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六章:这一生最后一场戏

作品:《清穿:四爷夫妻互宠(卷)日常

    第三百五十六章:这一生最后一场戏


    “皇上,这一声‘太子妃’是皇家所赐。”


    “臣女深受皇恩,却不得尽职,如何敢再担这一份虚名。”


    “还请皇上恩准,让臣女为废太子、为皇上,再舔为大清,尽一份小小的心力。”


    康熙沉吟道:“石氏,你可知,你这一出宫,代表着什么?”


    “臣女深思熟虑,已然知晓。”


    “从此,哪怕废太子在何处,他都不可能会在白云观与你相聚。”


    “你膝下无子,去到那荒凉之地,不再能享受这皇宫和世上的繁华。”


    “我们爱新觉罗氏纳你为皇家儿媳,可不是这般让你受苦的。”


    “若是让你家里人知道,他们怕是要怨朕。”


    太子妃俯首:“皇上,瓜尔佳一族对您忠心耿耿,绝无二心。”


    “此事乃臣女一心所请,他们定会明白臣女的心意。”


    “也会明白皇上您的苦心!”


    康熙终是道:“废太子要是知道你的心意,怕是不知要多感动。”


    “既然你执意,那朕便命你为白云观观主。”


    “随行五十名侍从、五十名侍卫,所用衣食住行,由内务府专项支出,以示天恩。”


    “朕再赐你一道圣旨和宝扇。”


    “你乃奉皇命,为皇家祈福修行,有功于大清。”


    “若是有任何人为难于你,见朕亲笔题名宝扇,如见朕。”


    “他们必得跪服于你,任由你惩处。”


    “太子妃自可先斩后奏!”


    石氏伏地,三跪九叩:“臣女谢皇上隆恩!”


    “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


    康熙这才柔声道:“起身吧。”


    “你永远是大清的太子妃。”


    “也是朕心目中,唯一的太子妃。”


    石氏欲再跪。


    康熙摆手:“起行白云观,还要诸多准备。”


    “废太子那边,你可去辞行。”


    “不必多礼。”


    “臣女拜别汗阿玛。”


    “望汗阿玛多加珍重!”


    他们往后余生,不会再见了!


    石氏告退,躬身,一步步退到了殿外。


    才任眼泪流下。


    废太子不仁不义。


    但皇帝待她,不算薄。


    只是天家无情,她宁愿守着天道。


    也不愿意在这深宫红墙之中,了却残生。


    擦干眼泪,石氏缓缓走回了毓庆宫。


    至于宗人府的马棚,可能是她这一生最后一场戏了。


    石氏要好好想想,她要如何演。


    *


    三爷告发大阿哥诅咒太子一事,经查验,属实!


    皇帝震怒,下谕旨将皇长子胤禔革去郡王爵位,在府第高墙内幽禁起来。


    另,将延禧宫纳喇贵人发落冷宫,永生不再相见。


    纳喇氏派查嬷嬷到主殿,恳请良嫔,说纳喇氏想最后再见德贵妃娘娘一面。


    纳喇氏和查嬷嬷在大雨中跪了一天一夜。


    良嫔才同意到永和宫拜见。


    德贵妃听了:“她已经要到冷宫去了。”


    “何必又要淋上这么一场雨?”


    “苏嬷嬷,请荣妃、宜妃同本宫一道去送送纳喇氏。”


    褪去了所有首饰华服的纳喇氏,瞬间苍老了十余岁,仿佛六甲老人。


    而她今年不过四十五岁。


    纳喇氏静静坐在窗棂前,不知望着什么。


    听见声响,才道:“那株栀子花,是我入宫那年,种下的。”


    “如今它还是长得很好。”


    “皇宫这般贫瘠之地,却养出了不少名花。”


    “倒也甚是稀奇。”


    她转过头,淡淡道:“你们来了。”


    不曾行礼,仿佛她们只是寻常上门看望的旧友。


    宜妃本要开口,见德贵妃和荣妃神色如常,她便也按下不表。


    自个坐到了圆墩上。


    德贵妃选了远处的太师椅坐下。


    荣妃则是坐到了美人榻上的另一边。


    纳喇氏叹:“这好像,一开始,我们在宫中的座位。”


    一开始纳喇氏和马佳氏平级,郭络罗氏后来居上,离她们近一些。


    至于最后头的乌雅氏,往往坐得要远一些,安安静静,从不多言。


    宜妃冷笑:“今夕不同往日。”


    “纳喇氏,别浪费时间了。”


    “宜妃,从前我觉得,你只是生养皇子多了些,皇上又偏宠你。”


    “容貌又比姐妹们艳丽一些,身姿也婀娜了一些,并不比我们强上多少。”


    “事实到最后,你也没剩几样。”


    “但你的孩子,却是养得比我好些。”


    宜妃已经差点要站起来,听到最后一句,才勉强只是动了动嘴,没有开口。


    这次,废太子的风波,胤祺和胤禟都没有卷进去,宜妃也莫名有些庆幸。


    “荣妃,更是不用讲。”


    “虽则胤祉状告了胤褆,他也是讨不到什么好处的。”


    “但他还是比胤褆强的。”


    废太子的消息一出,荣妃的心都要蹦出来了。


    所有皇子之中,三爷一向同胤礽最为交好。


    幸而,皇上认为胤祉不曾怂恿废太子为恶,放过了他。


    但他偏偏又告了大阿哥一状!


    皇上不赏不罚,便表明了他的态度。


    本来是功,却是无功无过,代表皇上并不高兴。


    荣妃也不敢说话。


    “但我们还是都输给了德贵妃娘娘。”


    “她常年闷声不说话,养出来的孩子也闷声不说话。”


    “却办成了最大的事。”


    “贵妃娘娘,你承认,你是沾了雍郡王和四福晋的光,才加封的贵妃吗?”


    这偏殿之中,阴冷森寒,至今没有奉上一杯热茶。


    以往,她们四人见了其他三位,总是免不了一阵相争。


    今日,如此安静。


    不过是,她们知道,纳喇氏已成败势。


    不值得她们费力气了。


    德贵妃不答话。


    纳喇氏仿佛是自言自语:“若是能有机会重生,我宁愿将时间花在陪伴胤褆身上。”


    “教他不要好大喜功,不要好高骛远,不要一心执迷不悟。”


    “不要将自己皇长子的身份,看得那般重。”


    “做一个富贵而威猛的武将王爷,也没有什么不好。”


    “甚至,也不必要冒这个险。他的汗阿玛和兄弟们都很能干,他何必逞强?”


    “也不会落得这般幽禁田地,步了我的后尘。”


    “当初,压根不必盯着你们,谁又怀了身子,谁又生下皇子,谁又得了皇上赏赐,谁又晋升加了封号。”


    “这些,真的重要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