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章 悬壶济世,妙手回春,触手生春
作品:《嫁给禁欲王爷我又行了》 初七,千金阁开业的日子。
顾卿卿起了个大早,白然和辰九还有宝灵宝玉一早就在门口等着了。
奶娘年纪大了,顾卿卿也不想她折腾来折腾去。
辰九给顾卿卿准备了一块新的面纱,布料和平常用的不一样,在阳光底下看起来,那面纱会发光似的。
“这是王爷叫我给王妃准备的。”
辰九笑眯眯的双手奉上,顾卿卿挑眉,“这算是开业礼物?”
“不止呢,王爷说怕王妃不明白开业的一些风俗,特地让白然和明辰去打听,王妃只管去就好了。”
顾卿卿本想着放个鞭炮什么的,就算是开业大吉。
显然裴闻璟比她想得周到许多。
“王爷还说了,今早就不先来兰园了,等王妃忙完了,午时记得回来吃午膳。”
裴闻璟连中午的事情都安排好了,顾卿卿忽然感觉内心膨胀许多。
一行人在卯时朝着千金阁出发。
宝灵和宝玉很久没有出王府,这还是顾卿卿主动带着出去,宝灵悄悄对着宝玉说:“你说王妃这是把咱们当自己人看吗?”
也只有王府上下知道顾卿卿在外开了一个医馆,也不对外说自己的身份。
宝玉瞧了她一眼,没说话。
宝灵有些不高兴:“自从跟着来王府,你整个人都不怎么和我亲近了。”
宝玉叹口气:“言多必失,现在我们是王妃的人,乖乖做好自己的事情。”
宝灵听宝玉的说教有些不高兴,本想着还要争执一番,想着今天日子特殊,把不甘心给咽了回去。
到达千金阁,何飞和大夫药童一早就在门口等着了。
也是快临近开业,他们也才和顾卿卿说上话,只不过这个女老板很神秘,一直都带着面纱,也不知道这面纱下的真容到底是什么样。
不过他们也不敢好奇,只要老板给的月例银子多,安心做好自己的事就行了。
这也是白然何飞交代过的事。
辰九扶着顾卿卿下马车,何飞连忙走上来,他弯腰道:“夫人,主子都将所有事情都准备妥当了。”
顾卿卿疑惑看去,千金阁门前放了三个铜盆,何飞一招手,陈高远几人走过来,手里分别拿着一根木棍,一条绳子,还有一个玉葫芦。
有个药童搬来椅子,陈高远把玉葫芦和绳子系在一起,绳子的另一端又绑上木棍。
陈高远个子比较高,他站在椅子上,何飞解释道:“主子说了,夫人开的不是一般的医馆,所以这‘悬壶济世’得要夫人亲手摸一下。”
原来是这样的含义。
顾卿卿抿着一笑,她抬起手来,轻轻碰了一下玉壶。陈高远立马下来,将顾卿卿摸过的玉葫芦挂在千金阁的门前。
“好咧!夫人里面请!”何飞见状,立马像个小二一样。
辰九捂嘴笑起来。
何飞率先走进去,一进入大厅,正中央放了一个巨大的牌匾,用红布遮挡。
“主子说了,这个的夫人亲手揭开。”
之前顾卿卿就说过这个牌匾的制作,但是不管作坊怎么给她出图,她都不大满意。
最后还是裴闻璟拦下来,说一定会让她满意。
顾卿卿也有些好奇,这到底会是什么样子,她靠近一点,居然有些紧张起来。
顾卿卿去拉红布的手都有些微微颤抖,所有人都站在她的身后,期待着千金阁的牌匾。
唰——
红布被拉下来,顾卿卿满眼都是倒映这牌匾的模样,有一瞬间她有些惊呆了。
黑底红金的牌匾,每一处的角落都刻画了柳树的枝繁叶茂,“千金阁”这三个字,写得行云流水大气磅礴,给人一种莫名的可靠。
何飞在旁边轻声解释道:“这是主子的字,主子说,既然夫人看不上别的名家,那便只好他写。那黑底上的柳叶,代表着‘妙手回春’。”
顾卿卿无法言语自己现在此时此刻的心情,她手指有些颤抖地触摸在牌匾的字面上,何飞拿来几只毛笔,分别给了顾卿卿白然陈高远等人。
“夫人,这边请。”
“还、还有?”
何飞笑而不语。
顾卿卿跟着何飞走到诊室里,桌子上放着一盆兰草。
看起来是新生兰草。
“这个季节怎么会栽培出新生的兰草?”陈高远偏头过来,有些好奇。
何飞说:“主子说了,请每一位大夫,用手里的笔尖去触碰兰草尾端,这叫‘触手生春’,也希望各位大夫,能真正地做到悬壶济世,妙手回春。”
顾卿卿无法言语裴闻璟的仪式感,明明就很简单的流程,她心里却是成千上万只蚂蚁在爬。
心尖发痒的厉害。
等牌匾挂上去,最后放一条鞭炮,千金阁才正式开业。
顾卿卿站在门口看了好久的牌匾,她内心的激动还是无法言喻,她办到了,在秦晋这样的时代,开起了第一家医院。
她希望以后秦晋的每一个城池,都会有上这么一家医院,造福百姓。
早上的老百姓不多,但也有不少人围观。
何飞现在是千金阁的掌柜,他带着一帮药童在围观的老百姓之中介绍千金阁。
就有人好奇了。
“医馆还可以住在里面?你们不会是黑店吧?”
“这位大爷,这怎么可能呢?让您住在这里,也是更好的能治病啊。”
“可从未听说可以住下来的医馆,你们不会在骗钱吧?”
“您放心,我们东家说了,看病的价格绝对公道,一点都不会欺瞒老百姓。”
顾卿卿站在一侧悄悄听,听到最后还是不由得感叹,如果有医保之类的东西,也许就会有不少人原因看病了。
在这个时代,会看病的人是少数,大多医馆的药也不是一般农户可以承受得起。
偶尔都是吃一两副药,有一点好转就当做自己好了。
顾卿卿就是为了杜绝这样的情况,她宁愿不赚很多钱,也要治好很多的人。
陆陆续续的,在何飞的解释下,有不少百姓尝试进来看病,一楼大厅的长椅坐上十几二十个人,陈高远他们也坐在各自的诊室,开始把脉看病。
顾卿卿看到这一幕,眼眶有些发热。
辰九在身旁提醒道:“夫人,差不多要到午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