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章 商战,评书引流哪家强
作品:《福运小厨娘,逃荒种田又旺家》 “小二!再来两个包子!”
“我要三个包子加一碗粥!快点上啊!”
食客们的喊声此起彼伏,忙得小二晕头转向。
钟掌柜看着自家店内满满的食客,特意出门望了眼林家饭馆的生意。见到对家门可罗雀,才满意地回到屋内。
一连几日下来,钟家包子铺的生意流水十分可观。心情很好的他终于给厨房用了八天的油换了一半。
四舍五入下来这锅油就只用了四天。
“钟掌柜果然按捺不住寂寞,这要冲你使出手段了。你不害怕吗?”
空荡荡的堂屋里坐着零星的几个食客。林时微与孙老三对面而坐,桌子上放着两碗皮蛋粥和一屉小笼包。丝丝香气逐渐融入空气,在严寒的冬日里驱散了冰冷。
屋内的炭火烧得很足,不时发出噼啪的响声。林家老二缩在后厨正测量着空间长度,准备按照林时微的意思做出一张桌子。
自从林时微开了这间饭馆,他的吃饭也比往常更方便了。以前主家时常不会供饭给他们吃。很多一起做活的木匠年纪轻轻就因为饮食不规律得了胃病。他的媳妇王彩凤倒是不错,时常给自己带些吃的。
可是架不住时间长了食物冷却的问题。有了林时微的饭馆,他吃起饭来更方便了。
饶是林时微是不是请他过来做工,王彩凤也没有说太多闲言碎语。
“我当然不怕。生意总是不好做的,开始的日子总是难熬的。但是我相信我有足够的信心挺过去。”
林时微神色平静,毫无慌乱之色。她全部的心思都在手中的茶叶上。
近来她走街串巷,停坐在不同的茶馆中学习点茶的手艺。还专门请教了沈清燕关于点茶的学问。
宋代的商户地位并不高。沈家的小姐们从小就学习琴棋书画等技艺,就是为了将来到了婚嫁之龄,也可为家族添彩。
宋代的商品经济十分发达,在这个极其重视“文治”的时代,插花、点茶、焚香、书画并称君子四雅。
磨成粉状的茶叶在投入碗中,再拿起注水壶分几次缓缓加入清水。经过几次搅拌茶沫,汤花匀细紧紧地咬紧盏沿久聚不散。
汤色虽比不得纯白色却也称得上不错。林时微不免一阵叹气,她苦练点茶却还是只能达到这种程度,真是可惜了。
“你才学了几天,能达到这种水平已经相当难得了。”孙老三是个粗人,不会这些花呀茶呀的,却也看得出好坏。
“我过几日要开发一个新品,所以追求的急了些。”
“新品?”孙老三敏锐地抓住这个消息“你想好要与钟掌柜斗法了?”
“别人都欺负上门了,我若再不使出手段,岂非缩壳的王八?”
林时微递过自己刚做好的茶,推到孙老三的面前。
休整一天的林家饭馆再度开张,却比往常多了一丝不同。
室外设了一张简单的桌子,上面设着醒目和白毛巾,另有一壶茶水。这日钟掌柜早早开门,却惊奇地发现一堆眼熟的食客正围拢在林家铺子旁边。
“好!!”
“讲得真好,再来一段!”
人群中不时发出几声叫好,连带着啪啪的鼓掌声。
“怎么回事?”钟掌柜满脸惊疑,一把拽过自家小二逼问道:“你去!去对面给我看看!那些人在搞什么名堂!”
小二踉跄几步,满脸不情愿地走到林家管子旁边围观。看热闹的人们围成了一个半圆,正中心有一个穿着灰蓝色衣袍的男人正在说书。
那男人眉目清秀,举止做派像是读过书的人。他口吐莲花,铛铛铛几个逗笑的包袱成功令人众人捧腹大笑。
就连小二听着听着也逐渐入迷,正在兴头之际说书人却突然停顿了。
“列位看官,在下要到室内说书了,您们要是爱听可以来店内吃两个包子,喝点粥听我把这段故事说完。”
话音刚落,二虎子便将桌子收起来。围观群众见状看了眼价格表,发现确实算得上物美价廉。加之室内隐隐飘来的米粥香,众人皆选择进去坐坐。
就连小二也神不知鬼不觉地走进林家饭馆。
“这位客官想吃点什么?”林时微系着围裙,笑眯眯地看着发呆的男人。
小二猛地惊醒,尴尬地看了看自己的衣裳。只要不是个瞎子都会看出来他的身份,可这个女孩不仅没有点破,还装作无事发生一般。
好手段啊,好手段。小二站在原地不禁啧啧称奇,这新开的饭馆远非之前那几个可以比拟。
他在钟家包子铺干了有一段时间,最清楚自家老板的手艺。打价格战不过是最基本的操作,更多阴损手段还在后面。
看来这次自家老板是遇到对手了。
“来碗粥,再加两个包子!”
一顿餐食吃饱之后,小二才抹了抹嘴巴,慢悠悠地返回钟家包子铺。
“怎么样?他们使用了什么手段?”
刚一踏进店门,钟掌柜直接拽着小二的胳膊来到了后厨,悄声询问者对家的情况。
“掌柜的,他们不知道从哪里弄来了一个说书地,讲得又有趣又好玩,许多食客为了听他的书,都跑去他们家吃饭了。”
说书地?钟掌柜的眼神滴溜溜地转了一圈,顿时警觉起来。
看来这新来的丫头并不好对付,他需要换一个新策略!
这景安镇只能有一个包子铺!就是他钟家包子铺!
察觉到自家掌柜阴沉不定的脸色,小二不禁在心底默默给林家饭馆上了柱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