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 第13章:毕业作品里的秘密

作品:《遇见文艺复兴

    晚上陆星辰在书房安静地看书,夏雨轩坐在沙发上吃着零食,抱着IPAD看每周一期的《艺术中的世界》。


    不知道过了多久,陆星辰从书房出来:“你答辩准备好了?”


    “嗯,差不多了。”说完,夏雨轩站起来把手里的一块巧克力饼干塞进了陆星辰嘴里。


    “哎呀,我不吃这个。”陆星辰满脸嫌弃,一口拒绝:“太甜了。”


    夏雨轩质疑了一会儿,又吃了一块:“不甜呀,挺好吃的呀。”


    “那你多吃点吧。”陆星辰摸了摸夏雨轩的头发,看她那样子很是可爱。


    陆星辰撇了一眼夏雨轩看的视频说:“这综艺你还在看啊?米小非都放弃了。”然后很自然地坐在她的身边。


    这档综艺节目烂到圈内的人都在网上一顿喷,评论已经没法看了,但热度持续高涨,已经到了同时段播放量第一的位置了。


    最新一集是以评委老师的名字为命题,虽说即使是在文艺复兴,艺术家也是要依附于赞助人的:米开朗基罗服务于教皇才有了《创世纪》和《最后的审判》,委拉斯贵兹服务于宫廷贵族才有了《宫娥》。


    但在国内最火的一档艺术类综艺节目里,用命题的方式让选手进行创作,就像让艺术家去参加高考命题写作。强调要发展美学教育的当下时代,却通过大众“选秀”的方式来承载。


    引起争议的还不止是赛制,而是这一集请来了一位特别厉害的画家,他最终的成品并没有像其他选手一样直接给评委老师画一幅肖像画,而是用水墨画的方式去呈现一种意象。


    细看才会发现作品隐藏着一些秘密,评委老师的姓为木子李,树木的孩子是果实。画家就用黑色背景下反白的效果进行绘画,远看像是冬天结成的冰枝,每个树枝在水墨的晕染下如显微镜下的细胞图,里面孕育出一个生命,有一种“诞生”的感觉。


    这幅作品的寓意与评委老师的名字完全吻合,但是评委组却没有看出这层意味,不停的说没有点题,最终把他淘汰了。


    夏雨轩圈缩在沙发上,然后自言自语道:“当年的伦勃朗也是这样的结局。”


    当年的伦勃朗为了生存赚钱给民兵队画了《夜巡》,当时大家对“集体肖像画”的理念还停留在“毕业照”一字排列的模式,无法接受“舞台剧”的表现形式。


    伦勃朗的这种超前理念得罪了甲方,他没有迎合大众,而是选择遵从自我,却因此再也没有人找他订过画,最终妻离子散,家破人亡,他在悲痛和贫穷中离开人世,他的艺术被时代辜负。几百年后他才被人重新赏识,《夜巡》进入美术馆被人瞻仰,进入教科书让人学习,但是他却永远看不到了。


    陆星辰捏了捏她的下巴,淡淡地笑了下:“所以呢?你最爱的老米可不是这个结局。”


    夏雨轩直接跳过他的话题,平静地接了句:“他们觉得‘像’就是好,他们看不出作品的差距。”


    陆星辰没有说话,夏雨轩又接了一句:“这不是个人喜好的问题,绘画风格没有好坏区分,但是绘画水准是有高低差别的。”


    陆星辰胳膊一环把她搂下来,低声笑着说:“雨轩。”


    夏雨轩闷在他身上答:“嗯?”


    “有个问题我一直想问问你。”陆星辰喜欢摸着她的长发,夏雨轩的头发又长又顺滑。“如果有一天你的作品很超前却不被市场认可,就像伦勃朗一样,你可以接受吗?”


    夏雨轩思考了一会儿,笑了笑,没有说话。


    陆星辰继续说:“你看啊,日本现在最有名的艺术家草间弥生,最初她是做行为艺术家的,那是她最想表达的东西,实现了她艺术家的梦想,但作品不被市场认可。最后是她的圆点画让她出圈进入大众视野。”


    夏雨轩抬起头,盯着他的眼睛,脸上的笑容渐渐收起。


    “市场能够折射社会价值,却未必能折射出艺术价值。但这两者也不一定完全对立,就像你最喜欢的米开朗基罗,他的壁画是红衣主教们下的订单,这其实也是市场与创作者之间的关系。”


    “当你的作品足够好,我指的‘好’不是好出一点点,是各方面都断裂式的好,你就会被人看到,就像米开朗基罗。良性的市场就是能促进好的作品,并用好的作品把大众的品位提升,但这需要很漫长的过程。”


    《艺术中的世界》当晚上了热搜,每个选手背后都有粉丝后援会,就跟娱乐圈追星族没有什么区别。粉丝又为了淘汰和进晋开启了撕逼之战,有争议就会有热度,一档综艺开启了全民讨论艺术的浪潮……


    评论里众说纷云,一类是追求“像”,一类是追求“美”,一类是追求作品背后的“故事”,还有一类直接说画家真帅。


    总之就是没有人关注艺术本身,而“艺术”从学科的角度来看,是一个文化分相对较低的专业,这就造成了人人都觉得念书不行的,那就去学艺术吧。反过来就能推出:艺术门槛其实很低。


    用米小非的话说:“你不能指望艺术专业的人向下兼容给你讲背后的创作故事,除非他想赚你的钱。”他说的犀利又直白。


    其实也不仅仅是艺术行业,任何领域里,专业说太细,没人能听不懂,只有故事是最容易传播和被接受的。


    陆星辰又举了另一个案例,达芬奇的《蒙娜丽莎》其实有两幅,另一幅《艾尔沃斯·蒙娜丽莎》早于卢浮宫的《蒙娜丽莎》,但同样出于达芬奇之手,为什么就不被人知道呢?


    “真正让《蒙娜丽莎》远远甩出那些同行画作,令全世界人民都想去卢浮宫瞻仰朝圣的是它的传奇故事,而不是作品本身,当然从专业领域来说,确实是了不起的成就,但还不足以让它成为全世界最著名的画作。”


    “那如果没有这个故事,你说蒙娜丽莎还会不会火?”夏雨轩问。


    陆星辰答:“肯定不会,当年报纸新闻上都是以‘被盗’作为一个宣传点在说这幅画,而不是在说达芬奇的‘渐隐法’,而且这幅画尺寸特别小,很难让人一眼看到。”


    陆星辰的这几句话,让夏雨轩连一丝迟疑都没有,立刻深信不疑了。


    如果说《蒙娜丽莎》的知名度真的要感谢一个人的话,那就是它的偷窃者佩鲁贾。因为画幅的尺寸小,方便藏在他的衣服里面,他就随手偷出去了。作品被盗工作人员当天都不知道。追回的整个过程充满戏剧性,而且持续了好几年,这才让大家知道卢浮宫里有一幅《蒙娜丽莎》。之后又有那么多的故事流传和电影改编,使“蒙娜丽莎”成为了一个大IP,它今天的价值才会需要几层防弹玻璃的保护下,外加一层围栏。


    作品的接受度也是一件作品成立的一个重要环节。故事是最容易被人接受的,在作品中体现精神世界,通过图像让大众感受背后的深层文化,这不是非专业出身的人能判断的出的。但讲故事就不一样了。


    陆星辰说:“赫拉利写的《人类简史》中就提及,在原始社会人类是不可能认知超过物理范围以外的其他人的,但是人类一旦学会了讲故事,文化和宗教就会诞生了。而人与人之间就产生了联系和共同的信仰。”


    陆星辰搂着她肩膀说:“艺术可以服务于赞助人,也可以向上探索,但无论是哪一种,都是自己的选择,结果都要去接受。从古至今一直是如此,伦勃朗被时代辜负,因为他太超前了,大众可以不理解,但时间会去证明。”


    “我现在理性上可以理解,但是我……”夏雨轩软着声音说道。


    他从容地笑了笑:“好了,你继续看吧。”两人对视着,陆星辰的眼里是一如既往令人安心的沉稳。


    他正准备回书房继续看书,夏雨轩跟在他背后,等他坐下后,她从门口探出一个脑袋问:“其实在我的作品里,有一个彩蛋,不知道你发现了没有?”夏雨轩在期待着一个答案。


    陆星辰转头看了她一眼:“什么?”


    他没有看出来,但夏雨轩也没有失望,略带羞涩地说道:“那幅画其实是送给你的”


    “嗯?”


    陆星辰一时没反应过,因为他对夏雨轩的作品过于熟悉了,从创作前期的构图思考,到最后成品,他几乎是看着她一点点画出来的。


    “怎么——?”陆星辰一句话还没说完,看着夏雨轩的眼睛。


    他立刻拿起手机把作品翻出来,夏雨轩完成作品的第一时刻,陆星辰就在她的身边,并拍下了这个作品,此刻他放大细节部分。


    不到一分钟,他发现了中间的微妙之处,然后两人眼神再次对视,夏雨轩满脸的骄傲,陆星辰激动的有点不敢相信。


    那束光的背后其实是点点“星辰”,那束光的背后其实是点点“星辰”,里面最亮的那颗星星是参宿七,是猎户座中最亮的恒星。


    夏雨轩画的很细小很微弱,层层叠加融入,她做了特殊处理,表达的很隐晦,因为作品只送给一个人,她只希望能被特定的那个人看到。


    作品里面有那么多人物,你不知道他们身上发生了什么故事,唯一能确认的是头顶的那束光,日月星辰就在你的身旁,那束光一直都在,它是独属于夏雨轩和陆星辰的浪漫。


    为您提供大神 陆子期 的《遇见文艺复兴》最快更新


    13. 第13章:毕业作品里的秘密 免费阅读.[www.aishu55.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