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章 一曲满江红

作品:《缔造盛世皇朝:从假皇帝开始

    花怜玉慢慢地走进雅间,手中提着一把小红扇,扇子上画着几只飞翔的小鸟,显得娇艳可人。


    她清了清喉咙,低声说道。


    “公主已经出了题目,以家国天下为题写一首诗。”


    她的话语轻轻地掉落在雅间里,如同轻雨落在湖面,激起一阵微小的涟漪。


    室内的空气瞬间凝固,静得可以听见呼吸声。


    然后,诸位贵公子都轻轻地笑了笑,他们对于这个题目显然并不感到惊讶。


    他们中的大部分人都出身于文人骚客之家,对诗词歌赋都有深厚的了解和造诣。


    写诗对他们来说,简直就如同呼吸一样自然,无需多想。


    他们纷纷取出随身携带的毛笔和纸张,开始在纸上构思。他们每一个人的脸上都露出了专注和自信的神色,仿佛已经看到了自己的诗作感动幽之梦,得到她的青睐。


    然而,张凌却在一旁静静地微笑,他没有立刻动笔,而是用一种深思的目光看着这一切。


    他知道,要写的不只是一首诗,而是要表达出他对于国家,对于家庭的深深情感,同时也要让幽之梦能够感受到他对于她痛苦的理解和共鸣。


    在这片刻的沉默中,张凌的目光似乎穿过了房屋的墙壁,直接看向了那个囚禁在竹楼中的公主,他仿佛能看到她心中的那种对复国的执着与渴望。


    他内心深处涌起一股深深的同情和敬佩,因为他深知那种失去家国,被剥夺自由的痛苦。


    一首诗词突然在他的心中浮现,那是一首写满了壮志凌云,愤怒和悲


    张凌平静地拿起笔,沉思片刻后,开始在纸上创作。


    笔走龙蛇,每个字都如同生生有力,仿佛倾诉出他对于家国的坚定和忧思。


    周围的人都安静下来,仿佛他们能听到这份沉重的感情,就连那些刚才还在议论纷纷的人,也都不约而同地低下头,认真地开始写作。


    张凌的笔触停下,他静静地看着自己创作的诗,淡然一笑。


    那首《满江红》浓墨重彩地呈现在他眼前:“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


    他没有说什么,只是淡淡地笑了笑,将诗送出去。


    然而那份对于家国天下的深深热情,却从这首诗中清晰地跃然而出,让人无法忽视。


    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


    众人纷纷将各自的作品送上,沉稳的仆人悄然而上,取去这些宣纸,步履轻盈地上了三楼。


    静静的房间内,只有金碧辉煌的灯光映照出幽之梦的身影。


    她接过这些诗词,一一翻看。


    美眸之下,忧郁的神色更甚。她皱眉,低语,仿佛在嘲讽这些作品的肤浅,不过是些儿戏,未能触动她的内心。


    然而,当她看到张凌的诗词,她的动作戛然而止。


    眼前的字句如同一股激流,冲击着她的心灵。她的手轻轻颤抖,映入眼帘的字句如同锐利的剑,直指她心底的痛。


    "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


    每一个字,每一个词,都像是砸在她心上的重锤。


    那种无尽的悲愤,那种痛心的忧国情深,那种铁血丹心的壮志豪情,如同烈火般燃烧在她心中。


    泪水,在她眼眶中打转,终于还是落下,滑过那苍白而美丽的脸颊。


    她紧紧抓住那张宣纸,仿佛在抓住自己的希望。


    幽之梦的选择也让身为主持的花怜玉感到震惊。


    花怜玉自觉在诗词之道已有几分造诣,然而读了张凌的作品后,还是被深深打动。


    张凌的诗词,用语精炼、思想深远,显然是个极其聪明的人。


    "竞赛结束,获胜者为张凌。”


    花怜玉的声音冷静而坚定。


    她的声音响彻整个楼,突然,整个楼里陷入一片寂静,然后爆发出一片骚动。


    "不可能!"


    一个胖胖的男子,身披豪华皮草,满面通红,愤怒地咆哮道。


    "那个小子一看就是个乡下人,他怎么可能胜过我们!"


    "没错,"


    "这一定是有猫腻,那个小子一定是早有预谋!"


    所有人的议论声、质疑声,以及愤怒的咆哮声,都在整个房间中回响,气氛瞬间变得紧张起来。


    朱穷和罗通则是交换了一眼,他们彼此皆是惊疑不定。


    张凌的身份,他们一直无法判断清楚,而如今他却用这样的方式赢得了比赛,这更让他们感到深深的困惑。


    "你说,这个宋大少,他是谁?"


    朱穷低声对罗通说道。


    “我也不清楚,可能是某个富贵人家的少爷吧。”


    朱穷的眼神中满是深思,似乎在对这个突然崭露头角的青年人重新评估。


    花怜玉的目光落在那诗词上,她的面容细致如玉,柳眉微蹙。


    然后,她轻轻地开口,声音犹如溪水潺潺,吐露出那满江红的词句。


    声音打断了所有人,大家都驻足抬头望去。


    "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


    “抬望眼,仰天长啸,壮志凌云!”


    “千秋月,弹指间,沧海变桑田!”


    “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随着花怜玉的朗读,整个大厅的气氛陡然变得沉静起来,众人仿佛都能看见那位英勇的壮士怒发冲冠,抬头仰望天际,口中吟唱出那激荡人心的诗句。


    那壮志凌云,一颗一颗地落在每个人的心上,像雷霆般的震撼,让人感受到那无尽的愤怒与豪情。


    她的声音回荡在大厅中,她的每一个字,每一句话,都犹如一把锐利的剑,深深地刺入了每一个听众的心中。


    那壮志豪情,那对国家家乡的深深挂念,仿佛就在这一刹那间,变得如此的鲜明,如此的震撼人心。


    朗读完毕,花怜玉深深地看了一眼张凌,眼中流露出了一丝深深的敬佩与惊异。


    她没有说话,但她的目光,她的表情,已经明明白白地告诉了所有人,这一首满江红,是出自一位真正的才子之手。


    朱穷和罗通面面相觑,不禁震撼于这诗词中深深的含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