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章:福晋的朋友,我配吗?

作品:《清穿:四爷夫妻互宠(卷)日常

    第二百二十章:福晋的朋友,我配吗?


    四阿哥真的是气糊涂了。


    他方才都说了些什么?


    吕雉的语气一下冷淡:“是不是府邸里的妾室少了,要不要先让额涅再送两位秀女进来,如何?”


    “免得爷嫌弃我占了嫡妻的位置。毕竟,这位置我一时也不好让出来。”


    四阿哥见小福晋脸色冷淡,但眸中已含了泪光,暗骂自己竟口不择言:“我不要秀女。”


    “两位太少的话,那四位?”


    “你知道,我不是这个意思。”


    “那爷是什么意思?还请爷明示。”


    四阿哥哑了口。


    夫妻沉默着,抵达府邸。


    于是,到了晚间,府中上下都知道,主子爷和福晋不知为何,吵了架。


    次日,妾室们到宝棠院请安。


    宋氏和刘氏的面上都有几分怯怯。


    都知道主子爷疼爱福晋。


    无论福晋办事多么出格,四阿哥一心包容。


    连李氏和武氏都送走了,如今这对小夫妻能是为了什么不高兴?


    宋氏特地抱了小格格过来。


    往常福晋不管心情如何,看见小格格面上总会多了两分温柔。


    刘氏数次想要开口,终是不能成。


    离开的时候,刘氏叹道:“幸好你今儿个带了小格格过来,否则今日还真不知道如何哄福晋开心。”


    宋氏:“福晋何时会因事迁怒?你怕什么。”


    刘氏一副理所当然:“当然是怕福晋不高兴啊。她是我们的主母,难道你不盼着她高兴吗?”


    宋氏露出匪夷所思的表情:“难道牢里的犯人会真的在乎看管的狱卒心里真正的快乐吗?”


    “她是掌管后院之人,她高兴了,我们的日子自是会好过些。”


    “只要她不高兴的时候,不会迁怒旁人便是好的。我为何要在意福晋能不能开心起来,我配吗?”


    刘氏眨了眨眼:“福晋待我和善,她进门后,我的日子一天好过一天。我自是盼着她真的开心。”


    宋氏明白了:“刘格格,你居然把福晋看成你真正的好友,我还真是没有想到。”


    “这位和善的主子,也正是开口要将李格格和武格格送走的那位。你就不怕什么时候步上她们的后尘?”


    刘氏突然惊慌:“你的意思是,福晋压根就容不下后院有任何一位妾室,不会吧?”


    “不是只要我们没做错事,就可以了吗?”


    “之前那是李氏和武氏咎由自取,怪不得福晋罚了她们。”


    宋氏:“武格格走的时候,刘格格不也是挺伤心的,怎么你竟完全和福晋站在一处。但她始终掌握着我们的生杀大权,不可能和我们是一样的。”


    “宋格格要这么说的话,你有小格格。无论做什么事,主子爷和福晋看在小格格的面上,总不会责罚于你。倒是我,无依无靠,就不一定了。”


    宋氏无言以对。


    刘氏:“宋格格,你难道没有发现,自从福晋进门后,你也发生了不小的改变吗?”


    “从前你怎么可能敢跟我说这些,大胆的话!”


    宋氏一怔,确实。


    从前的她胆小如鼠,深知后院惊险,行事说话战战兢兢,如今居然都能冷静劝刘氏了。


    宋氏:“再变,我也不可能在心底将福晋看成是朋友,我没有这个资格。”


    招呼着奶娘们,转身离去。


    刘氏知道,宋氏没说完的话是,她也一样没有资格。


    那又如何?


    她从来不指望福晋也把她当成朋友。


    但在她的心底,福晋是好人。


    能遇上这般一位好主母,那福晋就是她单方面的朋友。


    她真的希望乌那拉那氏开心。


    吕雉不知妾室们再次为了她争吵。


    只知道,到了深夜,四阿哥呆在书房,没有过来。


    品儿还在宝棠院外留了灯。


    吕雉独自上床,补了句:“不许留灯。”


    说完,觉得她好像变幼稚、小气了。


    这不符合吕后的风范。


    但,不管,她就是不许人给四阿哥留灯。


    爱来不来。


    *


    康熙三十四年,春。


    天子亲耕于南郊,劝农,以共粢盛。


    古代重农。


    这是自古便有的邦国重务。


    康熙祭先农,继而挽起裤脚,亲自下地,扶犁亲耕。


    同时,德妃亦在后宫之中,主持亲蚕之礼。


    往常,皇帝亦看重此事。


    不过今年似乎来得比以往更有不同。


    礼部和内务府准备的仪仗和典制都比往常更为隆重。


    康熙耕完地,心情大悦。


    皇子和朝臣跟在他的身后,继续参观田郊。


    康熙不能不高兴,想到往后这些地上能种出多少高产的物种,他就忍不住高兴。


    六部已经派官员在京郊开始推广。


    效果甚喜。


    或者到今年的夏天,便会有成果可收。


    康熙高兴一转头看见太子脸上不太平整,似乎冒出了不少的小疙瘩,问道:“太子,脸上这是怎么回事?可是病了?”


    太子最近这脸也不知道是怎么了,不断冒出红色的痘痘,大的还会流脓,小的生疼。


    “回汗阿玛的话,儿臣无事。看过大夫,只说近来肝火旺盛,服几日降肝火、清凉解毒的药即可。”


    肝火旺?


    太子为何上火?


    康熙一想,大抵明白。


    大概还是和稻种的事有关。


    太子是输了,心有不甘,这才引起身体不适,脸上都冒出来了。


    康熙的好心情一下就败了,他转身:“那你好好吃药。回宫。”


    诸位皇子上马随侍皇帝的车驾。


    康熙从撩起的车帘往外看,瞧着大阿哥在马上不停扭动,忍不住又问:“大阿哥,你在干嘛?”


    “儿臣,儿臣没事啊。”


    “那你跟一条虫似的在马背上扭什么?这是什么新式的舞蹈吗?”


    大阿哥面上都是尴尬。


    他也不是故意的。


    最近他屁股上老长东西,又疼又痒,坐都坐不住。


    病倒不是什么大病,总有些不好意思看太医。


    随便涂了药,好得慢,反反复复,甚是烦人。


    大阿哥总不能跟皇帝说实话,一句话都憋不出来。


    太子还在一旁道:“大阿哥可不能讳疾忌医,有病就该去看看。”


    周围众人一下明白了什么,纷纷用奇怪的眼神看向大阿哥。


    懂得都懂。


    大阿哥:“?”


    啥意思,怎么换成他不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