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张辽和朱灵

作品:《汉末:糟糕,我爹是张角

    十月下旬,


    张使君带着力士营千骑,离开信都南下,追赶大部队。


    在路上,张使君收到了内卫府安插在洛阳的密谍,李历传来的密报。


    五月初时,张溫所部十余万人在美阳与边章和韩遂的本部兵马作战,双方各有胜负,一时间官军难以取得优势。


    六月中旬,边章和韩遂产生内讧,叛军军心动摇,董卓趁机突袭,击溃叛军,迫使边、韩向西退入金城郡的榆中。


    此战得胜后,张温当即下令,兵分两路追击叛军,


    周慎率军三万攻榆中,董卓率军三万追击湟中义从胡,但周、董都战败了。


    周慎不顾部将孙坚切断敌军粮道的建议,结果自己的粮道反遭敌军切断,只得仓皇撤退;


    另外,董卓在望垣被叛军包围,粮食耗尽,董卓不得不在河上筑堤坝,作捕鱼虾状,却秘密率军渡河,得以逃脱。


    叛军想追击时,因被堤坝拦截的河水太深而无法渡河。


    此次进攻,诸将中只有董卓全军而还。


    张使君看着手中的战报,皱眉不语,


    虽然美阳之战阻止了叛军向司隶心脏地带进军,可是最终还是以官军这边的失败而告终,叛军仍在凉州南部保有势力。


    渭河上游河谷,则成为双方争夺的地区。


    内卫府密侦司的游枭从凉州那边亦传来了消息,就在两个月前,叛首边章病亡,北宫伯玉、李文侯死于内讧。


    新任凉州刺史耿鄙打算在凉州重建朝廷政权,此举不仅引起了凉州本地百姓的抵触,还引得一些归附汉地的胡人奋起反抗。


    由此看来,司隶的危机虽然暂时解除了,但是凉州那边的隐患依旧存在,一旦韩遂掌控了边章等贼首的部众,必然会卷土重来的。


    红袖招那边也传来了消息,


    朝堂上,何进一党和十常侍之间的矛盾日益加深,特别是官军在凉州吃了几次败仗之后,十常侍对于何进一党的打压更甚,大有取缔何进大将军一职的势头。


    袁绍的三万大军接到大将军何进的调令之后,已然从前线撤回至函谷关,名义上是巩固洛阳以西的防线,实际目的不言而喻。


    而十常侍这边,在得知袁绍三万大军进驻函谷关后,瞬间慌了神,这才密令张昊带冀州军赶至司隶。httpδ:/m.kuAisugg.nět


    让张昊带着大军直接进驻河内郡郡治怀县,与黄河南岸的河南尹隔水相望,要知道如今的河南尹正是大将军何进的弟弟何苗,而何进麾下的十数万司州军正驻扎在河南尹境内。


    中常侍张让此举,无疑是将张昊推到何进一党的对立面上,若张昊真的率领冀州军进驻了怀县,何进必然如鲠在喉。


    不过张昊心里也明白,既然自己要插手朝堂党争,为了让自己在朝堂上更有话语权,势必要将大军带入司隶,而此举的先决条件便是站队。


    如今在军权上,十常侍这边处于绝对的劣势,而自己正是十常侍所急需的一大臂助。


    所以张昊在明知道张让打着什么算盘的情况下,依然遵照张让的吩咐,带兵进驻怀县。


    马车内,


    张使君的脑袋枕在黎悦的双腿之上,任由黎悦的纤纤玉指揉按着。


    十月的天气渐寒,张使君抱着暖手炉,盖着貂皮大氅,闭着眼睛小憩着。


    这些日子一直在看内卫府送来的消息,这些消息有的已经积压三四个月了,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一直没有送到张使君的手上。


    其实这也不能怪内卫府的办事效率,


    毕竟这个时代,传信只能靠快马,唯有紧急军情或者是重要情报才会用飞鸽传书。


    而张使君呢,行踪不定,一会儿去趟青州,一会儿又南下往司隶去。


    传信快马得知张使君在青州临淄,便就去了临淄,可到了临淄,又听说张使君去了剧县,可到了剧县,又得知张使君回到了临淄。


    这么一来二去,时间就耽搁了。


    好在张使君这次南下司隶,走的不快,又都是在冀州境内,行程更是按照内卫府拟定的路线来走的,是以此次,内卫府便能将汇总来的情报第一时间送到张使君的手中。


    “公子这几日一直在处理公务,车马劳顿,一直没有休息好,前面就是广宗城了,要不咱们进城休息一日再启程南下?”黎悦柔声道。


    “也罢,反正凉州那边的叛军一时半会儿也威胁不了司隶,咱们这次去司隶也不是为了平叛的,早几日到和晚几日到并无差别。”


    “周将军和赵将军的兵马已经到魏郡了,他们会在邺县休整,同时沮先生已经让华歆去和河内郡太守冯珲联系去了,让他们提前备好大军所需的粮草辎重。”


    “嗯,”张使君喃喃道:“有沮先生和华歆在,这些个琐事的确无需咱们操心。”


    片刻后,黎悦问出了心中的疑惑:


    “你让张辽和朱灵他们去并州历练,是否太过着急了一些。”


    离开信都之前,张昊在讲武营见到了张辽和朱灵,


    不得不说,这两位后世名将,在十六七岁的年龄已经展现出了和同龄人与众不同的气质。


    他与张郃一合计,打算从讲武营中挑选出一批优秀的学员,提前让他们结业,


    毕竟现在正值用人之际,军中缺少带兵的将领,或许张使君可以再等个一两年,让这些讲武营的学员能够顺利的结业。


    但当张使君见到张辽和朱灵之后,却忽然觉得,让他们这些优秀的苗子提前适应实战的环境,对他们来说是更好的历练。


    于是,


    在张郃的挑选之下,五百名成绩优异的学员,作为讲武一期,提前完成了结业,被张使君委派至并州发展。


    以张辽为主将,朱灵为副将,在并州自行招募、编练新卒,组建武威军;


    一来是吸引张懿的并州官军,二来也可以间接性的策应并州的黄巾军,


    当然,最主要的目的就是给予张辽和朱灵最大的发展空间,让二人在实战中迅速成长。


    武威军的粮饷、军械皆由太平商号在并州的分号提供。


    面对黎悦的担忧,张使君不由叹道:“这两年多来,咱们从只有两千人的队伍,一下扩充到了二十余万大军,兵马虽多,可良将难寻;


    跟随咱们最久的周仓、褚燕、张牛角等人,虽然忠心不二,但若让他们独当一面,则是有些勉强了,硕哥儿和屠兀骨擅长骑战,可当一支奇兵来用。


    子龙有勇有谋,只是子龙年纪尚轻,若委以重任怕是不能服众,至于高览倒是不错,但青州初定,还需由他来坐镇;


    是以,咱们手里可用之人并不多,只能期待张辽和朱灵快快成长起来吧。”


    黎悦点了点头,还是有些担忧道:


    “张辽和朱灵毕竟太过年轻,此番让他们去并州发展,公子就不怕……”


    “怕什么,难不成他俩还能将张懿的十数万并州军全歼了不成?”


    …………


    “文远,你是说校长让咱们全歼张懿的十数万并州军?”朱灵诧异的看向张辽。


    “没错,”张辽沉吟道:“校长对咱们讲武营寄予厚望,若只是让咱们在并州袭扰并州军的粮道和后方,校长何必让咱们来,随便派几千兵马过来就能完成的袭扰敌军后方的任务。”


    朱灵皱了皱眉,不解道:“可是咱们这里就只有五百人,就算给咱们一年的时间,也难以拉出数万人的队伍,咱们又拿什么和张懿的十数万大军抗衡呢。”


    张辽嘿然一笑道:“你忘了校长说过,会让太平商号和内卫府的人协助我们了吗?”


    “可是……”


    “别可是了,”张辽眯了眯眼睛,沉声道:“当初校长只凭借一万余黄巾军,连甲胄都没有,就能击溃董卓的三万甲胄齐全的官军精锐,


    咱们现在不仅有太平商号给咱们提供粮饷辎重和兵械,还有内卫府密侦司的兄弟给咱们充当耳目,若咱们还不能在并州闯出一番天地来,


    咱们又有何面目面对校长寄予的厚望!”


    朱灵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问道:“文远,你是并州雁门郡人,对并州熟悉,你觉得咱们应该从何处开始?”


    张辽叹道:“雁门郡北,早就成了胡人的地盘,郡南则是黄巾军聚集之处,非咱们立身之地;


    而太原郡,大半掌握在张懿手中,剩下的地方则是官军和黄巾军的交战之处,与咱们不利,咱们只能去上党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