假山前,无力地靠在山石上,大口大口地喘着气。


    重生十几年,即便她曾一次次地说服了自己。可面对吹着长相守缓缓走向甄嬛的允礼,她清晰地认识到那抹情愫并未消散,而被她埋藏在了内心最隐秘的角落。


    是了,自己是凡人,允礼也是凡人。纵然重来一世,可自己放不下允礼,正如允礼也放不下甄嬛。


    毕竟,那是爱了一辈子的人,那是情愿为之赴死的人。


    她突然就很想笑,她也知道自己如今有多可笑。可笑着笑着,泪却不由自主地流了下来。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即便到了现在,她的心依旧会因允礼而痛。


    浣碧很不喜欢这样的自己。不该是这样的,她和允礼不该是这样的,重来一世不是为了重蹈覆辙的。


    痛痛快快地哭了一场,浣碧告诉自己这是最后一次为允礼流泪,继而回到甄嬛的住处,将安胎药熬好再用小食盒装了带过去。


    宴席上,冠冕堂皇的祝语已经说完,琴瑟清逸奏起,舞姬翩然起舞,众人享受着佳肴美酒。


    浣碧悄悄地走到甄嬛的一侧,流朱便将安胎药端了出来,伺候甄嬛喝了。甄嬛的眉眼间神采飞扬,嘴角尽是掩不住的笑意。


    满殿人影幢幢,对着甄嬛的都只是漫溢的笑脸。浣碧这些日子已然听惯了这些奉承恭维,现下再听只觉闹哄哄地心烦意乱,便跟流朱交代好差事,兀自出去了。


    她也不拘去哪儿,便随意走着,抬眼定睛一看,原来竟是到了太液池边。


    四月的荷花确实很美,碧水间浮起满湖雪白皎洁的白莲,如一盏盏羊脂白玉碗,轻浮其上。风荷曲卷,绿叶田田,怪道甄嬛一辈子也念念不忘。


    上辈子便是从这里起,甄嬛心里开始有了一丝允礼的影子吧?


    “碧姑娘在这里。”浣碧陷在沉思中,忽地传来一声颇为熟悉的男声。


    浣碧回头见是阿晋,便对他扯出一丝笑容,说来在王府那段日子得了阿晋诸多照顾,还未好好谢他。


    对于阿晋,浣碧的内心同样是复杂的。上辈子她知道阿晋对自己有好感,可她心里只有允礼,并不曾看上阿晋,甚至还出言讥讽他。


    可即便如此,阿晋对她始终客客气气。


    在她嫁入王府后,知晓真相阿晋也是把她当做王府女主人来尊重的。上辈子直到她死阿晋都不曾娶妻,不知道这辈子会不会遇上他命中注定的姻缘。


    浣碧不想面对之人是允礼,阿晋倒是无所谓,因而见到阿晋过来,她面上的笑容倒也真挚。


    然而只一瞬间,浣碧的便笑不出来了。跟在阿晋后面的,正是允礼。


    回宫近一个月,浣碧跟允礼有近一个月没见面了。


    不,不对,其实她才见过允礼,在他为甄嬛吹奏《凤凰于飞》的时候。


    “你的身子如何?”允礼显然最为关心这个。


    “劳王爷挂念,奴婢已大好了。”


    生疏客套的回答,又回到了他们最初相见时的模样,仿佛王府那一个多月的时光全然没有存在过。允礼稍一思索,便明白了她这般的缘由,刚想说什么,浣碧却先他一步转身离开,显然是不愿再与他多说。


    允礼身子已先一步行动,赶忙拦住了她。去路被挡住,浣碧便要绕过去,谁料允礼又挡住了她的去路,口里只道:“你别走。”


    浣碧垂首不看他,一副低眉恭敬的模样:“王爷有何吩咐?”


    “你……”允礼话中带着懊恼,“你这要和我生分了。”


    皇帝吩咐他为甄嬛举办生日宴时,他犹豫再三,还是忍不住像上辈子那般为她办了。在宫里的日有多难过,允礼一清二楚。正是因为清楚,他才想为她举办这么一场别出心裁的生日宴。即使不能再与她携手并肩,能够为她的日子添一点润色,


    能看到她的笑脸,他便知足了。


    可允礼自己也未曾想到的是,当他吹奏《凤凰于飞》向甄嬛走去时,却忍不住往旁边看去。只一眼,他便在人群中寻到了那张清丽的脸。看到她脸色惨白,他心里没来由地慌张。


    一曲吹完不见了她的踪影,他连皇帝的话也听不进去了,胡乱应了几句便带了阿晋匆匆离开。


    他寻了好久才寻到她,却不想她竟然在这里,看着满池荷花伤神。他想跟她说些什么,可她却拒人千里之外,连待都不愿意多待,叫他不得不出此下策拦住她。可


    瞧她的模样,已然是打定主意了。


    听了允礼的话,浣碧倒不再急着走,只是淡淡道:“王爷,我们以后还是不要见面了。”


    允礼苦笑:“我猜的没错,你果然是恼了我了。”


    浣碧轻轻摇头:“不是恼了您,是奴婢自己恼了自己。”


    “因为嬛儿?”允礼脱口而出后才发现这个称呼不妥,浣碧却是笑了:“是啊。王爷,你还爱她,可我不能爱您了。”


    “上辈子我总在羡慕长姐,羡慕她可以得到你的感情、皇上的宠爱和尊贵的地位。可后来我明白了,长姐不过也是个可怜人,我反倒很羡慕玉娆。嫁一个心里只有自己的人,跟他长相厮守,这是一件多么幸福的事情。”


    “可到了如今,我还是很羡慕长姐。她最大的愿望便是'愿得一心人,白首不相离',前世也好今生也罢,她都得到了一个男人的心和全部的爱,我真的很羡慕她。这辈子我不求大富大贵,只求一个爱我敬我,心里只有我的人,跟他举案齐眉、为他生儿育女、一起白头偕老。若能如此,我也不虚此生了。”


    “王爷,您待我的好,我铭感五内。在今天之前,我还抱有一丝幻想。但今天的这场生辰宴,您彻底让我明白了,我的幻想终究是虚无缥缈的,你我之间无缘无分,既是如此,以后还是不必见了,免得徒增伤感。”


    浣碧这般冷静地吐出一个个字,一个个落到了允礼的耳中,他突然就有了一股莫大的失落感。她明白地告诉他,她会追寻她的岁月静好,但这一切已然跟他没了关系。这让允礼觉得难受。


    他还想说什么,她却已经决绝地走了。这一次,他也没了再拦她的理由。


    甄嬛生辰一过,众人便都回到了紫禁城。如此,二人倒没什么机会见面了。


    允礼开始怀念她生病的那些日子。他每日去办差,回来便去看她,与她说说话、讲讲书,二人相处异常和谐。


    其实前世他每日出去,她日日总在等着他回来。可他即便回来了,也是径直去书房,从不多踏入她的常青阁半步。


    说来好笑,他给她定了这么个住处,名为常青,却是长年冷清。估摸着也就她带了元澈那些年,才添了几分热闹。


    元澈虽不是她亲生,可她却是一个很好的母亲。她善女红,元澈的每一件里衣皆为她亲手缝制;元澈喜甜食,她管家之余总不忘为他烹制各色精美小食;为了元澈,她逼着自己学着去念书、写字。


    反观他这个父亲,为元澈做得太少太少。


    如今,她在宫中为甄嬛腹中之子殚精竭虑,允礼仿佛看到了她做母亲的那些年。不知道若她生下自己的亲生孩儿,又会是何等模样?


    想到这里,允礼不禁苦笑,她定然是会有自己的孩儿的,估摸着到那时候比当日待元澈还会好上几分。


    只是,她的孩儿不会是他的孩儿了。


    那日浣碧说得决绝,字字句句允礼都清楚地记得。他甚至有些不明白他对她是什么心思,只是每每想起,他都觉得心口无比沉郁。


    重生之初他想,若是浣碧能嫁得良人,夫妇和睦,也算是功德圆满的一件事情。可随着他与她的渐渐相处,他开始有了做她的良人的想法。想到她日后会嫁人、生子,允礼便觉得一丝郁结。


    或许这便是上天给予他的惩罚吧,她曾追寻了他一辈子,他都未曾回头看她一眼;如今他想要为她驻足,她却要转身离去。


    他虽不在宫里,却也能知道宫里的消息。淳贵人到现在还活着,甄嬛的胎也好好地在她肚子里,就连上辈子与甄嬛反目的安陵容,如今也与她异常亲密,不用想也知道是她的手笔。


    允礼想起她曾说过的话,她说上辈子她的一切是长姐赐的,这辈子,她要尽力让长姐平安顺遂。


    那时他也是这么说的,他连累了甄嬛的后半辈子,要用这辈子来偿还。可他话是这么说了,却终究抵不过一己私欲。那场生日宴既是皇兄的安排,亦是他的私心。


    两相比较而言,他竟还比不过一个女子坚定。


    允礼自觉汗颜,却又更钦佩起浣碧来。她骨子里有着甄家女儿的执着与倔强,认定了,就是一辈子;决意做的事,哪怕再苦再难,她也去做了。


    这样的女子,怎么不令人心动呢?


    插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