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章 当局者迷

作品:《觉醒后我成了摄政王的心尖宠

    他们皇室血脉都是一样的,骨子里自私凉薄却又偏执。


    之前卫祈表现的那般大度,是因为没有什么他得不到的东西。


    当那份求而不得真的出现,他的疯狂跟偏执不会亚于卫高檀。


    宁宜欢的脚步很快,等那道令人无法忽视的视线消失,她紧绷的背脊才松懈下来。


    她抓住一旁碧水的手,走到一旁的凉亭中坐了会儿。


    宁宜欢皱了皱眉,眸底是压抑着的不安,“碧水,你说我这么做是对的吗?”


    “小姐,既然已经下定了决心,就不要再后悔了,那样只会徒增烦恼。”碧水看着她额角的细汗,轻声道。


    宁宜欢愣怔了一瞬,随后有些疲惫地抱着碧水,将脑袋轻轻依靠在她身上,“碧水,你会觉得我无理取闹吗,明明我们两人都到了谈婚论嫁的地步,但是我却在这种时候突然翻脸,他会恨我吧。”


    碧水抬手,有一下没一下地抚摸着宁宜欢柔顺冰凉的发丝,“小姐这么做,自然有这么做的道理。”


    窝在碧水的怀中,宁宜欢久违地感觉到安心,她轻笑一声,“万一是你家小姐见异思迁,腻了摄政王呢。”


    虽然宁宜欢并没有看她,但碧水还是很认真的点头,“小姐并不是这样的人,小姐对待感情很专一,也很重情重义。”


    “一定是摄政王做了什么事情惹您生气了。”


    宁宜欢抬头看向碧水,她笑得很温柔,“碧水,在其位谋其职,卫祈身为摄政王,有很多事情都身不由己,我只是不想拖累他。”


    “也不想让他影响我。”


    “本来我们之间就不应该有任何交集,我心里明明清楚,还是没能忍住诱惑,回应了他。”


    “他什么都不清楚,所以是我耽误了他……”


    碧水满脸不赞同,“小姐是在心疼他吗?”


    宁宜欢的脸上有些迷茫,碧水接着道,“小姐,就像您说得,他是摄政王,但是他能走到今天这一步,靠得是自己立下的汗马功劳。”


    “他比您想想的要心机深成的多,您现在对他的看法,是他想要让你看到的,他那么聪明,有什么事情肯定比您看得清楚。”


    “只有您觉得他可怜,你去问问朝堂上的那些大人,哪一个不畏惧他。”


    迷雾散去,宁宜欢突然就想明白了什么,那么些日子她被卫祈引导着走入他主宰的棋局,当真是当局者迷了。


    宁宜欢站起身,捏了捏碧水的脸,“是了,是我自己偏离了原先的轨道,我心里多了一些不该有的情绪……”


    因为感念卫祈的恩情,所以她总想着补偿,最后却把自己也搭了进去。


    不过卫祈确实待她有恩,日后有机会她是一定要报答的。


    宁宜欢眼中满是轻松,“走吧,这场大雪,受灾的人一定很多,之前我让你准备的那些过冬的衣物跟粮食都准备好了吗?”


    碧水低着头恭敬回道,“都按照小姐的吩咐准备齐全了,明日就都能送到了。”


    宁宜欢非常满意,“行,你去告诉芳洲一声,我们明日出门。”


    “好的小姐。”


    宁宜欢现在生意做得好,她便会分出一部分钱财去给街上的灾民乞儿施粥。


    这样做是能功德加身的,有了功德加持,天书秘策的使用时间就能缩短。


    卫祈当天晚上就领兵离开了恒京,边疆战事吃紧,刻不容缓。


    等打听到他离开的消息时,宁宜欢才彻底松了一口气。


    她知道自己白日里的那番言辞可能会惹怒他,可是这样才是对两人最好的结果。


    宁宜欢是四大世家宁家嫡女,背后又有一个镇北王,若是她真嫁给了卫祈,那他绝对会引得皇帝猜忌。


    若说之前皇帝对卫祈只是起了杀心,那她嫁给他之后,皇帝一定会在去世之前想方设法除掉卫祈。


    届时若卫祈有反叛之心,推翻新皇自立为王也不是不可能的事情。


    安国公肯定早就想到过这个问题了,但是他却没有阻止宁宜欢跟卫祈来往。


    他也不是只听皇帝命令的纯臣。


    对安国公来说,家族的利益高于一切。


    他的大女儿嫁给了太子,二女儿嫁给了摄政王,将来无论他们两人谁登基,他都是最后的受益者。


    可皇帝却见不得一家独大的情况,他奈何不了卫祈,难保不会对镇北王府下手。


    而宁宜欢清楚,只要皇帝还活着,卫祈就不会成为那个造反的人。


    现在想想,宁宜欢简直要给自己两耳刮,先前怎能那般愚钝,竟是险些将她要保护的东西推向风口浪尖。


    还好她醒悟的早,没有酿成大错。


    第二日一早,宁宜欢就穿了一身月白色绣着银蝶花鸟的袄裙出了门。


    她畏冷,所以身上还披了一件名贵的狐裘,虽然戴着帷帽,却仍旧难掩身上矜贵的气质。


    她跟柳芳洲在恒京中最大的贫民窟之外汇合,那里正在搭建粥棚,宁宜欢则带着人挨家挨户的发放冬衣。


    宁宜欢在这处贫民窟最中间的位置还建了一间学堂,男女皆可入学。


    但这里是古代,重男轻女的思想太过严重,学堂中坐着的几乎都是男孩,那些女娃娃都被他们爹娘留在家中干活补贴家用。


    可宁宜欢创办学堂,是为了让那些小孩读书识字,但其实她更想帮助的是女孩子。


    别说是古代了,就算是在教育普及的现代,社会上对女子的偏见也更加深重。


    她身为女子,既然有能力帮一把这世间的女子,又何乐而不为呢。


    于是宁宜欢放出话,若是家中有男有女的人家只送男孩来学堂的话,那学堂就不收,除非把家中的女孩也送进来。


    在这个时代想要学习就要拜师,要交束脩,而宁宜欢的这个学堂却不收取任何费用,他们不想错过这个机会,于是学堂中也多了许多乖巧的女学生。


    宁宜欢每隔一段时间就要来看看,现在学堂已经步入了正轨,就不用宁宜欢多操心了。


    她还是第一次带柳芳洲来这种地方,在她看到学堂中的那些面孔的时候,她还是有一瞬的震撼。


    原来她跟她说的那些话是真的。


    宁宜欢刚一出现,就有许多学生围了上来,叽叽喳喳的说个不停,“宁姐姐,你终于来看我们了,我们好想你啊。”


    “宁姐姐,先生说我的字有了长进,你看看!”


    “还有我,我的画也有进步,于是我就画了一幅宁姐姐的画像,就等着姐姐来送给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