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章 屠盐贩!姑父变岳父!(求鲜花,评价票!)

作品:《红楼:贾府弃子,开局融合白起!

    “提亲?”


    林如海神情恍惚。


    仿佛刚刚想起婚约的事,惊诧出声:“你父亲活着的时候,我们经常把酒言欢,确实曾指腹为婚,只是这么多年过去,我没想到,侯爷能看的上小女。”


    “姑父说的哪里话?能娶黛玉,是我贾珀的荣幸!”


    贾珀正色道:“您是长辈,千万被一口一个侯爷,我承受不起。”


    “那我也叫你珀哥儿。”


    林如海满心欢喜。


    年少成名,还位高权重,却能保持谦卑。


    从这一点看,林如海就认定贾珀未来的道路还很远。


    “我唯一的血脉,能嫁入侯府,我心满意足了。”


    林如海浑身放松。


    从没有任何一个时刻,是比现在还松懈的。


    人屠在。


    便无惧任何宵小。


    “姑父若不嫌弃,这次就与我一同回京都,主持我俩的婚事。”


    “三媒六聘,一样不缺,出发之前,我连婚书都已经递交给圣上报备。”


    贾珀面色平静。


    却也难掩眸中的激动之意。


    “事已至此,我也就直言不讳了。”


    “说实话,我林家不看重门第,小女更非贪图荣华富贵之人,何况咱们两家早有婚约,我不会反悔。”


    说到这。


    林如海神情中,不免多出一股子落寞之意:“这幢婚事,按理来说是天作之合,可我身为巡盐御史,不得圣旨,无法私自回京。”


    “我已经替姑父解决。”


    “回京后,您便无需担任巡盐御史的位置,直接升任刑部尚书。”


    贾珀扬起头。


    没想到的是,林如海毫不犹豫的拒绝:“那怎么行?外人岂不是说我,靠冠军侯才上位?毫无功勋,怎有脸回去面圣?”


    “我这次来,带着一百亲兵,还有皇城司的活阎罗,就是替您解决麻烦的。”


    “江南九大盐商,每年靠私盐获利几百万两,最为嚣张的,便是一个叫光头刘的,巧合的是,刚刚靠岸时,他们的商队被我屠戮,除光头刘以外,一个活口没留。”


    擒贼先擒王。


    连在江南底蕴极深的光头刘都被剿灭,剩下的盐商,怕是成不了气候。


    “这是天大的功勋。”


    “治理私盐有功,又恰逢朝廷缺人,升任尚书,理所应当。”


    听着贾珀的话。


    林如海热泪盈眶的出声:“珀哥儿,实不相瞒,就算一切困难迎刃而解,我这副身子骨,也坚持不住长途跋涉…”


    “姑父,你可知我麾下的山阵武卒,为何战无不胜,横推一切来犯之敌?”


    贾珀乐呵呵的问。


    林如海回应一句:“因为你们能打?因为你人屠的名号,使敌军闻风丧胆?”


    “都不是。”


    “最主要的原因,是我们山阵武卒有位叫‘白石公’的神医,每次我负伤,哪怕只有一口气,他都能给救回来。”


    林如海重病蹊跷。


    贾珀早就有打算,让白石公给他看看。


    “这…”


    林如海刚注意到。


    一直站在门口的,有位头发花白的老者,年岁已高,双目却清亮有神,意气凝而不露,神采奕奕。


    “先生,麻烦您了。”


    贾珀回头唤了句。


    严格来讲,白石公并不算山阵武卒的编制,这些年一直生活在雁门关。


    贾珀也是临时将其召回。


    “林大人…体内有毒…”


    白石公声音中气十足。


    稍微一搭脉,就知晓病症所在。


    “先生可有办法治疗?”


    贾珀紧张的问。


    白石公自信一笑:“小事一桩。”


    “这下,姑父没有理由不回京都了吧?”


    贾珀挑了挑眉:“您放心,皇城司的弟兄,会留守扬州,将盐贩子的问题解决。”


    林如海无所作为,原因是不够强大。


    可换了顾千帆在,又有贾珀在背后撑腰,不听话的直接斩首。


    等扬州血流成河…


    就再也不会有人铤而走险。


    “贾府有你,百年之福。”


    林如海意味深长的出声:“其实我清楚,你这次来的目的是什么。”


    “新帝与太上皇的党争,到白热化阶段了吧?”


    心思被点破。


    贾珀也不感觉尴尬,倒像是早有预料,无比自然的双手抱拳:“请姑父,助我一臂之力!”


    “放心,我林家一脉,至死都会站在你的身后。”


    “多谢姑父!”


    “你个臭小子,还叫姑父?”


    林如海瞪圆了眼珠子。


    贾珀错愕片刻,扫了一眼黛玉俏脸的羞涩之意,喜上眉梢的开口:“多…多谢岳父!”


    一个个好消息,接连传来。


    林如海的精气神也恢复不少。


    尤其是听说光头刘的商队覆灭后,恨不得跳起来庆祝,扬州地区少了一颗毒瘤。