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仙缘

作品:《寻仙成魔传

    夏青看到二叔口中所说的宝贝并不是五行护符,不觉松了一口气。再看那玉珏上的文字他这个文盲并不认识,伸手结果玉珏,灵机一动,便用了护符的能力,只见那玉珏上浮现出一串串文字:


    “升仙令,青胥国青云宗信物,赐予为青云宗做出贡献者。青云宗每隔五年会在青胥国国都举办升仙大典挑选具有仙缘灵根者收入门内培养下一代弟子。持此符者,不论灵根优劣皆可被青云宗收为门内弟子。”


    “这宝贝可有什么说法?”夏青心中了然,但还是装作不懂抬起头问道。


    “咱家这升仙令是咱老祖宗为青云仙门立过功,仙门赏赐的。青云宗每隔五年就会在国都举办升仙大典,只要15岁以下资质上佳者就可被招入门内修习那长生大道。而持此令者,不论资质好坏皆可被青云宗收为门内弟子。”夏东海的话印证了五行护符所显现的信息无误。


    “那为何……”夏青道。


    夏东海像是听出夏青未又是一声长叹:“青云宗那是仙人门派,能进去的个个都是仙人。咱青胥国就是青云宗的势力范围。但仙凡有别,青云宗才不会管凡间如何变换,不管谁当了皇帝,只要这青云宗提要求,皇帝也都得乖乖配合。”


    “这练气啊,不仅能强筋健骨,还能延年益寿,咱这青胥国从皇帝老子到地主老财,但凡有些家资,有些灵根的有几个不练气?咱家几代人都没有出现过哪怕有一丁点灵根之人了,不然也不会落得个现在这下场。”


    “这资质有何说法吗?”夏青不安地问道。


    “这资质啊,这么说吧,有资质的就能修出气感,修出气感便算是入门了,而没资质的一辈子都修不出气感。资质上佳的三五年便可,资质差的就没个准儿了。”


    “咱夏家竟没有一个能修出气感的?”


    夏东海闻言,一脸唏嘘,感叹道:“唉,确实如此。不然这升仙令也不会白白放了百年之久也没有用上。”


    “咱家可有练气秘法?”


    “咱家收集的练气法多了去了,你房间内便有一些这些年收集的练气法,可惜不管什么练气法都没有什么区别。”夏东海说到痛处,没了谈性,便闭口不言了。


    “那就不打扰叔父了。”夏青闻言,虽然还有一堆问题想要询问,但也只能识趣地告退了。


    夏东海挥了挥手示意听到了,自己沉浸于仇恨和懊悔之中不可自拔,就连升仙令都没有收回,任由夏青带走了。


    夏青夏雨二人从主屋里出来,夏雨便带着夏青去了东侧的厢房。


    “这院子有人来定期打扫,倒也干净,小青你看看还有什么需要的,我吩咐人去置办。”


    “倒也不必麻烦,现在说难听点就是丧家之犬,就不讲究那些了,这地方我估计咱也待不了多久,刚才看叔父有些疲惫了,就没有问叔父今后的打算,明天我准备跟叔父谈一谈此事。”夏青摇了摇头。


    “小青所言有理,这两天没少受苦吧?小青你好好休息,晚饭时我吩咐下人来叫你。”


    “那就多谢雨哥了。”


    夏雨离开后,夏青坐到桌前,在砚台上倒上水,拿起墨就磨了起来,待墨水逐渐浓稠后,便拿起笔来在纸上书写起来,他在幼时被迫学过一段时间书法,虽然几十年没在用过,但再拿起笔来倒不会手足无措。


    他把已知的信息和自身可以调用地资源都逐条写下,随即又拿出夏东海交给他的升仙令,开始思索起来。


    目前紧要的事情还是要逃离夏开城的势力范围,据夏东海所说,夏家的仇人势力所在地区就是瀚海郡一带,只要远离此地隐姓埋名,几年后自己模样张开了,倒也不用太担心那些仇家能轻易找到自己。


    第二就是提升实力了,只要自己够强,那些仇敌不过时土鸡瓦狗而已。夏青把玩着升仙令,思索着。


    夏青想到这里便,打开夏东海给他装有《纳清诀》的布包,一本蓝色封皮上书“《纳清诀》”三个字的书籍呈入眼帘,夏青伸手触摸书籍,一串信息文字便浮现眼前:


    “《纳清诀》,中品练气法。以此功法进行观想,可捶炼精神力。以精神力为引,引气入体。以精神力为锤,以丹田为砧,炼化灵气。”


    夏青现在是个半文盲,根本不认识书中的文字,只好用笨办法,不断接触身边的东西,把五行护符当成翻译器来用,一个字一个字的记录下来做成字典,直到仆人来了,这才停下。


    晚饭过后,夏青又开始了识字大业,身边地东西不够用了,干脆把屋里一些杂书一一打开,把不认识的字一个一个剪下来,然后再去信息化,花了三个小时,这才把《纳清诀》书中所有的文字都记录了一遍。


    对照着自己做成的“字典”,夏青开始对《纳清诀》进行翻译,好在这《纳清诀》全书算上行功的图画也只有薄薄的十几页,加起来也不过5000多个字,不然这活儿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干完。


    一边翻译一边阅读,夏青对所谓的练气也有了基本的概念。


    这个世界上所有的练气法大致都一样,虽然行功的路径也许不同,炼化的效率不同,但万变不离其宗,最基本的原理还是一样的。根据练气法所教授的方式进行观想,锻炼精神力,日复一日,直到能对灵力产生感应,这便是所谓的“气感”,这便算是入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