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六章:大清可能真的会更早亡

作品:《清穿:四爷夫妻互宠(卷)日常

    第二百零六章:大清可能真的会更早亡


    德妃尚未开口。


    一旁一个稚嫩的声音响起:“太子哥哥,若您心存疑问,为何方才不曾在汗阿玛面前,发起此问?”


    十四配合着十三:“是啊,太子哥哥好聪明。我们都没想到四嫂居然还懂得这么多东西。”


    小胖墩十二歪头疑惑:“啊?真的吗?可胤祹都没看见过四嫂亲自在种地。”


    “倒是四哥经常动手来着。”


    太子的眼中向来是没有这些小阿哥的,哪里会耐烦搭理他们:“去,你们这些捣蛋鬼。趁孤还不打算跟你们计较,快回去写你们的功课。”


    十四背着太子做了一个鬼脸。


    太子这话问得没有道理,他今日刚知道四阿哥口中的神秘人。


    不过是气愤不过自己输了,当着众人的面,无端猜测,想故意朝四福晋泼脏水罢了。


    德妃仪态无可挑剔,语气温和:“本宫愚钝,但太子一向聪慧,想来是已经知道答案。”


    “四福晋入宫不久,年纪又小,若是她有不懂事的地方,本宫代她向太子赔罪,还望太子海涵。”


    太子一听这熟悉的语气就头疼。


    他哪里还不明白,今天就是被四阿哥这般前后矛盾、阴阳怪气的话,给绕在了里头。


    偷鸡不成蚀把米。


    既然四阿哥早就知道,赫舍里兄弟手中拿着的是他们的稻种,怎么不早早过来和他商量?


    难道他爱新觉罗·胤礽,大清的第一位太子,就会抢夺弟弟的功劳吗?


    再不济,也会加上四弟的名字。


    何必如此暗地里行事,害得他颜面尽失。


    现在看来,不仅四阿哥夫妻对太子不敬,而是整个永和宫都对毓庆宫不敬。


    若是不好好“教”他们,他,爱新觉罗·胤礽,大清第一太子,岂不枉费汗阿玛多年教诲,还如何成为一名合格的皇位继承人?


    太子:“四弟妹,你们想争功劳,孤可以理解。”


    “但你们私底下这般小偷小摸,是不是不太上得了台面?”


    “和赫舍里家的兄弟争有什么意思?”


    “难道在孤的眼中,亲兄弟还比不上表兄弟吗?”


    “四弟若是早早告诉孤,孤何至于轻信赫舍里家的兄弟,自然会在汗阿玛面前为胤禛表功。”


    “但四弟今日一言一行,实在太伤孤的心了。”


    “孤很生气,四弟妹当转告四弟。”


    “今日孤之所失,来日必将一一讨回。”


    政斗大佬吕雉,此时有些困惑。


    她实在不太能理解这位废太子的思路。


    若换成是她,稻谷良种的结果已出,太子和大阿哥被罚,无疑是落了下风。


    皇帝已然判定四阿哥为三样稻种和高产作物拥有者。


    之后推广时,难道不会多多过问四阿哥的意见?


    甚至直接跳过太子和大阿哥,将推广作物之事,交给四阿哥。


    光看眼下,皇帝是召四阿哥入殿,而非嫡子和长子,他们不就该明白过来了吗?


    太子和大阿哥若是真要成事,难道不是应该先“哄”回四阿哥?


    哪怕只是表面功夫。


    而非在当下,当着四阿哥生母的面,威胁其正妻。


    难道他们真的信了,皇帝所谓“四阿哥功过相抵”的话?


    认为四阿哥只是无意中被戴梓推出来和他们同台对垒,侥幸得胜?


    就这脑袋瓜……能当三十多年的太子,都是用脸皮跟老天爷换来的吧?


    若非太子最后二废,大清可能真的会更早亡!


    想到这里,吕雉愈发心平气和。


    和傻子,斗一时之气做什么?


    真正该应付的是,有能力却偏了心的人。


    吕雉乃千年亡魂。


    纵有一身霸道紫气,控制情绪的水滴功夫,早已养成。


    吕后断然不会被自己的一时愤怒蒙蔽。


    将当下情景过了一回脑子,吕雉已经想好了要如何出这一口气。


    愤怒转化为思路和智慧,消散于无形。


    吕雉向前一步,和德妃互相护卫:“太子的话,弟妹记下了。”


    “今日见太子用土豆、地瓜不多,若是太子喜欢,可派人来府上取用。”


    “我们的库存虽然不多,但断然不会少了您的。”


    说完不等太子回应,吕雉转头又朝着站在惠妃身后的大阿哥道:“当然这些高产作物,也不会少了给大哥的。”


    还没走远的宜妃当即开口:“四福晋,你怕不是忘了,皇上亲自交代过,延禧宫之人都不得享用你们府上的玻璃和高产作物。”


    惠妃回道:“皇上开口的时候,宜妃尚在翊坤宫教十一阿哥绣花,这都能记得这般牢固,可见岁月不曾蹉跎过妹妹的芳华。”


    也没给郭络罗氏增加一点智慧。


    宜妃哪里会在口头上落下风:“是啊,惠妃姐姐,连本宫这个不曾出宫门的人,都知道了当日姐姐和大哥是如何惹得万岁爷不高兴。”


    “也是永和宫的人向来心软,又爱做好人,竟不曾与你们计较。”


    “换成是本宫,那些高产作物,便是砸烂了喂狗,都不会想要送给那些嘴碎又眼红之小人。”


    宜妃也不想想,先前到底是谁害得她的十一阿哥在慈宁宫前绣花了数月,颜面尽失。


    解了禁闭之后,不思去找永和宫寻仇,反而来寻延禧宫的晦气。


    郭络罗氏真正是头发长见识短,不可理喻。


    惠妃讥道:“可惜那日,宜妃妹妹却是连出席的资格都没有,不曾第一时间品尝过高产作物。”


    “依本宫看,妹妹才是真正的大度之人。竟能帮着害你被关禁闭的人说话。”


    “本宫真是佩服得紧。”


    宜妃一时语塞。


    她又如何能忘?


    十一阿哥天天在她的耳边,诅咒害他之人。


    全然忘了,那些人亦是他的兄弟同胞。


    大阿哥见太子和四福晋没有吵起来,反而是自家额涅又跟宜妃在打几十年都没有结束的口水仗。


    他倒是想开口也嘲讽四福晋几句,被惠妃强力按下了。


    听见四福晋得了便宜还卖乖的讨巧话。


    他,爱新觉罗·胤褆,说不稀罕就不稀罕!


    大阿哥当即冷哼一声,没有招呼母妃,率先离去了。


    惠妃妆容精致的眉眼,扫过永和宫的人,转头无奈跟上儿子的步伐。


    吕雉心想,这还有个比太子更傻的。


    当年太子被废,大阿哥还能踩着太子的肩膀,继续往下跌。


    前仆后继被圈禁。


    放眼历史,也是数一数二的“人才”。


    大清,之后若不是还有个雍正从万难的九子夺嫡中杀出重围。


    真的是差点没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