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六章:大哥他这次可会赢?

作品:《清穿:四爷夫妻互宠(卷)日常

    第一百九十六章:大哥他这次可会赢?


    二月初十。


    残雪消融。


    杏花和榆叶梅的枝丫上冒出了新绿。


    映衬着红墙金瓦,一片美景。


    延禧宫。


    这一日,胤禩被允许见到母妃良嫔。


    觉禅氏为儿子煮上一碗长寿面。


    面相有七八成相似,俊秀非常的母子,温情之间透着焦虑。


    今天是八阿哥的生辰。


    在玉兰树下的延禧宫中,无人记得。


    “便是在今日吗?”


    在外人面前温和尔雅的八阿哥面无表情:“大哥昨夜进宫禀报,定在了今日。”


    “他大抵是太在意输赢,一时忘记了你的生辰。”


    “额涅说得是。大哥一向最是在意输赢的。”


    至于他的生辰,大阿哥从未放在心上,而非一时之说。


    良嫔小心翼翼:“依胤禩来看,你大哥他这次可会赢?”


    胤禩向来不忍否定母妃,他点了点头:“大哥是常胜将军,他会的。”


    良嫔显然松了一口气:“那就好,那就好。”


    胤禩便咽下了他的猜测。


    其实今日,大阿哥便是赢了,也会是输。


    赢了稻种,输了圣心。


    对一位皇子来说,孰轻孰重,一目了然。


    可惜,这位骁勇的大阿哥一味争强,从来不懂。


    “额涅,儿子去为大哥助阵。”


    良嫔捏了捏手中的帕子:“应当如此,你去吧。”


    “儿子得了机会再来看您。”


    *


    毓庆宫。


    盛装的太子经过偏殿时,看见一名精心打扮的妃子。


    据闻,她的面相和自己的生母有一半的相似。


    但太子不曾在这张和元后相似的面庞上,感受到一丝血缘的亲昵。


    唯有满心的算计。


    “见过太子。”


    太子到底停住了脚步:“储秀宫妃怎么来了?”


    赫舍里氏笑得温柔:“昨儿和侧福晋约了踏春,是臣妾来得早了。”


    太子只听了几个字便不耐烦:“储秀宫妃何必如此着急?”


    “孤既答应你,会在汗阿玛面前为你说话。你当遵守赫舍里家定下的规矩,不该和孤过于亲近。”


    “何必在这样重要的时候巴巴跑来?”


    “坏了孤的心情事小,坏了事情计划,不知储秀宫妃能不能承担得起后果?”


    赫舍里氏白了脸,泫然欲泣:“太子没有忘记对臣妾的承诺,臣妾就知足了。”


    “臣妾知错。臣妾这就回去。”


    太子拂袖而去。


    赫舍里氏福身行礼,看不见太子的人影后才道:“让李佳氏不必来见本宫。”


    “若不是为了太子,本宫何必去跟两位侧福晋搭话。真是抬举了她们。”


    “他也不想想,若不是本宫的姐姐,他又怎么会有今日的荣耀?”


    “小时候看着,还算可爱。长大了变成面目可憎的模样。”


    “都是不知感恩的家伙。”


    赫舍里氏一路忿忿,离开了毓庆宫。


    *


    乾清宫。


    今日御门听政结束,官员们徘徊着,不肯离去。


    更有胆大的官员会凑到詹事府和大阿哥属官的面前,想要偷偷打听他们种出来稻种的亩产量。


    至于赫舍里家兄弟和纳兰三少爷的身边更是围得水泄不通。


    放在他们面前的,都是半人高的箩筐,上头盖着红布。


    围观的官员确实不少,守序的侍卫们半点不敢懈怠。


    吕雉一早便进宫陪在德妃身边。


    德妃:“看不出来,知袇你对这次比拼,挺感兴趣?”


    吕雉:“额涅,他们兄弟阵仗大,试问这京中谁人不感兴趣?”


    索额图和纳兰明珠相争之势,是早就摆在明面上的。


    但太子和大阿哥之间,暗地里波涛汹涌,在皇帝面前,还是兄弟情深的模样。


    这次的稻种之争,无疑是二人关系的分水岭。


    康熙不见得不清楚。


    但兄弟之争,箭在弦上。


    他能做的,是让他们之间尽量公平相争。


    而非互相倾轧,浪费资源物力。


    比谁的稻种更好,总比私底下较量阴谋来得强些。


    德妃:“咱们不过是去看看。也不知道今天能不能就出结果。”


    吕雉心想,若只是比较二者,自然是有结果。


    不过,就怕是没有这般顺利了。


    德妃如今贵为四妃之首,她晚了一步动身,抵达乾清宫门口。


    站在德妃身后的吕雉,感受到了其后三福晋董鄂氏和五福晋他塔喇氏的注目礼。


    便是大福晋也有了几分不自在。


    吕雉浑然未觉。


    今儿个,在这般重大场合,量她们也不敢说出什么不合规矩的话。


    起初,吕雉还在思考,她要如何才能参与这场比试。


    倒是大阿哥先到皇帝面前去求恩典,想让惠妃观赏。


    康熙便大手一挥,允许后妃此次过来观礼。


    吕雉站定后,远处一片人海。


    但她还是一眼就看见了,站立在人群之中的四阿哥胤禛。


    他一袭石青色朝服,身姿挺拔,看着都比旁的阿哥精神了三分。


    夫妻远远对视了一眼。


    吕雉收回目光,察觉好像有人在和她使眼色。


    这才看见,不远处,守着她们的侍卫,正是大哥富禅和二哥富昌。


    吕雉笑了笑。


    见德妃留意到她的小动作,当即低眉敛目。


    “皇上驾到!”


    “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


    “平身。”


    康熙看了底下两位儿子。


    二人显然都十分有信心。


    “马齐何在?”


    “皇上,臣在。”


    “带人来了吗?”


    “回皇上的话,仓场衙门的人已就位。”


    户部仓场衙门,负责调配全国的仓储以及漕务。


    核算稻种亩产,自然是他们最为专业。


    康熙点头:“梁九功,让他们开始吧。”


    大阿哥:“太子,我是大哥,当先做个榜样。不如,就由我先开始?”


    太子哪里肯让:“孤看大阿哥面前的箩筐数,比孤的还多。孤的动作可能会快些,不如由孤先来?”


    “太子说对了。哥哥的数多了一些,正好我先开始。如此,大概他们可以一起完成,省得大家干等。”


    “孤乃太子,岂有落于人后的道理?”


    “太子是为天下道德典范,可还记得孔融让梨?”


    ……


    吕雉:“……”


    他们要是不争,怕是户部早就算好了数。


    康熙似乎早有准备,不过这对兄弟还真是没让他“失望”。


    皇帝开口:“马齐,让你的人同时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