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章 威胁

作品:《重生之凤鸾行

    唐翘颔首,看了眼巷口。


    有人影见她看过去,迅速便避开了。


    “殿下,可要将他解决掉?”


    “暂时不必。”


    “可殿下你一个人……”


    “没事,我会准时到的。你先去,务必要确保他离开离开张镇。”


    “是。”


    “刚哥。今日怎么这么晚啊?”


    谢九才走,屋外渐有交谈声传入。


    唐翘微微拨开窗扉往下看了一眼。


    说来也巧,那男子,可不就是之前在盐场去而复返想救人的刚子?


    “上头交代了些事情,叫你等晚了。”


    “没事,我把饭菜都给你热好了。今日客栈里又来了客人呢。”


    “什么客人?!”那人情绪瞬间激动了。


    “你怎么了?”彩玉疑惑。


    男子撂下筷子,朝楼上看了一眼,将彩玉拉到身边来,轻声与她细话。


    “今日盐场那边进了外人,官府正查探此事。若知晓有客在客栈里歇脚只怕脱不了干系。”


    彩玉心下一慌,“那怎么办?”


    “我上去看看。”


    可人走到上头时,早已人去屋空。


    “公子,查过了,今日县城门口并未有人持通行令牌进入过。”


    “葛大人,湖阳县城,还有其余入口?”湖阳县县衙,柳成荫负手,看向一旁的县令。


    县令半夜被叫醒本就不悦,见他这副不敬的模样,更是来气。


    商贾轻贱,他十分不喜。


    柳成荫平日里极会做人,不论在刺史面前如何得眼,在他跟前也算毕恭毕敬。今日却是吃错了药。


    “你当湖阳县是什么边陲小镇不成?岂是旁人能进就进的。”


    他想发火来着,可看到柳成荫身后由刺史拨给他的州城兵卫,葛县令只能暗骂刺史颠倒尊卑,叫一个商人领着兵卫前来,真是可笑又荒谬。


    他冷哼,“柳成荫,你别自个儿弄错了事,跑来我这里撒野。湖阳县可不是明月清辉。”


    柳成荫一向拿在手里的扇子被替换成了一支长笛,他把玩着笛子,当着一众兵卫的面讥讽道:


    “平日里葛大人在明月清辉逍遥快活之时,也不见如此语气神态。怎么如今倒是嫌弃起来了?”他不屑地笑着,“难不成是因为葛大人始终无法做怜衣的裙下之臣,故而酸妒气愤?”


    “柳成荫!”湖阳县令一拍桌案,险些从官椅上跳起来。


    “怎么?”他冷笑,“难道我说错了吗?”


    “反了,反了,真是反了!”湖阳县令火冒三丈,“你一个低贱商贾,竟然如此与本官说话!待本官明日禀明刺史大人,定要你好看!”


    “葛大人,我敬你是官,才待你有几分好脸色。你自己做了什么,难道自己不知道吗?”柳成荫眸光骤冷,“我心情不好,县令大人可别逼我。”


    湖阳县令虽是从属于湖州刺史,可私底下却也有些瞒着刺史谋利的龌龊事。


    而柳成荫,对他的事情,再清楚不过。


    只不过从前都效力于刺史,他身为商,为了立足,也为了更好经营,自然得处处礼让吃亏于为官的县令。


    可是如今嘛……


    他已经不想再忍了。


    “我是奉刺史大人的命令前来,葛大人若不配合我,还要阻扰于我的话。回州城后,柳某也不知会发生什么事情。”


    这话是威胁,更是警告。


    葛县令虽恼怒无比,却也心虚,骂过刺史后又骂柳成荫小人。


    在刺史跟前对他恭敬无比,如今没有刺史在,却又变了副面孔。


    “既然是刺史大人的意思,本官自然不会反对。只是柳成荫,你也别拿着鸡毛当令箭。县衙的人都说了无人进县城,便是无人。”


    “县令大人当真如此确信,以为湖阳县成固若金汤吗?”


    “自然。”葛县令倨傲道:“哪怕是一个外地商户进了县城,行踪都会记录在案,更何况是拿着通行令牌直入县城的了。”


    许是他这话说得太满,话音才落,便有人狠狠打了他的脸。


    “大人!发现两名可疑人士。”


    还是他的下属。


    许是因为太过匆忙,他过门槛的时候被绊了一下,险些栽倒。


    葛县令咬牙,没有去看柳成荫嘲笑的表情,对着那下属破口大骂,“你是瞎了还是瘸了?你爹娘没教过你规矩吗?走个路都不会走,着急忙慌得像什么样子!”


    那下属不过是遵照长官命令发现可疑前来汇报的,万万没料到会遭此恶骂。


    他赶忙垂眉,“属下知错。”


    “知你特么的错!”县令泄愤似的踢了他一脚。


    那官兵被踢得倒在一边,下一刻又急忙回正身子,并不敢有丝毫怨言。


    葛县令尤不解恨,恶声恶气使唤他:“说吧,发生何事了。”


    “今日盐场上官兵巡逻时发觉似乎有外人闯入,彩玉客栈今日正入住了两名外客,其中一名呆了没多久就趁夜而去。走的却是城门以西的反向。另一名也在不久之后突然消失,瞧着行踪很是鬼祟。”


    葛县令心里一惊,嘴上却硬,“不过是赶个路而已,大惊小怪。不走城门又如何?兴许只是换家客栈歇脚。”


    柳成荫瞥他一眼,询问那官兵:“只有两名,不是三名?长相如何?”


    “是两名少年,模样颇为俊俏。”


    那就没错了。


    一个章甄,一个杨烁。


    柳成荫目光冷了下来,从座椅上起身,立刻便要去抓人。


    临走前,他驻足说了一句,“忘了告诉葛大人,那两名少年中,有一位是朝廷的探子。乃是为了盐场的事情而来。城门以西的盐场,葛大人该不会记不清是哪儿了吧?若让他进了去,葛县令猜猜,会发生什么?”


    葛县令闻言瞬间瘫软在椅子上。


    城门以西,那里可是湖阳与上马县的交汇张镇啊!


    柳成荫没理会县衙府的人仰马翻,他出门来,翻身上马。


    “公子,杨烁如何处置?”


    柳成荫看着张镇方向,目光幽深,“他一时半会出不去县城的。你带着家丁去追抓。”


    “那公子你?”


    “我要亲自将章甄抓回来。”


    话音刚落,他打马便领着一众官兵赶往张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